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號餐飲轉型之殤 從痛定思痛到「刮骨療傷」

2020-12-25 贏商網

  把老字號豐富的飲食文化資源與現代旅遊者的其他需求相結合,不僅可以為老字號營造外部環境氛圍,更可以給消費者一種「產品與體驗齊飛,復古共現代一色」的難忘體驗。

  老字號餐飲轉型之殤的本質其實就是傳統與現代的碰撞博弈,這需要很大的決心與勇氣。如果真想獲得一個美好的未來,那些不甘退出歷史舞臺的老字號餐飲企業必須有「刮骨療傷」的魄力,向自己發起一場與對手無關的內部革命!從痛定思痛,到「刮骨療傷」,老字號餐飲轉型的背後是舍與得,更是思與行後的破與立。

  歷經6年的業績快速發展後,老字號烤鴨店全聚德(需求面積:500-2000平方米)在2013年急轉直下,淨利潤出現上市以來的首次下滑。根據全聚德2013年財報,期內實現營業收入19.02億元,同比下降2.1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1億元,同比下滑27.62%。這成為全聚德上市以來交出的最差一份年報。

  作為中華老字號楷模代表的全聚德,終於在六年的快速發展之後,將自己締造的神話親手埋葬。本以為六年的榮耀光景會預示著以全聚德為代表的餐飲行業老字號會迎來自己的老樹發新芽,卻沒想到最終還是落得一個「烤鴨之殤」……

  近些年以來,全國餐飲市場發生了巨大變化,由於宏觀政策調整,中央改進作風、遏制公款消費和反對鋪張浪費等一系列政策的密集出臺和深入推進,對餐飲業存在的非理性消費帶來了很大衝擊,使餐飲市場持續20年的快速增長勢頭不再,增速逐步趨緩,行業增長動力明顯不足,老字號餐飲企業同樣受到了衝擊與影響。

  在為這些堪稱「中華飲食瑰寶」的企業命運感到惋惜的同時,我們也開始重新思考:老字號餐飲,止殤之路在何方?

  如今你已什麼模樣?

  老字號餐飲行業如今的發展境遇,大體上可以總結為:不好不壞、半死半活。

  好尷尬!

  對於它目前的發展狀況,我們只能說:要麼趕快死,要麼精彩的活著!

  市場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之後,一大批餐飲老字號在較短時間內就已經接受死亡和淘汰的命運。然而,還有一批餐飲老字號經受住了市場競爭的洗禮,鳳凰涅磐,開始走上轉型之路。

  然而轉型三十年之後,它們如今已變成什麼模樣?

  據2005年統計數據顯示,當年中國的老字號企業約16000家,其中約70%經營十分困難,瀕臨倒閉;20%的老字號企業能夠勉強維持,只有10%的老字號企業經營情況良好。

  面對著喜憂參半、優劣並存,機遇與挑戰同在的發展現狀,我們需要深度剖析現狀背後隱藏的問題,才能為餐飲老字號行業的轉型之路找到正確的方向。

  「老瓶」的硬傷

  老字號餐飲發展過程中主要有兩方面的「硬傷」:內在品質層面與外在品牌管理體系層面。

  在廚師水準、工藝沿襲、味道統一等方面都逐漸出現問題的時候,老字號便開始失去其獨特的產品優勢,對消費者的吸引力也逐漸減弱。老師傅們都逐漸退休或去世,小徒弟們卻不能或不願繼承衣缽,承襲手藝,許多的老字號就在廚師青黃不接的現實下,不得不接受消失的悲慘命運。老人們時常感嘆與懷念的老味道,有時也只能去夢裡找找;傳統工藝的流失,快餐時代,為了節約成本,傳統菜餚全都用調料製作,現代機器與技術的衝擊,使得許多老字號在生產製作工藝上開始更多打上「機器生產」的烙印,在製作流程與工序上也開始刪繁就簡,由智能化代替手工化;老字號餐飲的傳承者在技藝上存在著差異性,消費者在享用這些不同傳承者做出的食品時,總會有種「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感覺,食物的味道總是不一致。

  許多老字號餐飲依然固守著傳統觀念,信奉著「酒香不怕巷子深」,品牌意識缺失、品經營管理觀念滯後,缺乏整體的產品和品牌規劃。細數現存的的老字號餐飲踐行著品牌化運營思路的企業,簡直少之又少。

  有人說:老字號衰落的致命之處在於忽視了品牌資產的培育和延伸,在機制上缺乏創新,事過境遷,難免「人老珠黃」,這也不無道理。

  國外也有「老字號」,百年企業也比比皆是,為何國外的老字號在如今依然長青,甚至「逆生長」成童顏不老?這便是品牌化戰略的結果。

  中國老字號與國外老字號在發展思路上的不同點便是:中華老字號以產品保品牌,國外的百年企業以品牌促產品。

  對比老字號發展成功與失敗的企業案例中,我們不難發現:凡是那些傳承與經營成功的老字號都著眼於以下幾點:

  1、力保產品口味的原始與正宗,使得現代餐飲行業內的競爭對手難以複製;

  2、不斷創新,適時調整,滿足不同時代的消費者需求;

  3、注重品牌形象維護以及文化底蘊的傳承。

  而那些失敗的老字號則管理不善,核心產品、人才、技術的流失,難以順應市場做出相應的變化。

  怎樣「刮骨療傷」

  老字號餐飲轉型之殤的本質其實就是傳統與現代的碰撞博弈,這需要很大的決心與勇氣。如果真想獲得一個美好的未來,那些不甘退出歷史舞臺的老字號餐飲企業必須有「刮骨療傷」的魄力,向自己發起一場與對手無關的內部革命!

  革命第一步:營銷導向的轉變,從產品導向轉變為市場導向。

  老字號只賣產品,並不考慮市場的變化和消費者的需求,而現代餐飲企業既賣產品,更考慮市場和消費者。

  老字號需要做出的第一個思維轉變就是如何促使傳統工藝(產品)與現代消費者的飲食需求形成對位。因為飲食風潮時刻都在改變,消費者的飲食需求也呈現豐富化選擇,如果此時依然守著老工藝,老產品,也只能越來越背離現代人的口味。慶豐包子火了,但沒有走出來;狗不理為什麼一直叫好但卻不叫座……皆源於缺乏系統的營銷和牌運作。

  大娘水餃(需求面積:80-150平方米)、吉祥餛飩、巴比饅頭等這些一無老字號名頭二無背景支持的市場化企業卻在錦坤等專業品牌營銷機構的指導下活得風生水起火遍全國。這是關鍵的第一步。

  革命第二步:明確老字號餐飲轉型方向。

  轉型的前提就是需要根據老字號當前發展的不同狀況,正確評估自身資源實力,審時度勢的來明確將要轉型的方向。

  總的來說,老字號餐飲轉型共有三個途徑:

  1.放棄老品牌的不足因素,嫁接強大企業品牌技術、市場、資金,實現品牌內涵式增長;

  2.依附老字號產品、工藝等的歷史厚重感、時空感、文化氣息,繼承並發展品牌文化內涵,賦予新背景下的文化含義。通過文化營銷,提升消費者在享用美食過程中的文化體驗;

  3.在現有老字號餐飲品牌的基礎上,將「民族性」進行升華,使民族品牌正式建設成為企業品牌,或者像天津狗不理包子一樣,實施「走出去」的戰略,期望將狗不理包子打造成為享譽中外的國際品牌。

  然而不論這幾個方向如何選擇,有一個事實是不可迴避的:在轉型過程中,老字號都必然會捨棄一些曾經或許引以為傲的東西,當然,這就看其轉型的勇氣與決心了。正所謂:智慧人生,品味捨得。

  革命第三步:合理評估不同的老字號轉型復興模式。

  在對老字號復興轉型模式的探索過程中,由上海市政府財政資金課題資助的國內第一本系統闡述老字號復興的專著《上海老品牌復興之路》一書對此詳細歸納了老字號品牌在復興與轉型時的五種可選擇的轉型模式。

  第一種:換東家。解決老字號產權歸屬和投資運作主體的問題;

  第二種:換掌柜。解決老品牌的運作組織和平臺問題;

  第三種:換商業模式。可以確保老品牌的市場化及專業化運作。

  而在換商業模式這種復興模式中,又細分為品牌運營商、區域拓展商、產品製造商、業務集成商和產業整合商六種方式。

  第四種:換臉是為了解決老品牌的市場形象問題;

  第五種:換血可以解決經營運作機制問題。

  這五種轉型模式具有廣泛的適用意義,對於歸屬在老品牌範圍內的老字號餐飲來說,同樣具有著借鑑和指導價值。

  當以上這些具有戰略統領性的「將帥」級方向都明確之後,後續才可以開始部署詳細周密的戰術安排了。

  革命第四步:產品為兵 體驗為馬 兵馬聯動 老樹新芽。

  老字號餐飲的現代轉型如果成為,那麼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將是一副「產品與體驗齊飛,復古共現代一色」的壯闊景觀。在許多項有關老字號餐飲的消費者市場調查結果顯示,老字號餐飲受詬病最多的就體現在一成不變的食物味道,服務與體驗極差的消費過程。

  因此,如果在這兩方面上無法得到提升,所謂的轉型也只不過是空中樓閣,無力支撐。長久以來,人們對老字號餐飲中「老」的評定,都聚焦在老字號味道的「正宗」。原始食材,原始工藝造就了老字號餐飲產出原始的味道、正宗的味道。倘若社會風氣、飲食風尚已變,而「正宗」思想不變的話,消費者當然不會買帳。老字號在「正宗」勢力的籠罩下曾經完成過歷史運作,奠定過雄厚的行業根基,同時也設下了難以逾越的羈絆。老字號烹飪者往往沿著一條既定路線而走完自己的烹飪道路,很少有人獨闢蹊徑,開創新流派、新途徑,正因為老字號的正宗勢力有著嚴格的承傳模式、僵硬的師徒關係、固定的烹飪技藝和傳統的操作程序,越雷池一步,難上加難。

  老字號餐飲需要解開一個心結就是:正宗不等同於一層不變,正宗不代表拒絕創新,不代表固步自封,不代表給自己架上一座牢。如何在老產品老工藝老口味與消費者現代飲食風潮之間找到平衡點,才是老字號餐飲轉型成功的關鍵點之一。

  消費者的餐飲過程歸根結底還是一種體驗過程,對美食的體驗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而不應該是全部內容。

  老字號餐飲的另一個發力點就應該聚焦在提升消費者餐飲過程中的立體式體驗。

  對比其他餐飲品類與行業,老字號餐飲其實更具有實行體驗營銷的「基因」。它具有更為悠久的歷史和文化氣息,代表獨特的地域飲食文化,不僅具有飲食地標的作用,有些老字號甚至具有地區旅遊地標的烙印。

  因此把老字號豐富的飲食文化資源與現代旅遊者的其他需求相結合,不僅可以為老字號營造外部環境氛圍,更可以給消費者一種「產品與體驗齊飛,復古共現代一色」的難忘體驗。

  那麼,餐飲老字號如何進行體驗營銷呢?明確的體驗主題,文化氛圍濃厚的體驗設施,特色的產品,個性化的服務是支撐體驗營銷體系的主要支撐因素。

  從痛定思痛,到「刮骨療傷」,老字號餐飲轉型的背後是舍與得,更是思與行後的破與立。

本文轉載來自:銷售與市場 作者 石章強,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

相關焦點

  • 胡博士說中藥|川烏與「刮骨療傷」的故事有何淵源?
    說起川烏的毒性,關雲長刮骨療傷這一段故事,還與它有關係呢!01「刮骨療傷」的故事與川烏三國時期蜀國名將關雲長攻打樊城時,右臂中毒箭受了傷,華佗幫他醫治,發現就是中了烏頭毒,需要「刮骨療傷」。關雲長談笑風生,一邊下棋,一邊讓華佗刮骨祛毒,敷藥縫合,全無懼色,流傳千古,成為一時佳話。
  • 廣百2017業績增加5.57% 「刮骨療傷」後2018年能否繼續好轉
    總體來看,與2016年相比,2017年的廣百百還是給自己交了一份比較滿意的答卷,過了一個好年,但這並不意味著廣百就此轉型成功。據統計,廣百在2014年、2015年的營收分別在76.46億元、73.29億元,分別是2017年的營收的1.11倍和1.06倍;同時,2017年廣州兩大商業中心的廣百百貨陸續撤場,讓廣百進入了一場「刮骨療傷」式的轉型之路。
  • 20多歲小夥腿上長滿丘疹,原是皮膚澱粉樣變,看醫生如何刮骨療傷
    20多歲小夥腿上長滿丘疹,原是皮膚澱粉樣變,看醫生如何刮骨療傷 2020-12-14
  • 獨特視界:遊擊戰爭時,陳毅梅嶺療傷,堪比關雲長刮骨療毒
    可能很多人知道,當時,作為遊擊隊的主要負責人,陳毅在梅嶺負了重傷,可是,很少人知道他療傷的事跡。筆者這裡敘述的故事,就是他療傷的壯舉,堪比關雲長刮骨療毒。當時,發生了「北山事件」,由於叛徒高密,北山遊擊區損失嚴重。為開展政治教育,陳毅帶著兩個警衛員先行出發去北山帽子峰。他們經常往來於此,對地形比較熟悉。
  • 雲南旅遊刮骨療傷打造「詩和遠方」
    說到雲南旅遊,人們馬上會聯想到眾多令人嚮往的地方:麗江、大理、騰衝、西雙版納、香格裡拉……每一個地區都聞名遐邇;石林、蒼山、洱海、瀘沽湖、玉龍雪山……每一個景區都讓人著迷。然而幾年前,雲南旅遊業亂象叢生,不僅讓遊客受損,更讓雲南形象蒙羞。
  • 魚予:排汙管直接插入沙中不只是「沙漠之殤」
    原標題:魚予:排汙管直接插入沙中不只是「沙漠之殤」  在內蒙古阿拉善左旗與寧夏中衛市接壤處的騰格里沙漠腹地,分布著諸多第三紀殘留湖,這裡地下水資源豐富,地表有諸多國家級重點保護植物,是當地牧民的主要集居地。與黃河的直線距離也僅有8公裡。「騰格里」在蒙古語裡的意思是「天」,用以描述沙漠「像天一樣浩渺無際」。
  • 餐飲老字號邁上「雲端」
    中新網成都10月31日電 (單鵬)臨近中午,成都餐飲老字號「鍾水餃」文殊院店的前臺站滿身穿黃色和藍色服裝的「外賣小哥」,拿到打包好的鐘水餃後,他們急匆匆地轉身離去。「以前消費者只能到店消費,隨著大數據、網際網路興起,點外賣的人越來越多。」鍾水餃文殊店經理袁康表示。
  • 關羽「刮骨療毒」確有其事,但神醫不是華佗
    華佗「乃下刀,割開皮肉,直至於骨,骨上已青……用刀刮骨,悉悉有聲……須臾,血流盈盆……」。「帳上帳下見者,皆掩面失色。」而關羽「飲酒食肉,談笑弈棋,全無痛苦之色。」華佗「刮盡其毒,敷上藥,以線縫之。」箭簇有毒,而且已經滲透到了骨頭上,必須要進行刮骨處置,方能排除箭毒,徹底治癒。關羽聽了醫生的建議,伸出左臂讓醫生割開皮肉,露出骨頭。關羽請諸將對坐飲食,「臂血流離,盈於盤器」,而關羽右手切割烤肉下酒,「言笑自若」,醫生仿佛在刮別人的骨頭。
  • 《三國演義》關公扮演者陳樹銘,上演現實版刮骨療傷!
    一說到關羽,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這個相貌堂堂,威風凜凜的關羽。《三國演義》讓陸樹銘成為聞名全國的演員,按理說他的演藝事業應該更加順暢,不過那之後陸樹銘出演的影視作品並不多,談及此,陸樹銘並不迴避,他坦言「關羽」讓他收穫了無數,但辯證地看這也極大地限制了他的演藝之路:「大家都認定我是關羽的特型演員了,戲路很受限制,我呢就保持自然的心態,面對這樣的現實。」
  • 數位化餐飲時代,老字號堪憂!
    2020年很難,做餐飲的更是雪上加霜,老字號餐飲甚至有點窮途末路。8月底老字號餐飲鼻祖全聚德發布年報爆虧1.48億!9月中旬,有客戶在狗不理包子店吃的不滿意就拍了視頻發網上,結果狗不理居然報警回擊……2020年很難,做餐飲的雪上加霜,老字號餐飲甚至有點窮途末路。
  • 中華餐飲老字號城市創新報告,老字號復興的黃金時代來了?
    在對待美食相當真性情的當代人面前,「老字號」唯有「隨時恭候」,用「慢慢長夜的陪伴」作為最長情的告白。老字號們通過豐富營業場景,滿足了當代年輕人的生活方式以及就餐需求。以長沙老字號為例,其外賣的配送延續到凌晨,滿足長沙年輕人的夜宵需求。
  • 餐飲老字號,別再倚老賣老
    做餐飲的,雪上加霜。老字號餐飲,甚至有點窮途末路。8月底,老字號餐飲鼻祖全聚德發布半年報,爆虧1.48億!從過去必須推薦本地最有特色的老字號,到現在是去哪都比去這些老字號強。市場經濟浪潮下,消費者從沒有選擇到選擇出現困難症,諸多市場潮流的興起成為壓垮老字號餐飲的最後一根稻草。
  • 同仁堂的枸杞拿鐵——老字號的跨界之旅正從出圈邁向出色
    近年來,破圈的老字號比比皆是:從「養生奶茶」王老吉,到「中藥味咖啡」同仁堂,越來越多的老字號開始順應品牌年輕化的浪潮。這些「不服老」的老字號們,不僅洞察年輕人感興趣的潮流動向,還從實體店的轉型、產品的跨界等方面,重塑消費者對傳統國貨品牌的形象認知,開啟一波老字號國貨品牌的新風潮。
  • 餐飲老字號,請不要再倚老賣老
    做餐飲的,雪上加霜。老字號餐飲,甚至有點窮途末路。8月底,老字號餐飲鼻祖全聚德發布報年報,爆虧1.48億!但近些年,諸多老字號頻繁發生菜品質量不高,價格昂貴,服務差,還不接受批評建議的案例,老字號跌落神壇。「去北京別吃全聚德」、「去天津別吃狗不理」、「去揚州別吃富春茶社」、「去上海別吃老半齋」。類似的說法現在網絡上數不勝數。從過去必須推薦本地最有特色的老字號,到現在是去哪都比去這些老字號強。不知從何時起,老字號已經走向了普通消費者特別是本地居民的對立面。
  • 4萬億餐飲消費市場,吉野家的數位化轉型方法論
    很高興能跟大家分享一下吉野家對於餐飲行業,特別是在數位化轉型發展的思考。我先介紹下此次分享的主題——吉野家眼中餐飲行業的發展。大家應該都知道吉野家是一個有著100多年歷史的日本餐飲品牌。作為吉野家的北方持牌商,合興餐飲集團成立於2001年。目前合興餐飲還經營DQ、野葉子等著名餐飲品牌。
  • 關羽「刮骨療毒」中的是什麼毒?骨科醫生解釋全過程!
    那麼從現代醫學角度看,刮骨療毒的故事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操作?一、史書中的刮骨療毒由於羅貫中的三國版本在民間的廣泛流傳,大多數人了解的刮骨療毒也是術中所描述的情況。但是三國志原文中和三國演義有部分出入:三國志中關羽的確中了箭傷,但是後來傷口痊癒,但每到陰雨天,骨頭經常疼痛。醫生說:"箭頭有毒,毒已深入骨髓裡,應當剖開手臂打開傷口,刮骨頭除去毒素,這個隱患才可以除去。"關羽便伸出手臂讓醫生剖開它。
  • 餐飲老字號們,請別再倚老賣老
    做餐飲的,雪上加霜。老字號餐飲,甚至有點窮途末路。8月底,老字號餐飲鼻祖全聚德發布半年報,爆虧1.48億!從過去必須推薦本地最有特色的老字號,到現在是去哪都比去這些老字號強。不知從何時起,老字號已經走向了普通消費者特別是本地居民的對立面。市場經濟浪潮下,消費者從沒有選擇到選擇出現困難症,諸多市場潮流的興起成為壓垮老字號餐飲的最後一根稻草。
  • 華爾說|ToBeOrNotToBe老字號品牌革新轉型之路
    近日,一則探訪某老字號餐飲企業的視頻引發關注。博主消費體驗後說,醬肉包特別膩、豬肉包皮厚餡少,「100塊錢兩屜有點貴」。面對吐槽,這家老字號門店坐不住了,言辭激烈的發聲明稱視頻侵犯了名譽權,要求有關微博帳號和製作人員道歉,還表示已報警。
  • 地球調研局:老字號之殤
    但自取得「中華老字號」後,很多老店失去了前進動力,由於老字號品牌在信息交流不發達的上世紀極具號召力,受到品牌效應的驅動,老店不愁客源 ,就算東西做的再差,服務再糟糕,得罪完一波食客老字號不尊重消費者,不積極提升服務質量,產品不創新,傳統不繼承,先是慢慢的在所紮根的城市失去了「人緣」,之後外地遊客的失望體驗將對老字號的「惡感」傳播到了全國各地,而網絡又進一步加劇了老字號的
  • 刷信譽軟體當街叫賣 淘寶是否應刮骨?
    時至今年2月28日,淘寶網終於召開了「2011網絡全民維權新聞發布會」,聯動九部委啟動2011網絡全民維權,呼籲更多力量加入到打假的全部環節中來。  但為什麼就在這個時刻如此大張旗鼓的打出誠信旗號呢?本美女編輯相信馬雲的言論除了出於大部分的真心實意之外,也許還稍微的另有其深層含義。  世間萬事總出而有因,3.15將至,你們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