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耳熟能詳的「中國名曲」,居然都是日本人寫的

2021-01-22 世界音樂


昨天,紫禁城600歲了。


在許多關於它的介紹視頻,你總會聽到一些中國風濃厚的音樂作品,而想要繼續了解這些BGM時,卻突然發現原來創作者居然是位日本音樂人...

這些音樂作品明明是日本音樂人寫的歌,但搭配中國背景的電影或者畫面後,竟毫無違和感,還讓人覺得十分的合適。
你可能會好奇,為何這些日本音樂人寫起中國風的作品時這麼「6」?


其實可能原因有二:


第一,中日畢竟都屬於東亞文化圈,之前的文化差異比起歐美國家,並沒有這麼大,而且日本傳統文化更是在古代時直接汲取於中國,奈良時代時,日本官方可是會年前派遣「遣唐使」前來中國學習。


第二個原因,則是因為二戰之後,日本流行音樂受到了西洋音樂的巨大影響,不再大規模地使用如名曲「櫻花」那樣的日本傳統音階,特別是在昭和時代,被流行度最大的是六聲音階,而這與中國聽眾所熟悉的「宮商角徵羽」十分相似,所以...就造成了我們的錯覺。


以下這6首作品,便是日本極其優秀的音樂人們所創作的歌曲,它們有的大氣磅礴,有的鄉愁悠悠...實在是太容易被誤以為是中國人所創作的歌曲。帶上耳機,一起來評鑑一番!


相關焦點

  • 這些耳熟能詳的經典歌曲,原來都改編自這位日本女歌手!
    這其中也不乏一些曾經廣為傳唱的經典曲目,很多歌手在購買歌曲版權時將目光盯向了鄰國日本。在日本一位知名女歌手的歌曲成了廣大港臺歌手選擇的對象她就是——中島美雪。在日本中島美雪的身份眾多,女歌唱家、音樂創作人,廣播主持人、作家、演員這些都可以寫在她的履歷表上。
  • 這些中國古代樂器都有那些千古流傳的名曲?
    又名漢箏、秦箏、瑤箏、鸞箏,是中國漢民族傳統樂器中的箏樂器,屬於彈撥樂器。它是中國獨特的、重要的民族樂器之一。用它所創造的名曲有《高山流水》、《梅花三弄》等。2、古琴。又稱瑤琴、玉琴、絲桐和七弦琴,是中國傳統撥弦樂器,有三千年以上歷史,屬於八音中的絲。古琴音域寬廣,音色深沉,餘音悠遠。用它所創造的名曲有《廣陵散》、《胡笳十八拍》、《平沙落雁》等。3、琵琶。
  • 中國電影樂團中外流行名曲交響音樂會
    中國電影樂團中外流行名曲交響音樂會將於7月30號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舉行。創建初始,它是一支僅有四十多人的管弦樂隊,隸屬於北京電影製片廠。樂隊成立之初,即為新中國兩部重要紀錄史片(1949年7月)配樂。  1951年,樂隊在北京舉辦了「新片展覽專場音樂會」、「電影音樂專場音樂會」,首次將電影音樂搬上了音樂會。著名指揮家張寧和擔任創業階段的首席指揮。
  • 這些耳熟能詳的中文流行歌居然都是翻唱?
    鄭秀文這首大家耳熟能詳的《獨一無二》儼然成為了鄭秀文的代表作之一,但她並非是原唱。單曲《哇》更是連續三周蟬聯音樂榜冠軍寶座,並創造單日最高1.5萬張的銷售記錄她還來中國參加了《同一首歌》等多個知名節目,相信很多人都記得她那標誌性的大扇子、披肩長發、髮簪和手指麥,由此也開啟了一陣潮流。
  • 日本人愛吃的這些中華料理,在中國卻是從未見過……
    而那些所謂的中華料理,不僅外觀和味道很奇特,不少人還真是頭一回見。下面小見就來盤點下,那些在中國沒有,卻在日本被發揚光大的「中華料理」吧! 一、天津飯
  • 日本不但對中國詩詞情有獨鍾,還寫進了教科書
    這些詩詞,在讓人感到暖心的同時,又感受到了中國文化的優雅。原來,我們在鼓舞別人、安慰別人時,不一定非得是千篇一律的「加油」「不哭」。 那時候,日本為了學習中國先進的文化,在交通極為不便的情況下,先後向唐朝派出了十幾次遣唐使團。遣唐使團將中國的許多律令制度、文化藝術、科學技術、風俗習慣等傳回了日本,其中也少不了中國人引以為豪的唐詩。 唐詩進入了日本,宋詞自然也不例外。李清照、蘇軾、辛棄疾、柳永等人的經典詞作在日本民間耳熟能詳,他們的名字也為日本人所熟知。
  • 久石讓與新日本愛樂樂團雲合奏龍貓名曲《散步》
    久石讓與新日本愛樂樂團雲合奏龍貓名曲
  • 這些來自中國的app,正引領著日本女生的流行風向!
    前段時間,日本著名的招聘求職網站Mynavi就2018年上半年10-20歲女生的選擇趨勢進行了調查,在「流行的事物」排行榜中,排名第一和第三的竟然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抖音和《荒野行動》。就算不是抖音的用戶,抖音神曲總會哼個一兩首吧~但讓人沒想到的是,抖音居然讓大批日本年輕人淪陷了。抖音的國際版Tik Tok自去年夏天登陸日本以來,熱度就一路飆升。
  • 日本人能大致看懂中文嗎?年長的日本人寫的一手好字,讓我汗顏!
    日本人能大致看懂中文嗎?年長的日本人寫的一手好字,讓我汗顏!大致可以,因為日語本來就是從漢語中演變出來的一種亞文化文字,因此他在使用的過程中摻雜著大量的漢字在裡面,而且很多漢字都還保留著古漢語的發音和意思,所以很多大多數日本人都能熟練的看懂中文,甚至有的年紀大的日本人還能寫得一手好書法,這不得不讓我這個地地道道的中國人感到汗顏。日語起源於漢語,這意味著日本人想要學好日語,就必須要學習漢字。
  • 才知道,日本最愛吃的居然是中國菜,有沒有很驕傲
    才知道,日本最愛吃的居然是中國菜,有沒有很驕傲?日本是和我們中國淵源特別深的一個國家,拋開一切政治元素不說,日本和我們中國人吃的食物其實有很多相似之處的,而且如果你對日本有過了解的話,你會發現原來日本人最愛吃的竟然是我們中國菜。
  • 典輯之名名不虛矣——評嶽峰新編《中國二胡名曲典輯》
    其中,2009年由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樸東生會長策劃、啟動《華樂大典》系列叢書各卷本編撰工程,並出任總編委會主任,是一項具有劃時代意義重典。《華樂大典·二胡卷》基本上具有二胡音樂「集大成」的性質。[i]嶽峰編《中國二胡名曲典輯》(一下簡稱「典輯」)則是目前筆者所見二胡領域極具特色之輯本,值得二胡音樂界研讀與推廣。
  • 日本三味線組合「吉田兄弟」登上海舞臺 《火影忍者》動漫名曲等...
    【解說】12月24日晚,風靡數十年、傾倒億萬人的日本後現代搖滾三味線人氣組合「吉田兄弟」正式登陸上海梅賽德斯奔馳文化中心,為中國觀眾帶來一場「太平之夜」音樂會。   據了解,三味線是日本的一種傳統弦樂器,源於中國樂器三弦,有著重要的歷史藝術價值。
  • 盤點世界各國的國菜,韓國是泡菜日本是「刺身」,中國居然是它
    每個國家都有屬於當地最為美味吃的食物,而被堪稱是國菜的這些美味佳餚,所謂的國菜就是提到這個國家就會想起的美食,韓國和日本最容易採猜測,而中國美食很多,很多都可以代表國菜,殊不知最後是這種。下面就來盤點世界各國的國菜,韓國是泡菜日本是「刺身」,中國居然是它,來看看吧披薩作為西餐裡面的主食,其實很多人倒是蠻喜歡吃的,雖然說是作為西餐,但是只有法國人把它當做是主食,很多時候吃到這種食物只會更為喜歡吃,有各種口味披薩可以選擇
  • 日本人疑惑:搞不懂中國,在自己的國家內居然還得倒時差
    想來大家都知道,全世界一共有24個時區,就像是中國用的北京時間是在東八區,而美國在西五區到左右,因此中國在白天的時候,美國一般都在黑夜,但是對於時區這個觀念,日本就一直用著東九區,時間點上比中國多上一個小時。日本人疑惑:搞不懂中國,在自己的國家內居然還得倒時差,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The One鄭淳元發首張中文專輯 收錄多首中文名曲
    專輯同名歌曲《因為有你》更是The One鄭淳元傾力打造的全新歌曲,不論是詞曲創作還是錄音過程,無數遍的修改與試唱,只為把那份感謝寫進歌聲裡。 收錄多首中文名曲 The One鄭淳元此次發行的首張全新中文專輯,將收錄幾首歌迷耳熟能詳的經典中文歌曲,編曲和錄音部門更與韓國頂級團隊合作,全新改編用心演唱,希望能與歌迷朋友分享。
  • 日本人:中國不可怕,可怕的是中國遊客吃海膽居然用勺子挖著吃
    日本這個國家我們都很熟悉,其他方面我們就不說了,單純從飲食的角度來看的話,我們都知道日本是一個水果價格很貴的國家。這都是因為日本是一個島國,種植面積比較少,所以類似於水果這樣的農作物產量比較低,價格比其他國家都要貴很多。
  • 讓日本人自豪的這些美食,都來自於中國!你還花大價錢去吃日料
    因為一些歷史的原因,所以日本的很多文化都來自於中國,因為中國畢竟是文明古國之一,所以歷史悠久,蘊含著中國優秀的傳承。可是很多日本的食物,原本也是起源於中國,有些日本人雖然還不承認,但是有幾種美食,他們已經承認是中國人帶到日本的了。
  • 李嵐清披露江澤民恢復世界名曲失傳歌詞經過
    一首世界名曲失傳歌詞的再現 在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學校中,曾經傳唱流行過許多著名的中外歌曲,中國歌曲如《送別》、《畢業歌》、《梅娘曲》、《教我如何不想他》、《大路歌》、《義勇軍進行曲》、《松花江上》、《長城謠》、《漁光曲》、《嘉陵江上》、《秋水伊人》、《天涯歌女
  • 中國這一種蔬菜,到了日本居然可以賣到一斤1000塊,你們有沒心動
    世界美食種類非常多,其中就有一部分人非常喜歡吃日本的料理。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日本的海鮮美食都是特別有名的,有壽司、生魚片還有魚子醬,每次去日本吃這些東西的時候都需要蘸上一點芥末醬。在中國,很多人也是非常喜歡吃芥末的,每次吃海鮮的時候都喜歡學習日本一樣蘸上一點芥末。但是平時經常看到的芥末你們知道長啥樣嗎?其實芥末就是用山葵製作而成的。日本每年對芥末的需求是非常大的,日本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山葵來製作芥末。
  • 那些日本歌壇的風雲人物,在國內卻鮮為人知,你認識幾個
    作為近鄰,大多數國人對日本歌曲都不陌生。從經典民歌《Sakura(櫻花)》到現代網絡歌曲《GokuRakuJoudo(極樂淨土)》,這些旋律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國人。然而這些只是龐大的日本樂壇的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