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畢爾巴鄂學生胡安·埃洛杜伊在1909年從南安普頓乘船回家時,他帶了50件足球衫回到家鄉,想要讓當地足球隊穿上這批球衣,當時畢爾巴鄂競技需要這些新球衣,所以就穿上了南安普頓標誌的紅白間條衫。剩下的球衣則被送往西班牙首都馬德裡的青年隊——馬德裡競技,110年後的今天,這兩支身披紅白球衣的隊伍已經在代表西班牙足球最高水平的西甲聯賽競爭了。
每件球衣背後都有一個故事,雖然聽起來有些俗氣,但這就是事實,有些故事則更加複雜,有著更深的淵源。以巴塞隆納為例,標誌性的紅藍隊服可追溯到幾個不同的來源。有些人認為梅西和巴薩創始人瓊·甘博都出生在瑞士,而瑞士最著名的隊伍巴塞爾,恰恰就是身披紅藍球衣。然而甘博效力過的Excelsior隊也是身穿紅藍相間隊服,所以巴薩球衣的來源目前仍無定論。另有一說在巴薩建隊初期,隊員亞瑟·威蒂說服俱樂部穿上他的校隊泰勒商業學校的球衣服,同樣是紅藍相間的球服。
如今巴塞隆納已經是最聞名的球隊之一,紅藍球服經過了幾代人的傳承和發揚,其中埃瓦爾俱樂部就與巴薩有著良好的合作關係,同樣身披紅藍隊服就是最好證明。這支來自巴斯克地區的球隊,在1944年陷入缺少球服的困境,最終當地球會將巴薩球服借給了埃瓦爾。
另一支西班牙球隊萊萬特,也有著相似的經歷,甚至在隊徽上也與巴薩有些相似。而韋斯卡在上賽季的西甲賽事身披紅藍戰袍登場,也是西甲聯賽第四支紅藍軍團,球隊的創始人也是巴薩的死忠球迷之一。
20世紀初段,許多英國工人前往西班牙務工,西班牙學生則前往英國留學,這兩個渠道造就了兩國的文化交流,不同的足球風格開始在伊比利亞半島發展開來,在英國見識到狂熱的足球氛圍後,不少西班牙留學生回到家鄉和城市組建起足球隊,並將見到的球衣設計理念融入到本地的球衣中。
最初人們認為皇家貝蒂斯的綠白色球衣,靈感來源於安達盧西亞的區旗,但其中的背景故事其實更加精彩。塞維亞人曼紐爾·拉莫斯·阿森西奧,小時候被送往蘇格蘭學習英語,並加入了鄧弗裡斯的聖約瑟夫學院,那時候阿森西奧會定期去帕克海德觀看凱爾特人的比賽,所以當他回到西班牙,綠白色球服的印象就紮根在他腦海裡了。不同的是,貝蒂斯更多時候是身穿綠白豎條球衣踢比賽,而凱爾特人則是綠白橫條,到2017年的建隊紀念日,貝蒂斯也沒有換上橫條球衣來公開與凱爾特人的淵源。
英國足球對於歐洲其他地方的影響也十分明顯,尤文圖斯和諾茨郡就是其中之一。1903年,
尤文圖斯詢問隊中球員,來自英國的約翰·薩維奇是否能夠從家鄉寄出一些新球衣,於是他聯繫了一位恰恰支持諾茨郡的朋友,造就了一段佳話。
英國與歐洲的交流是雙向的,在裁判阿爾伯特·哈格裡弗斯的建議下,布萊克浦在1923年將球衣改為標誌性的橙色隊服,這恰恰是因為這名裁判,在執法荷蘭對陣匈牙利的國家隊比賽深受影響。
利茲聯的球衣,則曾經從哈德斯菲爾德和皇家馬德裡兩支球隊吸取靈感,球隊第一款球衣是藍白相間的球服,隨後才是為了紀念1960年代洛斯·布蘭克斯在歐洲的成功,將球服顏色改為了全白。沿著約克郡南下,阿斯頓維拉以紫紅色和藍色聞名足壇,隨後西漢姆和伯恩利也參考了相同的配色方案。在北倫敦德比中出現的紅白球衣,則參考了諾丁漢森林的球衣。
義大利的俱樂部球衣顏色背後,有著更多有趣的故事,也有一些哲學的因素藏於其中。國米球衣的黑色、藍色球衣分別代表夜晚與天空,而AC米蘭的黑色元素則代表對手的恐懼,紅色則代表球員的激情。據報導,那不勒斯球衣溫和的藍色元素,參考了那不勒斯海灣的蔚藍,而巴勒莫的粉色和黑色可能是球隊表現糟糕的原因,因為粉紅色代表甜蜜,黑色則代表劣質。
傳聞道佛羅倫斯主場球服的紫色元素,是由於在河流中清洗紅白色隊服時褪色而偶然發現的。羅馬俱樂部的球迷們,認為這支隊伍代表著羅馬這座城市,所以球服顏色就有了慄色和金色的元素。拉齊奧一開始是一支普通的體育俱樂部,藍白相間的球服印證了這一點,這也是對奧林匹克發源地希臘的致敬。
在外國球衣的故事裡,地區旗幟常常是主角,在西班牙更是如此,塞爾塔和拉科魯尼亞正是這個原因而同樣身披藍白色球衣,來自阿斯圖裡亞斯區域的皇家奧維耶多,寶藍色的球服也致敬了地區旗幟。巴塞隆納客場的紅黃隊服正是致敬加泰隆尼亞區旗,絕大多數的西班牙俱樂部都為自己所處在的城市和地區感到驕傲,某種程度反映出西班牙各區域的政治局勢。
皇家社會的藍白條紋並非參考哈德斯菲爾德或謝菲爾德俱樂部,靈感其實是來自生塞巴斯蒂安的區旗,在葡萄牙邊境的波爾圖,波爾圖也是身披藍白隊服,俱樂部的創始人們更喜愛這種配色,而不是當地標誌性的綠白旗幟。
一般情況下各俱樂部的球衣顏色都會儘量不衝突,這一點在現代足球發展史有過體現,阿賈克斯在1911年首次升上荷蘭頂級聯賽後,被迫放棄了紅白相間條紋的球衣,因為和鹿特丹斯巴達撞衫了,最終阿賈克斯無奈將球衣設計改為白色主調,並在胸前加入大片紅色元素。至於埃因霍溫的紅白球衣,有著相對簡單的故事,俱樂部主席簡·威廉·霍夫科斯在構思俱樂部球衣主色調時,參考了他辦公桌上的紅樹莓飲料以及白色筆記本。
這當然不是球衣歷史中最有趣的故事,穿越大洋洲來到阿根廷,博卡青年隊的故事就引人入勝,在1906年博卡青年與阿爾馬格羅隊分庭抗禮,兩隊有著相同的球衣配色,於是雙方決定進行一場生死戰來決定誰能保留配色,最終博卡青年輸球了。沮喪的隊員們在博卡的港口,決定以第一艘駛進港口的船隻旗幟來決定球衣配色,最終一艘瑞典貨船緩緩駛來,如今博卡經典的藍黃球衣已經相遇全球。
在土耳其足壇,最引人注目的球衣配色莫過於加拉塔薩雷的紅黃球衣了,當時費內巴切一直堅持黃色配色,加拉塔薩雷創始人薩米和他兩個隊友在1908年前往土耳其首都尋找球衣靈感,經過數家商店的尋找,最終敲定了紅加黃這個完美配色。薩米在他的日記中寫道:「球衣顏色我決定好了,一個是有點像櫻桃的深紅色,另一個是偏向橙色的鮮豔黃色,當商店的店員扭動著這兩種顏色的織物時,它們是那麼明亮動人,是我們想起金翅雀的魅力,又像是在燃燒的火焰中看到黃色的焰火,最終我們決定讓這兩個顏色指引俱樂部前進。」而費內爾俱樂部更讓邊鋒拓普澤親自設計搶眼的球服配色,黃色與海軍條紋相間的球衣,並配上白色短褲和襪子。
說到引人入勝的球衣配色,在歐洲足壇的頂級俱樂部行列,鮮有將綠色作為主調的,帕納辛奈科斯是最讓人熟知的,俱樂部對象徵自然和健康的綠色十分熱衷。聖埃蒂安作為法國歷史最為悠久的地區之一,其代表性的綠色並非來自環保理念,而是來自一家雜貨店,聖埃蒂安俱樂部是在1919年由幾名卡斯諾雜貨店員工創立的,他們將公司標誌中的綠色元素融入到球服中。
聖埃蒂安的聯賽競爭對手,裡昂則對球衣色彩的選擇缺少堅持,最初參考了法國國旗的紅白藍三色作為球衣主色調,在1976年利物浦連續兩年奪得歐冠冠軍時,裡昂將球衣改為了全紅,但在1990時期,身披紅色球衣的裡昂已經多年未能奪冠,又改回了白色。在法國北部,巴黎聖日耳曼也熱衷於紅白藍的配色,但靈感並非來自法國國旗,而是聖日耳曼的城市旗幟。
至於國家隊的球服設計就更加簡單了,肯定是以國旗顏色為靈感,英格蘭是白色,西班牙是紅色,法國是藍色,阿根廷是白藍,巴西則是黃藍,這些設計都有理可循,但有些國家隊球衣由於歷史原因,用現代目光看起來有些奇怪。義大利國家隊的寶藍色,參考了曾經處於國旗中間的薩沃伊徽章,而德國的黑白配色,則來源於普魯士國旗;荷蘭國旗的橙色造就了國家隊的球衣顏色,澳大利亞的綠金配色、紐西蘭的黑色亦是如此。
西班牙足總和阿迪達斯曾在2018世界盃中使用了藍色球衣(觀感十分像紫色)而備受抨擊,原因與西班牙的內戰歷史有關,紫色在西班牙國內同場被稱為莫拉多,在1931年君主制被推翻時,紫色曾經出現在國旗上,所以至今紫色仍被王室所厭惡,在足球場上已是如此。
正如文森特·坦和其他老闆所學到的,永遠不應該改變俱樂部甚至一個國家的顏色,這些顏色中無論紅色和白色的條紋,還是綠色與白色的豎紋,或者藍色和黃色的組合,都代表著歷史的根基。對於足球迷來說選擇一支球隊去支持並不稀奇,而這些埋藏於顏色裡的故事,讓俱樂部之間的聯繫變得更加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