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三體》到底在說什麼?又為何會被禁播?看了內容你才知道

2020-12-19 影劇八卦說

《三體》被拍照成電視劇的音訊讓不少喜愛這部小說的網友感到萬分激動。依據網上曝光的備案公示表來看,劇版《三體》合計24集,於2019年9月開機。

而劇版《三體》的音訊,也讓人聯想到了被「蕭瑟」多年的電影《三體》。影版《三體》早在2015年就拍照,可是該片至今都未上映。那究竟電影《三體》為什麼被停了?又為何被禁播?而三體究竟講什麼?

三體究竟講什麼

《三體》是 劉慈欣 創作的系列長篇科幻小說,由《三體》《三體Ⅱ·黑暗森林》《三體Ⅲ·死神永生》組成。其中《三體》經美籍華裔科幻作家 劉宇昆 翻譯後取得了 第73屆雨果獎 最佳長篇小說獎。《三體III:死神永生》取得2017年 軌道獎 最佳長篇科幻小說獎。

該系列著作講述了地球人類文明和三體文明的信息溝通、生死搏殺及兩個文明在國際中的興衰進程。

《三體》是一部相當超卓的硬科幻小說,當中涉及的國際天體學、量子物理學、弦理論等等各方面的科學知識數不勝數,莫說我一個普通的文科出身的人,理科生看起來也並非能很好地理解,但是咱們每一個科幻讀者都必須懂得,深究小說當中的理論對提高閱覽體會並沒有好的幫助,咱們只需要把握大概的故事頭緒。

再有,故事中還涉及古今中外的史學知識,這兒要對劉慈欣的知識面之廣表示由衷的崇敬,他告訴咱們科幻作家並非單靠天馬行空的想像就能寫出好的著作,有深沉的知識見識,能基於實際國際進行合理又出人意料的設想才真的令人信服。

故事大概講述的是地球人與身處四光年外科技遠遠興旺於 地球文明 的三體人的生存抗爭,被三體國際逼至絕地的地球文明不得不採取極點措施與對方玉石俱焚。

其過程伴隨著人類國際翻天覆地的改變以及地球人對國際愈來愈多但又深不見底的認知,故事範圍由中國擴展到整個國際再到兩個絕然不同的星系文明以致整個國際,時間跨度從中國文革時期到幾個地球世紀以致一千八百九十萬年後國際重生,真可謂鴻篇巨製。

故事如此龐大閱覽起來卻一點點不會感到單調無趣,劉慈欣總在恰當的地方展示給讀者別致的東西,我確實為大劉的超乎尋常的創造力信服。

到目前為止,《三體》三部曲加起來總共看過15遍了,第一部5遍,第二部6遍,第三部4遍。

《三體》三部曲每本都有其精彩之處:三體1是「三體」遊戲和地球三體組織的來源和強大;三體2是四個面壁人和國際黑暗森林理論;三體3是三個童話故事和國際的終極命運。

這套精裝版《三體》,現價僅一本要36元,連結就在下方,如果喜愛,無妨點開看一看。

相關焦點

  • 三體電影為什麼叫停被禁播了嗎 電影三體為何還不上映
    三體電影為什麼叫停被禁播了嗎 電影三體為何還不上映  近日,《三體》被拍攝成電視劇的消息讓不少喜歡這部小說的網友感到萬分激動。根據網上曝光的備案公示表來看,劇版《三體》共計24集,於2019年9月開機。  而劇版《三體》的消息,也讓人聯想到了被「冷落」多年的電影《三體》。影版《三體》早在2015年就拍攝,但是該片至今都未上映。
  • 《三體》,關於地球與外星之間的大戰,讀者看都說好
    很多看過的人說他們的思維和格局都有了突破,這本神奇的書就是科幻小說《三體》。很多人可能會說,有沒有那麼誇張呀!不過是一部科幻小說真的有那麼大的功效嗎?這本小說不是天馬行空的幻想,而是一種對未來的設想,腦洞大開卻具有一定的科學依據非常值得一看。
  • 《三體》中,高等文明為何消滅低等文明?霍金:不要接觸外星文明
    人類孜孜以求想要知道答案。在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中,給出了他的答案。不但存在更高維度的文明,而且高等文明對低等文明是持完全敵視的態度。一旦高等文明發現了低等文明,必然欲除之而後快。這是為何?原來書中的設定是所有的宇宙文明之間存在猜疑鏈。
  • 小島秀夫力薦《三體》小說 超高推薦語狂誇《三體》
    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即將在7月4日推出日文版,在這之前小島秀夫就曾在推上多次推薦過《三體》,臨近發售,小島又來為《三體》宣傳了。  出版《三體》日文版的早川書局今日曬出了該書的宣傳海報,小島也進行了宣傳。書籍封上有著眾多大咖推薦,其中就有小島秀夫的推薦語。
  • 三體:進化196次都沒破解的三體難題,為何被清理員一個光粒解決
    三體:進化196次都沒破解的三體難題,為何被清理員一個光粒解決「三體」問題是既是天體力學中的基本力學模型,也是無解的一個數學難題,最早由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戴維·希爾伯特提出,到現在為止人類也沒有破解,劉慈欣小說《三體》正是借鑑了這一概念
  • 「再讀三體Part.1」一個自洽的世界觀是《三體》引人入勝的關鍵
    《三體》偉大的地方在於,對於規則和環境的設定都有,當然規則類的設定是在第二部才出現的——非常黑暗冷酷的黑暗森林法則。這一塊我們放到第三期再詳細展開談論。如果你不太熟悉科幻小說的風格,可能會在閱讀時去想「三體人太慘了」或者是「三體人太殘暴了」等等……但這個都是站在我們熟悉的文明標準上,對和我們不一樣的東西去進行批判。
  • 歐巴馬看完《三體2》,發郵件「催更」:快出版《三體3》英文版!
    那麼歐巴馬為什麼會客串這部電影呢?他又和劉慈欣有什麼故事呢?其實歐巴馬和劉慈欣也是老朋友了,很多人又會產生疑問了,一個美國總統,一個中國科幻作家,為什麼他倆會認識呢?聽我為您一一道來。歐巴馬當總統的時候一直就有一個習慣,就是看小說。
  • 如果還想保持想像力,就不要輕易去看《三體》,真的是這樣嗎?
    你的無畏來源於無知。——《三體》各位讀者大家好,我是五鴿子。每天聽逸鴿子洗腦,終於在這幾天有時間得以接觸,一口氣看完了這套書。在看完第一部的時候,我有一種感覺,這是一場全人類級別的噩夢。在看完第二部和第三部的時候印象也慢慢發生了改變,總之一句話:世界屬於三體。當然作為一名文字工作者,看完一本書也需要記錄一下自己的感受。徵得逸鴿子的同意,有幸發布在這裡並和這麼多三體愛好者交流。省去整本書的劇情,這篇讀後感只針對我所感觸的幾點來發表一下感想,有不妥的地方還請諸位指正。
  • 《三體》只是科幻小說?不,人性面對災難時冷眼觀察報告才是正解
    關於《三體》最感人的是,普通人能夠重寫信息科技時代的歷史,一個決定將決定著人類的生存還是毀滅。讀完《三體》,我不得不敬佩劉慈欣的腦洞,這是一種神聖般的存在。更重要的是,劉慈欣每部科幻小說都會帶來不同的理論思考,不會重複自己或現有的理論,而是創造新的體系!
  • 《流浪地球》只拍了小說的一半內容,而原著卻不是你看的那樣!
    電影《流浪地球》的成功源自有個好原著,上世紀九十年代大劉的科幻小說就非常有影響,然而《流浪地球》電影對原小說的還原度不到三成,以大劉的寫作風格小說中肯定會有充滿爭議而黑暗的一面,當然兩個小時是不可能把劇情完全展現出來的,那麼我們來看看電影與原著的差別到底有多大。
  • 「三體宇宙」降臨!大劉成B站「破壁人」,《三體》動畫值得期待
    雖然很多人認為3D更能表現科幻概念,但是我認為2D的流暢度和整體氛圍會更好。具體如何要等到半年之後才知道了。從概念pv來看這次改編內容主要是《三體2:黑暗森林》,對此我很歡迎。因為第一部的時代背景不太好表現,也很難改編的精彩;第三部元素複雜,女主人設更有可能會造成負面效果,搞得大家下不來臺;羅輯的故事是最適合改編的部分。
  • 《三體》的X種讀法(上)
    《三體》第一部從2006年5月起在《科幻世界》上連載了八期,好評如潮,讓《科幻世界》再度洛陽紙貴。我已經有好些日子只是斷斷續續地看《科幻世界》,但這半年中也每月三顧報刊亭,以便第一時間拜讀《三體》的最新內容。這是《科幻世界》這份老牌科幻雜誌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全文連載長篇,慧眼識珠的《科幻世界》副總編姚海軍拍板開此先河。
  • 泯滅還是重生,科幻小說巨著《三體》對人性的探討
    《三體》三部曲每一部都有所側重,這部優秀的長篇巨著不僅帶我們領略了宇宙神秘的美感,更為我們揭漏了深不可測的人心。地球往事科學是否存在?信仰是什麼?你能為你的信仰而孤注一擲嗎?這是劉慈欣在《三體》第一部中給我們留下的問題。
  • 外國人都要把《三體》吹上天了!帶你看外國網友的那些熱評!
    其實不光在國內,自從《三體》系列被翻譯成10多種語言後,劉慈欣在國外就收穫了不少粉絲,他們對有人竟還能這樣寫科幻小說驚嘆不已。看看外國讀者是如何評價三體的?Joseph Murphy:如果你還沒開始,一定要繼續這個系列。下一本書會讓你忘記第一本。最終部會讓你忘記前兩個。他們的範圍太瘋狂了。最好的科幻書,也許是我讀過的最好的書。!
  • 看完《三體》演員陣容和殺青特輯,頓感五味雜陳
    因為40多的張魯一,在《大秦賦》裡飾演了13歲的嬴政,他和演對手戲的演員,基本看不出什麼年齡差。在採訪中,主持人直問:你真敢演嬴政?他本人是這麼回答的:「演得不行的,我覺得再往後看看才知道。」這個消息讓很多三體迷開始不淡定了,畢竟《三體》被譽為中國最偉大的科幻小說,國內外獲獎無數,自從《流浪地球》大爆後,《三體》就被認為是下一個能承擔起中國科幻的IP。早在2014年,《三體》就已經完成了影版的拍攝,當時由張番番執導,馮紹峰、張靜初、吳剛、唐嫣、杜淳、張翰等人主演。
  • 碎碎念:當看小說時他人經常談論你沒有了解過的設定你會怎麼做?
    一個小說——尤其是無限流或者同人又或者是使用開放世界觀創作的小說又或者與同一作者其他作品同一世界觀——讀者們在看書的時候經常會談及涉及的世界觀。舉幾個 例子,在《霜寒之翼》中,涉及到三體的世界的時候很多人會聊到歌者或者二向箔之類的話題,在《李青的奇妙冒險》這樣的jojo同人小說中,讀者不僅經常玩各種jojo梗,還時不時會討論到一些原作涉及而與同人小說劇情無關的部分。
  • 劉慈欣參加魯豫有約說自己上班摸魚寫小說,魯豫:你也太實在了
    正因為很閒,所以才有時間寫作,他說《三體》的大部分內容就是在那個時候完成的,為此他還開玩笑說:「在工作崗位上寫作,有一種佔便宜的感覺。」魯豫則表示你也太實在了。這期節目播出後,劉慈欣的言論引起了人們的關注,甚至劉慈欣還被國資委官方點名說:正是因為有劉慈欣這樣的人浮於事,所以國企才需要改革,現在的電力系統已經不會出現第二個劉慈欣。從節目訪談看,劉慈欣確實是一個性格直爽的人,有什麼說什麼,毫不避諱。
  • 為什麼說雲天明的三個童話是《三體Ⅲ》的精華?
    某位網友對大劉作品做過這樣的描述:剛開始看大劉的《鏡子》,以為是反腐小說;剛開始看《鄉村教師》,以為是實際文學;剛開始看《奉養人類》,以為是黑幫題材;剛開始看《山》,以為是運動類小說;剛開始看《中國太陽》,以為是北漂都市小說;剛開始看《超新星紀元》,以為是兒童文學;剛開始看《球狀閃電》,以為是恐懼靈異;看到最終,本來都是科幻小說
  • 《三體》中四個面壁人,到底誰最有智慧?
    智慧是你能夠看清事物的規律,這和知識、身份、財富都無關。有智慧的人能夠看清事物的本質,不被現實的表象所困。有智慧的人在解決問題的時候,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出問題的關鍵以及本質,然後才是解決方案。如果你整天想著如何解救人類,那麼你註定成不了智慧者,智慧者是先思考宇宙真諦,然後去拯救人類。
  • 楊振寧談《三體》:非常有名氣,我買來看過,但看不下去
    但他在接受《人物》採訪時表示,自己因喜歡科幻小說,買了很有名的小說《三體》,卻無法看下去。為什麼他要說這種話?被授予「雨果獎」並在國際上享有盛名的《三體》是一部怎樣的小說?從地球上看,三體文明以降維打擊摧毀了太陽系,甚至整個星系,再以人類的種子逃出太空,實現了時空穿越,小說中的時空觀已經超越了我們通常所具有的思維極限。除建立物理理論外,《三體》的宇宙社會學也值得思考。「生存是文明的首要要求」,與「黑暗森林理論」的懷疑鏈連鎖反應,首先要捕殺所有不確定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