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你可以選擇善良,但不要懦弱

2020-12-20 有書

善良久了,就容易變成懦弱

小時候,老是聽大人講「孔融讓梨」的故事,所以在吃東西時,我都時刻謹記大人的教誨,不要搶食,一定要讓著大孩子。因此,我從小被人誇獎「這孩子性格好、沒脾氣、文靜」,至今清晰地記得老師最愛在我的評語上記錄「誠實謙虛」的字樣。

現在想來,這也許就是一種心理上的暗示,大人們說的話不會有錯,我應該這樣做。也許,正是基於這種心理,我漸漸習慣了在人前表現自已善良懂禮貌的一面,慢慢地不爭、不搶、不會生氣、也沒有原則了,哪怕被騙也不會去拆穿人家。

如果你習慣了吃虧,習慣了沉默,習慣了委屈自已,習慣了不拒絕所有人,你便會忘記其實你可以有態度,可以有觀點,可以有能力,可以過你想要的生活。

正如作者慕顏歌提到的案例,季小堂辭職的原因是他從來不會拒絕同事的要求,總是搶著幫助人家,可是當經理要他辦正事的時候卻為了不給同事添麻煩而撒了謊,最後被公司領導教訓了一頓。明明是同事偷了懶,而背著「好人」二字的他卻丟了工作。

往往是我們在人際交往中經歷挫折後,才會慢慢發現,這樣的你讓別人不知道你的原則在哪裡,慢慢地自然變得不再重視你、珍惜你,你可能會覺得,還是本性善良但個性鮮明又會發脾氣的人過得比較好。

超出能力範圍,要果斷說「不」

我們大多數善良的人都有一個通病,就是不會說「不」,明明有了自已的想法,卻礙於情面不事先說清楚,最後往往是傷人傷已。

說到這個通病,我們很多人都有體會。比如遇到家人或朋友開口借錢,你雖囊中羞澀,卻找不到理由拒絕,你狠下心借了以後,對方卻長時間不還,然後你就變成了對方眼中的「黃世仁」,打電話要錢還顯得你不是人。

再就是你在工作中,為了表現出自已的忠誠和敬業,總是兢兢業業,從不遲到早退,這樣的表現固然領導是喜歡的,但每到部門節假日值班時,為了平衡大家的心態,你就成了那個「冤大頭」,值班表上自然少不了安排你,而你雖然心有不甘,但看著同事們期待的眼神,你也只有默默接受。誰讓你是公司考勤表現最好的員工,你已經習慣了。

事實上,你一直在努力成全別人,卻忘記了最應該成全的是自已。「醜話說到前面」,不一定「醜」,這是作者通過書中的舉例拋出的一個觀點。有時候,醜話說在前頭,反倒有可能避免事情向不可控的方向發展。

書中提到的小莉,就是一個敢於說「不」的女性,臨近婚禮時才得知男友的父親生意失敗,負債纍纍,而她希望由男友和她一起承擔供房的問題,對方並沒有給她一個肯定的回覆。她一開始很迷茫到底要不要結婚?是順從的過下去還是一拍兩散?

後來她聽從了作者的建議,與男友立下了書面協議,力求兩人婚後的經濟不受影響。當她學會了對自已說「是」,對男友和他家人說出「不願意」和「不行」時,事情也順利起來,男友家人覺得自家情況已經那樣了,就盼著兒子有個好歸宿,自然事事都答應了,小莉感覺好極了。

其實,我們真的無須把自已的位置擺的太低,不想做的事情不必勉強自已去做,一味地忍讓和取悅,那不是善良,而是懦弱。在你能力範圍內的,你可以伸一把手;超出你能力範圍的,要果斷拒絕。這是一種對風險邊界和責任邊界的確認,沒有人應該為了成全別人的欲望而委曲求全。

因此,當你果斷說「不」時,你會發現別人的反應並沒有你想像中那麼糟糕。

善良需要的是智慧

中國的傳統文化習慣追求一個「善」字。「人之初,性本善」說的是要待人處事,強調心存善意,古人也常常以「善有善報」的說法去鼓勵為善的人們。而事實並非如此,善良是一把雙刃劍,有一種善良是「低智商的善良」,你付出了,犧牲了,最後還成了個壞人。這樣的善良,其實就是一種傷害。

某同事平時很慷慨大方,喜歡幫人帶早餐,要不就是請客吃飯,總是搶著買單。但時間久了,發現怎麼老是自已買單,於是自已也不太樂意了。有一次,別人又讓她帶早餐,她拒絕了,同事們就開始在嘀咕她太小氣了。「鬥米養恩,擔米養仇」,一開始過度的慷慨,使得別人覺得一切都是理所當然,而她的付出,在他們看來,也許就不是善良,而是愚蠢。

就像母親教育孩子,你愛孩子,不能只有無底線的付出,更多的還是去引導和規範。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對需要幫助的人不是一味給予,而是教會他們行動的能力;行善,要有所為而有所不為,救急而不救窮,學會拒絕,別被面子所要挾。

正如偉大的思想家盧梭說過:「善良要建立在真實的基礎上,所以讓我去選擇道德根基,我願選擇實事求是」。因此,真正的善是在充分了解和審視了事實之後做出的能帶來最好結果的選擇。

基於此,如果你正面臨著善良帶給你的困擾,不妨認真反思一下,做個有智慧的善良人。不依賴,不取悅,不懦弱,可以讓我們的生活從別人的眼中回到自已的手中。如果你還想進一步了解有關「善良」的另一種現象,那就請繼續關注下一章的內容,我們將對社會上一些「所謂的善良行為」進行深入的剖析,為你一步步揭開更多善良背後的真相。

相關焦點

  • 「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否則等於零」
    圖片來自網絡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否則等於零。小明媽媽摸著小明的頭語重心長地說:「小明,這件事情和小時候,小夥伴們一起玩玩具要謙讓可不一樣哦,有些事情我們可以不計較,可以吃點虧。但這種原則性的事情,如果不解釋明白,那位小華同學和你都會為了這件事情耿耿於懷,會在成長道路上留下心結。說謊和推卸責任是不能有的,還有就是不能任由別人欺負,要懂得保護自己。
  • 心太軟的人,活得太累,你的善良要給正確的人
    你的過度善良,只會讓別人認為是一種懦弱,一種理所當然,只會縱容別人的變本加厲。所以,很多時候那些餵不飽的心,都是你自己慣出來的。正如白巖松說的:「為什麼別人越來越不把你當回事,因為你太好說話。什麼事情,一找你就答應,什麼東西,一要你就給。」
  • 你的善良,要有底線且自帶鋒芒,才不會傷害自己
    你的善良,要有底線,也要自帶鋒芒文/談情說李01 你的善良,要有底線編劇柏邦妮在某一期的《奇葩說》中說了這樣一句話讓人深感贊同,她說:「善良是很珍貴的,但善良沒有長出牙齒來,那就是軟弱朋友,如果你是一個善良的人,那麼請切記,付出善心的時候,記得不要傷害到自己。03你的善良,要自帶鋒芒俗話說,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
  • 我勸你善良,但不要你懦弱,更不要你墮落
    人的善良總是要帶一點光芒,如果事事寬容,忍讓大度,只會委屈了自己卻得不到感謝,這樣的善良其實是另一種軟弱。你的臉上總掛著微笑,別人就以為你不會哭,他們卻不知道你有時候也會感覺到疲憊,也是常常一個人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偷偷掉眼淚,在面對別人對你有很高要求的時候,哪怕是一些很無理的要求,由於你人太過善良,又不想讓別人感覺到你沒能力而感覺到失望,反而會選擇一再的退讓。
  • 童話故事與玫瑰女孩:願你善良,也願你的善良有所鋒芒
    我經常也被迫跟著一起聽,聽得多了,不知為何心裡會產生一絲擔憂,這些童話故事總把女孩寫得特別美麗、特別善良,有時就覺得是不是善良得有點過頭了,不管是面對好人還是壞人,不辨善惡是非,總是一次又一次的濫用自己的善良之心。
  • 有稜角的善良,才是真的善良
    領導說,「那時我不知道小宋也要休,她前天才告訴我,她那性格你知道,不管不顧的,想幹啥就必須幹,擋不住。你比較懂事,一向服從公司安排,這次咱們還是大局為重吧。」小魚心中頓時有一萬隻羊駝奔騰而過,幾乎氣成了小魚乾。但還是不敢造次,服從了大局,掉著眼淚把機票酒店退了。
  • 《人間煙火花小廚》:你的善良要有所鋒芒
    電視劇中的女主角,往往是正能量的,所以女主角一般都是心地善良的。《人間煙火花小廚》中的女主角花小麥也是這樣,她對鄰居們很友好。對身體病弱的關蓉也很照顧,關蓉沒出多少力,卻也能拿到可觀的報酬。不過,善良並不意味著軟弱可欺。而且,一味的善良換來的不是善有善報,是惡人的得寸進尺。善良可以,但要帶著鋒芒。
  • 對人善良是好事,可為什麼卻換不來別人的理解呢
    你沒有錯,也不是某一個人的錯,而是這個社會的規則就是這樣的,所以不要抱怨,不要怨天尤人,因為抱怨沒有用,這樣做反而害了自己。你要開始明白,你不能變成那樣的人,說好了自己要變成喜歡的樣子,不要變成自己曾經討要的樣子,因為那樣的人生該有多麼的可悲。
  • 100-1=0的人性,你的善良,不再廉價!
    殊不知,你的善良並不是所有人都放在心上。有些人只會把你的善良,當成軟弱,把你當「軟柿子」 來捏拿。不是所有人都配得上你的善良,你的善良,要留給對的人!對於隨意拿捏「善良」的人,你的善良,要有鋒芒!02你的善良,要有鋒芒作家三毛出國留學時發現,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值得溫柔以待。
  • 《小娘惹》:如果善良沒有鋒芒,就是繁殖惡的養料
    劇中月娘的姥姥和媽媽都是很善良的人,陳盛一家也是心地慈善的人,黃家小姐玉珠也很善良,但這些人的善良卻並不相同。看到十八集,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兩個匆匆帶過的角色——離家出走的秀娟和為了救月娘父母而被日本人殘害的石燕子。
  • 一個原本善良的人突然變得不善良了,這是學聰明了,還是變壞了?
    但是本質上他還是善良的。人的性格是很難變得。但是,痛心。正在改變中。善良也得分場合,看對象。否則就是懦弱。或許是她的善良經歷了生活的考驗,讓她對善良有了更深的認知. 善良要給對人,不要無緣無故的對誰都善良,要將善良留給懂善良的人我以前就是這樣的人!真的過得很痛苦啊!
  • 不想讓孩子被當「軟柿子」捏,請給孩子的善良插上這3道「鋒芒」
    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善良正直的人沒有錯,但有句話說得好:「你的善良總要有點鋒芒。」作為父母,要教孩子向善的同時,請給孩子的善良插上3道「鋒芒」。拒絕別人和善良並不衝突,當你確實不想幫別人,幫不了別人的時候,勉強自己答應別人,是一種「討好型人格」的體現,孩子一旦形成這種習慣,就會處處被牽制,受刁難。
  • 永遠不要放棄你的善良
    這個女孩人美心更美,因為善良由心而生,所以美麗才由內而外散發出來。「我們之所以選擇做一件事並不是因為它能給自己帶來什麼好處,而是因為它是對的。」善良的人之所以選擇善良,也許不是因為「好人有好報」,僅僅是因為這樣做是對的,他們願意也只能善良。
  • 把握好善良的度,使自己成為有鋒芒,有稜角的人
    把握好善良的度,使自己成為有鋒芒,有稜角的人我們大家都知道,善良是一件好的事情。善良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一種很珍貴的東西。當我們這是擁有這種品質的時候我們應該維護好它,當我沒遇到這樣善良的人的時候,我們更應該去珍惜這種人,去好好對待這種人。但是說起來善良,不是說應該在每時每刻或者是任意一件事上都需要善良的。當我們做善良的事情的時候,在善良的同時不能讓自己變得軟弱。這時候我們就需要讓我們的善良長出牙齒。
  • 有稜角的善良,才是真善良(深度好文)
    當一個人饑寒交迫的時候,你給他一碗米,就是解決了他的大問題,他會感恩不盡。但是,你如果不斷的施捨,他就會覺得理所當然了。沒有稜角的善良,不僅不能向世界傳達你的善意,反而輸送了你的怯意;沒有原則的善良,讓真正的朋友寒心,讓不值得的人永遠不懂得「不可侵犯」四個大字。「你這麼好,一定要幫我哦。」
  • 你的善良必須帶點鋒芒,這3種人就算跪下來求你,也不能幫
    雖然如此,善良是一種本質,我們不能丟失。但我們可以辨別清楚,哪些人可以幫,哪些人不能幫。尤其是以下這3種人,即使跪下來求你,你也不要幫,謹記。1、自甘墮落的人老話說得好:爛泥扶不上牆。有些人天生一副無所謂的樣子,對別人不負責之餘,還對自己的人生不負責。
  • 不要讓壞人傷害了你的善良,培根《談善與性善》,說說善良的原則
    我就是恨你,明明你那麼善良。我恨你搶先實現了我的理想,我恨你優越的生活,我恨我當初如此不屑的你如今有了光明的前途,我也恨我自己的懦弱,我恨我自己的運氣不夠才能不夠。我把對我自己的恨一併給你,全部用來恨你。讓你帶著世人的罵名下地獄。在你死以後,我再繼續恨你。
  • 鬼谷子:一個人越成功,往往心計越深,越善良越吃虧!
    為人處世千萬不要敏感,更加不能心軟,太敏感和太心軟的人,註定過得不會快樂!龐涓敏感,因為嫉妒而傷害同門;孫臏心軟,因為善良而上當受騙。一個人越成功,往往心計越深,越善良越吃虧,你的善良必須帶點鋒芒:1、越是善良的人,往往察覺不到別人的居心不良。
  • 王陽明:善良也要有鋒芒,以霹靂手段方顯菩薩心腸
    文|向金-Kimi,和你一起修心,連通正能量人心難測,善良不能一味軟弱,必要時也要有鋒芒。王陽明十三歲時,生母去世,他非常傷心。後媽對他不好處處刁難,王陽明心裡不爽,總想找機會教訓一下她。後媽忙問原因,巫婆說: 你對兒子不善,他的生母的亡靈要到陰曹地府告你,讓閻王派小鬼把你帶走。後媽信以為真,跪拜磕頭不停,認罪懺悔,從此以後,再也不敢對王陽明無禮了。其實這都是王陽明和巫婆之前商量好的,王陽明的父親王華,一眼看穿了王陽明的把戲,看到小陽明如此精明,心中安慰並不揭穿。
  • 「你太善良了」:領導對我說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0202、最好的狀態:善良帶鋒芒最好的職場狀態是善良帶鋒芒,這也是老闆所希望的。身為一個職場人,如果想要混得更好,一定要讓自己的善良裡帶些鋒芒,這樣不僅不會害到別人,也能讓自己把工作做好。在我看來,所謂善良裡帶鋒芒,其實是指有界限感的職場人。有界限感,真的可以讓個人與組織維持在一個比較好的狀態。我有一個玩的很好的朋友,他就非常的有界限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