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丘吳圩的貧困群眾,條河水庫的偏遠村民,龍崗韓莊的閉塞鄉野……悉數永城732個行政村,這片讓人魂牽夢縈的廣闊天地,需要怎樣的牽引和助推,才能和全市一道同步走向全面小康的康莊大道?
全面奔小康,關鍵在農村;農村奔小康,基礎在交通。農村道路,之於貧困村來說,是當地不可或缺的基本公共服務。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農村公路發展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對農村公路助推廣大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寄予了殷切期望。
市委書記李中華提出,要開展一場「道路革命」,加大農村道路建設力度,實現農村道路莊莊通、戶戶通,明確了全市加快農村公路建設的奮鬥目標,助推人民群眾早日實現「小康夢」。
近年來,永城把「百城建設提質」的理念向鄉村延伸,實施「四大革命」,開展「道路革命」,投入17億元,實施了「莊莊通」「戶戶通」工程。一時間,「道路革命」的開展,猶如春風化雨,滋潤了廣袤的農村大地。各部門各鄉鎮加大農村道路建設力度,努力提供更好的交通運輸保障。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
「以前,賣西瓜賣雞蛋的都不從俺村過,嫌路不好,西瓜、雞蛋在路上顛簸,不是裂了,就是碎了!」曾幾何時,位於兩省三縣(市)交界處的條河鎮水庫村村內村外均為土路,交通十分不便。如今,一條條嶄新的水泥路通到群眾家門口,環境大為改善。
「美麗鄉村,人勤勉,愛無限,天和地善,大美在人間……」冬日傍晚,王引河畔,華燈初上,音樂響起,陳官莊鄉郭樓村的村民們在文化廣場上盡情舞動。多年來,郭樓村持續推動道路革命,累計修建道路40餘條,戶戶通覆蓋率達到98%以上。
鋪下的是路,豎起的是碑,連接的是心,通達的是富。
在王集鎮李月樓村,記者看到,一條條柏油路、水泥路、磚鋪路縱橫交錯,小轎車、摩託車、拖拉機往來穿梭,過往群眾喜上眉梢,精神狀態十分飽滿。「以前俺村的路不好,小麥運不出去,價格都比其他村便宜幾分錢,想致富,難!」老黨員孫月昌回憶道,如今,大路通小路,小路通農戶,「道路革命」讓村民的生活越來越富裕、幸福。
改變的是農村面貌,聯繫的是黨心民心,鞏固的是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
「俺村一共捐款16.95萬元,村裡有一面牆專門張貼捐款人員的照片。」在演集鎮韓寨村眾籌大會上,男女老少紛紛慷慨解囊,通過「四議兩公開」募集建設資金。「道路革命」實施過程中,各村充分發揮群眾主體作用,號召群眾積極參與進來,引導發動群眾、鄉賢、名人集資捐款,建立專帳,集中管理,公開透明,將籌集的資金用於「道路革命」,形成了全民支持修路、全民參與修路、全民愛路護路的新格局。
修路期間,本地企業以及在外鄉賢紛紛捐款捐物,個人捐款最多高達30餘萬元。為了修好本村的路,很多農村小朋友捐了壓歲錢,不少貧困戶也積極捐款捐物,民心所向為實施「莊莊通」「戶戶通」工程奠定了堅實的群眾基礎。
五年攻堅多壯志,而今日月換新天。
今年,我市持續鞏固提升「四大革命」成果,聚力抓實「四大提升」,推動農村基礎設施提檔升級,讓農村跟得上發展、留得住鄉愁、遇得見未來。
從坑窪泥濘到平坦通暢,農村道路建設由少到多、由線成網,一條條鋪到了百姓的家門口,延伸到了田間地頭,帶給百姓的不僅僅是高效、便捷,還有滿滿的幸福感。目前,全市「道路革命」完成通村、通組、通戶硬化道路3145公裡,基本實現莊莊通、戶戶通全覆蓋,建立了鄉村道路管護機制,鄉村振興的美好藍圖正化為壯美現實。
道路通,百業興。如今,「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在永城已經成為歷史,100多萬農民「出門硬化路、抬腳上客車」正逐漸變為現實。「道路革命」的實施,讓農民更富、鄉村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