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城:修築幸福路 一起奔小康

2020-12-20 網易河南

太丘吳圩的貧困群眾,條河水庫的偏遠村民,龍崗韓莊的閉塞鄉野……悉數永城732個行政村,這片讓人魂牽夢縈的廣闊天地,需要怎樣的牽引和助推,才能和全市一道同步走向全面小康的康莊大道?

全面奔小康,關鍵在農村;農村奔小康,基礎在交通。農村道路,之於貧困村來說,是當地不可或缺的基本公共服務。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農村公路發展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對農村公路助推廣大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寄予了殷切期望。

市委書記李中華提出,要開展一場「道路革命」,加大農村道路建設力度,實現農村道路莊莊通、戶戶通,明確了全市加快農村公路建設的奮鬥目標,助推人民群眾早日實現「小康夢」。

近年來,永城把「百城建設提質」的理念向鄉村延伸,實施「四大革命」,開展「道路革命」,投入17億元,實施了「莊莊通」「戶戶通」工程。一時間,「道路革命」的開展,猶如春風化雨,滋潤了廣袤的農村大地。各部門各鄉鎮加大農村道路建設力度,努力提供更好的交通運輸保障。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

「以前,賣西瓜賣雞蛋的都不從俺村過,嫌路不好,西瓜、雞蛋在路上顛簸,不是裂了,就是碎了!」曾幾何時,位於兩省三縣(市)交界處的條河鎮水庫村村內村外均為土路,交通十分不便。如今,一條條嶄新的水泥路通到群眾家門口,環境大為改善。

「美麗鄉村,人勤勉,愛無限,天和地善,大美在人間……」冬日傍晚,王引河畔,華燈初上,音樂響起,陳官莊鄉郭樓村的村民們在文化廣場上盡情舞動。多年來,郭樓村持續推動道路革命,累計修建道路40餘條,戶戶通覆蓋率達到98%以上。

鋪下的是路,豎起的是碑,連接的是心,通達的是富。

在王集鎮李月樓村,記者看到,一條條柏油路、水泥路、磚鋪路縱橫交錯,小轎車、摩託車、拖拉機往來穿梭,過往群眾喜上眉梢,精神狀態十分飽滿。「以前俺村的路不好,小麥運不出去,價格都比其他村便宜幾分錢,想致富,難!」老黨員孫月昌回憶道,如今,大路通小路,小路通農戶,「道路革命」讓村民的生活越來越富裕、幸福。

改變的是農村面貌,聯繫的是黨心民心,鞏固的是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

「俺村一共捐款16.95萬元,村裡有一面牆專門張貼捐款人員的照片。」在演集鎮韓寨村眾籌大會上,男女老少紛紛慷慨解囊,通過「四議兩公開」募集建設資金。「道路革命」實施過程中,各村充分發揮群眾主體作用,號召群眾積極參與進來,引導發動群眾、鄉賢、名人集資捐款,建立專帳,集中管理,公開透明,將籌集的資金用於「道路革命」,形成了全民支持修路、全民參與修路、全民愛路護路的新格局。

修路期間,本地企業以及在外鄉賢紛紛捐款捐物,個人捐款最多高達30餘萬元。為了修好本村的路,很多農村小朋友捐了壓歲錢,不少貧困戶也積極捐款捐物,民心所向為實施「莊莊通」「戶戶通」工程奠定了堅實的群眾基礎。

五年攻堅多壯志,而今日月換新天。

今年,我市持續鞏固提升「四大革命」成果,聚力抓實「四大提升」,推動農村基礎設施提檔升級,讓農村跟得上發展、留得住鄉愁、遇得見未來。

從坑窪泥濘到平坦通暢,農村道路建設由少到多、由線成網,一條條鋪到了百姓的家門口,延伸到了田間地頭,帶給百姓的不僅僅是高效、便捷,還有滿滿的幸福感。目前,全市「道路革命」完成通村、通組、通戶硬化道路3145公裡,基本實現莊莊通、戶戶通全覆蓋,建立了鄉村道路管護機制,鄉村振興的美好藍圖正化為壯美現實。

道路通,百業興。如今,「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在永城已經成為歷史,100多萬農民「出門硬化路、抬腳上客車」正逐漸變為現實。「道路革命」的實施,讓農民更富、鄉村更美。

本文來源:今日永城 責任編輯: 侯國慶_HN716

相關焦點

  • [一起奔小康] 依馬木江: 幸福的生活靠勤勞的雙手創造
    [一起奔小康] 依馬木江: 幸福的生活靠勤勞的雙手創造 2020-08-06 14: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起奔小康] 阿布都拉果蔬園裡結出「幸福果」
    [一起奔小康] 阿布都拉果蔬園裡結出「幸福果」 2020-12-21 19: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暢亮綠美 好一條奔小康的幸福路 宛城區奮力打造「四好農村路」
    2020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收官之年。近年來,南陽市交通扶貧取得了史無前例的輝煌成就,在確保實現交通扶貧「三個100%」(通村公路硬化率100%,通村客車率100%,通村郵政率100%)目標完成基礎上,圍繞鄉村振興戰備總要求,積極開展「四好農村路」示範縣創建工作。其中,宛城區「四好農村路」建設工作走到了全市前列,躋身首批全國「四好農村路」示範縣。
  • 小香菇鋪就幸福路 墊江三溪鎮發展香菇產業奔小康
    蹇安海介紹說,能帶領村民走上了一條穩定的增收致富路,讓他很有成就感,希望自己的香菇產業可以帶領大家一起富起來。如今,在箐口社區,越來越多的農戶通過安海農場就業,香菇種植大棚裡,一朵朵鮮嫩的小香菇成為蹇安海為當地群眾奔小康的「致富傘」,村民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勾勒出了一道幸福的農村美景。
  • 【槐林鎮脫貧故事】向則英:勤勞脫貧路 奮發奔小康
    【槐林鎮脫貧故事】向則英:勤勞脫貧路 奮發奔小康 安徽網巢湖消息
  • 菜園子裡「奔」小康
    宿松縣城更加美麗11月15日上午在聯盟社區下元組的蔬菜園裡到處都是菜農忙著栽秧、澆水、施肥、除草的身影在下元組70多戶居民都依靠種植蔬菜走上了小康路凌晨上街賣菜、上午打理菜園下午採摘蔬菜是她每天的常態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一幹就是十幾年通過專業種植蔬菜增收致富徐冬英家蓋了洋房、買了轎車過上了令人羨慕的小康生活
  • 我們的幸福小康生活——哈達村奔小康
    平房區平房鎮哈達村的村民們說起小康生活,就要談到玉米。在哈達村有著這樣一個人,她帶著村民們種玉米、奔小康,她就是村婦聯主席趙金榮。
  • 永城市黃口鎮:貧困漸行漸遠 幸福越來越近
    (原標題:【我們一起奔小康】黃口鎮:貧困漸行漸遠 幸福越來越近) 深秋時節,漫步在黃口鎮鄉村田野,映入眼帘的處處是喜人的場景:農作物長勢喜人,道路平坦通暢,新房一片連著一片,群眾在蔬菜大棚裡緊張勞作
  • 「艾」上香糕巾幗情「端」起幸福奔小康
    端午安康為充分發揮安圖老促會婦工委的工作職能,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增強縣婦聯與包保村新安村溫馨感和凝聚力,在端午節來臨之際,縣婦聯開展「『艾』上香糕巾幗情『端』 起幸福奔小康端午食艾糕是朝鮮族歷來傳統,新安村大多為朝鮮族村民,活動中民族氣氛濃烈,縣婦聯全體機關幹部與包保村村民一起動手做艾糕,新鮮的艾草提前用水泡好去除苦味,同麵粉一起揉和,濃濃艾香,軟糯香糕,活動現場氣氛溫馨而熱烈,大家將一袋袋香氣四溢的「暖心」艾糕送到貧困戶手中,並送上節日的問候與祝福,與他們提前共度端午節。
  • 安圖:「艾」上香糕巾幗情「端」起幸福奔小康
    為充分發揮安圖老促會婦工委的工作職能,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增強縣婦聯與包保村明月鎮新安村之間的溫馨感和凝聚力,在端午節來臨之際,安圖縣婦聯開展「『艾』上香糕巾幗情『端』 起幸福奔小康」活動,為新安村貧困戶送去了節日祝福。
  • 我在廣東奔小康|客家菜裡釀小康
    10月19日起,由廣東省廣播電視局、廣東省廣播影視協會指導,廣東廣播電視臺主辦,全省廣播電視臺共同承辦的大型融媒體系列節目《我在廣東奔小康》,正式在全省21個地市廣播頻率聯合展播,「學習強國」「觸電新聞」「央廣雲聽」「粵聽」「廣東網絡臺」、21個地市廣播電視新媒體平臺同步上線!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這條路,通往幸福
    正在全力以赴、衝刺勝利的終點從今天起,甘肅日報及「新甘肅」客戶端等甘肅日報報業集團所屬各媒體、省市縣各級媒體統一開設「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專欄,並派出多路全媒體採訪小組,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講述我們身邊發生的巨大變化。
  • 遼寧營口蓋州市老廟村:建文明村 奔幸福路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  光明日報記者 劉 勇  乾淨整潔的街道,粉刷一新的房屋,漫步在遼寧營口蓋州市老廟村,街道兩旁色彩斑斕、栩栩如生的花鳥山水畫裝飾牆壁,讓人仿佛走入流動的書畫長廊。
  • 砥礪奮進改革路 錦繡華章寫永城——永城改革開放40年發展回眸
    為此,本報在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特別推出《砥礪奮進改革路,錦繡華章寫永城——永城改革開放40年發展回眸》,回顧永城改革開放40年光輝歷程,呈現永城改革開放40年精彩篇章,敬請您的關注。  40年來,永城這座古老的豫東小縣城,和著全國大改革、大發展的節拍,以更加昂揚和奮進的姿態,一路向前,從落後走向進步,從封閉走向開放,從貧窮走向富裕,迅速成長為中原大地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譜寫了一個由全國貧困縣跨越到全國百強縣的輝煌篇章。  40年風雨改革路  改革,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40年來,從農村生產責任制開始,掀開了經濟改革的大幕。
  • 涉縣:千裡鄉村路 幸福小康路
    8月26日, 《河北新聞聯播》再次聚焦涉縣, 在「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專欄, 用時5分8秒,
  • 這條路,越走越寬廣——交通扶貧鋪就小康生活幸福路
    新華社北京9月22日電題:這條路,越走越寬廣——交通扶貧鋪就小康生活幸福路新華社記者魏玉坤、許雄、胡旭「要想富,先修路」「要快富,修大路」……曾幾何時,這樣的標語布滿鄉村家家戶戶的院牆上,村民口口相傳,飽含著對修路致富的美好嚮往。
  • 洪江區:稻香魚肥奔小康
    「此次活動預計帶動消費近20萬餘元,活動氣氛的渲染讓村民致富奔小康的勁頭更足。」洪江區橫巖鄉菖蒲村黨支部書記楊金鳳說,菖蒲村這幾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WiFi進村,農家有了「信息眼」,全村的水、電、路、網、房等基礎設施得到徹底改善,貧困戶通過產業發展實現了穩定脫貧,鄉村旅遊設施建設不斷完善,更多的村民吃上了產業飯、生態飯、旅遊飯,村民走向全面小康的步伐更加穩健,幸福感、獲得感越來越強。
  • 一個三無的小蘿莉,養家餬口奔小康,順便得遇良人的種田文推薦!
    一個三無的小蘿莉,養家餬口奔小康,順便得遇良人的種田文推薦!就算我們看了很多女尊小說,還是一樣會喜歡這類型的小說,因為這類型的小說,不僅流量高,更是書迷愛不釋手,所以才會有那麼多人對它情有獨鍾,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3本種田文吧,其中,第三本小說《重生田園路》一個三無的小蘿莉,養家餬口奔小康,順便得遇良人。下面就一起瞧瞧吧。
  • 孖福月餅香,生活奔小康 | 番禺人眼中的小康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是黨中央確定的今年全黨全國工作的大局。那麼,在追求夢想、奔向小康的路上,番禺區都發生了哪些變化?番禺人眼中的小康生活是什麼樣的呢?
  • 千村萬戶看小康丨「一增一減」,灘區村奔上小康路
    做好「土地」文章,收入增了;得益於舊村臺改造工程,花銷減了——「一增一減」,灘區村奔上小康路大圖:高家村中草藥種植基地。 小圖:高家村村臺一角。看著這喜人的場景,利津縣北宋鎮高家村黨支部書記高佔明說:「我們要繼續做好『土地』文章,和鄉親們一起建設黃河灘裡的『美麗宜居鄉村』!」說起做「土地」文章,高佔明打開了話匣子,「如果前幾年的時候來我們村,這一片還都是玉米地,忙活一年每畝純收入不足400元。隨著土地流轉,原來每家每戶的『一畝三分地』成了『香餑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