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地理」牛莊立冬後的第一場雪比以往來得更晚一些

2020-12-16 大橋邊6

11月 18日,下雪的場景在宜昌的朋友圈裡刷屏了。

不出意外,這次的降雪依舊包括五峰的牛莊鄉在內,這個號稱「宜昌西藏」的小鄉鎮,每到11月份就會成為焦點,大家就會去關注這裡是否會下雪,以至於這裡成了宜昌各大微信公眾號的重要素材庫。趁著這場雪,我們便在當天馬不停蹄趕往牛莊,遺憾的是雪才下了幾個小時並且上午已經放晴,等到我們傍晚抵達時全部融化了,只能在一些陰坡的地方看到一些殘雪。 遺憾歸遺憾,但是這一次行程,也讓我們看到了冬日的牛莊,除了雪景還有更多的美景。

往年一進入11月,牛莊的雪就如約而至

抵達牛莊文化站,工作人員都在忙著聯繫熟人,期待能夠弄到幾張「好一點的下雪的照片。」

進入11月份以後,這是文化站以及鄉裡負責宣傳的工作人員都會接到很多電話,都是來約照片的,對方或是省市一級媒體,或是一些擁有眾多粉絲量的社交媒體帳號。「一般一說到宜昌要下雪了,大家就會第一時間聯繫鄉裡以及我們文化站,因為咱們牛莊是全市海拔最高的集鎮。」文化站工作人員熊大福是一個攝影愛好者,也是牛莊雪景的主要提供者,「以前是要求有照片,現在是最好視頻都要有。」據說,當地甚至還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計劃,把所有的村黨支部書記都集中在一起培訓一次照片視頻拍攝培訓班,然後通過村支書將這些技術傳給村民,讓大家第一時間能夠拍到下雪的美景。「我很贊同這樣的做法,這是對外界宣傳一個渠道。」鄉文化站站長關祖禹說,「牛莊每個村地形都不同,雪景也有不一樣的美麗,這樣就可以通過媒體以及自媒體平臺展現我們美麗牛莊。」 跟我們一樣遺憾,今年初冬的第一場雪下得時間太短,而且是在凌晨的時候才開始下,所以能夠捕捉到雪景的人並不多。 我們也曾探討過初冬這場雪的意義所在,可能更多的是這場雪所帶來的那種「儀式感」,當大地白雪皚皚一片蒼茫時,意味著冬天的到來,也意味著豐收以及「瑞雪兆豐年」,更意味著春節將至,因此很多人都更願意把這下半年第一場雪固執地認為是「今年第一場雪」,「實際上今年3月31日牛莊還下雪了。」 對於牛莊而言,今年初冬的第一場雪來得有些晚,比去年晚了近一周時間,比2016年晚了10天。「往年基本進入到11月份,稍微天氣寒冷一點,咱們牛莊就會下雪。」關祖禹說,「今年可能是乾旱以及偏暖的原因,不僅時間晚了,而且也才下了幾個小時。」

長長的一條街,看不到一臺空調的影子

牛莊下雪早,是因為其高海拔。

1730米,讓牛莊成為了宜昌海拔最高的集鎮,「宜昌西藏」的美名也因此而來,「全鎮平均海拔1540米,最高海拔2260米。」2260米是個什麼概念?宜昌全市最高的海拔就是興山與巴東、秭歸交界處的仙女山,最高點2426.9米,僅比牛莊海拔最高的地方高了166.9米,也就是一個小山坡的高度而已。 入夜,漫步在牛莊集鎮,幾百米長的一條街已經看不到什麼人影了,冰冷的風讓人迫不及待地想躲進屋子裡烤火。「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看到集鎮幾百幢建築,一臺空調都看不到。」關祖禹說,「夏天用不上,我們這裡夏季都要蓋被子;冬天用得心疼電,不用火爐用空調,一刻都不能停,那得用多少電。」 我們還真特地在集鎮上轉了一圈,還真沒看到戶外有空調影子,唯一一家現代化取暖設備還是地暖,在當地人看來空調有些多餘,一個火爐足夠對付冬天了。 透過集鎮商店一扇扇關閉的玻璃門,總能看到這樣的場景:水汽朦朧的玻璃門裡側,一家人或者一群人圍坐在火爐邊,或觥籌交錯,或邊聊邊吃,一頓飯可以吃幾個小時。試想,如果是在空調屋裡,一張大大的圓桌圍坐著一群人,可能就是忙著扒拉著手機,聊天也只會是有一搭沒一搭。 就是這麼具有煙火氣息的生活場景,火爐無疑是關鍵,不僅為人們對抗寒冬提供了了溫暖,也拉近了人們的距離,讓生活的氣息不被移動網際網路衝擊得那麼破碎。 讓人暖心的是,當我們辭別陪同採訪的文化站工作人員在街頭漫步時,隨便推開一家商鋪的大門,主人們熱情地招呼我們,從火爐添柴的口子處拿出幾個烤熟的土豆遞給我們,讓我們趕緊「趁熱吃」,絲毫沒有被打攪的惱怒,男主人甚至還邀請我們喝杯酒「暖暖身子」。 原來,在高山上,火爐是社交的場所。 第二天的採訪,我們去了牛莊鄉的牛莊村、凌雲村和九裡坪村,每到一家主人們都熱情地邀請我們去「火籠屋」裡坐坐。在九裡坪二組,79歲的李長松老人說,自從國慶節開始家裡的火爐就生起來了,要到明年4月才會停用,「這個天氣離了火爐,日子就不曉得該怎麼過了。」

春賞花秋賞葉牛莊的四季都有看頭

相傳很早以前神牛下凡,有神人將其系在一處尖尖的山峰上,而這山峰是兩峰並立像牛角,故而牛莊的名字一直傳續了下來。 不過,神牛不存在,但是那尖尖的山峰卻是真真實實存在的,當地人稱之為石柱巖。山峰上植被較少,裸露的石柱山腳連在一起,從半山腰開始分開,在來的公路上只能看到前面兩座大的山峰,而繞到背後,看到的確是三座山峰,牛莊人戲稱其為「兩面三刀」。「兩面三刀」雖然是戲謔之說,但是這個地標已然成為牛莊人最大的鄉愁。「但凡外出的人從縣城回來,只要看到這石柱巖,就意味著牛莊到了。」關祖禹說,「到家了!」 當地在石柱巖不遠處的公路旁修建了觀景平臺,登樓而望,美景盡收眼底。.「實際上我們牛莊是風景優美之地,只是路途遙遠擋住了遊客的腳步。」牛莊鄉黨委宣傳委員張凇源說。 冬賞雪,春天的牛莊又有什麼? 我們在9個村裡找到了答案——栽種的中藥材很多在春天開花,那時會和山上的野花一起裝點牛莊。要知道,春天開花的中藥材獨活、貝母和丹皮等,在牛莊有著大面積的種植,到了開花的季節,平原地區百花已在花期的尾聲,牛莊還是花的海洋。 秋日的牛莊,大山的顏色五彩斑斕,紅色的楓葉、黃色的杏葉……

當然,夏日的牛莊跟冬季的雪一樣,都是這裡的金字招牌,正如前面關祖禹所說的夏天都要蓋被子,在牛莊一點都不誇張,因此每年都有大量的遊客慕名而來。關站長特意推薦了太平壩溼地。他說,這處沼澤地位於牛莊鄉大花坪林場萬子河農業隊,小地名太平壩,現存溼地沼澤80餘畝。「夏天來的時候,沼澤地水草豐美,草間魚群往來嬉戲。」他說,「曾有遊人在此遊玩時拍攝一小水窪裡的魚,細數竟不下300條。」更為驚奇的是,地處武陵山脈的牛莊以及五峰,都以喀斯特地貌為主,地下水長期溶蝕發育成地下暗河,水從高海拔處經暗河流到該處,「在太平壩沼澤地還形成魚從地下湧出的『魚泉』景觀,這在國內都很少見。」 原來,不止是冬日初雪讓牛莊吸引人,每個季節的牛莊都值得我們去看一下。

相關焦點

  • 2020年的第一場雪,比以往的時候來得更果斷一些
    中午下班,騎著電瓶車回家,雪籽打在臉上生疼生疼,嘴裡不禁哼起的卻是「2002年的第一場雪,比以往的時候來得更晚一些……」然後想到的是轉眼已經過去八年了,又一想,不對,已經過去十八年了哦,於是忍不住地又發出了那個現在時常發的感慨——時間過得好快呀!
  • 2020第一場雪一下雪南京就美成了金陵而整個雪後的江南都美爆了
    就在昨天晚上,南京迎來了2020年的第一場雪,一夜後,雪中的南京就白了頭。不少人興奮地記錄下這一幕,微博朋友圈都被雪景刷屏了!餘秋雨說:別的故都,把歷史濃縮到宮殿;而南京,把歷史溶解於自然。南京的雪,比別處的更有味道得多。而當地的人們,到了冬天便也會期盼一場大雪。一場雪,描繪出六朝古都的雍容大氣,道盡了江南的無限風情,勾勒出白雪黑瓦馬頭牆的水墨風景。難怪有人說,南京一下雪,就美成了金陵。
  • 雪雪雪下雪了……2020的第一場雪比往年來得早一些!這份川渝雪景...
    22日上午開州一些高海拔山區迎來了今冬第一場降雪大地銀裝素裹,美輪美奐走進開州區關面鄉泉秀村的七裡坪積雪最深處約兩釐米厚遠山大霧瀰漫,近處潔白一片有網友表示,耍雪可以安排起了。巫山11月23日凌晨,巫山金坪迎來今冬第一場雪,除此之外,巫山曲池、鄧家等高海拔地區也紛紛飄起雪花。
  • 2020年的第一場雪,你的家鄉下雪了嗎?
    2020年的第一場雪,你的家鄉下雪了嗎?「我們在同一個浪漫的世界,看過同一場初雪。」秋意已暮,新雪紛至。近日不少城市都迎來了「第一場雪」,你的家鄉或者你牽掛著的那個城市下雪了嗎?
  • 2020年冬的第一場雪,來得更猛些吧,緩解缺水之憂
    冬天出現大雨緩解旱情幾無可能,那就多來幾場雪吧!2020年冬天的第一場雪,說來就來了!這無疑是一個喜訊。四明山,綿延橫亙寧紹地區,地跨寧波市的餘姚、海曙、奉化和紹興市的新昌、嵊州、上虞,六個縣市區,林深茂密,山水風情,有第二廬山之美譽。
  • 火了17年的「豪佳香」開到牛莊了!6.8折吃3天!要被擠爆了
    顛覆以往的裝修風格,光是這高級的灰色門面就讓人眼前一亮!「 - 美式牛小排 - 」American beef steak老闆牆裂推薦的美式牛小排,「 - 沙朗牛排 - 」 sizzled sirloin steak 作為經典牛排系列之一的沙朗牛排,不知道點哪款小編推薦你pick它!
  • 大雪丨只等一場雪來
    大雪丨只等一場雪來 大雪時,天氣更冷, 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最低溫度 都降到了0℃或以下。
  • 最新遊三峽大壩全程攻略!
    先上乾貨以往通常線路1:重慶北站「乘動車歷時4小時」 →宜昌東站「宜昌住宿一晚」→經三峽大壩換乘中心遊三峽大壩景區「第二天早換乘大巴車」→原路返回「總共兩天時間」。我們選擇的線路2:重慶北站「乘動車歷時4小時」 →宜昌東站「宜昌東站旁換乘809城際公交歷時1小時10分」→秭歸縣城「住宿一晚」→遊屈原故裡景區、經秭歸三峽大壩換乘中心遊三峽大壩景區「直接在屈原故裡景區購買遊兩個5A景區的套票」→遊西陵峽「租車歷時3小時,這裡自駕遊推薦」→秭歸縣城「住宿一晚」→原路返回「總共三天時間」。
  • 今冬市區的第一場雪比去年來得早一些
    昨日,隋唐洛陽城南城牆遺址公園美如畫  昨天,洛陽市區迎來2020年入冬以來的第一場降雪。市氣象臺預報員說,降雪等級並不是根據地面積雪厚度劃分的,而是根據雪融化後的水量多少來劃分的,由低到高分別為小雪、中雪、大雪、暴雪、大暴雪、特大暴雪。在此之外,那種有雪花飄落但不能形成積雪的降雪,被稱為零星小雪。
  • 2020年豐縣第一場雪,下的不大,但彌補了冬天的遺憾
    文:苗運強去年,也是這個時節,下了一場雪,不過那時的陣勢鋪天蓋地,不像今年這樣,如此小氣。你看,那些看不清六角形的殘片雪花,剛一觸及地面就融化了。下了大半個下午,還只見背陰處草坪上的薄薄一層。下雪天,最快樂的要算孩子們,玩雪,是他們的天性。在兒時,天越冷,我們就越盼著下雪。雪的缺席,會讓沉寂的冬天變得乏味。看著孩子們肆無忌憚奔跑的樣子,每個人都會想到自己玩雪的童年。雪在鄉村代表著寧靜、緩慢、悠閒。每一場雪都是對冬季最美的詮釋。
  • 來得早不如來得巧,2020年的第一場雪,故宮又閉館
    2002年的第一場雪,已經過去了18年。如今,2020年的第一場雪已經落下帷幕。回首18年,雪依舊下著,你身邊的人是否還在。北國風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 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欲與天公試比高。
  • 家鄉的第一場雪,美醉啦!(心中的雪花)
    文/天涯明月 (原創)我愛你家鄉的雪,飄飄灑灑滿天遍野…久違了,今年家鄉的第一場雪,你來得那麼不易。剛剛經歷了一場沙塵暴的襲擊,你看那灰黃的大地上,枯草衰葉,在冽風中瑟縮哭泣,訴說著慘遭蹂躪的痛苦。
  • 南方的每一場雪,都下在了朋友圈!
    雪:雪花形態的固體水。ta生在北方,就是一個粗獷無羈的漢子,鋪天蓋地肆無忌憚。南方地區氣溫普遍偏高,降雪的話得需要來自北方老鐵送來的一波冷空氣不過兩廣地區的朋友們不必等了ta是不會來的雖然來得少,但是來得晚!
  • 告五人「運氣來得若有似無」搶先預購首唱會 現場歌迷擠爆信義誠品!
    而好友「國民老婆」泱泱更是驚喜現身,帶來暖心湯圓為告五人加油打氣,祝福新專輯《運氣來得若有似無》大賣!來自宜蘭的告五人,是以雙主唱犬青、雲安,以及鼓手謙哥組成的搖滾樂團,他們多次獲音樂獎項入圍肯定,並拿下第 9 屆金音獎「最佳新人」與第 31 屆金曲獎「最佳音樂錄影帶」的殊榮。
  • 「詩詞鑑賞」未品濃秋已立冬
    「北風潛入悄無聲,未品濃秋已立冬。」秋天的景意並未完全消盡,立冬踩著厚厚的落葉,披著清澈高遠的藍天,已急不可待地伴著紛亂的微寒粉墨登場了。「冬,終也,萬物收藏也。」立冬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立冬自古以來都是備受關注的節氣,因為立冬的到來代表著冬季來臨了,而立冬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九個。立冬不僅是收穫祭祀與豐年宴會隆重舉行的時間,也是寒風乍起的季節。立冬有「寒衣節」、「豐收節」等習俗活動。自古諸多文人墨客都對立冬加以詩歌讚美。
  • 日本立冬「鍋之日」最愛鍋料理推薦
    日本在這天雖然沒有特定的飲食習慣,但往往會在立冬過後開始食用一些讓身體感覺暖和的食物,比如「お鍋」(日式火鍋)、「すき焼き」(壽喜燒),其使用的食材多是生薑、大蔥、牛肉、洋蔥、南瓜、牛蒡等性溫的食物。日本的火鍋種類眾多,跟國內流行的不太一樣,今天就一起來看看受日本人喜愛的鍋料理吧!
  • 新疆降「黃雪」,市民堆「提拉米蘇蛋糕」苦中作樂
    ▲沙塵暴嚴重,新疆多地1日降下「黃雪」。(圖/翻攝自微博)新疆多地近日出現明顯風雪、降溫、沙塵天氣,其中烏魯木齊、昌吉、石河子等地還降下「黃雪」,堆積在地面的黃雪,表面一層摻雜著淺咖啡色沙塵,裡頭卻相對潔白。
  • 立冬將至,農村俗語「立冬不倒股,就怕雪裡捂」,下瑞雪不好嗎
    導讀:立冬將至,農村俗語「立冬不倒股,就怕雪裡捂」啥意思?下瑞雪不好嗎?今天已經是11月2號了,11月是正式入冬的月份,立冬至,萬物收藏,寒冬開始,農民也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了。可見小麥種植要根據各地具體時間和地勢來判斷的,這也剛好說到了「立冬不倒股,就怕雪裡捂」對小麥的描述。農村俗語「立冬不倒股,就怕雪裡捂」這句話啥意思呢?這句話其實說的就是冬小麥種植時間的考究,播種時間的選擇很重要。
  • 在武漢的第一頓大閘蟹 來得比較晚了,店家還在營業
    在武漢的第一頓大閘蟹來得比較晚了,店家還在營業,客人也不多,環境不錯的「油燜大閘蟹」分量真的好多,服務員說大概有兩斤,八隻,全部一分為二了,可以看到滿滿的蟹黃蟹膏,一口下去真的超級滿足啊!雖然不是清蒸的那種原汁原味,但是油燜也別有風味不得不說橙v的特價真的太划算了!
  • 武漢:2020年的第一場雪比以往時候下得要小一些
    武漢下雪了圖片攝影:張毅(地點:漢口江灘)圖片攝影:細黑(上圖) 楊桄(下圖)(地點:武昌街道口、漢街)雪花都是肉眼可見的大小圖片攝影:姚志學(地點:漢口花園道)終於求雪得雪啦>沒見過「世面」 興奮的武漢人直接把#武漢下雪#送上熱搜微博、朋友圈全都瘋狂曬視頻、曬圖圖片來源:微博(地點:江漢路)圖片來源:微博(地點:宜家薈聚)當然也有對雪量不太滿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