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養老遭遇落地難 珠海一小區業主稱社區養老院「破風水」

2020-12-18 央廣網

  央廣網珠海2月2日消息(記者何偉奇 通訊員印寧)日前,記者從廣東省珠海市鬥門區獲悉,針對目前老年人口迅速增長的情況,當地養老模式已從傳統的家庭孝敬養老向敬老院、養老院機構養老過渡,從單一機構養老模式到居家養老、旅居養老、日託養老、共享養老等多元化發展。但是,珠海鬥門區一家企業探索社區共享養老模式,在獲得政府和業內人士一致好評之時,卻遭到養老院所在小區的業主以「破風水」為由而集體抵制。

  據統計,至2017年底,珠海市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3.7萬,且每年增長速度保持在1萬人左右,其中鬥門區60周歲以上戶籍老人有6.25萬人,佔全區戶籍人口總數14.96%。珠海市鬥門區井岸養老院院長蘇國豔表示,社區養老的優勢是能夠提供「日託服務」,很多老人不願離開家去養老,而「日託服務」相對於請保姆更合算,微養中心共享養老模式提供了社區食堂、喘息託養等一站式養老服務,晚上兒女下班後還能將老人接回家裡,讓老人能呆在家裡,在每天看著孫輩健康成長的環境下養老,這種養老其實是最為便利的方式之一。

  據珠海金碧麗江東海岸一不願透露姓名的業主報料,鬥門區住娘家共享微養中心在該小區開養老院,業主們有的怕「破壞風水」,有的擔心影響小區房價的上漲,以後賣房不好賣而抵制。金碧麗江東海岸花園物業主任周正華表示,小區業主的確存在反對小區建養老院的情況,主要原因是擔憂有越來越多的老人湧入小區,養老院裡面的老人逝世會影響風水。

  對於小區業主反對的呼聲,住娘家共享微養中心副總經理張兆麟認為,業主持這種迷信思想有點不可理喻,目前拓展的養老服務市場,是為了解決當地在養老設施投入不足的困擾,以日常照料為基礎,延伸社區食堂、喘息託養、居家上門等一站式養老服務,為長者提供涵蓋吃、住、醫、養、娛全方位的高品質養老服務。微養中心如果發現老人身體不適,都會及時送往醫院,不存在業主擔憂的問題。

  珠海市鬥門區政協委員姚盛表示,業主反對的理由缺乏科學和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中明確規定「發展社區服務,逐步建立適應老年人需要的生活服務、文化體育活動、疾病護理與康復等服務設施和網點」,廣東省政府還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支撐的,功能完善、規模適度、覆蓋城鄉的養老服務體系,並規定新建居住(小)區要根據規劃要求和建設標準配套建設養老服務設施,與住宅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交付使用。

相關焦點

  • 瀋北新區榮盛香緹瀾山小區業主會所變身養老中心 業主表示不同意
    據遼寧廣播電視臺都市頻道都市生活匯報導,瀋陽市瀋北新區榮盛香緹瀾山小區業主會所搬進了滿地水的地下車庫,而原來的業主會所改建成為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小區業主稱,這事兒不跟大夥商量商量,不同意這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建設。
  • 成都:小區業主"不待見" 社區醫養融合服務中心夭折
    新問題  在小區內建醫養融合中心,尤其對於家有老人的業主來說,看病、養老都更方便,而把醫養融合延伸到社區也已是大勢所趨。  溫江8號公館小區的業主,卻對小區建醫養融合中心說不。  業主李女士認為,醫養中心一旦建成,看病的人進進出出,小區安全問題不說,自己出了錢的公攤面積,難道也要無償送出?  顧忌什麼?生老病死  照理說,小區內就可看病、養老,對於一些家裡有老人的業主來說,應該更方便。不過,家有80歲母親的業主盧先生也投了反對票。「小區出去,走個七八分鐘,就有一家社區醫院,設備齊全得很,為啥這裡還要再弄一個?」
  • 上海一小區反對家門口建養老院 稱致小區房價暴跌
    為了阻止小區旁邊建養老院,上海市楊浦區延吉街道心儀雅苑小區的業主們除了拉橫幅,還寫聯名信,向有關部門舉報這個養老院項目的不規範之處。事實上,在這些反對者中有不少是老年人。一位老年居民表示,自己無法承受每天看到將死的失能老人。還有居民擔心,養老院會造成房價下跌。  對此,小區所在的上海楊浦區延吉街道表示,由於居民強烈要求停工,該養老院項目自5月6日起暫停裝修工程至今。
  • 長春小區建臨終關懷養老院?業主不幹了!這養老院到底啥性質的?
    長春市民孫女士(化姓)家住在二道區天富家園小區,最近,業主們得到一個讓他們提心弔膽的消息,小區內一家用於臨終關懷的養老院,由於這樣的養老院性質特殊,很多業主並不接受,但這家養老院仍在裝修中,這可咋辦……業主拍攝到的養老院運進來的裝修材料
  • 打造沒有圍牆的社區養老院
    溧水區永陽街道狀元坊社區有一個沒有圍牆的養老院——狀元坊養老服務中心,社區老人只需撥打一個電話,工作人員及社區志願者就會第一時間趕到,老人們在家就能享受一對一的服務。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老人也走出家門,志願參與到社區治理,本身成為居家養老服務的志願者。這些改變,狀元坊社區80後書記張卉功不可沒。
  • 上海一小區反對家門口建養老院:別人都在漲,就我們房價暴跌
    為了阻止小區旁邊建養老院,上海市楊浦區延吉街道心儀雅苑小區的業主們除了拉橫幅,還寫聯名信,向有關部門舉報這個養老院項目的不規範之處。事實上,在這些反對者中有不少是老年人。一位老年居民表示,自己無法承受每天看到將死的失能老人。還有居民擔心,養老院會造成房價下跌。
  • 上海小區現「迷你養老院」 家屬叫好居民反對
    小區裡有人開設了一家「迷你養老院」,專門接收附近的失智失能老人,如果你是業主,你同意嗎?近日,位於浦東新區的某小區內,開出了這樣一家「迷你養老院」,而這也成了業主們的熱議的話題。  隨著滬上養老院「一床難求」日趨突出,尤其失智失能老人屢遭拒收後,私人開設的家庭式「迷你養老院」成為一種的新選擇。
  • 興義:智慧社區「智」造便捷生活
    小區業主吳秀珍奶奶說。今年10月,貴州景地康聯健康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在興義市萊蒙帝景小區建立了黔西南州首家康養中心——景地康養中心。康養中心以嵌入式社區養老為理念,依託社區和網際網路、物聯網、智能傳感器等新技術,聚合醫療機構、養老機構、體檢機構等,實現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與社區養老機構的無縫結合,把專業化、個性化的養老服務送進社區和家庭,推動智慧養老從「概念」到真正「落地」,為萊蒙帝景小區及周邊1公裡範圍內60歲以上居民提供居家康養與健康管理服務,讓老年人實現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享。
  • 高品質養老社區正式落地溫州
    11月7日,泰康之家·甌園向社會揭開面紗,也意味著泰康人壽旗下的高品質養老社區正式落地甌海生命健康小鎮。這是泰康在長三角布局的第7家、全國布局的第22家養老社區,項目完成後將充分發揮醫養結合優勢,協同溫醫附一等健康資源,打造輻射浙南、閩北、贛東的區域旗艦級養老社區,助力生命健康小鎮打造東南沿海健康產業研發中心、國家區域醫療康養中心。
  • 日照:便民社區食堂打造養老服務新模式
    12月2日,東港區日照街道利群社區東關裡的社區福彩長者便民食堂裡十分熱鬧。該食堂由日照普天安泰養老服務公司打造,主要為周邊老年居民提供生活便利,打造智能養老服務新模式。近年來,日照普天安泰養老服務公司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化運作、專業化經營、惠及老人」的發展方向和運營思路,打造沒有圍牆的養老院和便民服務生活圈。
  • 泰康第21家養老社區落地福州
    原標題:泰康第21家養老社區落地福州   據泰康之家官微,10月28日,泰康成功競得福州市晉安區登雲水庫東側用地,泰康第21家高
  • 「雙服務」應當好居家社區養老的「雙拐杖」
    意見提出,要補齊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短板,推行「物業服務+養老服務」居家社區養老模式,豐富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內容,積極推進智慧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完善監督管理和激勵扶持措施。養老是擺在國家、社會和家庭面前的重要課題。數據顯示,2019年年末,我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已經達到25388萬人,佔總人口的18.1%。
  • 騰訊雲未來社區落地浙江湖州,為吳興區打造會「思考」的智慧社區
    在城市數位化的進程中,作為城市的最小單元格,社區的智慧化正在全面鋪開。日前,騰訊雲未來社區解決方案正式落地湖州市吳興區,通過「1+1+2+雙11」的建設模式,助力湖州市吳興區智慧城市建設。
  • 大同「5+X」社區養老託起「最美夕陽紅」
    2018年德亨仁厚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成啟用後,張振倉老人便入住了,在專業人員照護下,身體情況日趨穩定,人也變得熱情開朗起來。  「養老不只是讓老人有吃有喝那麼簡單,更要有質量、有溫度。」平城區民政局負責人介紹,中心將養老設施「搬」進社區,實現了位置嵌入、功能相融、服務整合,解決了老人不願離開社區和家庭的養老照護問題,是實現「家門口養老」的有益探索。
  • 全方位優化養老服務 社區「享老」的「德州樣本」
    近幾年,我市積極創建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養老為依託、機構養老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新品牌,明年1月1日起將施行《德州市養老服務條例》,進一步實現由單一的託底保障型養老向全方位社會化養老的轉變。然後,要24小時巡查老人是否有身體異樣,特別是針對無法行動、言語的老人,更是要適時查看被褥、呼叫器.一旦老人出現身體不適,要第一時間去社區診所請醫生。採訪對象:89歲楊秀珍老人89歲的楊秀珍老人在柴市街頤養中心居住了5年,她患有老年痴呆,失去自理能力,一般的居家養老、社區養老都無法滿足她的需求。
  • 東營市積極探索「物業+養老」模式,提升社區養老幸福感
    家住東營市鳳凰國際小區的趙大爺家裡熱鬧極了,2位養老護理員定時上門,包起了餃子,給家裡帶來了一絲煙火氣。69歲的趙大爺不必再煩憂衛生打掃和做飯問題,可以專心照顧老伴的身體。如今的東營市積極探索「物業+養老」服務模式,已在40個小區設立養老服務顧問處,努力實現居家養老服務「零」距離。「健康」和「貼心」的系列服務,點亮了老人們的社區生活,也為社區養老模式展示出更多美好可能。
  • 泰康全國第22個養老社區落地溫州
    河北日報訊(董成旺)近日,泰康成功獲得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生命健康小鎮地塊,泰康高品質養老社區——泰康之家·甌園正式落地,這是泰康在長三角布局的第7家、全國布局的第22家養老社區,標誌著長三角最大的康養服務網絡進一步擴大,泰康之家養老社區全國化、網絡化、體系化加速形成。
  • 泰康之家 楚園正式開啟武漢養老社區新篇章
    據介紹,泰康之家楚園是泰康在華中運營的首個養老社區,是泰康在漢大健康戰略又一成果展示,是泰康在全國開業的第六家養老社區,楚園居民的入住標誌著泰康之家楚園進入正式運營階段,泰康之家「五位一體」的新生活方式全面落地武漢。
  • 上海楊浦「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啟動
    上海市楊浦區已列為全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地區。記者日前在上海楊浦採訪時了解到,上海楊浦開始建立「居家+社區」基層養老模式,讓社區成為「大居家」的養老服務空間,形成「家門口的便利」。  上海楊浦區民政局局長明依告訴記者,上海楊浦正以睦鄰社區為核心,落實精準養老服務。
  • 重慶一社區書記稱要打擊剷除一小部分業主?當事人回應:斷章取義
    日前,一段重慶江北區五裡店街道渝能陽光社區黨委書記肖和的錄音視頻流傳網絡,引發輿情。肖和在錄音中稱,要對一部分懷著私心的人(業主)或者打小算盤的人予以堅決打擊、堅決剷除。12月11日,事件核心人物肖和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回應稱,網上流傳的錄音斷章取義,是被截取的,網傳視頻的字幕與其表達的意思完全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