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雞散養致富?
年盈利70萬
瑤曲鎮村民不一般
銷往內蒙、四川、甘肅、河南
在脫貧攻堅中,銅川市耀州區瑤曲鎮教場坪村利用產業扶貧資金,與家家生態專業合作社規模化散養土雞養殖場籤訂了產業扶貧分紅協議,
並通過勞務用工方式帶動多戶貧困戶實現務工脫貧。
"我在這打工兩年,一個月工資3000塊錢。我以前是貧困戶,但在認定為貧困戶後的第一年就已經脫貧了,養雞場讓我有活幹,有錢掙,憑自己的能力脫貧,我很高興。以前家裡有老人,不能外出打工,現在在家門口掙錢也方便,既把錢掙了,又把老人照顧了,是個兩全其美的事。下一步,我也想小規模養點雞,自己當老闆,把以後的日子過得更加紅紅火火。"
近日,面對記者的採訪教場坪村貧困戶張發留自豪地說。
今年45歲的張發留,家裡有6口人,父母長期患病,生活不能自理,加上兩個孩子上學,家庭因病因學導致貧困。
2017年,張發留被村上安排到合作社養殖場務工,第二年就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
教場坪村位於瑤曲鎮北部廢棄礦區,村裡利用廢棄礦山治理土地承包給村民,成立了耀州區家家生態專業合作社,發展土雞規模化散養。
走進教場坪村家家生態專業合作社,散養雞舍鱗次櫛比。在青年雞舍裡,4層鐵架結構的雞籠呈梯字型擺放,通風口、排水渠、保溫設施一應俱全,雞舍從飼料加工、飼料給餵、雞舍溫度調節、糞便排出等整個程序全部採用機械化操作,實現了土雞規模化養殖。
瑤曲鎮家家生態專業合作社成立於2016年10月,註冊資金200萬元,佔地150畝,現建成青年生態雞舍4座,溫房1座,獨立辦公區域一個,年出欄土雞6萬隻以上。合作社堅持以扶貧開發統攬經營格局。
為擴大養殖規模,增加市場佔有率,帶動周邊群眾發展生態土雞養殖,採用"合作社+貧困戶"的經營模式,帶動27戶貧困戶發展養殖業,通過集中託管的方式使貧困戶致富增收,另外合作社通過勞務用工方式帶動全村多戶貧困戶實現務工脫貧。合作社在內蒙、四川、甘肅、河南打通了銷售渠道。
家家養殖合作社負責人王改勞說:
"合作社以散養肉雜雞為主打品牌,截至目前,銷售雞數量2.5萬餘只,實現利潤將近30萬元。目前行情發展態勢比較好,預計出售2萬隻左右,實現利潤在30到33萬元。今年全年利潤在70萬元左右。到明年,擴大規模增加存欄,提高出欄量,預計會突破100萬元。另外,我們還要繼續帶動周邊的群眾加入到養殖行業來,增加群眾收入,實現群眾和企業雙贏。"
教場坪村幹部黨升斌說:
"教場坪村草灘組整合扶貧資金,採用『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把27萬元投入到合作社進行資金託管,每年給貧困戶分紅不能低於800元,優先照顧貧困戶到養殖場務工。兩年來已經給貧困戶分紅6萬元。不僅解決了剩餘勞動力,每年還給村裡增加了收入。土雞規模化散養真正拓寬了我們村民的致富路!"
通訊員 任敏 劉衛鋒
編輯:文正 點小二
審核:《陝西信息網》姜彥
來源:銅川傳媒網 二三裡資訊
—《END》—
點擊播放 GIF 0.0M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