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新華社記者 姚玉潔、葉鋒、賈遠琨、葉健
元宵花燈點亮,春節就將落幕。這個中國人最盛大的傳統節日,牽繫著我們最濃重的鄉愁和親情,也創造了規模最大的人流遷徙、最密集的消費旅行、「最中國」的年味。
隨著網際網路尤其是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春節、春運、年趣、年味,早已不同於傳統的千裡奔襲與闔家團圓,每一個大數據背後都隱藏著國人生活變遷、消費升級、年味變化的時代密碼。
人流看遷徙:心所歸處是家鄉
春節期間分別有超過1000萬人離開北京、上海,一線城市交通擁堵緩解30%,經濟外向度高的廣東省東莞市「空城率」達70%……在故鄉和他鄉之間奔騰的滾滾人流,交織出一個轉型期的中國。
高德地圖2017年春運大數據顯示,春節期間是全國各城市全年交通最暢通的時段,一二三四線城市擁堵環節程度逐級遞減,其中一線城市緩解30%,四線城市緩解14%。很多回鄉者發現,老家縣城的馬路上也跑滿了車。就交通工具而言,城鄉差距正在縮小,但基礎設施瓶頸仍有待打通。
人的聚集是城市活力的源泉。知名數據分析機構「城市數據團」分析騰訊位置大數據發現,2017年春節前10天內,全國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口是淨流出(意味著日常的人口淨流入),依次是廣東、北京、上海、浙江、江蘇、新疆、天津和福建。而2010年的春運人口淨流出省份還有10個。這意味著,7年來,人口開始向更少省份、更中心城市聚集。
值得關注的是,一線城市的吸引力與日俱增。「城市數據團」通過對比不同城市的人口吸納規模與全國吸納型城市的人口吸納總規模發現,從2015年到2017年,北上廣深四座一線城市的人口吸納能力逐年遞增,11個準一線城市和20座二線城市的人口吸納能力呈現下降趨勢。
在360大數據中心發布的2017年春節「空城指數」中,空城指數最高的城市前四名都在廣東省,位居榜首的東莞接近七成的人都返鄉,意味著經濟開放度和吸納度都很強。雖然北京和上海的空城指數僅位居第五和第七名,但是超過50%的空城率意味著,京滬春節期間的流出人口超過1000萬人,規模驚人。
遊子歸家,去往何方?「城市數據團」發現,2017年春節前,在超過20個人口淨流入省市中,人口淨流入指數最高的10個省市分別是河南、湖南、湖北、廣西、貴州、安徽、江西、四川、黑龍江和陝西。
錢流看消費:錢包更鼓「剁手」歡
春節刷卡消費額同比增長48%,銀聯卡境外交易同比增長40%,支付寶人均消費328.5元……大數據顯示,人們的錢包更鼓了,買買買底氣更足了。
中國銀聯發布的春節假期銀聯網絡交易數據顯示,2017年春節假日期間(除夕至正月初六),銀聯網絡交易量再創新高,交易金額和筆數分別達到4620億元和3.43億筆,同比分別增長48.1%和11.7%。其中銀聯卡在境外交易筆數同比增長約40%。
消費結構悄然升級,與返鄉、旅遊相關的航空、鐵路和公路等公共運輸領域的銀聯卡消費筆數同比增長33.7%;與自駕出行密切相關的加油類消費筆數同比增長50.1%;假日全國景區售票的消費筆數較去年同期增長29.1%。
國內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臺支付寶提供的數據顯示,雞年春節支付寶人均支付金額,從猴年的2063.3元增加到2241.9元,同比增長8.65%;人均購物金額從猴年的275.9元增加到328.5元,同比增長19.06%。
從全國來看,浙江省雞年春節人均支付金額蟬聯冠軍;上海則替代北京成為人均購物金額最高的省份。
物流看年貨:叫個快遞送年貨
春節投送快遞包裹1375萬件,57萬元購買200根金條成為京東最「豪」訂單,VR產品天貓銷量增長2875%……
「春節不打烊」,叫個快遞送年貨成為國人過年新風尚。國家郵政局發布的數據顯示,雞年春節期間,全國快遞企業累計完成業務量1375萬件,較去年同期增長19.86%。
菜鳥網絡平臺數據顯示,「春節不打烊」期間包裹發貨量最大的城市依然集中在一二線城市,其中上海是收貨量和發貨量的雙料冠軍。京東數據也表明,春節期間運單量最多的城市依然是北上廣,北京市朝陽區短短幾天運單量達到數十萬。北京一名用戶花費57萬元購買了200根10克金條,成為今年春節期間京東平臺上最「貴」的一筆訂單。
人們從一二線城市返鄉過年,便把發達城市的生活方式帶回老家。京東數據顯示,春節期間縣及縣以下鄉鎮的下單人數佔比超過一、二線城市。同時,消費金額及銷量與一、二線城市基本持平。平時,縣及縣以下的鄉鎮用戶數佔比一般排在第3位,消費金額大幅低於一二線城市。
今年春節網購冒出一批「網紅」:菜鳥聯盟「春節不打烊」送出的商品中,數量最多的是天貓超市售出的「暖寶寶」;VR類產品銷售量漲幅達到2875%,成為新寵;爆米花機成為銷售件數漲幅第二的產品。
線上買買買,線下送送送。根據菜鳥聯盟數據,全國近30萬名快遞員捨棄春節假期,奮戰在工作崗位上。大年初一當天,京東全國配送員日均行程超過60公裡,湖北襄陽一名配送員在相隔260公裡的兩個鎮之間往返送貨,八天的配送總裡程數達2045公裡;山東省濟寧市任城站的一名配送員電力十足,單日配送單量達到822單。
出遊看裡程:說走就走「城會玩」
春節國內旅遊市場接待3.43億人次,出境遊客預計超過600萬人次,北京、上海兩個「超一線」城市人均旅遊消費超過7000元……
截至2017年1月5日,我國公民持普通護照可以免籤證或落地籤前往60個國家和地區。拿上護照,說走就走,成為雞年春節出遊新風尚。
中國旅遊研究院和攜程旅遊網發布的《2017春節旅遊趨勢報告與人氣排行榜》顯示,2017年春節國內旅遊市場接待3.43億人次,同比增長13.6%;出境遊客預計超過600萬人次;攜程跟團遊、自由行產品統計顯示,59%的春節遊客選擇出境旅遊,以人均花費超1.5萬元計算,我國600多萬遊客春節出境花費將達1000億元,「會移動的錢包」名副其實。
雖然前往日韓及東南亞的出境遊客佔比7成以上,但選擇歐美、澳新長線的遊客數量大幅上升,有8個飛行時間在5小時以上的長線目的地躋身出境遊榜單前20位,越南、埃及、義大利、阿聯、以色列等成為2017年春節出境遊十大黑馬目的地。
嘗鮮遊、反春運、避霾遊,春節出遊「城會玩」。南下避寒和北上賞雪是國內中遠程旅遊的主要流向,熱帶海島三亞旅遊產品價格突破萬元依然一位難求,長白山腳下的延邊、冰雪之城哈爾濱令不少遊客盡享賞雪與滑雪的體驗。接父母來京滬過年的「反春運旅遊」也備受歡迎,攜程度假產品訂單同比增長80%以上。
傳統導遊不靠譜?那就網購一個!據攜程網統計,春節預訂私人導遊的旅遊者80%是家庭,出行人數平均為5人。中國遊客海外旅遊也喜歡通過當地嚮導獲得更地道的體驗和服務。攜程海外嚮導的訂單顯示,46%的訂單是當地玩樂活動,21%是包車接送,17%是帶車嚮導,此外還包括代訂民宿、餐廳、當地特產等。(更多報導請關注新華社客戶端並訂閱「新華全媒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