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最近有人問:為什麼iPad Pro電池有7000毫安時,而MacBook Pro卻只有5000毫安時?兩個電池容量相差很大,不應該筆記本的電池容量更大嗎?其實應該比較的是電能的大小,能量和功的單位都是焦耳,同時能量還可以用功率和時間兩個單位的組合來表示,比如我國家庭用電量的計量單位千瓦·時。而毫安時是一個表示電荷量的單位,不是一個表達能量的單位。電能=電荷量*電壓,只有當電壓相同時,電荷量越大,電能才越大。
脫離電壓相同這個前提條件,只比較兩塊電池的電量數值,並不能推出誰可以放出更多的電能。2017款Macbook Pro 13"的電池組額定電壓11.4V,乘4718mAh得到53785.2mWh,約等於54瓦時。而iPad Pro 9.7"的電池電壓是3.82V,乘7306mAh得到27908.92Wh,約等於28瓦時。故iPad Pro 9.7"可放出的電能只是2017款Macbook Pro 13"的大約一半。
之所以電池習慣用毫安時作為單位,是因為相同化學成分的單節電芯,額定電壓一致,滿足了電壓相同的前提(比如常見的5號7號鹼性電池,額定電壓都是1.5V;標準18650鋰離子電池,每節電芯額定電壓都是3.7V)。手機電池大多都是一節電芯,少數是兩節電芯並聯;充電寶基本都是多節電芯並聯,它們的端電壓都等於單節電芯的端電壓。所以手機、充電寶等設備大多也用毫安時表示電量。
而筆記本廠商標容量一般用瓦時作為單位,因為筆記本電腦的電池組涉及到電芯串聯,不同電池組的串聯連接方式不同,導致端電壓不同,不滿足電壓一致的條件。如六芯電池大多將六節18650電芯分為兩組並聯,每組3個再串聯,這時電池組的端電壓為11-12V;而八芯電池則是分兩組後每組4個串聯,這時端電壓為15V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