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一定見到過正在執勤的警犬,它們訓練有素,令行禁止。從呆萌可愛的幼犬成長為威風凜凜的警犬,一個這樣的角色不可或缺:他故意激怒警犬,又被警犬追著「逃竄」,最後被一口咬住。
扮演這個角色的,就是警犬撲咬助訓員。為了訓練出勇猛機警的警犬,他們每年要被撲咬上千次。
「說不害怕,那是假的」
一條中型警犬的體重在70斤左右,奔跑速度能達到每小時40公裡,為了讓訓練更加真實,警犬在撲咬時一般不加戴口籠。
回憶起第一次面對警犬衝擊的場景,警犬撲咬助訓員張明亮坦承:「要說不害怕,那肯定是假的。」
夏季的一天,地面被太陽曬得快要冒出青煙。警犬「北京」臥在訓練場一角,呼呼地吐著舌頭。「北京」是一隻馬裡努阿犬,身形修長健美,彈跳力極好。
突然,「北京」緊盯著遠處的一個身影,機警地豎起了耳朵。那是一個健壯的男子,手裡拿著一個硬物不斷揮舞著,向它靠近。警犬馴導員王帥牽緊了手中的犬繩,「北京」起身開始吠叫。
「襲!」王帥果斷下了指令。犬繩一松,「北京」立刻後腿蹬地,飛撲向男子,一口就咬住了他。
這是北京市公安局公交總隊警犬工作大隊在進行撲咬訓練。那位健壯的男子並不是真正的暴徒,而是撲咬助訓員李文龍。被這樣一個「小炮彈」從十幾米開外飛奔過來直直撞在胸口,饒是李文龍足夠健壯,也必須緩上一會兒。
「虧了有護具,不然那真是受不了。」李文龍介紹,為了保證人身安全,即使在三伏天裡,助訓員們也必須穿上全身防護裝備。十幾公斤的衣服上身,整個人看起來都「大了一圈」,還不等訓練開始,李文龍已經汗流浹背。
每天,撲咬助訓員李文龍、張明亮都要輪流迎接警犬的正面「襲擊」,一年下來,少說也要被撲咬千餘次。防護裝備的外側,滿是訓練留下的齒痕。
既是「敵人」也是「老師」
「助訓員的身份很特殊,他們既是警犬的『老師』,又是警犬的『敵人』。」警犬工作大隊勤務中隊副中隊長衛勇鑫是撲咬小組的教官。在撲咬訓練中,他們需要控制警犬的行為,而撲咬助訓員的訓練,能夠幫助警犬更迅速準確地鎖定目標、攻擊目標、制伏目標。撲咬訓練場景越貼近實戰,效果越好。
訓練時,撲咬助訓員先要不斷地刺激讓警犬興奮起來,進入戰鬥狀態。而在警犬撲咬過來的瞬間,助訓員要巧妙地轉身洩力,避免硬碰硬。
撲咬犬的牙齒和嘴部是它們的「武器」,是最需要保護的地方。於是在防護裝備裡側,助訓員用海綿板自製了護板,它既能減輕對助訓員的衝擊力,還能保護警犬的牙齒,防止雙方意外受傷。
對於助訓員來說,在訓練中受傷也是難免的事。就在記者觀摩當天,儘管隔著厚厚的裝備,張明亮的胸口還是被犬牙意外劃傷。雖然疼得不住吸氣,張明亮說的卻是「沒事,沒事」。
「場上是對手,場下是目標」
我們常說「場上對手,場下朋友」,在警犬大隊的每個人眼裡,所有的警犬都是戰友。但「北京」可不會意識到李文龍和張明亮也是同事、戰友,助訓員在警犬眼中就等同於攻擊的目標。
在一次訓練中,張明亮為了模擬犯罪分子的極端行為,在被警犬咬住時,張明亮極力掙脫,將警犬甩了出去。看到警犬倒地,張明亮全然忘了自己扮演的「敵人」身份,第一反應是衝上去看警犬是否受傷。而警犬依然堅定地執行著任務,再次起身將張明亮撞倒、撲咬。
「平時,我們都和撲咬犬儘量保持距離。」李文龍笑道,為了防止意外,下了訓練場,他甚至會避免和警犬產生眼神接觸。
衛勇鑫表示,訓練警犬的撲咬,不僅僅是要激發它們面對嫌疑人時兇狠的一面,更要讓它們在執行任務時做到令行禁止。特別是在地鐵站等狹小環境中,警犬必須絕對服從命令,才能在順利完成任務的同時,保證周圍群眾的安全。
在訓練中,「北京」便顯示出了一隻合格警犬的素養,攻擊時兇狠準確,而在王帥下了「停」的口令後,它便迅速冷靜下來,順從地跟著主人離開。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劉蘇雅
流程編輯:TF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