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特意在商業CBD裡建起一個老建築,每天吸引上千人前去打卡,老闆卻說他做的不是餐飲。
本文2466字;需7分鐘閱讀;閱讀建議:先收藏後細讀
01
爆紅的超級文和友
你印象中的網紅餐廳長什麼樣兒?粉紅粉藍的牆面?種滿花花草草?餐具裝修充滿ins高級感?
最近廣州天河太古匯,出現了一家與眾不同的網紅店:
明亮的高樓大廈中間,一棟老樓屹立其中,裸露的水泥牆面、各種老舊發黃的霓虹招牌、還有老街專屬的昏黃色燈光……整整三層樓,讓人忍不住聯想到周星馳電影《功夫》裡的豬籠城寨。
▲圖片來源:微博@超級文和友
不過別誤會,這可不是哪家釘子戶,而是一家名為超級文和友的小龍蝦館。而且這裡也不是舊樓再利用,而是特意改造成現在的模樣,據說僅是裝修,就花費了大半年的時間。
整座超級文和友佔地約5000平方米,分上中下三層樓,一樓設有多個檔口,邀請了阿婆牛雜、炒螺明、八珍煎餃、荔銀腸粉等25家廣州人耳熟能詳的老字號入駐,生生在CBD的餐飲區又生生造出一條小吃街;
▲圖片來源:微博@超級文和友
二樓三樓除了設用餐區外,還有紋身店、理髮店、文具店等極富市井煙火氣息的小店,並且這些小店並非只是裝飾,而是真真切切有人運營的;
▲圖片來源:微博@品城記Video
除了這些,文和友在「做舊」手法上也十分考究,公用電話亭、牆上的牛皮癬小廣告、私拉亂接的電線、晾在竹竿上的舊衣服等等細節,仿佛時空穿梭一般,帶領走進這裡的消費者回到了八九十年代的廣州老街。
據悉,文和友於昨天正式開業,此前也已經試營業數日,這裡只提供晚餐和夜宵,下午3點開始取號,5點開始正式營業。
不過雖然每層樓都設有用餐區,但餐位仍然不夠使用,不少顧客甚至在還未開始取號時就前去排隊,苦苦等待3個多小時才能走進這特意「做舊」的風味餐廳,一睹超級文和友的真容。
試營業期間,超級文和友甚至出現了排隊3000桌的盛況。
不僅如此,各大社交平臺上關於文和友的討論熱度也不低,不少網紅以及KOL相繼前去探店,並發布了不少詳細的探店「小論文」。
▲小紅書上關於文和友的探店攻略
在大眾點評的多個榜單上,文和友的熱度也迅速上升,佔領了多個榜首,看起來十分誇張。
不過有人喜歡,自然也會有人討厭。
喜歡的人誇讚它「是時代的印記與產物」、「延續與挽留了那些逐漸湮沒於市井的廣府小食」、「高大上CBD與80年代復古情懷碰撞的穿越感」……
不喜歡的則認為它的存在過於突兀,「廣州費力城市更新,卻又在CBD黃金地帶重現『超級釘子戶』」、「打著懷舊旗號,破壞了廣州人的身份認同」、「哪座城市80年代的建築不長這樣?」......
在CBDTIMES隨即在線上發起問卷調查,約4500人參與的投票結果顯示,42.3%願意打卡文和友,而57.7%則投出了反對票。
02
文和友到底是何方神聖?
1.從路邊攤到年收入過億的香餑餑
文和友的創始人之一文賓最早是擺攤出身,10年前,文賓在長沙坡子街上有個串串油炸小攤,啟動資金五千元,兩千買了一輛推車,兩千買了炸串串的材料,剩下的錢請人吃飯當「學費」,還整了一叫塊「犀利排骨」的招牌。
三個月後,文賓的攤子每天賣三千元。當時,夜宵攤普遍日均收入不過三五百元。代價是每天只睡3小時,「做夢都在做串串」。
第二年,文賓與人合夥開了一家僅10平米文和友老長沙油炸社。沒想到,「從街頭排到街尾」。
後來文賓通過一頓夜宵認識了程式設計師馮彬,兩人同歲,一見如故。
2015年,馮彬放下了自己創辦的公司,入夥文和友。
當時文和友已經開進金線街、太平街、人民路、河邊頭,七八家店,營收第一次過億。其中,龍蝦館是頭牌,臭豆腐、炸香腸、油炸社分別獨立成店。
這一年,文和友年營收首次突破1億元。
2018年,跨7層樓、5000㎡的文和友超級龍蝦館在長沙海信廣場開業,次年擴大至20000㎡,一年能賣掉3000噸小龍蝦。
▲圖片來源:微博@超級文和友
去年五一小長假,長沙文和友的單日接待超過2萬桌顧客,日均翻臺率能達到8.5,堪稱全國翻臺率最高。
去年11月1日,超級文和友因其打造的獨特生活街區而獲得德國紅點最佳設計獎 。「這家餐廳的室內設計巧妙地再現了一個古老的亞洲城市。每個細節,包括損壞的電纜和無法使用的空調,都被精心重塑。」
而自2015年起,文和友就成了投資者眼裡的香餑餑,高瓴、天圖、IDG等知名資本方相繼向其表達了合作意願,但都遭到了拒絕。
當時文和友CEO馮彬信心滿滿地表示,「從錢的角度說,文和友永遠不需要融資。
不過今年飛出了疫情這隻黑天鵝,專做線下生意的文和友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文和友終於改變觀點,決定擁抱資本,二月份,文和友成功拿下了加華資本近億元獨家投資 。
2.不是餐飲公司,而是文化公司
靠餐飲起家的文和友,其創始人及高管在面對外界時,卻反覆強調「文和友不是一家餐飲公司,而是一家文化公司。」
的確,在長沙的文和友,不僅有吃飯的地方,還有拳皇街機、迪斯科舞廳、桌球、照像館、理髮店、泡腳城、錄像廳、釣蝦池,相聲藝術館、美術館,甚至長沙民政局還在這裡辦了一個婚姻登記處……
▲圖片來源:微博@超級文和友
廣州文和友也是如此,與其說是單獨的一家餐廳,不如說是一個生態,為消費者重現過去的生活方式。
對消費者而言,去文和友也不單單只是為了吃飯,更像是去某個旅遊景點,觀光、體驗、拍照。
這一切的改變是從2015年開始的,馮彬記得很清楚,那一年文和友從草根路邊攤,蛻變為地方性知名品牌。為了更進一步,文和友將自己重新定位為「文化公司」,而非「餐飲公司」。
為此,他們打造出了長沙文和友超級龍蝦館,一躍成為城市地標性建築、超級網紅。
文和友做的生意,是通過對傳統飲食習慣的再現,來向如今年輕一代的消費者展現過去的文化和煙火氣息。
也正是因此,文和友才有底氣公開對外表示:「我們的競爭對手從來不是任何一個餐飲企業,我們的願景是做中國美食界的迪士尼。」
超級文和友的存在,就像是被盛放在乾淨透明中供人觀賞的舊時代微雕模型,對於這座模型,網友們爭論不休,但也無法改變文和友已經獲得的成功。
馮彬表示,文和友的終極目標,是打造一個海底撈蜀海那樣的供應鏈平,不僅自給自足,還能外拓。
他還透露,文和友未來打算每年開2~3家,且只開在千萬人口以上的核心城市,北京、上海、洛杉磯等一線城市都在他的擴張版圖上,除此之外,他們也在積極發展更多的業態,2018年,文和友曾收購一家長沙本土老湘菜館「湘春酒樓」,長此以往,未來也許還會出現文和友超級火鍋店、文和友超級燒烤店等等等等。
你如何看待超級文和友這種新形態網紅餐廳?
在評論區嘮嘮唄~
本文作者:小白
素材參考:
CEO品牌觀察丨《文和友CEO馮彬:不能陪我到七八十歲,要資本幹嘛?》
贏商網丨《黑紅還是爆紅?華南首家超級文和友火爆背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