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是動物嗎?海綿是巖石嗎?
生活在城市中的人類可能很少看到更多種類的動物了,除了貓和狗,想要見到剩下的動物種類也許只能通過網絡,這也造成了對動物的某些「誤解」,因為有些動物並不是我們想像中的那個樣子。比如「豹」不是動物,海綿也並非巖石,而是活的生物,這些「誤差」,大多來自人類的「生物分類上的舒適性」。
「豹」並非動物
首先,豹並不是貓科動物的一個單一物種,而是一類貓科動物的總稱,老虎、獅子、豹子等動物都屬於其中的一個種類,如果再細分,可以將它們分為美洲豹、黑豹等,但從學名中可以看出,它們絕對是不同的物種。那我們為什麼要稱那些獵豹或老虎為「豹」呢?簡單來說,這是人類對其他物種分類上的舒適性,很多人都稱獵豹或美洲虎為豹,儘管這並非完全錯誤,就像稱霸王龍為恐龍一樣,但這並不詳盡。
不如讓我們來看一下這隻「黑豹」的皮毛,由於毛色基因發生了突變,單一隱性遺傳基因導致它患了「黑變病」故人們更習慣稱之為黑豹,這樣的表達也許更加淺顯,因為我們是按照顏色劃分的。再次提醒一次:「豹」是一種動物分類,並不是動物……所以當你下一次看到老虎或者獅子的時候,請記住它們只是「豹」的一部分,除非你叫出它更精準的名字,比如美洲豹、或美洲虎。
海綿
如果你是一個潛水愛好者,你可能在水下世界看到眾多「巖石」,但這些看起來很像巖石的生物實際卻是地球上最原始的多細胞動物之一,它們6億年前就生活在海洋裡,佔海洋動物總種類的7%。雖然它們經常被認為是巖石(沒有頭,也沒有尾、軀幹和四肢,更沒有神經和器官,主要成分甚至是碳酸鈣以及大量膠狀物),但它遍布全身的小孔裡長著許多鞭毛和一個環狀物,可通過鞭毛的擺動帶進海水,為的是吸收氧氣和養分。
或許我們可以將海綿當作一隻僅能進行基礎行為的蠕蟲,因為它只有體表和內腔各有一層細胞,內腔主要是領細胞,主要功能就是引起水流和捕捉食物碎屑。其中間位置有一層變形細胞,能夠把領細胞攝取的養分送到海綿自身的各個部位。海綿沒有性別之分,如果它們願意,可以時而生成雌性生殖細胞,時而再生成雄性生殖細胞,這樣的生殖方式也表明海綿具有極強的再生能力,能從碎片甚至單個細胞形成一個新的海綿個體。
還有很多與現實「差距極大」的動物,比如熊貓其實並沒有傳言中那樣兇猛,它的咬合力雖然很強,但也只是為了啃食竹子而進化出的靜態咬合力。蜜獾(俗稱平頭哥),它的戰鬥力也並非想像中的那樣無敵,大型猛獸不願和蜜獾糾纏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殺死蜜獾太費工夫,並且沒有太多可食用部分,但這不代表這些猛獸打不過蜜獾。
諸如此類還有很多,但造成動物與想像中「差距極大」的根本原因,只是大多數人類不願花心思去了解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