闊別銀幕長達十年的周迅受邀主演電視劇版《紅高粱》,挑戰鞏俐當年的經典。消息流傳開,給電視圈不啻砸下一枚炸彈。等大家從震驚中醒悟過來,才發現近幾年電影大腕回歸小螢屏已經悄然成為一股不可逆轉的趨勢。
在娛樂圈內一直有種說法:一線拍電影,二線拍電視。電影明星似乎天生就比電視明星高貴,而張藝謀捧紅的「謀女郎」們一直都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絕不接拍電視劇。」那麼成名於小螢屏又遠離小螢屏的大牌明星們,為什麼又重回這個陌生又熟悉的戰場?說到底,拍電影帶來的都是浮名,拍電視劇才是貨真價實的日進鬥金。
a 【小螢屏逆襲】 放低身段回歸劇星
2013年的小螢屏成功逆襲,影星前僕後擁地放低身段當劇星。《火線三兄弟》匯聚了劉燁、黃渤、張涵予三位影帝,年代戲《永不低頭》由金馬影帝張涵予與金雞影帝謝園撐場,就連Angelababy也要趕時髦,主演於正新劇《雲中歌》。而她的緋聞男友黃曉明以《大漢天子》一舉成名,在電視圈成了收視率的保證,跳躍到電影圈發展也非常順利。然而在電影圈奔波了一圈,黃曉明感觸頗深:「我曾經很傻地說過不接電視劇,現在我認識到,這是不對的,中國的電視劇市場很大、很好。你看,哪怕是好萊塢的導演,不也會拍電視劇嗎。」
而不到20歲就走上從影之路的周迅,出演了《大明宮詞》、《橘子紅了》、《像霧像雨又像風》、《買辦之家》等電視劇後便揮別小螢屏,一走就是近十年。這次接拍劇版《紅高粱》實在吊足了觀眾的胃口。而當年的「金鎖」範冰冰,則也在以電影《觀音山》奪下東京影后桂冠,又跑到好萊塢客串《鋼鐵俠》之後,悄然回到電視圈,籌拍《少女武則天》。
大牌回歸風不僅吹到了華語電視圈,韓國也面臨同樣的境況,大牌們重新將陣地轉移到泡菜大嬸們熱愛的電視螢屏上。久違螢屏12年的張東健攜《紳士的品格》當先鋒,蘇志燮、金喜善、金善雅等電影咖緊隨其後傾巢回歸。而今,就連14年沒演過電視劇的國民女神全智賢,也將重返小屏幕,主演SBS新劇《從星星上來的男人》。
b 【電視圈風景獨好】 錢多粉絲多前景妙
為啥諸位影星們紛紛轉投電視劇市場分羹?說起來,這背後的好處真不少,一邊國內日益繁榮的電視劇市場會讓他們荷包鼓鼓,一邊還可以增加曝光率,積攢人氣。
為錢:電影片酬百萬級 電視劇片酬千萬級
事實上,不少電影明星開始「反攻」電視劇市場,背後不外乎商業利益驅使。製片人吳毅透露:「現實的原因就是拍電視劇收入比電影高,電影除了個別大腕,演員能拿幾百萬都是多的,但電視劇片酬動不動就上千萬,還有的接近三千萬。」一般來說,一部電影拍攝周期1~2個月,一部電視劇拍攝周期也就3個月,相差不遠,但是收入卻相差懸殊,一部電視劇(40集長度)主演的片酬,可以達到電影的4~5倍。
業內傳言,周迅現在的電影片酬已逼近千萬大關,與梁朝偉一個級別。而周迅接拍劇版《紅高粱》的片酬為一集近百萬,以40集估計,將近4000萬的片酬即可輕鬆納入囊中。如果預估數字準確的話,這就代表了周迅每拍10集電視劇就能換來一部電影的片酬,要拍4~5部電影的酬勞才等於拍一部電視劇的酬勞。另一位當紅炸子雞吳秀波,電視劇片酬也同樣是近百萬一集,據說吳秀波拍一部電視劇的收入最高有可能達到電影收入的10倍。與吳秀波類似的還有文章、陳坤、範冰冰等,他們拍電視劇的一集片酬也在近百萬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