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陳學樺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成安林
9月14日,作為焦作「一賽一節」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由焦作市政府主辦、沁陽市政府承辦的「中國雲計算產業國際發展大會」隆重舉行。工信部、商務部等國家有關部委領導,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等科研院所專家學者,以及來自國內外網際網路雲計算領域的業界領袖將齊聚一堂,聯袂打造一場具有國際化視野的頂級雲計算產業大會。這是沁陽市全力促進經濟轉型提升的一個縮影。
曾是我省「十八羅漢」之一的沁陽市有過無數的榮光,隨著國家產業政策的調整和經濟轉型,也經歷了痛苦的自我革新曆程。加快經濟轉型提升,成為該市發展的不二選擇。
近年來,沁陽市委、市政府堅持把沁陽的發展放在全國、全省的大格局中去定位、去思考,按照我省「把握新常態、打好四張牌」和焦作市對沁陽「爭先進位、再鑄輝煌」的要求,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黨建統領全局,加快推進「水系建設、四大突破、五個提升」,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創新驅動為主題,以城市建設提質工程為載體,著力實施轉型提升工程,推動了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讓我們走進沁陽,領略她獨特的魅力和風採……
A
強化頂層設計引領轉型升級
規劃是一個地方抓建設、促發展的第一粒扣子。
該市堅持規劃引領,強化頂層設計。牢固樹立策劃、規劃、計劃、實施「四位一體」工作理念,深化與北京泛華集團、河南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總院等專業公司合作,從頂層設計入手,推進多規合一,為轉型發展提供了戰略支撐和基本遵循。
在城市建設上,堅持城鄉一體,推進中心城區、特色小鎮、美麗鄉村聯動發展,打造「智慧城市、海綿城市」,形成全要素集聚、智慧產業、生態城市。
在產業發展上,信息產業園、國際科教產業園、新能源和靜脈產業園等6個專業園區的規劃建設,瞄準新能源、電子信息等4個百億產業,著力引進關聯度高、帶動力強的龍頭型、基地型、總部型項目。
在水系規劃上,實施了「三水潤沁」戰略項目,強力推進了投資超30億元的12個水系項目,使水成為沁陽轉型升級、綠色發展的活力源泉和不竭動力。
目前,該市已完成了城鄉總規和集聚區、神農山景區、水系、特色小鎮、投融資、全域文化旅遊、海綿城市等多個重大規劃。
「堅持規劃先行與嚴格執行相結合,尊重規劃的法律地位,堅決杜絕『紙上畫畫、牆上掛掛』,確保規劃的科學性、可操作性和可持續性。」在今年沁陽市委七屆六次全體(擴大)會議上,沁陽市委書記薛勇鄭重承諾。
寧可不幹,不可盲幹,幹就幹好。這已成為沁陽市黨群幹部的共識,一場頂層設計和實踐先行的變革,正深刻改變著沁陽經濟社會的方方面面。
B
聚力項目建設帶動轉型升級
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是經濟發展繞不過的關口。工業起家的沁陽市如何突破提升?
沁陽市委副書記、市長毛文明告訴記者:「項目是轉型升級的重要載體和抓手。我們特別注重謀劃、儲備和建設一批緊靠產業前沿、緊跟市場走向、緊扣政策導向的項目,不斷促進經濟由規模速度型向質量效益型快速轉變,推動經濟轉型升級、行穩致遠。」
異軍突起的沁陽雲計算產業就是該市轉型升級的生動實踐。9月12日,在規劃佔地2200畝的沁陽雲計算綜合服務產業園區內,河南蠻蠻雲計算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高軍良高興地說:「在政府的幫助下,我們蠻蠻雲數據中心僅用6個多月時間,就完成了全部規劃和一期建設,全部建成後可容納1萬多個機櫃,形成以雲計算為主的產業綜合體。下一步力爭建設成為立足中原,輻射河南、河北、湖南、湖北、江西、陝西、山西等十餘省市的一流園區。到2020年有望實現產值100億元,使之成為立足沁陽、服務全省、面向全國、互聯世界的國家級信息產業園和大數據處理中心。」
按照「提質、轉型、創新、發展」的要求,該市圍繞新能源、電子信息、現代化工、有色金屬及深加工四個主導產業,堅持招大引強、招新引優,緊盯大企業大集團,開展產業招商、以商招商、園區招商、股權招商,延鏈補鏈強鏈,著力引進具有引領性、突破性、戰略性的大項目、好項目。
目前,投資20億元的超威動力電池、投資18億元的60萬噸再生鉛、投資20億元的純電動汽車、投資15億元的新型光電材料,投資6億元的臺灣智能無人設備和投資75.33億元的國家電投2×100萬千瓦機組及脫硫脫硝、全液體空分等配套項目已落地沁陽,一批新的經濟增長點正在加速形成。
現如今,沁陽工業呈現「新興產業一馬當先、高新產業快速發展、傳統產業上檔升級」的良好態勢。沁陽市產業集聚區榮獲2016年全省「十快」產業集聚區稱號。今年上半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16億元,增長9.4%;固定資產投資163億元,增長14.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5億元,增長12.5%。各項主要發展指標均居焦作市前列。
C
激活創新動力加快轉型升級
依靠創新贏得先機。該市深入開展「學深杭、促創新」活動,激活了創新驅動的發展原動力。
創新融資方式,向資本要活力。該市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通過設立政府引導基金、運用PPP模式、優化投融資體系等方式,擴大融資渠道,為加快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勁活力。今年上半年,全市融資總額達到87億元,資本市場直接融資21.8億元。
創新產學研模式,向科技要動力。該市大力支持企業開展科研創新,發揮好企業主體作用和產業集聚區平臺作用,幫助企業申報科技部政府間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項目1個,焦作市科技計劃項目10個,徵集河南省重大科技專項2個。今年上半年,該市高新技術產業實現增加值63億元,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54.1%。
創新政策機制,向人才要推力。該市出台歷史上含金量最高的沁陽英才計劃,圍繞產業鏈發展打包引進人才、技術、項目和資金,設立了2.5億元的英才基金,已吸引來清華大學等兩個專家團隊來沁創業,帶來了全國煤化工行業首臺低溫餘熱發電機組等多個高新產業項目,並引進高層次人才87人。
D
創優發展環境保障轉型升級
轉型升級,環境是保障。沁陽市堅持「自身革命」,傾力打造「投資窪地」。
創優政務環境。完善《招商引資優惠辦法》,積極創新招商機制,把以前靠優惠政策、獎勵土地稅收等傳統招商方式,改變為採取股權投資、合作委託招商等市場模式,一大批先進位造業項目相繼落地或達成合作意向。今年1至8月份,該市新引進省外項目47個,累計到位省外境內資金78.34億元。對重點項目建設,一律開通「綠色通道」,實行部門並聯作業、「一站式」審批,該辦的立即辦,難辦的設法辦,做到「服務客商零距離、發展環境零幹擾」。
創優生態環境。為把周邊的黃河、沁河和丹河水資源作為沁陽三產協調四化融合發展的新引擎,該市全力實施「三水潤沁」戰略,將水資源、水景觀、水生態融入城市建設、文化旅遊、休閒養生等生態領域,讓水成為撬動經濟轉型升級綠色發展的活力源泉。目前,引丹入城已建成通水,逍遙水庫供水工程和晉煤天慶供水工程已建成投運,總幹河城區段改造、沁北供水管線正在建設,沁河城區段治理、九渡水庫等事關民生福祉項目正有序推進。
創優城市環境。搶抓「全省百城建設提質工程」首批縣和河南省美麗鄉村建設示範縣和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的重大機遇,科學謀劃了19大項、146個城市建設提質項目,總投資約130多億元。今年計劃實施17大項64個項目,總投資達到45.4億元。積極與河南蠻蠻雲公司、泛華集團等合作,在城東城西分別建設蠻蠻雲桃源小鎮、朱載堉音樂科技小鎮,著力打造「生產、生活、生態、生命」融合發展的「四生綜合體」。
創優教育環境。大力實施沁陽教育優先發展戰略,積極與北大金秋戰略合作,在城南建設北大金秋沁陽國際科教小鎮,引進北大優質高端教育資源和醫療資源,建設高端品牌學校產業園、中德職業教育產業園、國家級研學旅行營地產業園、北大金秋醫療產業園等項目,優質教育水平全面提升。今年4月19日,該市首次召開全市教育優先發展大會,9月9日,該市又拿出1000萬元真金白銀重獎教育發展功臣。同時該市財政將每年增加4000萬元用於提高全市教師工資待遇。
這兩年,該市還打出了環境汙染防治「百日會戰」、美麗鄉村建設等保障轉型升級的系列組合拳。拳拳生風有力,打出了優美的生態環境,打出了轉型升級的新天地。
轉型風帆勁,提升更奮發。如今,沁陽的廣大黨員幹部,以時不我待、刻不容緩、只爭朝夕、夙夜在公的精神,緊盯重點項目、重要工作,倒排工期、掛圖作戰,以高效率贏得高速度、以快節奏促進快發展,一個轉型升級、快速發展的新沁陽正向我們闊步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