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三萬
摘要:在經典抗戰劇《亮劍》中,「二營長,你他娘的義大利炮呢?給我拉來!」這句臺詞如今已經成了網上最火爆的網絡語言之一,那麼這門在平安格勒戰役中一炮定乾坤的義大利炮到底有多厲害?
在經典抗戰劇《亮劍》中,「二營長,你他娘的義大利炮呢?給我拉來!」這句臺詞如今已經成了網上最火爆的網絡語言之一,那麼這門在平安格勒戰役中一炮定乾坤的義大利炮到底有多厲害?
隨著《亮劍》的熱播,「義大利炮」也紅遍網絡,其實人家還有個更有名的綽號:「七五小姐」!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這款火炮就已經就名揚天下了。義大利炮其實並不是義大利的,而是法國造的。這是世界上第一門真正現代意義上的火炮。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德國著名的軍工巨頭克虜伯公司出品的,同樣75毫米口徑的野炮,在炮戰中,就吃了法國「七五小姐」的大虧,因為德國的75毫米炮還是架退,而法國的「七五小姐」已經是管退炮,這個管退,就是現代火炮技術上,一項具有革命性的技術進步——反後座裝置。在這之後,火炮發展都是一些材料上,加工工藝上,以及一些小細節上的改進。
火炮發展的斷代就是前膛炮,後膛炮兩種,而後膛炮的劃代就是架退炮和管退炮兩種。架退炮是很多老紀錄片裡看到的,兩個快有一人高的大輪子,開一炮整個炮架都會被巨大的後坐力朝後退,然後那時的炮兵班組有專門的人員,立即跑上去負責將大炮復位。為了方便大炮復位,當時有條件預先布置大炮陣地的話,炮位一般會挖深一點,使大炮身後形成一個向上的斜坡,這樣大炮被後坐力帶著向後跑時,面對一個上坡,可以更快抵消後坐力,還可以使得火炮從坡上滑下來,大致回到原來的炮位,這種靠大炮整架炮身來抵消後坐力的架退炮,復位後肯定還需要一個重新校準的過程,這樣火炮的射速自然快不了。而訓練精良的德國炮兵,可以在對手開三炮的時間裡,就能夠打出五炮,這是德國炮兵的驕傲。
然而,遇上法國的「七五小姐」後,德國炮兵打五炮,「七五小姐」就可以輕鬆回敬十五炮!因為「七五小姐」是靠身管退縮來抵消後坐力,然後靠彈簧自動復位,基本不用再重新校準。這樣,在最初對面不知道有管退炮時,一門「法國小姐」就可以當三到五門用,所以德國人覺得對面只有一百門炮,自己大致還是可以頂得住時,並不知道自己要面對的其實相當於三到五百門炮……
之後,全世界都採用管退炮了,原因也很簡單,因為管退炮的優勢太大了。這一情況,一直延續到今天。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七五小姐」名揚四海,自然就一點也不意外了。
義大利也趕緊跟風建造,還向海外賣了好幾百門,而且大家也別被二戰時義大利的麵條姿態帶歪了三觀,義大利這個國家,其實在工業上還是很牛的!後世能造出法拉利、蘭博基尼、瑪莎拉蒂這樣頂級跑車的工業基礎,你想能差到哪裡去?當時仿製法國的「七五小姐」自然也綽綽有餘,義大利人山寨起來也是很生猛的,跟法國造的原版真分不出區別,質量都沒什麼好挑剔的,只是義大利人不但自己山寨完,還居然把法國買回來的原版「七五小姐」也都給打上拉丁文標記,不知道是幾個意思?
再後來,義大利用上了自己造的「七五小姐」,反而是法國進口的原裝「七五小姐」,都在戰爭中因為大量使用,幾乎都快報廢了,只好重新油漆翻新,漂洋過海賣到中國來,其中有一門,七拐八彎,就落到了李雲龍獨立團二營長手裡!
我一直搞不懂的是,當時全世界對深陷軍閥混戰的中國進行武器禁運,連步槍機槍都進不來,才造成中國戰場上毛瑟駁殼槍也就是盒子炮,被當作自動武器大放異彩,這義大利炮到底是怎麼進來的?而且數量多到連八路軍獨立團這樣的部隊都能弄到一門,然後一炮轟塌平安縣城門樓子,就此改變了二戰格局?!
說完了戲說,再來正說。所謂「義大利炮」,其實並非是義大利的原創,而是法國M1897式75毫米野戰炮,它由法國的德維爾將軍、德波爾上校和裡馬伊奧上尉組成的團隊研製開發。之所以會被稱之為義大利炮,是因為這種火炮是由法國賣給了義大利,義大利也有山寨仿製生產,後來再轉手倒賣給了中國,因為炮身上有義大利文而得名。
這款火炮是火炮發展史上的第一門真正現代意義的野戰炮,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發揮了重大作用,但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歐洲戰場,已經是昨日黃花被逐漸淘汰。但在中國戰場上,「義大利炮」與德國克虜伯兵工廠生產的75毫米野戰炮是當時中國部隊(主要是國軍)兩種最重要的炮兵裝備。
在《亮劍》中,當時日軍在的山西地區採取鐵壁合圍戰術,使用大量的炮樓封鎖根據地,同時保護交通線與重要城鎮,這給當時缺乏火炮的八路軍帶來極大的不利,但是這種炮樓對於來自歐洲的野戰火炮來說,最多就是開胃菜而已。所以說,李雲龍的「義大利炮」在當時雖然在西方已經是逐漸落伍的裝備,但對於八路軍來說,仍然是絕對的大殺器。
所以,在《亮劍》那句經典的臺詞,應該改成「二營長,你他娘的法國炮呢!」才更準確。
「七五小姐」的正式型號是施奈德M1897型野炮,1891年開始研製,1897年最終定型,所以型號為M1897式。是世界上第一款管退式野炮,採用駐退復進機,偏心螺式炮閂等多種新技術,火炮重量1.19噸,最大射程8500米,採用單腳架設計,使用36倍徑身管,最大射速20發/分,正常狀態下都可以輕鬆達到15發/分,這也是,\M1897式的最大優勢,當時架退炮的射速一分鐘也就五六發,完全是被「七五小姐」吊打的。
那麼,M1897型野炮又是如何來到中國?原來這還是和蘇聯有關。抗戰爆發後,蘇聯從1938年開始援助中國,在蘇聯援助的火炮中,就有200門「七五小姐」,每門火炮配炮彈一千發。中國接收這批火炮後,裝備了7個獨立炮兵團和若干軍師直屬的炮兵營,比如大名鼎鼎的抗戰鐵軍74軍炮兵團第1營就是裝備12門M1897式。
又有人會覺得奇怪,蘇聯又是如何得到這款原產法國的野炮?1939年9月1日,德國閃擊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當時波蘭陸軍炮兵裝備的主力野炮正是M1897式,裝備總數多達1374門。9月17日,蘇聯也出兵波蘭,和德國一起瓜分了波蘭。蘇軍在作戰中繳獲了波軍裝備的大量「七五小姐」。到了1941年,為了清理掉這些老舊的「雞肋」武器,就以每門炮15000美元的價格賣給中國。毛子還是挺坑的,這個價錢絕對不便宜,二手貨都賣了這樣高的價,真是有點欺負人的味道。
這些「七五小姐」來到中國後,成為中國軍隊炮兵的骨幹裝備,在抗戰戰場上發揮了重要作用。在1944年的衡陽保衛戰中,就有M1897式參戰,為了加強堅守衡陽第十軍的炮兵火力,第74軍炮兵團第1營第1連就奉命調往衡陽,1連裝備M1897型野炮4門,並攜帶炮彈數千發。這個炮兵連在衡陽保衛戰中,也發揮了很大作用。從6月24日開始直到8月初炮彈打光為止,這個炮兵連給一線的步兵以有力的炮火支援,給日軍造成了很大傷亡,在和日軍炮兵的炮戰,還取得了擊毀日軍多門火炮的戰績。其中一次炮戰是在6月26日下午,日軍在衡陽西站東面的小高地部署了4門四一式75毫米山炮,準備對1連陣地進行壓制。但卻被中國軍隊搶先發現了日軍的企圖,1連的4門「七五小姐」迅速調轉炮口,向剛剛進入陣地的日軍炮兵連連開火,轉眼之間就摧毀了日軍的4門山炮。根據國軍士兵回憶道:我軍炮擊之後,整個高地就好像被掀了一層一樣,很長時間日軍炮火都鴉雀無聲。
所以,「七五小姐」雖然在抗戰時,性能上已經落伍,但在中國戰場,還是發揮了很大作用。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