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警闢謠:「塑膠袋製作大米」系謠言

2020-12-19 忻州網警巡查執法

近日,微信中瘋傳一段兩分鐘的視頻。視頻中,一男子不斷將一個個塑膠袋放入一臺機器,經過熔解、拉絲、切割等工序,最終生產出一粒粒狀似米粒的白色固體。視頻配有文字稱:「這就是假大米的製作過程。」如圖↓

「假大米???我們每天吃的大米不會是塑膠袋做的吧?」視頻震驚不少網友,並引起廣泛轉發。事情真相究竟如何?其實「塑料大米」是一個傳了很久的謠言!

央視的闢謠報導:

據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聯繫到一位塑料行業人士。當他觀看了網傳視頻後表示,這根本不是在製造什麼塑料大米,而是一個最基本的塑料造粒過程。他說,視頻中所用的設備在塑料行業很常見,應該就是一臺塑料造粒機。他說,工廠把回收來的塑料放入塑料造粒機,生產出再生塑料顆粒。這些顆粒是再次製作塑料製品的半成品原料。而之所以要做成顆粒狀,是為了便於進行儲存、運輸。這位業內人士還提供一張類似塑料造粒機的圖片,這臺機器與視頻中的機器幾乎一模一樣,有一個放置廢舊塑料的入口,經過加工也會有個「出絲」的過程。

是不是和視頻中的機器一模一樣?

  他還告訴記者,這類再生塑料顆粒的均價為每千克10元左右,而普通大米每千克不超過5元。塑料顆粒生產成本比大米高多了,怎麼會用塑料去替代假大米呢?騰訊較真平臺也指出,網上流傳的「塑料大米」加工的視頻,但其實視頻展示的不過只是再生塑料顆粒的加工過程,和大米八竿子打不著關係。不過,識破這則謠言,也無需知道視頻裡到底在做什麼。因為拿塑料顆粒「假冒」大米會很容易被識別出來,根本騙不了人,比如同樣泡在水泡,塑料顆粒會浮起來,而大米會沉下去,且兩者的口感也完全不一樣。商家沒有可能造假還留這麼大一個破綻,這麼幹純粹是惹火上身。(文源:中國食事藥聞)

網警提示:

提醒網友,網絡不是法外之地,網絡造謠、傳謠屬於違法行為。在官方並未發布正面報導或者回應時,網絡上的傳言均可能是謠言。要學會辨別網上的信息,不以訛傳訛。遇到不能確定的消息,切勿公開求證,避免二次傳謠。廣大網民應自覺抵制謠言,多方核實辯真偽,轉發評論需謹慎。網民應理性看待網絡謠言,在日常的生活和上網活動中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

相關焦點

  • 網警闢謠:「網傳張豔2歲女兒在肥城市安莊大潤發附近被拐」系謠言!
    近日,我市網民微信群出現這樣一則消息:本人張豔,電話18712587123,今天上午的2歲女兒在山東省肥城市安莊大潤發附近被人拐走了,女兒能說出爸爸的手機號碼,從監控看是被一個四十多歲男人抱走了,現我們家老太太都急瘋了,有知情者請告之 萬分感謝……經核實,我市未發生兒童被拐失蹤警情,該消息確認為謠言
  • 海南網警闢謠 非洲豬瘟致人死亡系謠言
    5月8日,省公安廳網絡警察總隊就近日有人在微信群傳播非洲豬瘟在儋州致人死亡的言論進行闢謠。近日,有人在微信群傳播非洲豬瘟在儋州致人死亡的言論,儋州市公安局網警支隊立即開展調查,經向相關部門核實,儋州市未發現非洲豬瘟致人死亡事件,該消息為假消息,該市的非洲豬瘟疫情已經得到控制,非洲豬瘟病毒不會傳染人,請大家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
  • 網警:系謠言
    小編感覺到已無力反駁 小編解釋無力,來聽聽鹹寧網警怎麼說 近日,我市通城縣部分網民在微信群傳播一段「美味肉鬆」為棉花做的謠言視頻。稱「在世紀華聯超市買的肉鬆,通過網上看到的視頻,將該肉鬆做下實驗,發現美味肉鬆可以用打火機點燃也是棉花做的」。
  • 上海闢謠平臺5月謠言榜:「棉花肉鬆」、「塑料大米」上榜
    榜單中這些謠言令人髮指| 上海闢謠平臺5月謠言榜  上海闢謠平臺今天發布「2017年5月謠言榜」。整個5月,謠言圈的表演堪稱「精彩」,「棉花肉鬆」、「塑料大米」、「愛滋針」等輪番上場,搞風搞雨。不過闢謠君和網警蜀黍也同樣給力,謠言陰謀被一一粉碎,造謠者也都被揪了出來,受到了法律的懲罰。現在,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這些蠱惑人心的謠言。
  • 「網警闢謠」:這是真的嗎?騰訊要開始「封群」了?
    網警蜀黍在網上搜索發現,去年開始該謠言曾在全國各地流傳,柳州網警、廣州網警、曲靖網警等各地網警紛紛闢謠。騰訊公司方面:2018年7月9日,騰訊微信安全中心公開闢謠:此消息為子虛烏有,請廣大用戶放心使用。
  • 肉鬆是棉花做的,紫菜、大米是塑膠袋做的!這些謠言害人不淺
    造謠張張嘴闢謠跑斷腿近日,倆青島大姨拍了段「棉花肉鬆」視頻發朋友圈,引起了轟動:其中一位青島大姨說,她的朋友在附近一家蛋糕店買來的蛋糕,吃了一口後發現不對勁。造謠男子已經被行政拘留7天,難道只有看守所能制止謠言?謠言止於智者成年人要對自己的言行負責一條條視頻在朋友圈上瘋傳,竟然都是只用一碗清水做的實驗,這背後是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淪喪?靠水做鑑定,那要科學幹嘛?
  • 百度闢謠平臺上線 將在搜索中對「謠言」標註及說明
    相信有不少朋友都會看到朋友圈有一些「謠言」信息,基於此,百度於9月27日正式上線百度闢謠平臺,同時百度公布來自全國各地的372家網警執法巡查帳號正式入駐該平臺,百度希望利用技術革新及合作共享,通過該平臺打造全國最大的謠言及闢謠資料庫。
  • 「淨網2019」網警闢謠:網傳「一學生雨天走斑馬線摔倒 不幸身故...
    網傳「一學生雨天走斑馬線摔倒 不幸身故」系謠言。黃石網警曾發文闢謠▼網警提醒: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有關規定,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將被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
  • 5元1斤的大米是塑料做的?食藥監總局闢謠(圖)
    7日,國家食藥監總局在其官方微信帳號「中國食事藥聞」以專題形式進行了闢謠,所謂的「塑料大米」事件其實是一個傳了很久的謠言。  有人懷疑買到「塑料米」  記者發現,「塑料大米」的視頻長約兩分鐘。視頻中,一位男子不斷將塑膠袋放入一臺機器中,經過熔解、拉絲、切割等多道工序後,米粒狀白色固體被生產出來。
  • 泉州網警緊急闢謠
    昨日上午,新浪微博「泉州網警巡查執法」闢謠稱:「專家稱棉花做肉鬆幾乎不可能!部分企業也發微博進行澄清。」對於此次傳播,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相關企業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謠言並未擴散,也未對企業造成影響」,因此企業暫不想通過媒體回應此事。泉州網警闢謠 部門抽樣檢驗記者了解到,目前流言對相關企業生產還未有實質影響,但有的企業已通過自有途徑表達關注。
  • 瀋陽網警闢謠
    網警說:瀋陽壓根兒沒這事兒 別以訛傳訛一家飯店門口,酒足飯飽的一群人突然起了爭執,其中一人暈倒在地。近日,這樣一段視頻在瀋陽市民的微信朋友圈中流傳,有人說這是一場同學聚會散場後,沒錢的同學把有錢又愛吹牛的同學刺傷了。真有這事兒嗎?
  • 網警闢謠:康師傅方便麵含多菌靈?假的,別傳了!
    蜀黍在此負責任的說:這是謠言!!!信息中稱「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已經播出...」,如果焦點訪談播出,那全國人民都可以看得到。那麼請問,視頻在哪兒?找不出來吧。小編搜索發現,這是一則典型的老謠新傳。2013年、2016年、2017年就曾出現過相似的謠言,只不過,原來只是「雪花啤酒」、「可樂」,這次加上了「果粒橙、綠茶,雪碧、康師傅方便麵…」。多地網警已闢謠。近年來,朋友圈、微信群成了謠言的重災區,你是不是發現,自從有了微信,吃啥啥不對,做啥啥都錯。
  • 西安網警:發早安晚安圖片視頻會被盜取個人信息?謠言!
    相關謠言信息從2015年起就在網絡上流傳啦~ 每逢元旦、除夕、春節、中秋、國慶節……各大節假日都會換個「馬甲」,在微信群、QQ群裡出現。同時,此類謠言還可能換個抬頭,比如「公安系統要求提示」、「銀行總部下發通知」、「老師同學們緊急注意」等,變身出現在各個工作群、家庭群、學校群、交流群、歡樂聊天聚會群……多地網警已對此進行闢謠。除了網警,2016年9月,解放日報上觀新聞也曾發布《發個早安圖片視頻,個人資料就被盜了?這是謠言!別再轉了》一文,明確指出,在圖片和視頻裡嵌入釣魚程序,在技術上並不容易實現。
  • 對「塑料粉絲」謠言不能止於闢謠
    懲戒謠言,不缺法律依據;查究謠言來源,更不缺技術性手段。只有堅持露頭就打、嚴格執法,才能終結謠言   先有「紫菜是用塑膠袋製成的」謠言傳播,最近又傳言稱龍口粉絲也是塑料做成的。對此,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澱粉及澱粉製品專業委員會發布了聲明和闢謠,稱燃燒鑑別方式並不科學,並已經報警,追究謠言散布者的法律責任(3月20日《現代快報》)。  網際網路在帶給人們信息傳遞的便利與快捷之餘,也讓謠言的製造與傳播變得輕而易舉。從「塑料紫菜」到「塑料大米」再到「塑料粉絲」,謠言的肆無忌憚、狂妄猖獗可見一斑。
  • 網傳海口「府城鳳翔花園B區母女兩為彩禮跳樓」系謠言
    經海口網警方面核實,該信息系謠言。網際網路上出現多個此類版本的謠言信息。(截圖)煙臺網警、太原網警的官方闢謠。(截圖)海口網警方面經過核實發現,網際網路上也出現多個此類版本的謠言信息。該視頻實為3月23日天津男子從8樓墜下,一女子拽著其衣褲想阻止其墜落未果,墜樓男子性命無礙。
  • 網警闢謠「雲浮肉鬆麵包、肉鬆蛋糕上的肉鬆是棉花」系謠言
    網警小編提醒廣大網友:網絡不是法外之地,言論自由更不是違法犯罪的保護傘。廣大市民應注意識別和自覺抵制網絡謠言,做到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特別是對未經核實、缺乏科學依據、斷章取義的信息,不要輕易相信,不要隨意轉發,更不要推波助瀾,故意擴散謠言。發布謠言或者不實信息,不管是原創還是轉發,都要承擔相應的責任。造成社會恐慌或不良影響,公安將依法追究責任。
  • 濟寧網警闢謠:嘉祥「李先生牛肉麵」飯店昨日發生鬥毆致人死亡?假的!
    濟寧網警闢謠:嘉祥「李先生牛肉麵」飯店昨日發生鬥毆致人死亡?假的! 2018年09月20日17:20  來源:濟寧網警 近期,一則信息在濟寧微信群、朋友圈被多次轉發,信息內容:「昨天在嘉祥百貨大樓對面的李先生牛肉麵飯店裡,二個家庭帶著小孩在臨近的二桌吃飯
  • 網警闢謠「西瓜瓜瓤裡有黃白色的筋是因為打過針的」系謠言
    有關西瓜的謠言可以說是每年都有,一則「只要瓜瓤裡有黃白色的筋,就說明這個西瓜打過針了」的謠言消息在各大社交平臺瘋傳。西瓜成為夏日裡老百姓消暑必備,然而「西瓜打針變甜」的說法卻屢屢給消費者造成困擾。其實,在網上搜索一下就看到這類謠言幾乎每年夏天都會死灰復燃對此,《人民日報》《寧波日報》等媒體曾通過實驗告訴公眾,給西瓜打針,瓜農無利可圖,不具可操作性。
  • 食藥監闢謠5大謠言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相信眾多親們從朋友圈裡或從網上看到過:「紫菜是塑料做的」「皮皮蝦被注膠」「在外面喝粥等於喝膠水」……等等食品謠言,不光有圖片還有視頻,而且標題驚聳,給社會帶來了恐慌。 那麼,最近又有哪些謠言上榜?5月15日,省食藥監闢謠5大謠言。
  • 瀋陽網警:兒童飲料裡有肉毒桿菌?孩子喝飲料容易得白血病?謠言!
    我是瀋陽網警大疏,大家周末好啊!美好的周末,大家打算怎麼過?這麼好的天氣裡不少家長朋友會帶著小寶貝們出去遊玩吧?記得給寶貝們帶上吃喝喲!吃喝嘛,各有所愛什麼牛奶、可樂、爽歪歪。。。好多哦不過有的家長朋友可能就不放心給孩子喝這些了為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