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邊喝著咖啡 一邊看鑽石切割)
10月8日,記者來到位於總府路北新街街口的愛心金店採訪,它背後一幢閒置已久的大樓正在進行外牆裝修。愛心集團國際珠寶城副總經理張銀春表示,等到外、內裝修先後完成,「明年我們將把黃金珠寶的生產加工作坊搬到這裡來。」
將加工作坊搬到都市核心地帶的樓宇中,讓顧客可以親眼見證珠寶首飾的加工過程,是愛心金店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的轉型升級之舉。同時也意味著一個新的產業的萌生,那就是誕生在都市樓宇中的2.5產業。
順應消費者個性化需求
將珠寶生產過程嵌入零售環節
據介紹,這座愛心大廈的1-5樓8000平方米都將被裝修一新,成為愛心國際珠寶城。除開展黃金珠寶零售業務外,最重要的是,設立工廠體驗中心、個性定製中心。
張銀春介紹,多年來,以零售賣場為主的黃金珠寶銷售模式已很難滿足消費者個性化的消費需求,轉型升級既是自我選擇,也是市場需求大勢所迫。「簡單來說,以前是我們賣什麼消費者買什麼。現在反過來了,消費者需要什麼,我們提供什麼。」 張銀春說,「現代人越來越追求個性,個性定製、體驗消費是這個行業的發展潮流。」
愛心金店這一成都本土的黃金珠寶經營商,將打破20多年來零售與生產相分離的模式,將生產過程嵌入零售環節中,顧客可以一邊喝著咖啡,一邊觀看鑽石切割、珠寶鑲嵌的過程。此舉將對總府路、北新街片區密集的金店起到衝擊和引領作用。錦江區政府也將推波助瀾,藉機打造北新街珠寶定製加工街區,推動原有的黃金珠寶產業轉型升級,形成2.5產業的聚集地。
滿足消費者好奇心
邀請社會公眾參與硬體製造
同樣將加工車間搬進樓宇的,還有位於匯融創客廣場的洪泰智造工場。
9月15日,位於匯融創客廣場的洪泰智造工場舉辦了「洪泰智小工」公眾開放日活動,來自社會各界的參與者得以進入這間位於樓宇中的面積僅1000多平方米的工場,參與黑貝碼錶100件試產。
在洪泰工作人員的帶領下,「智小工」們各司其職,認真地體會著把一款產品生產出來的快感。他們中,有的進行SMT貼片,有的焊接屏幕排線,有的組裝表殼錶帶……「以前真的想不到,生產一塊碼錶需要這麼多工序。」來自電子科大的「智小工」王亮告訴記者,「等將來這款碼錶正式投產進入市場,我一定會買一塊來看看,自己親手參與生產的作品是什麼樣子。」
「一款無人機、一個VR眼鏡是怎麼生產出來的?智能硬體的生產顯得很神秘。而這次活動吸引了許多人前來參與,說明大家相當好奇,也十分希望親自體驗一下生產過程。」洪泰智造工場相關負責人杜旭說,「這樣的活動將來還會定期舉行。讓人們從試產階段就參與到產品的製作過程中,有利於擴大產品的影響,培養產品未來的消費人群。」
針對區情細緻研判
制定2.5產業發展目標
市委十二屆七次全會提出,堅持工業「一業定乾坤」,做大做強成都工業經濟,建設國家重要的先進位造業中心。對於土地資源所剩無幾的中心城區而言,如何發展工業?
據介紹,錦江區工業佔GDP的比重僅為12%左右,近年來原有的一些工業產業受到衝擊,而傳統的商貿業也受電商經濟影響,亟須尋找新的出路。對此,錦江區結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順應新時代消費者個性化的消費需求,以及參與體驗的需要,利用區域內大量的樓宇發展精密加工、研發設計產業等,響亮地提出了「融合發展2.5產業體系」,為中心城區探索發展都市工業的新路。
「作為第二和第三產業之間的中間產業,2.5產業既有服務、貿易、結算等第三產業管理中心的職能,又兼備獨特的研發中心、核心技術產品的生產中心和現代物流運行服務等第二產業運營的職能,非常適合錦江區土地稀缺但樓宇眾多的區情。」該負責人稱。
經過縝密分析,細緻研判,錦江區於今年年初出臺《關於大力發展現代都市工業的意見》,設立了1000萬元的都市工業發展專項資金,大力推動2.5產業的起步。
「我區將依託愛心集團打造北新街珠寶定製加工街區、依託洪泰智造工場打造智能硬體產業園,推動2.5產業從萌芽走向壯大。」錦江區科信局相關負責人接受採訪時表示。
本報記者 李娟 文/圖
(原標題:一邊喝著咖啡 一邊看鑽石切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