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黃汰村,660多畝高標準現代農業無土栽培藍莓基地在藍天白雲下,猶如一幅水墨丹青畫。走在田頭,「村在園中,園在村中」的美麗景色,讓我們深深感受到農業產業化發展給鄉村帶來的喜人景象。
黃汰村這個昔日貧困村,在精準扶貧中,大力引進高質量農業產業化項目,在種植100畝火龍果取得驕人業績基礎上,又引進了藍莓種植項目。「『春觀花、夏嘗果、秋賞葉、冬看景』,黃汰村成了遠近聞名的『瓜果之鄉』。」村黨總支第一書記陳太華動情地對記者說。
其實,黃汰村只是無為市發展現代農業產業化園區的一個縮影。
當我們驅車來到襄安鎮新生村,佔地900多畝的紫約藍莓園,一株株藍莓樹上掛滿了的果實,青的、粉的、紅的、紫的,猶如五彩珍珠,分外誘人。穿梭在果林間,看見果農採摘時喜悅的笑容,基地負責人陳瑞文如數家珍地告訴記者,這裡的藍莓,採用了花盆精養、大棚種植兩種模式,並對土壤進行改良。由於藍莓種植對土壤、空氣、乾濕度等要求較高,因而果盆由美國進口,泥炭營養土來自荷蘭,滴灌技術則從以色列引進,進行精準施肥,從而保證藍莓的品質和產量。目前,基地培育出紫約一號和紫約二號兩個優質品種,均已經進入豐產期,是採摘的高峰季節,需要幾百人同時進行採摘,今天就有260名工人在基地幹活。採摘後的藍莓送往加工中心進行雷射色選、稱重、分揀,加工包裝後,冷鏈銷往全國市場,僅本基地每天就有8噸藍莓進入全國各大超市和水果市場。
無論是黃汰村還是新生村,撲入我們眼帘的是基地建設和豐收場景,迴響在耳邊的是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發展和鄉村產業振興,讓名不見經傳的「紫約藍莓」四個字成為出現頻率最高的詞語。那麼,「紫約藍莓」為何在短短的7年中,躍居全國第三大基地,成為全省最大的藍莓產業基地?
2013年,無為人蔣洪洲創辦了安徽紫約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它是以藍莓種植、銷售、加工為一體的三產融合現代化農業企業。然而受到藍莓品種、技術以及土壤和氣候的限制,前期投入的1200萬元並未達到預期成效,幾乎「全軍覆沒」。為了提高藍莓品質和產量,他只身前往美國奧蘭多學習藍莓種植和管理,從當地藍莓園種植和日常管理中,善於「舉一反三」的他悟出了藍莓種植「真經」;返回無為後,如期建成了第二個紫約松院藍莓基地。成功的喜悅,使他深深地愛上了這一行;精於謀篇布局,又使他從全國藍莓種植面積和消費現狀,看到了藍莓產品巨大的市場潛力。於是,他加大投資,在無為市建成高標準藍莓種植基地4760畝,山東乳山1000畝,雲南建水800畝,從而成為全省最大、全國第三大藍莓種植基地。在「逐鹿中原」的同時,蔣洪洲組建團隊「開疆擴土」,公司招聘了44名農藝本科生和研究生,聘請國內知名專家,農業部首席專家李亞東教授對土壤進行改良、對品種進行改造,攻克了國際領先的藍莓大面積無土化基質栽培技術,把正常陸地5年豐產期壓縮至2年。同時還引進以色列耐特菲姆公司全自動水肥一體化滴灌系統,更加高效、精準地對藍莓種植進行水肥一體化管理。為了給基地提供強大的「造血幹細胞」,成立了安徽紫約置業有限公司,成功運作凱旋門等四個樓盤。項目結束,將全面退出房地產行業,傾力投入藍莓基地建設。
「上兵伐謀」,積厚而發的蔣洪洲率領他的團隊,從去年開始,在北緯18度到47度地帶,分批在海南、雲南、廣西、江西、山東、長白山等地建設標準化基地,從而解決全年鮮果銷售供貨難題。到2022年,紫約公司將在無為市建成2萬畝藍莓現代化種植產業園。為了配合被其稱之為「渡江戰役」的企業擴張計劃,2019年,公司投資1.5億元,與中國農業大學、國家果蔬加工中心,合作創建我省第一家藍莓及地方特產荸薺深加工企業,主要生產藍莓幹紅、藍莓醋、酵素、花青素提取液、藍莓蜜等保健和休閒系列食品。為了致力於品牌拓展和產品研發,紫約公司與中國農業大學、吉林農業大學共同組建了中國(無為)藍莓營養健康研究院,圍繞藍莓種植和深加工,研發具有市場核心競爭力的專利產品;該公司還與農業部首席藍莓專家、中國農業大學葡萄酒科技發展中心和國家果蔬加工中心教授進行深度合作,給「紫約藍莓」提供最前沿的信息諮詢和技術支撐。與此同時,該公司聘請國內頂級的營銷策劃包裝設計團隊進行「個性定製」,圍繞大健康產品,在全國進行線上線下銷售渠道的搭建。
一路走來的「紫約藍莓」,始終與鄉村產業振興和農戶脫貧致富緊密相連。蔣洪洲對記者說,2017年至2019年,公司利用財政「特色扶貧種養業基地」資金等,採取保底付息和分紅方式,給襄安鎮扶貧對象創造資產收益141.3萬元,帶動貧困戶444戶共1157人,讓貧困戶人均收益1221.35元。在產業扶貧的同時,針對一些勞動能力較弱的貧困人口,採取「優先用工」「適人用工」等精準扶貧模式,優先常年安排貧困戶在基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季節性勞務,2017年至2019年三年共安置馬腰、團結、松院、新生等村民組貧困戶31人到基地季節性務工,支付貧困戶季節性勞務工資37.5萬元,人均收益1.2萬元,最高的收益3.8萬元。今年,在紅廟鎮和襄安鎮新建「紫約藍莓扶貧創業產業園」,在園區將採用「公司自營帶動+貧困戶+創業者進園」種植模式,由公司統一提供紫約一號和紫約二號種苗,實行統一生產技術管理、採收標準管控、分選包裝、冷鏈運輸、統一銷售的一體化保姆式運作模式,確保進園貧困戶,三年收回投資成本,後20年持續盈利,幫助他們永久脫貧致富。對於邊緣貧困戶、返貧戶,進行靶向扶貧,貧困戶無需其成本投入、無風險承擔,年分紅收入達5萬至10萬元,保底3萬元年收入。
「紫約」,布局全國,深耕無為。而「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離開紫約藍莓園,一張讓人期待的現代農業產業發展的藍圖呈現在我們的眼前,「紫約藍莓」正闊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