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美人魚和王子的愛情,很多時候一想到這個故事,就感覺一股悲傷湧上心頭。為什麼王子沒有認出來小美人,為什麼小美人魚為了讓王子活下來,自己寧肯變成泡沫。這樣全心全意的愛情,為什麼沒有得到幸福。
其實《小美人魚》是迪士尼在1989年出品的一部動畫電影,也是迪士尼公主裡我最喜歡的一位。《小美人魚》裡小美人魚並沒有最後變成泡沫,而是勇敢地衝破魔咒,終於追尋到自己想要的感情歸宿。
經典愛情故事裡的感動
《小美人魚》這部動畫電影,取材於安徒生童話《海的女兒》。《海的女兒》講述了小美人魚救了遇難的王子,並對王子一見鍾情。為了來到王子的身邊,放棄了海底自由自在的生活,用她美妙的聲音和巫婆和巫婆做交換,才把魚尾變成了雙腿。
小時候聽大人講《海的女兒》這個故事,我因為小美人魚為愛付出的精神而感動。認為愛就應該這樣毫無保留的付出,才是真愛,才不算辜負自己和對方。
等到長大以後,再次從新看《小美人魚》這部動畫電影的時候,我有了不一樣的體會。小美人魚愛麗兒對王子一見鍾情,這裡的一見鍾情更像是單相思。
雖然在後面也會體現出來,王子愛上了小美人魚愛麗兒的歌聲,但是小美人做出用聲音交換雙腿的舉動,還是讓成年人的我感到惋惜。
看慣了現實生活中,明碼標價的婚姻,目的明確的戀愛,真愛就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童話,就像安徒生童話裡的真愛,離我們太遙遠。沒有一個人會對自己喜歡的人,在戀愛完全沒有開始的時候,自己就先深陷其中。
所以,《小美人魚》這部動畫電影,帶給觀眾的感動,就是小美人對王子簡單毫無怨言的愛情。在惋惜的同時,也深深感嘆,原來真愛就是這樣純粹,我喜歡你,為了走到你身邊,我不害怕其他任何事。沒有哪一件事能夠讓我放棄走進你記憶的安排。
所以,小美人魚和王子的相遇,是命中注定的,一段讓人盪氣迴腸的愛情故事,就這樣發生,沒有任何懸念。就是這樣的讓人猝不及防的心動,正因為這樣,才有人說,愛情是最捉摸不透的感覺。
有太多的形容詞來說明愛情的美好,之於愛情本身,再華麗的詞藻都無法表達出它具體的形象。
愛情裡沒有絕對的輸贏
《小美人魚》這個動畫電影裡的愛情故事,和原著《海的女兒》最大的不同,就是導演在結尾處,把整個故事做了大改寫。這樣的改寫,也讓整個故事的主題發生了很大變化。
原本故事謳歌變成了泡沫的小美人魚,對于堅貞不渝的愛情的追求,表現了小美人魚善良純潔的品質,堅強的毅力和犧牲精神。至少我不喜歡這樣的故事,愛情中沒有誰對誰錯,受傷的卻總是付出多的一方。這樣的愛情不像是甜蜜的愛情,更像是教科書,來告訴們,面對愛情,理性必須大於感性。
雖然愛情,對於我們來說,就像是一場沒有輸贏的博弈。但是還是要留下一份愛自己,好好愛自己,才能夠有好好愛其他人的能力。
所有才有人說,無論哪樣,就算把自己的愛分成十份,也要留一份給自己。
如果不愛各自安好也好
愛與不愛,不是強求就可以得到。其他的事還好說,如果是一件喜歡的衣服,沒有了喜歡的顏色,其他顏色穿上也不錯的話。我們可能就會買下來了,畢竟挑戰一個新的顏色,是一個件讓人開心的事。
其實當初我看了《小美人魚》的前半段的時候,我開始惴惴不安,動畫電影裡的情節,和原著《海的女兒》前半段一模一樣,難道就會是一個讓人惋惜的結尾嗎?
我們都有這樣的習慣,看故事改編的動畫,就會不自覺地把動畫和原著聯繫,猜想動畫的結局。這似乎不是我一個人的習慣,很多人都會這樣聯想。
當我帶著緊張的心情,等到了故事的最後,慶幸的事,導演和我一樣,對於原著結局,都不滿意。在《小美人魚》中的結局是小美人魚在朋友的幫助下,戰勝了巫婆的魔咒,王子也終於認出來。當初救他的人,就是小美人魚,他因為聲音愛上的人就是小美人魚。
其實,看過《小美人魚》這部動畫電影的人都知道,這部動畫電影上映於1989年,當時創造了很好的票房成績,並且這部動畫電影對於迪士尼來說,具有重大意義。當時的迪士尼處在被冷落的邊緣,重金打造的《小美人魚》帶來了迪士尼的春天。
我喜歡這樣的小美人魚,並且在動畫電影《小美人魚》裡面,小美人魚愛麗兒變的勇敢了很多,也不再是那個為了愛情就犧牲自己的小美人魚。這樣才是現代女性的真實寫照,把原本悲慘的結局改成歡樂的大團圓,更是讓這部動畫電影受到觀眾的喜愛。
現代女性對待愛情的態度,已經不是單純的付出為榮。而是爭取在愛情中的公平和尊重,就算是不能在一起,各自安好,也不會為了一段不屬於自己的愛情而粉身碎骨。無論是幸福的生活在一起,還是和平分手,現代女性都不會愛得丟了自己,這樣就很好。
圖片來源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