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文盲女孩嫁印度聖雄甘地,需青黴素救命時,甘地大喊說不

2020-12-19 騰訊網

「後世的子孫也許很難相信,世上竟然真地活生生出現過這樣的人。」——愛因斯坦

關於聖雄甘地,終究是印度歷史當中不可磨滅、濃墨重彩的一筆,即便在世界歷史當中依舊引起了廣泛的影響。關於他的評價固然褒貶不一,素有爭議,但是毫無疑問歷史對於他所做出的蓋棺定論顯然是功大於過的。

印度人將其稱為「聖雄」便足以窺見他的存在對於印度發展起到了怎樣一番推進作用。但是抨擊的聲音固然存在且有理有據,如13歲文盲女孩嫁印度聖雄甘地,需青黴素救命時,甘地大喊說「不」。

一、甘地的「絕情」

莫罕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被印度人民尊稱「聖雄甘地」。在他13歲之時便依照父母之命與一同齡文盲女孩結婚。

他的家庭乃是傳統的印度教家庭,因此擇妻方面受到印度根深蒂固的種姓制度影響,他的妻子應當也是吠舍種姓無疑。他的妻子名叫卡斯圖巴·甘地,也確確實實來自於一個富商家庭。

吠舍種姓的組成乃是正宗的雅利安人,相較之於85%以上的印度人算得上是高等種姓,然而甘地後來卻是為了抵抗種姓制度而傾盡畢生精力,能夠與之相較的則是他一生當中的另一大事,爭取印度獨立。

彼時的印度尚且處於英國的殖民統治之下,面對統治階級的剝削,甘地看到了人民疾苦,因此開始了四處為印度獨立奔波的生涯,而他選擇的方式便是「非暴力,不合作」。這一方式之中所囊括的一項原則,便是抵制英貨。由此便不難窺見其妻子為何而死。

當聖雄甘地起身為了印度獨立而振臂高呼之時,作為她的妻子自然是首先支持他的人,甘地絕食抑或著禁慾,其妻子自然不遺餘力的作為陪同,即便她身體日益衰弱、積勞成疾,但始終沒有絲毫的怨言。

因為一個13歲嫁人的姑娘,在彼時的男女地位、婚姻制度下,她的丈夫便是未來,無論他做任何事情,即便作奸犯科,也只能「嫁雞隨雞,嫁狗隨狗」。

尤其是當甘地在37歲前後,單方面的向妻子宣布了禁慾的決定,妻子也只能默認並支持這一事實,延續至死維持著「寡婦」生活。而後來,更是為了自己丈夫的理念,卡斯圖巴·甘地以生命作為代價。

1942年到1944年期間,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印度逐漸被戰火所逼近,而愈是如此印度方面要求獨立的呼聲反而越高,雙方一度僵持不下,英國方面即便退求其次,印度依舊堅持原則不變,要求英國退出印度。

因此,英國殖民當局突然於凌晨將甘地以及國大黨各級領導人全部逮捕,超過6萬人被投入獄中,國大黨亦遭到嚴禁。

被逮捕入獄的並不僅僅作為領導者的甘地,與他如影隨形的妻子亦隨之入獄。在此期間,本就積勞成疾的妻子突然病倒,所有人對此束手無策。能夠治療她的只有青黴素。

面臨自身理念的貫徹,以及自己妻子的生命,不知被稱為聖雄的甘地是否動搖,但結果一如上述,甘地做出了拒絕,因為他堅持抵制英貨,又因為她是他的妻子,沒有選擇的權利。

為何甘地做出這樣一番令人詫異的抉擇?自然是因為觀測他一生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從這場運動的本質便可窺見出甘地的理念。

二、非暴力不合作

在愛因斯坦看來,甘地所代表的乃是這樣一種精神,「不是通過暴力達到我們的目的,而是不同你認為邪惡的勢力結盟。」而導致上述事件發生的根本亦在於這一精神所促就。

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乃是聖雄甘地領導,對於印度人民反抗英國殖民統治,一場影響深遠的運動。其中的核心理念便在於,不作出暴力對抗增加傷亡,以和平方式抵制政府機關、法庭、學校並採取罷業罷工、抵制英貨、抗稅做出鬥爭。

為了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開展,取得印度民族獨立,甘地曾十多次絕食,三次被捕入獄。並在運動過程當中,親手搖紡車織布來反抗洋布,與群眾自製食鹽來拒絕英貨。

與此同時他也提倡印度教與伊斯蘭教之間互相團結尊重,為了一致目標而共同努力,並且提倡社會改良,婦女與「賤民」獲得應有的平等地位。

正因這些提倡,聖雄甘地遇刺身亡之時,十幾名婦女前僕後繼的撲向了燃燒的火堆,隨著甘地一起化為灰燼,而「賤民」則是紛紛爭搶著甘地的骨灰奉為聖物。而所謂的賤民,指的是在印度種姓制度當中那些「達利特」,獨立於四大種姓之下的種姓,意味「不可接觸者」。

這一場「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極大程度的推進了印度人民的獨立進程,鼓舞了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士氣,但又因其妥協性、局限性以至於這場運動並不徹底。但即便如此,依舊對於整個印度歷史造成不可磨滅的重大影響。

縱觀這場運動的整個過程極其意義,首屈一指的自然是其中的革命性與鬥爭性,畢竟整場運動的核心是圍繞著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獲取印度獨立開展的,其次經由這次運動脫穎而出的印度國民大會是民主資產階級黨派,總體而言可稱之為一場革命。

其次則是可圈可點的策略性。最初面對英國的強大以及自身力量所能夠得到的呼應尚且羸弱等多重原因,運動開端的呼聲只是「尋求自治」然而隨著運動局面的徹底鋪開,響應的人群逐步壯大,運動的目標則逐步轉變為「獨立」。

最後這項運動固然也存在著消極影響,也就是「非暴力」本身對於群眾行為的束縛性。在運動過程之中,一旦出現暴力因素便會直接停止整場運動,極大程度挫敗了鬥爭者的一腔鬥志。而「非暴力」的源頭亦在於整場運動濃烈的宗教色彩。

從甘地最初提倡的印度教與伊斯蘭教統一戰線便可窺見宗教色彩的濃烈程度,畢竟印度教作為印度國教,在印度範圍內有著90%以上的覆蓋率。而「非暴力」亦正是教義之一。因此甘地亦被作為宗教領袖級別的人物對待。不過「非暴力」固然亦有積極意義。

三、客觀角度下的聖雄甘地

無論上述關於甘地妻子的事件又或者「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本身,其中皆是存在著頗大爭議的。不僅於此關於甘地其人的爭議亦是久不見停。那麼不妨客觀角度下,看一看真實的聖雄甘地。

最初的甘地或因其家庭緣故,長期處於對宗教制度仇視的態度,以及對西方文化盲目崇拜。面對家庭內部的素食主義,他堅持吃肉。直到1888年甘地被開除了印度宗教制度下的種姓身份,因為他遠渡重洋前往英國留學。

而在留學期間他認識到了西方社會真實的模樣,又因自身的宗教氣息在此倍遭歧視,甘地放棄了對於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轉而認真研讀印度教經文。

後來的甘地取得了英國倫敦大學法學學位,此後前往孟買成為了一名律師,又因學藝不精,臨陣怯場輸掉了第一場官司,此後的律師事業一度跌入了谷底,從不曾有絲毫起色。直到有一天他接到了一場官司邀請,以至於他踏上了前往南非的人生轉折點。

在前往南非的旅途以及未來,他遭到無數的歧視與不公平對待,而這些沉甸甸的積壓在他的心中,而歧視的根源自然是他曾經所仰慕的西方文化以及印度同樣存在的種族歧視。

因此關於西方文化的摒棄再度得到了進一步的加深,與此同時他大學期間所研讀的印度教經文開始發揮作用,在面對不公的反抗鬥爭思想之中互相融合,形成了他後來所倡導的理念。而非暴力的思想與間接便在南非這片土地上逐步萌芽。

後來輾轉回國之後的甘地便開始了逐步實踐,宣揚自己的「非暴力」學說,並於此後一步步開展著貫穿他人生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如果單單上述絕不至於甘地個人的褒貶不一,其中唯一能夠為人詬病的內容,大抵是律師事業上的潰敗,而後來英國首相邱吉爾攻擊他的內容亦在於這一方面。實質上他為人詬病的地方在於私生活。

其中曾有一段時間「崇洋媚外」而除此之外最大的矛盾便在於,與其單方面對妻子宣布禁慾的同時,一生之中常有年輕女郎赤裸相伴,並美其名曰「磨鍊禁慾意志」其中甚至包括他的侄孫女、侄孫媳等親屬在內,為此一度遭到了社會抨擊。

其間究竟作何觀想旁人無從得知,不過客觀對待的話,聖雄甘地的存在終歸是瑕不掩瑜的。

相關焦點

  • 甘地為何被印度人民尊稱「聖雄」
    今天我們聊一聊印度聖雄甘地。聖雄是印度人民對甘地的尊稱,在印度,甘地也不僅被稱為聖雄,也被稱為國父。甘地長期以來為印度民族獨立而奮鬥,曾經三次被捕入獄,在反英的不合作運動中身體力行。印度聖雄甘地,是印度民族解放運動中最著名的領袖,甘地自幼深受印度教的非暴力思想影響。1883年,甘地就讀於倫敦大學學習法律,回國後在孟買以律師為業。由於目睹了印度人的悲慘生活和遭受的種族歧視。漸漸的甘地形成了非暴力抵抗的政治主張。
  • 為何禁慾、家暴的甘地身邊總有女人?知道真相的侄孫女眼淚掉下來
    近期的印度並不安定,國內爆發了大規模的罷工遊行,據說上街示威群眾多達兩億。印度的罷工遊行向來有之,屢見不鮮,而聖雄甘地就是極富經驗的罷工遊行的倡導者和實踐者。他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趕跑了英國人,不過,甘地對於自己身邊的老婆就沒那麼溫柔了。甘地的父親是當地的土邦首相,出身印度教貴族的他在13歲就完成了眾多單身青年都未能完成的事業——有一個老婆,甘地的老婆是一個比他大的文盲女孩嘉斯杜白結。過早地步入成人生活,其實給靦腆、害羞的甘地造成了蠻大的影響,一個孩子根本無法知道如何行使一個丈夫的責任。
  • 聖雄甘地反對我國抗日,希望感化日本,猶太人:你聽說過集中營嗎
    莫罕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的領導人,印度國民大會黨的領袖。他在印度有著崇高地位,被印度人民尊稱為「聖雄甘地」。他最著名的思想——「非暴力不合作」,給印度帶來了深遠影響,甚至還在二戰中勸誡我國停止抗日。
  • 「印度國父」甘地的眼鏡再現江湖,即將被拍賣,只要13萬人民幣?
    據美媒CNN報導,一副被認為屬於印度獨立運動領袖聖雄甘地的眼鏡將以超過1.9萬美元(約13萬人民幣)的價格被拍賣,這副眼鏡目前在一個繁忙的工業區被展出。 甘地是印度國父,也是提倡非暴力抵抗的現代政治學說——甘地主義的創始人。
  • 甘地的非暴力思想,面對戰爭可行嗎?
    聖雄甘地簡介甘地的全稱是莫罕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他出生於1869年年,1948年元月去世。甘地在印度被尊為聖雄,因為他領導了印度民族解放運動,同時也是印度國民大會黨的領袖。他生在富裕家庭,父親就是當時一個土邦的首相,他得以在19歲遠赴英國學習法律。甘地出生時印度正處於英國的殖民主義控制之下,他的家庭氛圍是傳統的苦行僧做法,從小他就是一個膽小、羞澀傳統的男孩,13歲在父母安排下和一個沒念過書的女孩結婚。
  • 鐵娘子英迪拉·甘地之死,倒在貼身侍衛槍口下的印度女總理
    1984年10月31日,擔任了兩屆印度總理的英迪拉·甘地,正在政府大廈的私人花園內散步時,她的兩名錫克教貼身保鏢對其開了三十槍,英迪拉·甘地血濺當場,不幸身亡。英迪拉·甘地成為印度歷史上第一位遇刺身亡的總理,也是甘地家族第一位遇刺身亡的成員。
  • 索尼婭·甘地:來自義大利的印度政壇女王(上)
    誰也沒有想到,這個叫Antonia Maino的義大利女孩,半個世紀後會跨越半個地球成為印度百年老黨的黨主席,也是國大黨自印獨立後首位外國出生的掌門人和迄今為止任期最長的黨主席,她就是:索尼婭·甘地。    Antonia出生在保守的羅馬天主教家庭,家中三姐妹一直上教會學校。
  • 蔣介石宋美齡曾到印度宣傳抗日,卻遭甘地嚴詞拒絕
    為了拉攏中國,英屬印度的總督也邀請蔣介石夫婦到印度進行國事訪問,在1942年的2月,蔣介石和宋美齡訪問了印度。中國遠徵軍在2月18日,蔣介石夫婦在加爾哥達會見了成名已久的重量級人物聖雄甘地。甘地甘地當時雖然已經80多歲,但是頭腦非常清醒,他很清楚蔣介石來找他的目的,就是為了拉他一起打日本。
  • 為印度獨立而鬥爭的偉大貢獻者——甘地
    18世紀的印度,英法殖民猖獗,都說有壓制的地方就會有反抗,殖民者各種不平等的政策,導致在1857年激起了印度人民的抗爭,可是實力羸弱的印度卻還是被英國鎮壓了下來,當時的時代背景是壓制和抵抗。小時候的甘地就在這種條框中成長,規規矩矩的乖孩子,13歲的甘地聽父親的話與同齡的女孩成婚。
  • 當崇高理想遭遇嚴酷現實,這位印度國父用了整整55年去作鬥爭
    而筆者今天想要說的就是印度國父聖雄甘地,為什麼被稱呼為聖雄?這是世界著名哲學家泰戈爾在1915年贈予他的尊稱,意思是指:甘地合聖人與英雄於一身。 甘地出生在一個信奉印度教的高官家庭,自小就受到非常良好的教育。雖然13歲時為迎合父母與一女孩結婚了。 但青年時期的他並不甘於平凡。
  • 川普和妻子甘地墓前用力撒鮮花致敬,還檢閱了印度總統府儀仗隊
    25日,川普在印度的訪問進入第二天,在新德裡印度總統府舉行的歡迎儀式上,川普檢閱儀仗隊,之後他在第一夫人梅拉尼婭·川普的陪同下拜訪了甘地墓(Raj Ghat),並向聖雄甘地致敬,敬獻了花圈並撒鮮花紀念。
  • 印度駐美大使館外,甘地雕像遭錫克教抗議者破壞
    【環球時報報導 記者 吳鳴】據印度《論壇報》14日報導,印度駐美國大使館外的聖雄甘地雕像12日遭到錫克教分離主義者的破壞。對此,印度駐美使館表示強烈抗議。 《印度教徒報》稱,事發當天,美國多地的錫克教青年正舉行和平抗議活動,以聲援印度農民反對農業改革法案。
  • 甘地生平簡介
    莫罕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Mohandas Karamchand Gandhi,1869年10月2日—1948年1月30日), 也稱作「聖雄甘地」,是印度民族主義運動和國大黨領袖。他既是印度的國父,也是印度最偉大的政治領袖。他帶領國家邁向獨立,脫離英國的殖民統治。
  • 甘地雕像在美抗議活動中被破壞,被塗「種族主義者」等字眼
    【環球網報導 記者 侯佳欣】「今日俄羅斯」(RT)4日報導,當地時間3日在華盛頓,印度駐美國大使館附近的一座印度國父聖雄甘地的雕像在抗議活動中被破壞,警方尚未確定肇事者身份。RT援引印度亞洲國際新聞社(ANI)消息稱,當地警方已啟動調查,不過並未公開其他相關細節。RT提到,目前,甘地雕像遭破壞的動機尚不清楚,但甘地的批評者曾指責他早年間在種族歧視和性別歧視問題上表現無知。那些給甘地貼上「種族主義者」標籤的人經常提到他1903年說過的一句話,甘地當時形容南非黑人「麻煩,非常髒,生活得像動物一樣」。
  • 快來看看一代聖雄甘地怎麼說素食
    編者註:莫罕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1869年10月2日-1948年1月30日),尊稱聖雄甘地,是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的領導人和印度國家大會黨領袖。
  • 甘地紀念館特地準備了素食小吃,川普卻一口也沒吃
    當地時間2月24日,美國總統川普在印度古吉拉特邦艾哈邁達巴德訪問期間,特地來到了市郊的聖雄甘地紀念館參觀。作為一項重要的傳統,甘地紀念館的工作人員特地提前為川普總統和妻子梅拉尼婭準備了當地特色的素食,遺憾的是川普總統卻不給對方面子,參觀過程中一口也沒吃。
  • 印度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領導人之一,是全球和平的象徵
    印度( 2019.08.15 ),今年是聖雄甘地誕辰 150 周年。印度( 2019.08.15 ),莫罕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尊稱「聖雄甘地」是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的領導人、印度國民大會黨領袖。烏茲別克斯坦( 2019.10.2 ),聖雄甘地是 20 世紀的巨擘之一,是全球和平的象徵,也是最弱勢群體的擁護者。聯合國( 2019.10.2 ),聯合國郵政處為紀念聖雄甘地誕辰 150 周年發行了郵票。
  • 這些勇敢的印度女孩對童婚說不
    在那個村子裡,女孩通常在12歲或13歲時結婚。Kanak有姐姐也有妹妹,妹妹在13歲就已經結婚。在她姐姐結婚之後,她的家人開始向Kanak施壓進行逼婚。「我向母親解釋說我想學習。她卻說即使結婚後我也可以繼續學習。我很不安。我找到了我姐姐和姐夫。他們試圖說服我的父母,這就是我有機會接受我的教育,「Kanak Lata說。
  • 印度人的這項全民特殊愛好太神奇,連聖雄甘地也無法例外
    印度的一些醫院和小診所大多會在病人候診處放一個糖罐子,孩子們去看病的時候往往能得到糖果作為鼓勵。但甜蜜的糖果有時也會成為女嬰墮胎的「幫兇」。據印度媒體報導,有些小診所的醫生會向孕婦及其家人透露嬰兒性別。如果希望了解嬰兒性別,在做B超檢測前私底下塞個紅包,檢測完成後,醫生會給孕婦發顆糖,如果是男孩就給顆藍的,是女孩就給顆粉的,一切盡在不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