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州,江西最好吃的城市

2020-12-24 五美合意

說起美食,沒有哪個省份能像江西這麼謙虛。

說起江西,也沒有幾個城市能比贛州還要低調。

@錦時的日常

贛州,是大部分人的知識盲區,但要說起臍橙,連小編都能馬上舉手搶答:我知道,我知道,贛南臍橙!

@《中國故事》美食江西贛州篇

其實,這裡不僅是國臍橙最大的生產地,是紅軍萬裡長徵的起點,也是贛江和珠江的發源地,土地面積是四分之一個江西,還是一座能傲嬌地以江西省簡稱來命名的城市。

@與時間成長

贛州下面一共十幾個縣,是江西省人口最多的城市,算得上是真正的地大物博。

江西「老表」實在不吹牛,贛州菜是各個縣城特色菜的匯總,真真是可以十幾個縣城換著花樣輪番吃。像瑞金縣的牛肉湯,興國縣的米粉魚,信豐縣的蘿蔔餃,還有寧都縣的肉丸,安遠縣的三鮮粉等等,數不勝數。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 蒿粑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 九層皮

贛州的美食雖然連贛州市的門檻都沒跨出去,全國的知名度更沒法提,但卻擋不住識貨的老饕。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第一集一口氣就提到了三種江西美食,其中兩種都來自贛州。(嗚嗚嗚~贛州美食的春天終於要來了!)

清晨的贛州浮橋魚市@九回時間旅行

不過,贛州人民倒並不介意贛州菜能否走出江西打響全國,還是和往常的每一天一樣,簡單的熱愛著自己的美食。

贛南臍橙,吃過就忘不了

@《消費主張》

贛州美食其實也還是有那麼一兩個闖出名堂的,臍橙就是最出色的代表。作為國內臍橙界的扛把子,贛南臍橙還是整個江西省的驕傲。

對比其他產區的臍橙,贛南地區的臍橙明顯個頭更大甜度也高出不少,切開後果香濃鬱,而且不僅品質高,產量也高。

每年到了臍橙上市的時候,身邊的小夥伴們都是一箱箱的往回買,辦公室裡經常瀰漫著一股橙子的香甜味。

@錦時的日常

最後,要給大家傳授一個吃臍橙的獨門技法:不要切開,完整的一個削皮後直接啃,咬下的那一刻,飽滿的果粒在嘴裡爆漿,鮮甜的汁水全都流進嘴裡,一滴也不會浪費。

交個贛州的朋友吧,這樣秋天就有人給你寄臍橙了。

你一定沒想到,贛州菜竟然歸屬於客家菜

@《地球知識局》

以「贛「為名,會很輕易就讓人覺得這一定是座具有濃厚江西特色文化的城市。

但事實卻正相反,贛州是客家人的聚居地,有95%的人都屬於客家人,並且擁有世界上數量最多的客家圍屋。所以在贛州,你不僅能看到各種保留完好的客家圍屋,還能看到各種流傳久遠的客家菜式。

酸菜炒東坡@客家大院

由於贛州獨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環境,使得贛州菜能夠兼收並蓄,既保留了江西菜中的鹹、辣,又結合了粵菜和閩菜的,形成了融會貫通又自成體系獨具風格的一種菜系。

例如贛州最有名的兩道客家菜——贛南小炒魚和三杯雞。

@月城

小炒魚是贛州菜無可爭議的代表,屬於典型的客家風味,吃起來外酥裡嫩鮮辣下飯,是一道「說不出哪裡好,但就是什麼也替代不了「的家常必備菜。

@洋蔥兔豆魚

雖然三杯雞真正打出名氣是因為臺灣的改良版本,但要想吃到它最原始的味道,還是要來贛州,因為贛州寧都縣就是三杯雞的發源地。他們用最簡單的做法來原雞肉最樸實的香甜和柔韌,令人慾罷不能。

「好恰」的小吃都藏在巷子裡

贛州的「好恰」都藏在巷子裡,那種不經意走過肯定會忽略的小巷裡,隨隨便便就可能藏著一家開了幾十年的老店。

/ 瑞金縣牛肉湯/

如果要問起瑞金最令人難忘的美食,可能不管本地人還是外地人的回答都會是相同的—牛肉湯。只要吃過,提起它來,不自覺地就會開始咽口水。

@寶兒boo
@木子夏

正宗的瑞金牛肉湯要用黃牛胸肌位置的肉,將肉丟進紅薯粉裡滾一圈,然後放進文火熬製的牛骨高湯中,再通過勾芡把湯做成糊狀,最後加上店裡特製的辣椒、香菜、蔥,以及自己手磨的老薑末,一大碗又香又辣的牛肉湯就完成了!

瑞金爛廳下牛肉湯

雖說贛州一條街上就有好幾家瑞金爛廳下牛肉湯,但這家絕對是正宗瑞金人也要豎起大拇指點讚的,飯點的時候還經常需要排隊等位。

@洋蔥兔豆魚
@月牙雨Alice

除了牛肉湯,店裡的滷豆腐也是必點,豆腐嫩滑,入口即化,超級入味,進口就是滿滿的滷香。

/ 信豐縣蘿蔔餃 /

蘿蔔餃是信豐的一道特色小吃,主料是白蘿蔔、薯粉、豬肉和鮮魚,配上醬油、辣椒粉和香粉製作而成。

@我超溫柔的

信豐蘿蔔餃最突出的就是它的皮,是用紅薯澱粉做成的,所以蒸熟後看起來會特別柔滑,blingbilng的,餡料隱約可見。吃一口,外皮柔韌,內餡甘甜鮮美,是能咬掉舌頭的那種好吃。

/ 寧都肉丸 /

@卷卷

寧都肉丸算得上是贛州小吃界的「top star」,相當有影響力。

最開始它只是寧都人逢年過節的一道「門面」菜,還只是他們飯桌上的熱愛。慢慢地就衍變成了小吃,不拘飯點,想吃就能吃,甚至連帶著贛州人也熱愛起來。

寧都肉丸的製作工序很講究,肉和紅薯粉的比例都得用稱稱好。肉多粉少做出來的肉丸不夠Q彈,肉少粉多則容易散。

贛州人

米粉狂熱愛好者

江西是全國米粉銷量最大的省份之一,整個江西省每日鮮米粉消費量在1000噸至1200噸之間,保守統計,贛州人一天就要吃掉200噸鮮溼米粉。

@洋蔥兔豆魚

贛州的米粉是自產自銷一體化,不僅銷米粉,還產米粉。贛州的會昌縣就有「中國米粉之鄉」的榮譽稱號,這一個縣的米粉出口量就佔全國米粉總出口量的60%以上

@就是愛吃

從以上兩組驚人的數據不難發現,贛州人,絕對是米粉的狂熱愛好者

/ 興國縣米粉魚 /

@小蘿蔔鬼

如果問,在贛州哪道菜的江湖地位最高,那答案必須是——四星望月。

它可是被毛主席親自取名打call走上過中南海國宴的菜。「四星」是指四盤小菜,而所望的「月」就指的是大名鼎鼎的興國米粉魚。

@晚安北京

興國米粉魚並不是我們熟知的粉裹菜蒸的做法,而是獨創用新鮮的米粉調料醃製攪拌均勻後做底,然後在上面鋪上醃好的肉料,放火上蒸得的。

吃一口魚肉,嫩滑入味,再嗦兩口籠底的米粉,那種又鮮又辣的口感簡直爽到上天!

/ 安遠縣三鮮粉/

@歐文

贛州的美食實在多到一篇寫不完,而且排名很難分出先後。但因為被安遠的好朋友各種威逼利誘,出於友(sheng)誼(ming)的(an)角(quan)度考慮,只能決定讓它先上牆。(聽我說,其他縣不要著急,慢慢來,都會有的~)

@曼達

安遠三鮮粉,是用安遠秈米做的米粉配上新鮮的豬瘦肉、小腸和豬肝(稱為三鮮)製成的。

它的獨門秘訣是湯底,是要真正下功夫的地方。要用新鮮的筒子骨文火熬成的高湯做底,再放一撮黃豆芽,將勾芡好的三鮮下鍋,最後將出鍋的三鮮湯倒在煮好的粉幹上,撒一把蔥花,一碗色香味俱全的三鮮粉就大功告成了。

在贛州

辣椒的身影從不缺席

小炒黃牛肉@地道風物

都是吃辣,贛州其實不輸四川、湖南、貴州等聲名遠揚的選手們。

贛州的辣和四川的麻辣,湖南的香辣以及貴州的酸辣不太一樣,它屬於低調走群眾路線的鹹辣,兩個字總結就是:下飯!吃贛州菜,不劃拉兩碗米飯根本不過癮。

辣椒炒空心菜@H-Q

在贛州,辣椒的身影無處不在,無論是小吃還是主食,不放辣椒?肯定不對味!

早上一碗三鮮粉,再加一勺油辣椒,呼啦呼啦,能吃的鼻尖都冒汗。中午蒸一籠米粉魚,魚和米粉都必須要提前加辣椒醃製,否則絕對不夠味。晚上一碗牛肉湯加了辣椒汁後再灌上一大口,熱辣的感覺能在整個胸膛潤開。

飯館裡的加料也全都有辣椒@洋蔥兔豆魚

數數看是不是有兩種辣椒@洋蔥兔豆魚

各種小吃裡都要加辣椒也就算了,炒個青菜都要撒把辣椒,甚至還有把新鮮小米椒、幹紅辣椒加油和食材一起煸炒這種變態辣的菜式。

贛州菜之豐富,很難用一篇文章說清。鹹辣兼具的贛州菜,更精煉的概括也不過是家常兩字。

但有實力才配說低調,贛州菜大概就是這樣,它並不光彩照人,但卻能滿足一位位刁鑽的食客,偏安一隅。

相關焦點

  • 江西讓人「意想不到」,新餘成富有城市,贛州和上饒變窮城市
    江西省、省會南昌、中國省級行政區,簡稱宜,不應該被稱為鄱大地,是江南的「魚米之鄉」,古代被稱為「吳頭楚尾、粵戶閩庭」, 江西漢語方言主要有贛語、客家語、江淮官語、西南官語、吳語、徽語, 今天我們來看看江西人會「意外」, 新餘成是最富裕的城市,贛州和上饒將是最貧窮的城市。
  • 江西簡稱「贛」,贛州為什麼叫贛州?
    你聽到這句話時,第一反應可能是很多歷史名城,但你應該不會想到江西贛州。贛州也有宋城?不但有,還有一項全國紀錄。作為江西最南部的地級市贛州,看似名氣不大,但整個江西都要天天接觸這個「贛」字。無他,江西省簡稱就是「贛」,車牌第一個字就是「贛」。江西省簡稱「贛」,因為一條浩蕩的贛江,從南至北,縱貫江西省。而贛州就因臨江而得名,贛江三條支流就在贛州會合,形成真正的贛江。
  • 江西最厲害的城市,人口沒宜春多,面積沒贛州大,發展卻比南昌快
    江西省是我國擁有非常重要歷史意義的省份,這裡的城市承載了我國非凡的歷史記憶。說到江西省,可能大家最容易想到的城市就是省會南昌還有贛州和景德鎮這幾座城市了,因為它們有的經濟發展好,有的擁有重要歷史意義。但要說到江西省最厲害的城市,那既不是南昌也不是贛州,而是這座城市。相信大家對這座城市並不陌生,它就是九江市。
  • 江西面積最大的城市贛州,是客家人「大本營」,有望逆襲為第一城
    發源於閩贛邊界武夷山西麓的贛江,自南向北幾乎縱貫整個江西全境,江西也由此簡稱「贛」。若沿著贛江溯流而上,便抵達江西省面積最大的地級市——贛州。過去,江西人提起贛州就頻頻搖頭,因為這個面積佔江西近四分之一、人口900多萬的地級市,卻意味著閉塞且貧窮;如今,贛州連續5年經濟增幅居全省第一,GDP總量僅次於省會南昌,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
  • 贛州為何叫贛州?曾是外國人眼中我國最有名的城市之一
    當你聽到這句話時,第一反應可能是許多歷史名城,但你肯定想不到的是江西贛州。贛州作為江西省最南端的地級城市,其知名度似乎不高,但整個江西卻每天都要接觸「江西」這個詞。沒有他,江西省的縮寫是「贛」,車牌的第一個詞是「贛」。江西被稱為「江西」,因為有一條強大的幹將河,從南到北,流經江西省。贛州是以這條河命名的,幹將河的三條支流匯合在贛州,形成了真正的贛江河。
  • 江西發展「最迅猛」的城市,不是南昌、贛州,而是這座城市
    如今我國的經濟如今發展越來越快,很多城市也都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只有城市發展好了,我國的綜合國力才會越來越強,如今我國越來越多的城市慢慢發力,希望能夠迎來巨變,今天就來說說 江西發展最「迅猛」的城市,不是南昌、贛州,而是這座城市 !
  • 江西有望「衝擊」二線的城市,贛州和九江落榜,發展將「起飛」!
    江西有望「衝擊」二線的城市,贛州和九江落榜,發展將「起飛」!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全國各地的城市百花齊放地進步,越來越多的城市在發展中挖了護城河。 三線城市基礎設施、商業配套設施和交通設施比較完善,但城市綜合競爭力還需要進一步提高。
  • 贛州有哪些特色小吃 江西贛州特產
    贛州是江西的地級城市,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有著非常濃厚的客家文化,來看看贛州有哪些特色小吃吧!贛州特產一:三杯雞  三杯雞是江西贛州的傳統特色美食,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傳說起源於南宋時期
  • 江西省差距「最大」的兩座城市,新餘「最富」,贛州「最窮」
    說到江西省差距最大的兩個城市,一定有很多人說南昌和鷹潭, 南昌和鷹潭的經濟總量省內差異最大,但目前衡量一個城市不發達富裕程度的最主要指數是看人均GDP,江西省內人均GDP差異最大的是新餘和贛州,所以說江西省內新餘最富贛州最窮。
  • 贛州市資訊|江西繼南昌之後,贛州也異軍突起,成功入圍全國三線城市...
    江西繼南昌之後,贛州也異軍突起,成功入圍全國三線城市前15強!一直以來,在江西省下轄的11個地級市中,省會南昌都是最「耀眼」的城市,也是全省的「門面」擔當。而在新時期,南昌依舊保持領先優勢,是省內唯一一座全國二線城市。不過,隨著全省經濟的持續發展,江西還有一座城市也有望異軍突起,它就是贛州!
  • 江西簡稱「贛」,為何省會不在贛州而在南昌?
    江西簡稱「贛」,和贛州有什麼聯繫呢?難道江西的簡稱來源於贛州?事實並非如此。 「贛」和「贛州」可以說師出同門,它們名字的由來是一條江,那就是贛江了。 贛江是江西省的第一大河流,發源於江西、福建兩省交界地帶武夷山西麓,贛江自南向北貫穿江西全省,最終流入鄱陽湖,在九江市匯入長江。
  • 中國礦產資源富集區之一,贛粵湘閩四省結合部中心城市――江西贛州
    江西在我們的印象和生活中曝光率比較低,很多人甚至不知道這個省份有哪些城市,這與江西的地形地貌有很大關係,江西東、南、西三面環山,北部較為平坦,形成了一個向北開口的封閉地理環境。其實,江西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名人輩出、物產豐富,是中國現代革命的「搖藍」。
  • 江西這座城市厲害,人口不如宜春,面積不如贛州,發展比南昌還快
    江西這座城市厲害,人口不如宜春,面積不如贛州,發展比南昌還快這幾年我國的發展突飛猛進,國內各大城市紛紛崛起,到處都是在建設之中,高鐵、機場、高速、國道、高樓大廈越建越多。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以及城市建設都呈現出一副欣欣向榮的新面貌。
  • 江西贛州市長:爭取贛州至臺北直航 拉近時空距離
    江西贛州市長:爭取贛州至臺北直航 拉近時空距離     圖為江西省贛州市市長冷新生介紹這次會議籌備情況以及贛州與臺灣交流合作情況
  • 贛州和九江,誰是江西老二?誰的前景更佳?
    贛州和九江,誰是江西老二?誰的前景更佳?必須說幾句:一、贛州和九江,是江西「南北雙壁」,都有輝煌的歷史。現在是江西的兩顆耀眼明珠。兩個城市一南一北,文化不同,風格相異,但都支撐著江西省的經濟增長。處於長江中下遊平原和江南丘陵區間,融入長江中遊城市群,南臨南昌、西望武漢、東北可望合肥。贛州略遜,屹立群山之中,交通略有不便,但隨著高鐵線路的覆蓋,短板日益「不短」。三、城市管轄面積,贛州更大。城市面積代表著地方發展的迴旋餘地,贛州無疑有壓倒性優勢,幾乎佔據整個南半個江西,面積達3.94萬平,相比於鷹潭等小地級市,簡直是神一樣的存在。
  • 江西省各城市經濟揭露,上饒、贛州最窮,新餘、南昌最富!
    其次是江西的旅遊資源豐富,江西省每個城市的綠化都特別的好,生態環境好。滕王閣、三清山、明月山這些景點每年都吸引著一大波遊客前去遊玩,江西省是沿海地區的「後花園」。新餘市2018上半年人均GDP為46254元。南昌市2018上半年人均GDP為43836元。
  • 為什麼贛州經濟發展水平在江西最低?未來贛州應該如何崛起?
    贛州市的面積達到了江西省土地總面積的五分之一,人口也是五分之一,但是很可惜,這個城市的GDP只佔到江西省的八分之一!在江西現有的13個國家級貧困縣(蓮花縣、上猶縣、安遠縣、寧都縣、于都縣、興國縣、會昌縣、尋烏縣、遂川縣、樂安縣、餘干縣、鄱陽縣、修水縣)有6個位於贛州,佔比超過一半。
  • 地理答啦:為什麼江西簡稱贛,省會卻不是贛州?
    首先,我們要說明的是,江西省簡稱「贛」,不是因為有贛州才簡稱為贛,而是因為江西境內最大的河流——贛江,所以才簡稱為贛。贛州的名字也是來源於贛江。因此,把江西省簡稱「贛」,作為贛州應當成為江西省會的理由,實在是太牽強。第二,再來說說南昌能夠成為江西省會的理由。
  • 江西贛州把「光頭山」變成「花果山」
    綠色發展讓青山變金山  贛州石城,是江西母親河——千裡贛江的發源地。  2013年,贛江源省級自然保護區升級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有效保護好贛江源頭,護好一江清水,石城縣整合現有護林員隊伍力量,織牢森林資源保護網絡。全縣550餘名護林員,每人負責管護約5000畝林地,主要任務就是防止森林火災和盜伐。
  • 江西「最尷尬」城市,經濟實力僅次於南昌,人均GDP卻成倒數第一
    今天我們來談談江西最難辦的城市贛州,贛州是江西省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地級市,全市人口約980萬,人口相當龐大。贛州的歷史比現在稀疏得多,是距今2000多年前的古老城市,贛州人以步行為世,文天祥,辛棄疾,周同等文人,詩人都與之有緣,近代以來,贛州成為我國重要的紅色根據地,甘肅號稱「千裡甘河第一城」,特別是作為稀土類、鎢等有色金屬資源的資源寶庫,被譽為「世界稀土類天國城市」,流淌在贛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