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平無奇卻又大排長龍的上海菜餐廳

2021-01-11 大蝦的食尚生活

自從搬到九龍之後,這幾年來大部份的活動範圍都在觀塘沿線一帶,有時拍拖想不到有什麼節目時,最直接快捷就是走來觀塘的裕民坊及APM閒逛一下。老實說早期的APM可以說是沒什麼值得來吃,不過近來商場開始大番新,除了FOODCOURT部份裝修得更企理,也引進了不少特別食店。當然,場內也仍有不少水準平平無奇的食店,但起碼令人有更多的選擇。這晚又跟男友來到APM沒頭沒腦的閒逛著,正值晚飯時段,經過看到這家吃上海菜的滿多人在等位,反正未試過,便說服了平生最憎等位的男友一起等一會來試試。

這間家傳滬曉其實跟同在APM的一杯居酒屋跟TABLE 18都屬同一集團的。筆者之前有試過這兩家餐廳水準雖未算出色但也是合格貨色,心想這家應該不會是伏吧。而且看到這天周日晚上在等位的起碼有十多人以上,我兩也要等了差不多三十分鐘才有位。

走進店內發現地方比想像中要大得多,靠牆的位置大多都是四人卡座,而中間亦有不少四人方臺或比較大的圓臺,不過感覺臺與臺之間的距離都幾窄,坐起來較迫挾,而且臺也較小,像我們坐的二人臺放了兩碟菜後就再放不下任何東西了。

看看餐牌,基本上大路的上海菜款都齊全,例如燻魚,烤夫,雲吞雞,樟茶鴨等等,亦發現有不少素食的菜色,當中尤其面及飯類選擇最多,點心類的話普遍的如小籠包,紅油抄手,蔥油餅及窩貼等都不缺。價格方面都算大眾化,大多菜色都只是數十元起,像一碗擔擔麵都只是三十多元,炒飯也只是六十元起。兩個人胃口有限,就點幾款淺嘗一下好了。

南瓜白雪,先來一道素食清清腸胃吧。平日吃賽螃蟹吃得多,傳統的其實只有蛋白作主道,但這晚的再加入南瓜及青豆粒來炒,出來的蛋白色澤仍是潔白無瑕,表面泛著一層薄薄的油光,而且內裡的南瓜粒也不少,賣相看起來比平日的賽螃蟹色澤更豐富。蛋白入口都幾軟棉嫩滑,配上清爽的南瓜粒吃起來十分對味,味道屬較清淡的,但兩個人吃光光都不會覺得滯。唯某些蛋白炒得比較大塊,略略影響了口感。而且內裡的青豆比例不多,變得可有可無。整體來說也算是個幾健康的素食菜色,而且份量特多,就算用來配飯吃也不覺乾。

醬燒年糕牛柳粒,上來份量明顯比蛋白那碟較小,不過看到牛柳裹著的一層濃油赤醬,想必也算是重口味吧。牛柳粒切成比一口大小還要更小的體形,跟同樣也切成非常迷你的年糕粒,加入三色椒同炒,出來的賣相除了有濃濃的醬汁之外,那三色椒亦替整道菜加上了不少色彩,居功不少。先試試牛柳粒,肉質有點韌,而且當中又沒什麼肉汁,不過配上醬汁吃後仍是可以接受的貨色,如果牛柳粒可以切得大粒一點吃起來會更滿足(不過又怕如果再大粒肉質又會更加韌)而年糕雖然細粒,不過吃起來又很軟糯,帶點菸韌感,跟醬汁十分對味,只希望份量可以在下多一點就更好了。而三色椒炒得仍帶點爽脆的感覺,甜美可人。整體來說也是個伴飯的好選擇。

上海粗炒,男友要來一點飽肚的主食,便點了他最愛的上海粗炒,但筆者又一次不厭其煩的再提醒他一次:上海粗炒其實在上海是沒有的,這個只是香港才會出現的''港式上海食品''。不過老實說在哪裡出現也沒關係,反正這款非常普遍的老派炒麵在香港巳有數十年歷史,只要做得好吃的話就夠了。而這晚上來的一碟份量不算多,只見麵條被包裹著濃濃的豉油,不過肉絲又不多見,上方只鋪了一堆椰菜絲及小棠菜等菜蔬。賣相比較單調。先吃麵條,入口質地厚身得來帶點菸韌感,吃起來很實在的,而且鹹度調得恰到好處,味道本身是不錯的。可惜當中只找到幾條小肉絲,其餘的大多是蔬菜。如果不說,實的以為正在吃的是素食版的上海粗炒呢。

砂鍋醃篤鮮,本來想再點個雲吞雞,但店員馬上提醒了份量都幾多,怕我們吃不完。最後便改為點了這個上海較有特色的醃篤鮮。記得曾在上海吃過幾家醃篤鮮,很少會遇過不好吃的,而且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那個鹹鮮的湯頭跟那些肥美的五花腩肉。這晚上來的是一大鍋,我們兩個人都可以添到三碗左右,其實應該都夠四人用的。因為臺子實在太細所以侍應便在後方的小桌先替我們盛好一碗碗再端來。只見湯身清徹,油份不多,喝下去都幾甜的,但明顯缺了一股鮮味。當中的配料包括有小棠菜,結成扎的百葉,五花肉不見了,換來的是排骨跟筋肉,找到的筍片也較少。本來是有點失望的,幸好百頁入口十分有彈性而且爽身,吃起來不錯。但整體來說不算是個理想的醃篤鮮,可能當是普通例湯喝會比較安心。

上海小籠包,吃上海菜當然是要點個小籠包才像樣了。上來打開蒸籠還是熱騰騰的冒出白煙,五隻體形較大的小籠包很企理的放在籠內,不過眼看小籠包的外皮好像有點厚呢~夾起一隻,就可以確定外皮是真的頗厚了,因為就算夾了起來也不怕底下的湯汁會穿。從頂端咬開,發現湯汁也比較少,反而內裡的肉餡都幾大舊,肉質都幾彈牙的,奈何汁少令肉吃起來有點乾,而且外皮也帶點厚度,令整個小籠包吃起來真的有點乾,如果內裡可以加多一點湯的話,整件事應該會令人滿意多了。香港有做小籠包的地方越來越多,做得好吃的也更多,如果單以這款小籠包來計的話,這裡的出品實在令人難以給予合格的分數。

埋單加一後兩個人要三百八左右,其實價錢不算便宜,不過吃得飽就是了。感覺食物大都只是普普通通,又不是全都是伏,但說特出的菜色嗎?又找不到。實在不明白為何平平無奇的餐廳都可以大排長龍?難度觀塘區真的沒有出色的上海菜?

相關焦點

  • [東方新聞]上海:「買糕的」大排長龍 九九重陽逛顓橋糕會
    [東方新聞]上海:「買糕的」大排長龍 九九重陽逛顓橋糕會 上海:「買糕的」大排長龍,九九重陽逛顓橋糕會。
  • 【繪本推薦】《大排長龍》—讓你看得直流口水的繪本
    今天就為大家推薦一套小吃貨們最愛的繪本《大排長龍》系列。 榮獲文化部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推薦 這是一套來自日本的治癒系美食繪本——《大排長龍》系列,讓小朋友一次性擁有6間「大排長龍」的美食店,感受著不同的美食環繞身邊的幸福!
  • 人氣火爆的港式茶餐廳,香港百合居,經常大排長龍!
    人氣火爆的港式茶餐廳,經常大排長龍。店內的早茶非常正宗,尤其是老香港鮮奶凍,得到了很多廣東食客的一致好評。喜歡粵菜的小夥伴記得來嘗嘗,不過建議錯開高峰期就餐哦,不然需要長時間等位。在虹橋南豐城北樓,公共運輸方便,自駕停車也方便。
  • 上海淮海路的「過氣」日本網紅店,曾經大排長龍,如今卻冷冷清清
    最近,我和朋友一起來逛上海的淮海中路,這裡就是大家通常所說的「淮海路」商圈,也是上海最著名的商業街之一。在上海的淮海中路上,有許多盛極一時的網紅店,特別吸引大家的眼球,比如這家「niko and ...」就是一家曾經在門口大排長龍的網紅店。
  • 「繪本推薦」《大排長龍》—甜蜜又溫馨的美食繪本
    今天就為大家推薦一套小吃貨們最愛的繪本《大排長龍》系列。《大排長龍》系列共六冊日本人氣作家福澤由美子經典之作榮獲文化部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推薦這是一套來自日本的治癒系美食繪本——《大排長龍》系列,讓小朋友一次性擁有6間「大排長龍」的美食店,感受著不同的美食環繞身邊的幸福!
  • 五點到店已經大排長龍了
    一直去天樂廣場那邊吃飯,這次終於打卡了這家烤肉店,應該不算烤肉,五點到店已經大排長龍了,周邊逛了下,掐好時間過去正好,這家用的是泥爐木炭烤肉、很多肉類都可以半份點,無奈我們這都是食肉一族,所以基本都是全份點,他家肉類基本都是醃製過的,所以很入味,前菜我們選擇的是泡菜,生醃蟹鉗,涼拌豬皮,這幾個菜都沒踩雷,話說他家的炸彈生啤可是比正常版的朝日生啤的量大多了,喜歡喝酒的可以去嘗試啊.
  • 難怪大排長龍,推薦
    典型的港式茶餐廳,工作午餐量足美味,很棒,難怪大排長龍,推薦
  • 中國蒸包在美大受歡迎,每天都要大排長龍!
    大家經常食慨蒸包對於外國人而言非常新奇,中國賣包賣到年年賺幾億慨童啟華,就喺今年6月正式去到美國波士頓開設第一間美國蒸包連鎖食店「Tom's BaoBao 」,未夠半年已經成為市人氣食店,日日排長龍!看中外國人對中式食品有股情意結,但市面上多數就是中國菜,反而沒怎麼吃過大包子,所以Tom's BaoBao顧名思義,主打的是中國地道蒸大包,由於童啟華貫徹對蒸包慨嚴格要求,例如規定每個包必須重100克,1分鐘內包好一個包等等,而且還反而請的是美國人作為廚師,培訓他們怎麼包包子!
  • 最「煞根」的肉菜 大排,上海第一菜[圖]
    原標題:大排,上海第一菜    插圖/顧汀汀  「大排在上海人心目中的地位  「這是一個好問題呀……伊曾經撫慰過多少上海人的心啊。」  每一代人有他們心目中的大排。  在70年代初生人俞挺的記憶裡,大排首要看膘峰。大排幾乎是這代人青春期裡最「煞根」的肉菜之一。  而我們的另一位受訪者陳昕雲出生於80年代初,他吃大排首要看的是色面,要深、要濃、要能下飯。
  • 國慶帶你吃遍深圳大排長龍火爆美食!
    深圳美食和廣州一樣多元化,但好東西就自然多人去吃啦,今天匠造君介紹的都是長期排長龍的美食餐廳!桂滿隴火遍上海的桂滿隴,由上海排隊排到深圳來!餐廳以800年前,南宋時期的首都臨安做主題,裝修很有特色,令你有置身於宋朝的感覺。
  • 在魯迅故裡性價比不錯的店,不用大排長龍
    在魯迅故裡性價比不錯的店,不用大排長龍紹興本地菜,口味偏鹹(紹興菜都會鹹一點)乾菜四季豆:乾菜炒四季豆加水煨了一下,有湯汁,乾菜鮮味有出來,不錯炸臭豆腐:不太推薦,正常的炸臭豆腐,但是蘸醬不太喜歡,豆瓣醬味重,還是喜歡加點甜麵醬的蔥油腰花:下面是包菜絲墊底,量還可以。
  • 上海大排面裡的「大排」到底是什麼?
    01大排,上海第一「菜」顏色深、味道重、能下飯,大排在上海人的生活中,曾經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但又很難一句話說清大排在上海飲食序列中的地位。▲同濟大學的大排相當有名。圖/魔都吃貨小分隊在食堂,大排沒有紅燒肉貴,又比炒肉絲、炒肉片之類的菜實惠,畢竟那些菜要盛到飯盒裡才能確定有多少肉,而大排就是實實在在的一塊肉,一頓滿足肉慾。
  • 傳說中青山最好吃的火鍋,大排長龍那種
    吃完了才想起來沒拍照,趕緊在門口拍了兩張,幸好小夥伴拍了張鍋底,不然三張都湊不齊傳說中青山最好吃的火鍋,大排長龍那種,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是工作日去的比較早,我們是第一桌,吃完了也只有兩桌,不知道是不是疫情過後都不容易,老闆很健談,愛聽周杰倫火鍋是好吃的,點的鴛鴦,辣鍋微辣,老闆說他們家辣椒很辣,第一口吃的鍋底裡的金針菇,我這個無辣不歡的都不得不說算是比較辣了,但是後面煮了菜反而不辣了關於菜品,我們只點了一個素菜
  • ...大排,上海第一菜[圖]-炸豬排 菜色 青春期 進化 維也納-上海...
    插圖/顧汀汀  「大排在上海人心目中的地位,儂哪能看?」  「這是一個好問題呀……伊曾經撫慰過多少上海人的心啊。」  每一代人有他們心目中的大排。  在70年代初生人俞挺的記憶裡,大排首要看膘峰。大排幾乎是這代人青春期裡最「煞根」的肉菜之一。  而我們的另一位受訪者陳昕雲出生於80年代初,他吃大排首要看的是色面,要深、要濃、要能下飯。
  • 大排長龍……「崇明老鋪」在市區火熱開張!
    「崇明菜是我童年的回憶,如今在市區家門口就能吃到正宗的了。」家住長寧區的崇明人梅女士在採訪中告訴記者,由於工作原因,她常年居住在市區,崇明蟹、崇明三黃雞等成了自己對故鄉的舌尖記憶。現在,「崇明老鋪」仙霞路店的開張讓她很是激動。
  • 來順德吃雙皮奶再也不用大排長龍!民信老鋪變身智慧餐廳
    作為順德最出名的傳統小吃,雙皮奶廣受市民和遊客歡迎,每到節假日幾家老鋪都大排長龍,能否做到隨到隨吃?9月30日,由阿里巴巴本地生活服務平臺口碑聯合佛山老字號「民信老鋪」打造的「智慧餐廳」現身順德美食節現場,未來將實現24小時隨時掃碼取貨,再也不用排隊等候了。
  • 中國「爛大街」美食火爆韓國,經常需要大排長龍!韓國人:上癮了
    中國「爛大街」美食火爆韓國,經常需要大排長龍!韓國人:上癮了在中國,有句俗語叫做「民以食為天」,而中國人的確對「吃」這件事情很講究。要說起中華美食,那的確是多到讓人眼花繚亂,每個地域都有屬於自己的特色美食。
  • 最「煞根」的肉菜 大排,上海第一菜-西部網 陝西新聞網
    一吃儂就清爽了6月初,我們和滬上知名的美食家俞挺相約聊聊「大排」這道菜,俞挺的這一句感慨,提綱挈領地把大排在上海人心目中的位置給拎了出來。「現在講本幫菜動不動講紅燒肉,問問大家,老早到底是紅燒肉吃得多還是大排吃得多?我是上海理工學院的子弟,老早底食堂裡大排好像是2角5分一塊,但是在那個辰光還是吃得起的。
  • 即使大排長龍也心甘情願!
    即使大排長龍也心甘情願!說起大學食堂,大家一般都是無盡的吐槽和歡樂,各種稀奇古怪的搭配,打飯阿姨總是抖的手總是帶給你不斷的「驚喜」!以前上學的時候是天天鉚著勁兒的想出去吃,現在卻是很懷念食堂的飯菜呢!下面就來說說那些,讓你即使大排長龍也甘願的5種特色美食吧!
  • 今天淮海路又大排長龍了!驚聞排炸雞隊伍長到與光明邨勝利會師!
    今天淮海路又大排長龍了!驚聞排炸雞隊伍長到與光明邨勝利會師!16 09: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魔都頭條大家還記得去年這家開店首日大排長隊的漢堡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