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用一個形容詞描述樂福,最合適的或許就是「逆天」。
首節比賽的12分鐘裡,樂福14次出手命中11球,其中包括了8個三分球。當他在內線命中了最後一記翻身跳投,完成了34分的個人進攻秀之後,開拓者全隊在第一節也才得到了31分。
那麼,單節砍下34分是什麼水平?
縱觀NBA歷史,單節最高得分紀錄,是勇士隊的湯普森在2015年1月對陣國王隊時創造的,當時湯普森13投13中,砍下37分。
而在此之前,只有安東尼在2008年打出過單節33分的表演;即便是樂福的隊友、詹姆斯的個人最高得分紀錄也只是25分(在熱火時期)。
樂福和詹姆斯。正因如此,樂福的單節34分也一舉創造了8項紀錄:
個人在騎士生涯單場最高分、個人職業生涯單節最高分、NBA歷史第一節最高分、騎士隊史單節最高分(原紀錄是詹姆斯的24分)、個人生涯單場三分球命中數(平紀錄)、個人單節三分球命中數、騎士隊史單節三分球命中數(原紀錄是5記三分)、騎士隊史半場三分球命中數(平紀錄)。
曾經,樂福被人們認為是「數據刷子」,他在森林狼擁有「無限開火權」;而現在,他只是「三巨頭」中的一員。
要知道,在加盟騎士的前兩個賽季,樂福場均得到16.2分和9.8個籃板;去年12月,他的跳投命中率甚至跌落到37.3%。但從這個賽季開始,變化悄然發生。
樂福在前13場平均得到21.8分和10.8個籃板,重新找回了曾經在明尼蘇達「場均兩雙」的數據。
而據NBA官方統計,他的投籃次數從過去兩個賽季的場均12.7次上升到了如今的15.5次;而他在進攻端的「使用率」從上個賽季的23.4%升到了27%。
泰倫·盧與樂福。「凱文·樂福終於又像一個超級巨星一樣出現在球場上了。」美國媒體《華盛頓郵報》用這樣的標題讚揚樂福在新賽季的變化。
這其中的催化劑,就是騎士隊的主帥泰倫·盧。
在大衛·布拉特接手騎士隊之初,剛剛加盟的樂福被定義為一位幫助詹姆斯和歐文拉扯開空間的大個子投手。
樂福順應了這樣的變化,但是在進攻端效果並不好;不僅如此,他為了能在防守端適應布拉特「快節奏提速」的風格,從270磅的「胖子」減重到240磅。
「我認為我們需要一直跑動,所以我要改變自己的體形。」樂福回憶,「我變得太苗條了。」
減重幫助樂福提速,卻讓他失去了在籃下的對抗能力。
在防守端,他無法對抗像格林和考辛斯這樣的「壯漢」,而在進攻端,他在強對抗下的投籃命中率也極具下降,甚至不敢在內線要位。
「我當時覺得我都不像自己了。」樂福在接受《華盛頓郵報》採訪時坦言,他對自己的「迷失」也很沮喪。
而當盧成為騎士隊的教練之後,他把樂福單獨叫了出來談話。雖然當時外界都說,騎士隊的主帥是詹姆斯。
「你這個混蛋,如果在低位有空位,就要球進攻。」盧對著樂福大吼,「如果打不進去,就給我增重。」
樂福在布拉特執教時失去了籃下對抗能力。盧的訓斥以及在訓練中的督促,讓樂福成為NBA聯盟中罕見的在賽季中就開始增重的球員。
增重,在這個夏天也成為了樂福的頭號任務——他在今夏進行了一次為期六周的特訓,目標就是增重和提高對抗能力。
當樂福再次回到騎士訓練館時,他已經變成了248磅,可以將100磅的啞鈴凳舉起15次,要知道一年前他只能舉10次80磅的啞鈴凳。
增重在新賽季帶來的變化,就是他在內線的侵略性。
在進攻端,樂福在內線的出手從上個賽季的17.3%增加到了這個賽季的25.2%;而在防守端,他已經在連續7場比賽搶下了10個籃板。
「我認為當我重新靠近籃筐打球時,我找回了自己。」
騎士「三巨頭」。回想幾個月之前,樂福似乎都已經被球迷排除在騎士隊的冠軍版圖之外了。
無止境的交易流言,接踵而至的各種傷病,以及和隊友之間的信任危機……
在美國媒體ESPN的評價中,樂福甚至成了騎士通往總冠軍的一塊絆腳石,「我已經完全不關心樂福能否出戰了,因為如果我是騎士隊教練,我根本不需要他。」
而在球場之外, 樂福也無法融入詹姆斯的「朋友圈」。
詹姆斯是公認的社交達人,他經常會在各種社交平臺上分享自己和隊友的照片。這些照片中,卻總難覓樂福的身影。
對於樂福來說,一切的變化,似乎就從騎士隊的第一個總冠軍開始了。
在新賽季騎士隊主場的揭幕儀式上,官方的慶祝視頻用了三個最重要的鏡頭總結了騎士的上個賽季——詹姆斯封蓋伊戈達拉的致命蓋帽,歐文絕殺勇士的致命三分球,以及樂福在最後時刻阻止庫裡進攻的重要攔截。
「蓋帽、投籃和攔截,也許決定比賽的就是那個順序。」
「無論何時,當你贏得總冠軍,你就能帶著自信再次回到球場上。」泰倫·盧教練這樣評價總冠軍帶個樂福的意義,「你感覺你站在了巔峰,而自信就在那裡。」
事實上,關於交易樂福的流言始終存在,但是騎士隊官方卻總是在闢謠,而樂福也習慣了這些流言蜚語的存在。他如今更頻繁地為隊友們張羅晚餐,融入他們的「朋友圈」。
「我要做的就是適應這樣的環境,在自己的地盤為球隊做好該做的一切。」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