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贛州)稀土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在江西贛州舉行

2020-12-14 人民網江西頻道

人民網南昌7月9日電 7月8日,中國(贛州)稀土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在江西贛州舉行。

本次論壇主題為「創新 綠色 安全 高效」,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近20位院士,以及國內稀土行業協會學會負責人、重點科研院所高校專家、六大稀土集團及國內稀土行業企業代表等共450餘人參會。論壇設置一個主論壇和三個平行論壇,分別探討了稀土產業高質量發展新思路、新技術、新工藝。

贛州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著力解決稀土礦山歷史遺留問題,按照「宜工則工、宜林則林、宜耕則耕」的原則,實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有效呵護綠水青山。

藉此次論壇召開的契機,贛州將大力推動科技創新,加強項目環境保護,促進綠色轉型,加快產業升級,推動稀土產業高質量發展,打造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範區。(艾鑫 張惠婷)

(責編:邱燁、帥筠)

相關焦點

  • 贛州工業高質量發展論壇舉行(圖)
    中國江西網訊 記者曾靈報導:12月28日,贛州工業高質量發展論壇舉行。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院士鄔賀銓,中國科學院院士蔣華良,中國工程院院士楊裕生、黃小衛,寧波智能製造產業研究院理事長甘中學及贛州市相關領導出席。
  • ...材料分會二屆二次會員大會暨2019中國稀土永磁論壇在贛州順利召開
    中國稀土行業協會磁性材料分會二屆二次會員大會暨2019中國稀土永磁論壇在贛州順利召開2019年11月7-8日,由中國稀土行業協會磁性材料分會主辦,中國南方稀土集團有限公司、江西金力永磁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虔東稀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贛州晨光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辦的
  • 這個高規格的論壇在贛州市舉行,透露了哪些信息?
    //中國(贛州)稀土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在我市舉行//劉奇出席開幕式並講話 易煉紅主持鍾志華相裡斌李炳軍講話 唐軍趙力平吳曉軍等出席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稀土產業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7月8日,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與江西省人民政府在我市共同主辦中國(贛州)稀土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以「創新、綠色、安全、高效」為主題,匯聚國內院士專家智慧,進一步凝聚共識、謀劃未來,促進稀土產業高質量發展。
  • 「紅軍長徵論壇」在贛州舉行
    12月8日,「紅軍長徵論壇」在贛州市舉行。省委副書記、贛州市委書記李炳軍出席並致辭。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副院長孫業禮,軍事科學院軍隊政治工作研究院政委崔連傑,貴州省委常委、遵義市委書記龍長春出席。
  • 中國(贛州)第三屆家具產業博覽會開幕
    本報贛州訊 (江西日報記者唐燕 通訊員劉雅瓊)5月28日,中國(贛州)第三屆家具產業博覽會在贛州市南康區開幕。省委常委、贛州市委書記李炳軍,副省長尹建業出席相關活動。    本屆家博會以「中國實木家具,健康走向世界」為主題,為期3天。
  • 江西省首屆女性人才論壇在贛州舉行(圖)
    圖為論壇現場   中國江西網訊 記者曾靈報導:10月16日上午,江西省首屆女性人才論壇在贛州舉行,論壇邀請了江西省創業的4名優秀女企業家作主旨演講  論壇上,4名優秀女企業家講述了一個個精彩的創業故事。
  • 2020年江西省第四屆水業環保發展高峰論壇在贛州舉行
    12月10日,「2020年江西省第四屆水業環保發展高峰論壇暨水業行業分會年度大會和設備展示會」在贛州舉行。此次大會由江西省城市建設管理協會水業行業分會、贛州水務股份有限公司主辦,全省城鎮供水、汙水處理、固廢物處置企業等單位參加,會議旨在進一步加強水業行業的溝通和交流,全方位展示城鎮供水、汙水處理、固廢物處置最新成果,推進水業環保領域高質量發展。
  • 為什麼贛州經濟發展水平在江西最低?未來贛州應該如何崛起?
    在江西現有的13個國家級貧困縣(蓮花縣、上猶縣、安遠縣、寧都縣、于都縣、興國縣、會昌縣、尋烏縣、遂川縣、樂安縣、餘干縣、鄱陽縣、修水縣)有6個位於贛州,佔比超過一半。02那麼,為什麼贛州經濟發展水平在江西最低?
  • 江西贛州市長:爭取贛州至臺北直航 拉近時空距離
    劉佔昆 攝   中新網南昌7月30日電 (劉佔昆 王姣)「贛州是臺灣客家先民的主要來源地之一,兩地血脈親情割捨不斷。」30日,江西省贛州市長冷新生表示,為拉近兩地時空距離,贛州將積極爭取開通「贛州至臺北」的直達航線。  據介紹,第六屆海峽兩岸客家高峰論壇和第十一屆贛臺經貿文化合作交流大會將於8月中旬在江西贛州舉行。
  • 贛州、遵義、延安三地共同舉辦「紅軍長徵論壇」
    江西贛州、貴州遵義、陝西延安三地共同發起的「紅軍長徵論壇」8日上午在江西贛州舉辦。 劉佔昆 攝中新網贛州12月8日電 (記者 劉佔昆 蘇路程)江西贛州、貴州遵義、陝西延安三地共同發起的「紅軍長徵論壇」8日上午在中央紅軍長徵出發地——江西贛州舉辦,三方還籤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開啟了紅軍長徵沿線城市交流合作的新篇章。江西贛州、貴州遵義、陝西延安三方籤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開啟紅軍長徵沿線城市交流合作的新篇章。
  • 江西贛州把「光頭山」變成「花果山」
    據統計,2012年以來,贛州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4310.44平方公裡,治理崩崗4334座(處),建成水保生態示範園56個,其中5個被評為國家科技示範園區。  尋烏縣稀土開發始於20世紀70年代,由於過度開採,礦區出現山坡荒地化、土壤沙化等情況,水土流失嚴重。
  • 「稀土王國」贛州每年超採2萬噸 盜採1噸賺10萬
    1月19日,國土資源部公布,江西贛州為稀土國家規劃礦區,該區域稀土的勘探、開採、儲備將得到更嚴格的管制。  稀土金屬的重要性正愈來愈受到重視,它能被廣泛應用於航空、信息、能源等現代工業中,甚至每塊iPhone屏幕都會用到。  而多年來,中國的稀土礦被大量走私出口,國家於2006年開始實行更嚴格的稀土限產政策,此後並限制出口。
  • 政協委員:將贛州打造成中國「稀金谷」 建設稀有金屬交易所
    中國江西網訊 記者李運輝報導:江西具有得天獨厚的中重稀土資源優勢,是我國南方離子型稀土發現地、主產地,贛州市稀土遠景儲量近1000萬噸,在國內外同類礦種中位居第一,資源優勢十分明顯。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江西省稀土開發利用秩序不斷規範,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管理水平不斷提升,生態環境不斷改善,資源保障能力不斷增強,打造引領南方離子型稀土產業發展的龍頭集團已經初現雛形。
  • 贛州稀土借殼決策內幕 獨家還原典型案例的利益博弈
    儘管外界有不少人將他們斥為「賭徒」,但他們卻堅稱「贛州稀土沒有考慮過昌九是不可能的,至於為什麼最終變成借殼威華,這裡面肯定是利益導致的局中局。」  昌九生化被寄予厚望並非毫無依據。  2011年11月28日起,贛州國資委下屬贛州工投聲明將對江西國控持有的昌九集團實施收購,從而間接控制昌九生化。昌九生化將與贛州稀土一樣,由贛州國資委領導並控股。
  • 江西贛州出臺文件支持信豐建設高質量發展示範先行區
    央廣網信豐8月17日消息(記者王一凡 通訊員廖福玲)8月17日,記者從有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中共贛州市委、贛州市人民政府關於支持信豐縣建設高質量發展示範先行區的意見》出臺,《意見》中明確提出:信豐牢固樹立和踐行新發展理念,堅持高質量發展首要戰略,著力在產業發展、開放合作、能源保障
  • 首屆贛南原中央蘇區贛江口腔醫學論壇在贛州舉行(圖)
    圖為論壇現場  中國江西網/贛州頭條客戶端訊 吳先群、記者施自強報導:11月2日,由贛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舉辦的首屆贛南原中央蘇區贛江口腔醫學論壇在贛州舉行,贛州市衛健委主任劉春文,贛南醫學院黨委委員、副校長兼一附院黨委書記張小康,贛醫一附院黨委副書記、院長鄒曉峰等贛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領導出席論壇。
  • 贛州發文!信豐建設高質量發展示範先行區!
    8月17日,我市召開《中共贛州市委、贛州市人民政府關於支持信豐縣建設高質量發展示範先行區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政策解讀新聞發布會,市發改委、信豐縣有關同志作了簡要說明和解讀,並回答記者提問。 總體要求《意見》中明確提出:信豐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和贛州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和踐行新發展理念,堅持高質量發展首要戰略,著力在產業發展、開放合作、能源保障、城鄉融合、體制機制創新等方面先行探索高質量發展新路徑,進一步增強區域板塊支撐功能。
  • ...國際優勢集群品牌研討會(贛州)果蔬、茶籽油品牌建設論壇順利舉行
    朱秉發對於中國茶籽油品牌集群成立兩年以來做出的成績予以肯定,他表示,在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和中國林業產業聯合會品牌建設分會的指導下,中國茶籽油集群品牌在積極探索,開拓前進,在培育、策劃、推介茶籽油品牌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為進一步加強茶油品牌建設、打造茶籽油集群品牌升級版探索了路子,積累了經驗。  董校堂表示,「贛州果蔬產業發展潛力巨大。
  • 江西為贛州「量身」出臺政策 看看有哪些「乾貨」
    支持贛州打造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橋頭堡 「《若干政策措施》明確提出,支持贛州打造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橋頭堡的戰略定位為『三區一園』。」盧述銀說,以贛州市為主體,深化拓展與大灣區交流合作,創新體制機制和運作模式,探索建立合作共建、收益共享、風險共擔新機制,打造跨省區域合作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典範。
  • ...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離子吸附型稀土資源高效綠色開發與生態修復...
    據了解,「離子吸附型 高稀土高效綠色開發與生態修復一體化技術」,對提升江西稀土產業創新能力,搶佔稀土資源開發利用戰略制高點,推動我國稀土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項目總經費4862萬元,由南昌大學牽頭,聯合江西理工大學、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江西省離子型稀土工程技術研究有限公司、中國五礦稀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國內稀土行業優勢單位共同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