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民進黨前發言人徐佳青日前在海外批判陳水扁風波,臺「立法院副院長」洪秀柱今天投書媒體指出,誠如徐所言「政治工作者應守住價值的那一條線。」這於即將競逐明年臺灣地區領導人大位的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無疑是一大哉問。
洪秀柱在文章中寫道,在臺灣民主之路,陳水扁完成第一次政黨輪替,對民進黨確實有功勞,但扁「執政」下的民粹操弄、貪汙腐化,及其與家人的敗德劣行可謂惡名昭彰、令人唾棄,更讓臺灣民主蒙羞,扁家罪愆早已寫入歷史。因此,無論陳致中能否繼承扁家的政治香火,扁家弊案終究是民進黨的貪腐恥印。
洪秀柱表示,從徐佳青的演講證實,多年來整個民進黨一路被扁綁架,蔡英文身為黨主席不僅無力與扁切割,甚至當徐因批判扁家父子而被圍剿時,蔡英文不敢為徐說一句公道話,更憚於挺扁、「獨派」及黨內派系的各方壓力,只好讓徐去職頂罪,向扁家低頭、向權力屈服,「在大是大非和選票利益之間,蔡英文告訴大家她選擇的是個人利益而非價值與信仰。」
洪秀柱說,上次「大選」,蔡英文被問及是否特赦陳水扁,總是不回答。如今為了掃除2016之路的障礙,蔡迅速出手,不惜讓徐「祭旗」,目的除了向扁靠攏示好,更想藉此危機處理,把徐抖出綠營長期被扁以金錢豢養的醜態迅速打包、徹底掩埋,如此和稀泥的態度,不僅暴露蔡英文已向極端勢力舉旗投降,更可以預測,一旦她獲取大位,扁家恐將是未來「執政」的包袱、禍害,如此又將把臺灣推向何種沉淪的險境?
洪秀柱表示,縱使徐佳青所說的數十億新臺幣數字不精確,但她形容老闆攤錢的場景歷歷在目,尤其道出民進黨對扁家敢怒不敢言的無奈,對陳致中入黨參選的非議與反感,以及對黨內同志未能和她堅守同樣價值的感慨,這些都是立場與心境的剖析,此與年代和記憶又有何干係呢?
再者,就在臉書道歉前,徐佳青仍表示:「上帝要她做誠實炮」,但幾小時後,徐落寞吞下先前高舉的信仰、價值與堅持。如此轉折,上帝或可諒解徐的處境,但蔡英文對徐指陳黨內和扁家的種種不堪不公與對道德的背叛,包括陳致中的「要怎樣就怎樣」,以及黨內政二代的湧現,「請問蔡主席的行事標準、原則與作為又何在?」
洪秀柱指出,標榜清廉、正義與進步價值的政黨,不僅無力抵擋極端勢力的反撲,甚至連與之劃清界線的勇氣都付諸闕如,或許正因太多人與阿扁有「剪不斷、理還亂」的利益糾葛,所以這些人拼死拼活都要救扁挺扁「一個不敢坦承面對扁案與謙卑反省的政黨,又如何讓人相信他們真能實踐掛在嘴巴上的清廉與價值?」
洪秀柱批評,所有關鍵問題,蔡英文總是以一貫迴避、閃躲、空洞的言語,避重就輕、或原地打轉、或顧左右而言他。這是心虛隱瞞,還是刻意矇騙?這又豈是蔡所謂的「誠實與透明?」2012年民進黨的敗選檢討,自承蔡輸在選民對民進黨缺乏「執政」的信賴感,如今民進黨挾著「九合一」勝選氣勢,蔡英文正躊躇滿志奔向她的「最後一裡路」。
然而,從蔡英文這次處理徐佳青的態度,實突顯一個被「阿扁情結」糾纏不放的總統參選人,如何讓民眾期待與信賴?而一個被貪腐與極端勢力駕馭的政黨,倘若重返「執政」亦恐將是臺灣的倒退與災難!
洪秀柱強調,臺灣近年來風起雲湧的民間運動,不應只是淪為打造小英前進「大位」的大轎,臺灣社會實應用同一標準檢視所有政黨與政治人物,尤其是任何想競逐大位者,更不能迴避自清、跳脫檢驗。
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責任編輯:邱夢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