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深耕無為」到「布局全國」,小藍莓做成了大...

2020-11-25 中國蕪湖政府網

初夏的黃汰村,660多畝高標準現代農業無土栽培藍莓基地在藍天白雲下,猶如一幅水墨丹青畫。走在田頭,「村在園中,園在村中」的美麗景色,讓我們深深感受到農業產業化發展給鄉村帶來的喜人景象。

黃汰村這個昔日貧困村,在精準扶貧中,大力引進高質量農業產業化項目,在種植100畝火龍果取得驕人業績基礎上,又引進了藍莓種植項目。「『春觀花、夏嘗果、秋賞葉、冬看景』,黃汰村成了遠近聞名的『瓜果之鄉』。」村黨總支第一書記陳太華動情地對記者說。

其實,黃汰村只是無為市發展現代農業產業化園區的一個縮影。

當我們驅車來到襄安鎮新生村,佔地900多畝的紫約藍莓園,一株株藍莓樹上掛滿了的果實,青的、粉的、紅的、紫的,猶如五彩珍珠,分外誘人。穿梭在果林間,看見果農採摘時喜悅的笑容,基地負責人陳瑞文如數家珍地告訴記者,這裡的藍莓,採用了花盆精養、大棚種植兩種模式,並對土壤進行改良。由於藍莓種植對土壤、空氣、乾濕度等要求較高,因而果盆由美國進口,泥炭營養土來自荷蘭,滴灌技術則從以色列引進,進行精準施肥,從而保證藍莓的品質和產量。目前,基地培育出紫約一號和紫約二號兩個優質品種,均已經進入豐產期,是採摘的高峰季節,需要幾百人同時進行採摘,今天就有260名工人在基地幹活。採摘後的藍莓送往加工中心進行雷射色選、稱重、分揀,加工包裝後,冷鏈銷往全國市場,僅本基地每天就有8噸藍莓進入全國各大超市和水果市場。

無論是黃汰村還是新生村,撲入我們眼帘的是基地建設和豐收場景,迴響在耳邊的是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發展和鄉村產業振興,讓名不見經傳的「紫約藍莓」四個字成為出現頻率最高的詞語。那麼,「紫約藍莓」為何在短短的7年中,躍居全國第三大基地,成為全省最大的藍莓產業基地?

2013年,無為人蔣洪洲創辦了安徽紫約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它是以藍莓種植、銷售、加工為一體的三產融合現代化農業企業。然而受到藍莓品種、技術以及土壤和氣候的限制,前期投入的1200萬元並未達到預期成效,幾乎「全軍覆沒」。為了提高藍莓品質和產量,他只身前往美國奧蘭多學習藍莓種植和管理,從當地藍莓園種植和日常管理中,善於「舉一反三」的他悟出了藍莓種植「真經」;返回無為後,如期建成了第二個紫約松院藍莓基地。成功的喜悅,使他深深地愛上了這一行;精於謀篇布局,又使他從全國藍莓種植面積和消費現狀,看到了藍莓產品巨大的市場潛力。於是,他加大投資,在無為市建成高標準藍莓種植基地4760畝,山東乳山1000畝,雲南建水800畝,從而成為全省最大、全國第三大藍莓種植基地。在「逐鹿中原」的同時,蔣洪洲組建團隊「開疆擴土」,公司招聘了44名農藝本科生和研究生,聘請國內知名專家,農業部首席專家李亞東教授對土壤進行改良、對品種進行改造,攻克了國際領先的藍莓大面積無土化基質栽培技術,把正常陸地5年豐產期壓縮至2年。同時還引進以色列耐特菲姆公司全自動水肥一體化滴灌系統,更加高效、精準地對藍莓種植進行水肥一體化管理。為了給基地提供強大的「造血幹細胞」,成立了安徽紫約置業有限公司,成功運作凱旋門等四個樓盤。項目結束,將全面退出房地產行業,傾力投入藍莓基地建設。

「上兵伐謀」,積厚而發的蔣洪洲率領他的團隊,從去年開始,在北緯18度到47度地帶,分批在海南、雲南、廣西、江西、山東、長白山等地建設標準化基地,從而解決全年鮮果銷售供貨難題。到2022年,紫約公司將在無為市建成2萬畝藍莓現代化種植產業園。為了配合被其稱之為「渡江戰役」的企業擴張計劃,2019年,公司投資1.5億元,與中國農業大學、國家果蔬加工中心,合作創建我省第一家藍莓及地方特產荸薺深加工企業,主要生產藍莓幹紅、藍莓醋、酵素、花青素提取液、藍莓蜜等保健和休閒系列食品。為了致力於品牌拓展和產品研發,紫約公司與中國農業大學、吉林農業大學共同組建了中國(無為)藍莓營養健康研究院,圍繞藍莓種植和深加工,研發具有市場核心競爭力的專利產品;該公司還與農業部首席藍莓專家、中國農業大學葡萄酒科技發展中心和國家果蔬加工中心教授進行深度合作,給「紫約藍莓」提供最前沿的信息諮詢和技術支撐。與此同時,該公司聘請國內頂級的營銷策劃包裝設計團隊進行「個性定製」,圍繞大健康產品,在全國進行線上線下銷售渠道的搭建。

一路走來的「紫約藍莓」,始終與鄉村產業振興和農戶脫貧致富緊密相連。蔣洪洲對記者說,2017年至2019年,公司利用財政「特色扶貧種養業基地」資金等,採取保底付息和分紅方式,給襄安鎮扶貧對象創造資產收益141.3萬元,帶動貧困戶444戶共1157人,讓貧困戶人均收益1221.35元。在產業扶貧的同時,針對一些勞動能力較弱的貧困人口,採取「優先用工」「適人用工」等精準扶貧模式,優先常年安排貧困戶在基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季節性勞務,2017年至2019年三年共安置馬腰、團結、松院、新生等村民組貧困戶31人到基地季節性務工,支付貧困戶季節性勞務工資37.5萬元,人均收益1.2萬元,最高的收益3.8萬元。今年,在紅廟鎮和襄安鎮新建「紫約藍莓扶貧創業產業園」,在園區將採用「公司自營帶動+貧困戶+創業者進園」種植模式,由公司統一提供紫約一號和紫約二號種苗,實行統一生產技術管理、採收標準管控、分選包裝、冷鏈運輸、統一銷售的一體化保姆式運作模式,確保進園貧困戶,三年收回投資成本,後20年持續盈利,幫助他們永久脫貧致富。對於邊緣貧困戶、返貧戶,進行靶向扶貧,貧困戶無需其成本投入、無風險承擔,年分紅收入達5萬至10萬元,保底3萬元年收入。

「紫約」,布局全國,深耕無為。而「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離開紫約藍莓園,一張讓人期待的現代農業產業發展的藍圖呈現在我們的眼前,「紫約藍莓」正闊步前行。

相關焦點

  • 全省最大的藍莓基地是怎樣煉成的?
    為了提高藍莓品質和產量,他只身前往美國奧蘭多學習藍莓種植和管理,從當地藍莓園種植和日常管理中,善於「舉一反三」的他悟出了藍莓種植「真經」;返回無為後,如期建成了第二個紫約松院藍莓基地。成功的喜悅,使他深深地愛上了這一行;精於謀篇布局,又使他從全國藍莓種植面積和消費現狀,看到了藍莓產品巨大的市場潛力。
  • 小藍莓撐起大產業——地標優品:藍莓果醬
    導語:從種植到加工,從品牌到產業,在黃梅,一顆小小藍莓撐起了一個大產業。這兩天,湖北紫玉藍莓科技有限公司忙著把一袋袋藍莓凍果加工生產成藍莓果汁,4月15日,記者在該公司看到:經過清洗、 打漿、調配、蒸汁、殺菌、灌裝 等6道工序後,一袋袋甘甜可口的藍莓果汁經過貼標、裝箱後,被發往全國各地。
  • 小食品做成大產業,無為市展現大作為
    上午8點多,位於無為經濟開發區的三隻松鼠食品城配送倉庫內,20歲的查驗員陸琴宇已經到崗忙碌起來,當天她要加班到晚上11點。陸琴宇所在配送倉平時一天發送2萬多件包裹,而6月18日增加到5萬多件,覆蓋浙江、上海等大片長三角區域。此刻,天空淅淅瀝瀝下著雨。
  • 「小藍莓」做成「大產業」叫響生態品牌
    「小藍莓」做成「大產業」叫響生態品牌南京市凱達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紀實本報記者/範英傑 趙現壘通訊員/聶長慧有著全國藍莓「第一村」的石頭寨,位於南京市溧水區東南部,屬丘陵山區,這裡青山環繞,風景秀麗,生態環境優美,是溧水區一級生態紅線管控區。
  • 名字裡有個「無為」 被稱為「大喜之菜」的無為板鴨有故事
    選項是A,北京烤鴨,B,南京鹹水鴨,C,無為板鴨,你會選哪一項?我想我可能會猶豫半天,然後乾脆把單選題變成多選題,把ABC三項都選了。原因很簡單,北京烤鴨有天下第一鴨之稱,是我從小到大心心念念的美餐;而南京鹹水鴨則以原味飄香取勝,和北京烤鴨一南一北相應成趣。
  • 億聯控股集團董事長嚴立淼 :深耕實業築牢「兩個健康」根基
    嚴立淼,全國工商聯五金機電商會會長、天津市溫州商會會長、億聯控股集團董事長。他與記者分享回顧全國工商聯五金機電商會、天津市溫州商會和億聯控股集團的發展歷程。他說,商會、企業能夠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大到強,在「兩個健康」的道路上穩步前行,感觸很多。
  • 無為「舌尖」遊,用味蕾體會無為的魅力!
    無為螃蟹生產歷史悠久,螃蟹文化源遠流長,宋代,無為籍詩人王之道受家鄉螃蟹文化薰陶,有大量詩作描述無為螃蟹,如:「西風搖落黃花秋,江城有蟹供拍浮」,宋崇寧三年,大書法家米芾任無為知軍時,曾有「三拜煮蟹」之典故,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今,一直有「中國螃蟹看安徽、安徽螃蟹看無為」之說。
  • 無為小城的無為美食
    《道德經》中的「無為」是一種大智慧,即做與不做,都只是一種應對,是一種應對的策略,是一種應對的狀態。而安徽省中南部的無為縣,似乎就與這種先人智慧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無為縣,北依巢湖,南與蕪湖市、銅陵市隔江相望。
  • 孫吳小藍莓創出大效益
    近日,記者走進孫吳縣宏軍現代農業科技藍莓產業園區,感受到了智慧農業的魅力。「這個現代農業科技藍莓產業園區是由孫吳鎮爭取扶貧開發資金和宏軍糧食種植合作社共同投資建設的。」孫吳縣孫吳鎮鎮長楊鳳全介紹說。為推動現代農業發展,創新扶貧開發方式,孫吳縣積極探索「智慧農業+藍莓產業+脫貧攻堅」新路徑,依託智慧農業,把「小漿果」做成「大產業」,實現藍莓產業和脫貧攻堅一體化良性發展。該藍莓產業園區位於孫吳鎮鎮南村,是扶貧開發項目。項目總佔地面積4.89萬平方米。
  • 雅居樂上半年深耕布局 戰略版圖再次擴大
    雅居樂上半年深耕布局 戰略版圖再次擴大 2018-07-05 10截至目前,雅居樂已在全國60多個城市,擁有近200個項目,土地儲備豐富,戰略版圖再次擴大。合理的布局以及穩健的財務結構,也令雅居樂受到更多投資機構的青睞。  大灣區布局戰略「鋒芒畢露」  2018年年初,雅居樂地產就制定出「區域裂變」的年度大戰略,將原有的八個區域裂變為十二區域,同時成立專項小組,新增地產集團核心管理層的區域對接機制。
  • 小茭白做成大產業
    烈日炎炎,嶽西縣海拔600米以上的深山裡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每天幾百噸的高山茭白運往全國各地。「今年茭白總體價格很好,目前均價在3塊多錢一斤,主要銷往上海、浙江、江蘇等地,市場供不應求。 」頭陀鎮虎形村茭白種植大戶宋本鑫每天忙著對接市場。
  • 藍莓能被做成多少種產品
    切成塊後為了保存方便,可以在糖塊外面包上糯米紙,這樣就不會粘到一起了。吃不完的糖可以放在帶蓋子的容器中放入冰箱冷藏。藍莓還能做成藍莓醬。吃麵包的時候,喝水沒有味道的時候,做蛋撻的時候,吃冰淇淋的時候,都可以放入一些藍莓醬調味,山藥泥和藍莓醬也是絕配哦。藍莓醬酸甜適口,非常好吃。
  • 大興安嶺小藍莓成就大產業
    記者郎鹹仁 攝       本報訊 葛月明 記者郎鹹仁報導 8月,在橫貫黑龍江大興安嶺南北的加漠公路邊,野生藍莓採摘區使遊客滿口留香、回味悠長;馱著盛滿果實桶的自行車、摩託車幾乎隨處可見;村鎮邊的路口自然形成了一個個藍莓交易市場。       大興安嶺是我國野生藍莓的集中產地之一,自然分布的野生藍莓達450萬畝,果實自然生長量可達2萬噸。
  • ​深耕華東、布局華北,孫大力骨湯麻辣燙品牌擴張「衝刺」成常態
    這個布局了國家中心城市和強省會的餐飲連鎖品牌正在大步向前邁進,以一種近乎衝刺的模式,拓展著中國數千億的餐飲加盟市場。  孫大力骨湯麻辣燙以青島為中心深耕華東,已在當地有了非常好的口碑。孫大力目前在華東地區擁有二百多家品牌連鎖店,已經形成了多店聯動、品牌驅動的連鎖餐飲影響力,其品牌、口碑已深入人心中,成為餐飲加盟首選。這次布局華北可以當做是孫大力進入加速衝刺階段的標誌。
  • 魯山庫區:小藍莓託起群眾增收夢
    黨莊村50多歲的王玉珍說,自從村裡發展起藍莓種植,她家的6畝山地以每年每畝700元的價格流轉給藍莓種植基地,她一年有3個月時間採摘藍莓,其餘時間在基地除草、澆水、剪枝等,一年四季都有活幹。 近年來,庫區鄉在脫貧攻堅中,注重產業扶貧,把小藍莓做成了大產業,引導鼓勵群眾依託藍莓種植增加收入。通過招商選資,引進種植企業進駐當地,採取公司加農戶的辦法發展藍莓種植產業,帶動貧困戶增收致富。
  • 耒陽脫貧故事|小藍莓孕育大產業
    湖南耒陽市鹿岐峰生態藍莓莊園。小藍莓孕育大產業。耒陽市大力發展藍莓精深加工產業,如果幹、果汁、果酒、果醬、花青素提取等。紅網時刻 通訊員 連帆濤 曹彬鋒 記者 石珊 衡陽 報導「媽媽快來我這邊,這裡的藍莓好大,超甜!」
  • 「悠蜜」品牌發布全新產品,茅臺謀劃深耕藍莓酒產業
    新京報記者在現場看到,茅臺生態公司此次推出的新產品,是圍繞藍莓所開發的精釀產品,分為「遇見」系列的「遇見·藍雪」、「遇見·丹紅」、「遇見·燦爛」三款以及一款大師級精釀。茅臺生態公司透露,「遇見」·藍雪」、「遇見·丹紅」和大師級精釀將陸續上市,與消費者見面。而「遇見」系列第三款「遇見·燦爛」,要留到2021年才發布面世。
  • 杭州藍美|「小藍莓、大藍海」藍莓全產業鏈深度之旅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藍莓價值及藍莓產業的機遇,為了讓更多創業者投資者參與並抓住藍莓產業崛起的超級風口,杭州藍美於5月31日舉行了「小藍莓、大藍海」,藍莓全產業鏈深度之旅的主題活動。,自主研發了全國唯一的藍莓國家級林木良種「藍美1號」。
  • 中國靖宇「藍合果」長白山藍莓節開幕 小藍莓做出大產業
    中國靖宇「藍合果」長白山藍莓節開幕 小藍莓做出大產業 作者:李婷    編輯:劉超    來源:本臺全媒體資訊中心
  • 藍莓果教育企業文化分享會參會記
    2019年7月24日,筆者有幸成為北京藍莓果教育集團的一名員工,晚上6點30分,公司近400名員工從北京各大校區齊聚公司總部,利用下班時間聆聽藍莓果教育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梅海英老師的企業文化分享。梅總從公司發展歷史講到公司產品升級,從公司團隊狀態講到客戶高度認同的事實,從公司創立的初心講到公司的願景、使命、價值觀,從公司的企業文化講到客戶排隊報名的現象背後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