一本1983年的張裕《葡萄酒釀造講義》(圖)

2020-11-24 中國新聞網

一本1983年的張裕《葡萄酒釀造講義》(圖)

  一次偶然的機會,看到一本印刷於1983年的《葡萄酒釀造講義》,封面下端印有「煙臺張裕葡萄釀酒公司」和「一九八三年五月」,前言寫道:「遵照上級的有關指示,為改革現有的中等教育結構,開展職業技術教育,煙臺張裕葡萄釀酒公司與山東煙臺第四中學聯合舉辦了葡萄釀酒職業班,目標在於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具有相當高中文化程度的、掌握一定專業知識和生產技能的勞動後備力量。為了配合專業課的教學並搞好我公司內職工的技術培訓,提高釀酒工人的技術和操作水平,我們編寫了這本《葡萄酒釀造講義》。」

  這本《葡萄酒釀造講義》沒有作者署名,也沒有書號和出版社名稱,前言交代:「結合我公司葡萄酒生產工藝及有關資料編撰而成,系屬內部教學所用。因內部資料請不要翻印。」

  講義的開本為16開,頁碼有82頁,章節共13章,依次為《概述》、《葡萄》、《葡萄酒發酵的準備工作》、《葡萄的破碎及葡萄汁的改良》、《葡萄酒的發酵》、《乾白葡萄酒生產工藝》、《紅葡萄酒生產工藝》、《葡萄酒在貯藏期間的管理》、《葡萄酒的配製》、《葡萄酒的病害及防治》、《葡萄酒的包裝運輸和保管》、《葡萄酒副產品的利用》、《葡萄酒感官檢驗》。仔細拜讀,發現其理論體系至今仍不過時、操作指導至今仍宜推行。比如——

  關於乾紅葡萄酒開放式發酵的操作要點,書中寫道:「必須將『酒蓋』經常浸於葡萄汁中,最簡單的方法是每天在一定時間內進行搗池,即將發酵液由發酵池底部水龍頭放出,然後通過酒泵經發酵池上部的噴頭,噴淋到漂浮的葡萄皮上。如此上下循環不僅起到散熱和充氧的作用,又可起到攪拌作用,使葡萄皮上的色素、芳香物質得到充分的浸提。」

  關於橡木桶貯藏期間換桶的注意事項,書中寫道:「第一、二次換桶應在接觸空氣的條件下進行較好,因為新酒可以借換桶的機會將碳酸氣排出,使部分色素、蛋白質、鐵質等經氧化而沉澱,同時由於酒中溶解過多的氧,促使新酒成熟。自第三次換桶起,應當在隔絕空氣的條件下密封進行,以免葡萄酒由於過度氧化影響風味。換桶最適宜條件是在溫度低、氣壓高和沒有風的天氣裡進行,以免溶解在酒中的氣體遺出使酒變渾。」

  《葡萄酒釀造講義》還穿插大量的公式、分子式、表格和插圖,插圖包括《果汁分離機示意圖》、《乾白葡萄酒工藝流程》、《乾紅葡萄酒工藝流程》、《發酵罐冷卻裝置示意圖》、《開放式發酵池噴淋裝置圖》、《發酵曲線圖》、《葡萄酒冰點對照表》、《陽離子交換樹脂處理流程圖》、《套管式巴氏殺菌器》、《酒花菌》等。

  這本印刷於30年前的張裕內部培訓教材,不但記錄了張裕當時的生產工藝,表現了張裕積累的技術資源,而且也見證了我國當時的葡萄酒生產情況,比如第一章《概述》之第三節《葡萄酒的分類》中的《我國現有的葡萄酒品種》記載:「乾白葡萄酒:是用優良白葡萄品種釀製成的,是不甜的原汁白葡萄酒。沙城、天津、北京、青島、煙臺、肖縣、民權、宿遷均生產這種葡萄酒。此酒以外銷為主。乾紅葡萄酒:是用優良紅葡萄品種釀製成的,是不甜的原汁紅葡萄酒。青島、通化、民權、北京、豐縣、煙臺,均有這種產品,此酒仍以外銷為主。」

  對照中國勞動出版社1995年出版的全國就業訓練釀造專業統編教材《葡萄酒生產工藝》,可以得出結論:1983年版張裕內部培訓教材《葡萄酒釀造講義》,是由張裕當時的副總工程師陳樸先編寫的!1995年版《葡萄酒生產工藝》卷首寫道:「本書是由勞動部教材辦公室委託煙臺張裕葡萄釀酒公司組織編寫,供就業訓練釀造專業使用的統編教材。本書主要內容有:釀酒微生物、葡萄酒釀造工藝、葡萄酒釀造設備等。本教材可供職業學校、在職培訓及自學使用。本書由陳樸先主編,李玉敏審稿。其中,第一章至第五章由姜志強編寫,第六章至第十七章由陳樸先編寫,第十八章至第二十二章由王積民和李玉敏編寫。」陳樸先編寫的第六章至第十七章即第二篇章《葡萄酒釀造工藝》,從章節標題到具體內容,完全是以《葡萄酒釀造講義》為基礎的修訂本。謹以此文向中國葡萄酒行業的前輩們致敬!文/陳耀明

相關焦點

  • 成就張裕解百納的中國葡萄酒第一位女釀酒師
    1987年,張裕解百納幹紅在第二十五屆布魯塞爾世界優質產品評選會榮獲金獎。如今,張裕解百納已經出至第九代,遠銷30多個國家,2019年入選英國《飲料商務》雜誌(Drinks Business)評選的「全球暢銷葡萄酒品牌TOP 5」之列。
  • 陳樸先:成就解百納聲望的第一代葡萄酒女釀酒師
    特別是自1982年以來,由陳樸先主持的張裕中心實驗室,在解百納幹紅的釀造工藝改良和葡萄品種選育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投入和創新,為進一步提升產品品質和規範生產工藝積累了豐厚的技術基礎,使張裕解百納幹紅成為中國葡萄酒的標誌性品牌。
  • 國產葡萄酒行業巨頭張裕 打開歐洲市場 中國釀造贏得世界認可
    A6] 國產葡萄酒行業巨頭張裕 打開歐洲市場 中國釀造贏得世界認可 2018年1月10日,張裕A(000869)發布公告稱,董事會選舉周洪江先生出任本公司第七屆董事會董事長,聘任孫健先生為公司總經理
  • 100年前的張裕葡萄酒廣告(圖)
    刊登有《煙臺張裕釀酒公司售酒廣告》,全文近360個字,摘錄如下(標點和註解為筆者所加):「本公司經前清北洋大臣奏準,在山東煙臺釀造各種葡萄酒。關於《芝罘日報》的背景,據《煙臺報業志》記載:「1908年由日本人桑名貞治郎(或稱桑島)與國人王子雍、李循芳合辦。桑名貞治郎為同情中國民主革命的人士。」  距今整整100年前的這條廣告,或許是張裕自1892年創始以來發布的最早的售酒廣告,明確地記載了張裕歷史上首批葡萄酒的正式上市時間——1914年5月1日。
  • 張裕釀造過雅文邑形態白蘭地?
    張裕釀造過雅文邑形態白蘭地?1930年代初的一張老照片《本公司酒房內之蒸酒機》表明,張裕或曾釀造過雅文邑形態白蘭地。1937年《化學工業》雜誌(中華化學工業會會刊)第一期刊登調查報告《煙臺張裕葡萄釀酒公司概況》也曾明確記載,當時張裕的蒸餾設備包括兩部「連續式葡萄酒蒸餾機」,所指也許正是以連續蒸餾為特徵的塔式蒸餾器,原文寫道:「連續式葡萄酒蒸餾機二具,德國制。每日用工人一名,可以蒸酒1200升。」  不少品酒行家認為,雅文邑的果香更濃鬱、口感更凌厲;幹邑的風味更複雜、口感更圓潤。
  • 你知道葡萄酒的釀造方法嗎
    1980年在河南省發掘的一個商代後期的古墓中,考古人員發現了一個密閉的銅卣。經分析,銅卣中的酒為葡萄酒。儘管沒有充足的文字證據,但從考古資料分析,我們相信在商周時期,除了穀物原料釀造的酒之外,其他水果釀造的酒也佔有一席之地。
  • 張裕推出中國首款加果汁的葡萄酒(圖)
    信息 張裕推出中國首款加果汁的葡萄酒(圖) 2016-加果汁的葡萄酒「小萄」下線  張裕公司當日還宣布,斥資25億元人民幣、歷時近五年時間興建的張裕國際葡萄酒城一期工程——生產中心項目全面投產,標誌中國葡萄酒工業化釀造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小萄」的誕生靈感源自於西班牙的桑格利亞汽酒。早在2000年前,葡萄酒就在伊比利亞半島(現今的西班牙)形成了一個新的品類,即「桑格利亞汽酒」。
  • 陳樸先:中國葡萄酒行業第一位女釀酒師的杯酒人生
    在百年張裕歷史上,如果說1930年代的張裕公司第三代釀酒師、來自義大利的巴狄士多奇開創了張裕解百納幹紅的傳奇,那麼,1950年代以來的張裕公司第五代釀酒師、中國葡萄酒行業第一位女釀酒師陳樸先則成就了張裕
  • 釀造葡萄酒的「中國味道」
    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走訪了中國現代葡萄酒產業的起點——有著120年歷史的煙臺張裕公司,一探究竟。張裕:「百年老店」的中國樣本由於中國企業發展歷史並不長,製造業中的百年老店並不多。而張裕公司則是其中鮮見的成功範例之一。「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提起葡萄酒,許多中國人都會隨口念出這句耳熟能詳的古詩句。
  • 陳樸先:中國葡萄酒行業第一位女釀酒師的杯酒人生
    ,如果說1930年代的張裕公司第三代釀酒師、來自義大利的巴狄士多奇開創了張裕解百納幹紅的傳奇,那麼,1950年代以來的張裕公司第五代釀酒師、中國葡萄酒行業第一位女釀酒師陳樸先則成就了張裕解百納幹紅的聲望。
  • 百年張裕:走向世界的中國葡萄酒品牌
    作為中國與智利開展經貿合作的重點企業之一,張裕公司受邀參加本次會議。會上,張裕公司董事長周洪江向智利總統介紹張裕葡萄酒的發展歷程與未來規劃,並與智利總統展開深入交談。圖為4月25日,在中智企業CEO見面會上,與會中外嘉賓暢飲的張裕旗下位於智利魔獅酒莊出品的葡萄酒。
  • 迄今所見最早照片揭秘100年前張裕葡萄酒模樣
    ,那麼,100年前的張裕葡萄酒是什麼模樣?至少在民國四年(1915年)刊印的《山東第一次物品展覽會審查報告書》中,已經出現了張裕葡萄酒的照片,位置在報告書第三編《山東特產各出品攝影》專頁,題為《煙臺張裕公司葡萄酒》。圖中有8瓶葡萄酒,雖然看起來有些模糊,但依稀可辨酒標圖案為張裕公司註冊商標「雙麒麟」,上面的公司名稱布局有兩種形式——右邊4瓶的公司名稱為拱形,酒標較長;左邊4瓶的公司名稱為橫列,酒標略短,且在四周有裝飾線條。
  • 張裕:「中國風味」 葡萄酒的百年追求
    近年來,張裕先後投資5000多萬元,用於蛇龍珠葡萄種植基地的發展,並利用現代生物技術選育出了8個蛇龍珠新品系,採用現代分析技術分析鑑定該品種酒的特徵成分。這些研究結果為張裕釀造「中國風味」的葡萄酒提供了堅實的理論支撐和發展基礎。
  • 中國第一部白蘭地釀造工藝專著出自張裕
    比如,第四代釀酒師朱梅著有《葡萄酒》,第五代釀酒師陳樸先著有《葡萄酒生產工藝》,第六代釀酒師王恭堂著有《白蘭地工藝學》,第七代釀酒師李記明著有《橡木桶——葡萄酒的搖籃》……可謂薪火相傳,一脈相承。其中,由中國輕工業出版社出版的《白蘭地工藝學》(2002年1月第一版),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系統地講解白蘭地釀造工藝的專著。
  • 中國葡萄酒釀造史上最早的釀酒師聘用合同(圖)
    中國葡萄酒釀造史上最早的釀酒師聘用合同(圖) 2014-06-24 15:29:15,今年6月12日向張裕酒文化博物館捐獻了17件與張裕相關的晚清及民國時期文物。
  • 張裕葡萄酒主題旅遊升級 酒莊遊受熱捧(圖)
    不僅是在陝西,位於中國多地的葡萄酒主題旅遊正快速興起,酒莊旅遊頗受青睞。近日,寧夏張裕摩塞爾十五世酒莊、新疆張裕巴保男爵酒莊榮膺國家4A級景區榮譽,連同此前已是國家4A級景區的陝西張裕瑞那城堡酒莊、煙臺張裕國際葡萄酒城、煙臺張裕酒文化博物館,張裕葡萄酒主題旅遊項目正不斷升級。
  • 張裕葡萄酒品鑑及禮儀公開課走進上海交通大學
    中新網5月5日電 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日前舉辦了一場主題為「愛上葡萄酒」的葡萄酒品鑑及禮儀公開課,由張裕先鋒葡萄酒學院講師鄒瑩為同學們講授了葡萄酒的釀造工藝、品嘗步驟、侍酒流程、餐酒搭配、儲藏方式等方面的基礎知識,並以張裕解百納幹紅、北京張裕愛斐堡酒莊赤霞珠幹紅、寧夏張裕摩塞爾十五世酒莊摩塞爾傳奇赤霞珠幹白
  • 回味1949年的張裕葡萄酒
    曾參與拍攝開國大典的蘇聯攝影師瓦拉迪斯拉夫米克薩(Vladislav Mikosha),1949年還曾赴滬拍攝過反映上海人民慶祝解放的一系列彩色照片,其中,聚焦新世界遊藝場和大新公司(上海第一百貨商店於1953年遷入)的一張照片,出現了位於新世界遊藝場西翼的張裕公司上海發行所,招牌是白底紅字
  • 第一代張裕解百納什麼味道?
    據介紹,張裕解百納問世於1931年,來自義大利的張裕釀酒師巴狄士多奇選用煙臺選育的蛇龍珠葡萄為主要釀酒原料,釀造出一種甚為暢銷的乾紅葡萄酒,張裕公司以解百納為其命名,並於1937年經民國實業部商標局批准註冊商標,開啟了張裕解百納幹紅的傳奇之旅。預計到今年年底,張裕解百納幹紅的全球累計銷量可望突破4.9億瓶。
  • 10個數字概括張裕解百納簡史(圖)
    讓我們通過10個數字來概括張裕解百納85年的歷史。  1931年  來自義大利的張裕公司第三代釀酒師巴狄士多奇(畢業於考耐哥列努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釀造學院),嘗試用張裕在煙臺選育出的葡萄品種蛇龍珠為主要原料,釀造出一種全新口味的乾紅葡萄酒,甚為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