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地景觀效果圖。 唐山市陡河河道管理處供圖
水,是一座城市最為靈動的韻腳。隨著一張全域治水清水潤城的巨大畫卷在唐山鋪展,越來越多的唐山人住進了「畫」中,真正體味到碧水相伴的幸福生活。在唐山全域治水清水潤城工程建設中,一條長達36公裡的引水通道即將建成。這,就是大家矚目的「引邱入城」工程。它仿佛一支神奇的畫筆,點染著城市的清流美景。
邱莊水庫是還鄉河上遊的一座大型水庫,位於豐潤區與遵化市交界處,是引灤入唐工程的重要樞紐工程。「引邱入城」工程即建設第二條邱莊水庫至市區的引水通道,引邱莊水庫蓄水到唐山市主城區,近期解決生態用水問題,遠期進行水庫提標擴容,作為市區生活備用水源地。工程完工後,年引水能力達5000萬立方米,每年可為主城區補充生態水源4000萬立方米。
引邱入城路線圖。唐山市陡河河道管理處供圖
●「引邱入城」將惠澤唐山
解決生態用水——環城水系,讓唐山市區的百姓體驗到親水的樂趣;一灣碧水繞城,居住在水清岸綠的河邊,不僅提升了生活品質,也成為旁人豔羨的焦點。
據了解,唐山主城區環城水系整體蓄水量約1200萬立方米,年均蒸發、滲漏等耗水量除去降雨補充外,需水量約1500萬立方米,加上基本生態徑流需水,每年總需水量約3300萬立方米。目前,唐山主城區河湖水系水源包括煤礦疏幹水(每年約1200萬立方米)、農業灌溉過境(每年約1億立方米)、工業應急備用供水(每年約300萬立方米)、中水(每年約7500萬立方米)、雨洪資源及生態調水等。水源總量夠用,但由於這些水源的配置和流經空間有限制、調水時間不均衡、中水水質不穩定等因素,唐山生態水源的配置還存在一定問題,特別是西北水系、青龍湖等地勢較高區域水源保障仍存在困難。
要讓環城水系的水真正「流」起來, 「清」起來,生態景觀水的供給至關重要。為解決水資源配置,保證生態水源,提升市區河湖水質,唐山市在全域治水清水潤城工程建設中,謀劃了「引邱入城」工程, 建設第二條邱莊水庫至市區的引水通道。
唐山備用水源地—— 水是生命之源,水安全更牽動著百姓的心。城市的水源一旦出了問題,該怎麼辦?為了解決城市供水來源相對單一的現狀,唐山市加快推進不同水系或相對獨立控制取水的應急備用水源建設,儘快形成「雙重水源,雙重保障」能力。
哪裡作為唐山的備用水源地最合適?邱莊水庫脫穎而出。
興建於1958年10月的邱莊水庫位於豐潤區城北20公裡的還鄉河出山口處,水庫樞紐工程由大壩、溢洪道、放水洞和引還入陡渠首等主體工程組成,控制流域面積525平方公裡,總庫容2.04億立方米,設計正常蓄水位71.4米,蓄水量1.32億立方米,是一座以防洪、供水並重的大Ⅱ型水利樞紐工程。
眾所周知,上世紀八十年代,引灤工程正式通水後,陡河水庫成為唐山市城市生活飲水水源地。其實,邱莊水庫與陡河水庫長久以來一直「密不可分」。邱莊水庫在地理位置上位於陡河水庫上遊,由引還入陡工程將二者聯通。引還入陡工程是引灤入唐工程的組成部分,主要由水閘、隧洞、渡槽、輸水明渠和天然河道輸水段等組成,上起邱莊水庫大嶺隧道進口,下至陡河板橋,總長25.44公裡(天然河道13.24公裡、人工河道12.20公裡,其中大嶺隧洞0.53公裡、新王莊隧洞1.44公裡、南嶺隧洞0.26公裡、古人莊隧洞1.30公裡、王務莊渡槽0.56公裡,明渠21.35公裡)。工程於1979年開工,1984年12月24日試通水,1986年6月通過國家正式驗收並交付使用。這條通道,30多年來一直源源不竭。
如今的引邱入城工程,就是在之前的通道之外另建一條獨立的引水通道,讓邱莊水庫的水不經過陡河水庫就能夠直接進入市區。這樣一來,地處上遊的邱莊水庫不僅能為唐山市區解決生態用水問題,還讓唐山多了一處備用「大水缸」,市民生活更加安心。
引邱入城工程施工現場。唐山市陡河河道管理處供圖
●怎樣「引邱入城」?
那麼,「引邱入城」究竟怎麼引呢?經過專業的設計和水利人的不懈努力,這一惠澤唐山的構想正在變為現實。
據介紹,「引邱入城」工程主要包括邱莊水庫兩翼溼地建設、庫區清汙、提水泵站、引水管線鋪設等建設內容:
在邱莊水庫東西兩側建設水庫來水端人工景觀溼地,改善周邊景觀環境,降低面源汙染。
溼地面積80公頃,還鄉河和娘娘莊河的水通過溼地淨化後流入邱莊水庫,確保水質;
清除庫區底部多年沉積淤泥,消除水庫內源汙染,充分改善庫區水環境、修復水生態、提升水質量,確保達到三類水標準;
新建提水泵站一座,將邱莊水庫水源升壓後由壓力管道輸水至北湖。泵站規劃總用地面積為10876.79平方米,位於邱莊水庫邊,主要包含2孔進水閘及引渠、進水前池、泵站、管理中心、配電室等。泵站機組近期設置4臺單級雙吸泵,為用三備一,遠期增加4臺單級雙吸泵,為用六備二。
引水管線全長約36公裡,自起點提水泵站出口沿還鄉河向南,至豐潤區古石堡村向西南,穿越泉水河、穿京哈高鐵上下行、銀聯線、京山鐵路、津秦高鐵、動車試驗段、京哈高速、102國道後,經開平區寨子等村,由荊各莊村南進入終點北湖。管線採用單管供水,供水管道直徑達1.4米,設計供水能力為每天13.7萬立方米,工作壓力 0.8Mpa。
此外,工程還會對北湖進行綜合改造,將邱莊水庫與北湖連通。同時修建北湖至李各莊河連通工程,解決李各莊河生態水源,並仍匯入陡河市區段,實現循環利用。改造北湖退水渠,連通北湖和陡河上遊,實現北湖與陡河的第二條連通通道。
工程完工後,年引水能力達5000萬立方米,每年可為主城區補充生態水源4000萬立方米;並通過李各莊河、青龍河、龍王廟河、南湖引水渠等連通工程,充分保障市區河湖生態水源。
流經主城區河湖的生態水源,通過陡河、老陡河、煤河、龍泉河最終全部匯入豐南區,為豐南區補充生態水源,並最終匯入南部沿海地區,在發揮生態水源功能的同時,進一步解決因產業布局調整和汙染退城實施的鋼鐵、陶瓷企業搬遷豐南、曹妃甸沿海區域,形成的工業生產水源不足和地下水超採的問題,發揮巨大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鋪設引水管線。 唐山市陡河河道管理處供圖
●攻堅克難只為唐山清流美景
引邱入城引水工程全長36公裡,涉及豐潤區、開平區兩區8個鄉鎮37個村、2300餘戶臨時佔地,期間6次穿越鐵路、1次穿越京秦客專線路、8次穿越河道,還要穿越高速公路和國道、軍用光纜、油氣管線,施工難度可想而知。
由於引水管線施工地質條件複雜,全域治水清水潤城工程建設領導小組縝密謀劃,採取多種形式進行施工,對巖石、碎石段及臨近塌陷波採用鋼製管道,沙壤土段採用埋置式預應力鋼筒混凝土管。其中管線穿越碾唐線、102 國道、7處鐵路、京哈高速公路均採用鋼筋混凝土套管頂管的施工方式,7次穿越還鄉河、2次穿越泉水河採用倒虹吸直埋或頂管的施工方式,其餘管線均為直埋方式鋪設。
管線施工佔線長,引水管線臨時佔地涉及豐潤、開平兩個轄區1500餘畝。在施工紅線區域內有大量果樹、林地、玉米地、養殖場等,涉及村民人數眾多、協調難度極大。清表開挖前的徵地拆遷工作成為制約項目進展的『攔路虎』。面對不利局面,唐山市水利局主管領導深入一線,會同轄區部門人員對接村民群眾,促膝長談,了解訴求、解決問題,保障補償戶的合理利益。目前,引邱入城管線除穿越鐵路部分已基本完工,部分管線完成打壓實驗並開始回填復墾。
引水管線涉及穿鐵路、高速、國道、軍用光纜等重要施工節點,各節點工程施工標準要求高、審批嚴格、流程較多、協調部門多、難度大。面對各制約管線建設問題,水利局黨組及早謀劃,以「不等上級協調、不給政府添麻煩」主動擔當,成立工作專班積極與北京鐵路局、省交通運輸廳、部隊等外部單位對接。11月初,穿京哈高速、102國道及軍用光纜審批手續已辦理完成,目前,已組織進場施工。穿鐵路頂管工程委託鐵路專業設計院完成了施工圖設計,經過多次對接協調,北京鐵路局11月26日前已完成了施工圖審查、施工組織設計審查、土地佔用手續審批、施工管理協議籤署等工作,施工隊伍、施工機械、施工材料已準備就緒,待施工窗口期確定後,立即組織進場施工。
實現淨水繞城、清水潤城,是唐山人的夢想,納入了市委市政府決策。2018年5月,唐山市編制完成了《唐山市全域治水清水潤城三年行動方案》,而引邱入城只是其中的一個組成部分。3年內唐山市將陸續實施河湖水系連通、河道綜合治理、水庫除險加固、水源涵養及供水、沿河村莊環境綜合整治、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廢棄坑塘改造、管理設施建設等8個方面的153個項目。通過實施系列項目,到2020年底,實現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美好景象。
鋪開唐山這幅治水圖,我們看到的是全域治水的堅定信念,是科學治水的勇氣智慧,是修復山河本色的真抓實幹,是唐山清水潤城、山水交融的美好明天。
讓百姓身邊的水「活」起來,讓整個城市「潤」起來,唐山在不斷努力!
供水管道直徑達1.4米。 唐山市陡河河道管理處供圖
●相關連結
唐山市環城水系包括陡河、青龍河、西北水系、南湖引水渠四條主要河道和李各莊河、龍王廟河兩條陡河支流,河道總長67公裡,承擔著市區行洪、排澇、供水、生態景觀等綜合功能。為解決河道生態水源不足、水汙染嚴重等水生態環境問題,唐山市深入貫徹實施《水汙染防治法》,從2018年開始,按照「因河施策、系統治理」原則,實施主城區河湖治理行動,整治亂佔亂建,改造河道排水口門,實施82.5公裡河道清淤。截至2018年6月底,全面消除了市區河湖劣五類水體。
2019年,緊緊圍繞水質提升這一核心目標,集中力量實施主城區環城水系提升改造綜合治理工程,總投資16.33億元,建設內容包括引邱入城、河道清淤、河湖(庫)連通、河道綜合治理、水汙染防治、水生態修復等。對青龍河、龍王廟河等5條河道進行綜合改造,實施李各莊河、青龍河等4條河道生態引水工程,改造15公裡合流制雨汙管網;實施初雨汙染防治,綜合改造北湖,建設旅遊觀光景觀通道。屆時,市區水環境質量大為改善,主城區河湖水質達到4類以上。(記者劉琿 通訊員李彥森)
來源:唐山勞動日報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