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古代來說,打仗勝利的主要關鍵點在哪?第一個就是軍馬,第二個就是裝備武器,在古代冷兵器橫行的年代,一把高端點的武器能成為這個戰場勝利的百分之40,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盤點了一些在冷兵器的時代比較著名的武器,一起來看下吧。
苗刀
古代苗刀的出現極大的體現了戰場上的勝率,苗刀是我國冷兵器時代最為先進的兵器之一,它創建於西漢初年,苗刀最為直系的傳承就是由漢環首改編而來的,一直以來都是只給皇家的御林軍使用,在宋代又被成為御刀,在唐朝盛行,(據說日本的武士刀,就是從苗刀的工藝裡面改過去的)苗刀刀身修長、共五尺,刀身長三尺八寸,刀柄長一尺二寸。並且具有刀和槍的特點,可以單手,也可以雙手,威力都是極大的,不是一般兵器可以抗衡的,但是隨著戰事的禍亂這一項工藝也失傳在了歷史的長河中。
斬馬刀
古書記載,斬馬刀「可斬馬利也可斬馬也」《新唐書》記載,斬馬刀重約十五斤,一名砍刀,長七尺,刃長三尺、刀柄長四尺、下用鐵鑽,在宋朝的時候大舉流行。宋朝的抗金名將的兵器就是斬馬刀,當時嶽飛手下的輕騎兵居然能迅速的擊敗神勇無敵的金兵鐵騎,這一件事一直都是兵法大家疑惑的事,後來經過研究原來嶽飛的輕騎兵都善用斬馬刀,又叫鉤鐮槍,在邊疆的那一場勝利的功勞斬馬刀要站一大半,可以想下,馬都能斬,它的鋒利程度怎麼樣。
障刀
障刀是唐朝的四大名刀之一,同時也是最具有爭議的一把刀,有一種觀點認為,而不足100釐米的不能稱為刀,這個我們先不說,這個到的主要用途就是靈活,當敵人近身的時候,這個可以肉搏,在打仗的時候因為橫刀或者陌刀在貼身不方便使用的話,就可以使用障刀,障刀的工藝也隨著社會動蕩而失傳吧,不過古書記載障刀長越15cm-50cm左右。
蒙古刀
聽這個名字就知道這個到時蒙古人使用的,在蒙古生活、吃肉、宰牛羊肉都是用它,而且在大草原上說不定什麼時候狼就會來了,所以每一個蒙古外出放羊或者出去的人都會隨身攜帶,刀長越十幾釐米到十釐米不等,用上好的鋼材火候打造,鋒刃比較利,刀柄和刀鞘也很有講究,要麼鋼製,要麼木質,最牛的就是鑲上寶石。在蒙古人的眼中這個即是兵器,也是裝飾品。
大馬士革刀
大馬士革刀的原產地是古印度,用的材料必須是上好的烏茲鋼鑄造,表面擁有這多彩的花紋,古時候這個刀就是古印度和波斯國的主要近身武器,這個最大的特點就花紋好看,鋒利,運用起來給人一種行雲流水般的美感,但是這一項技術一直是波斯人的秘密,即使到了現在這個技術的秘密也沒有公開,或許也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了吧。
馬刀
馬刀當初的設計就是為了騎兵使用的,馬刀屬於是背面比較寬,刃比較薄,刀身比較重,因為這樣有利於大砍劈的力度,而且刀柄一般都會向刀刃方向彎曲一點,這個即是在馬背上使用,也不容易脫手,刀背上專門設計了一個血槽,當刺中敵人的時候,刀尖和血槽的地方就會讓敵人血流不止,很快的喪失戰鬥力,這一點和刺刀上的血槽設計的道理是一樣的。
馬來克力士劍
這個兵器當時是南亞的兵器之王,在菲律賓和印度一帶盛行,馬來克力士劍是馬來人製造出世界上最具有特色的一種兵器,它鋒利的程度完全和中國的冷兵器相媲美了,但是這一項技術也失傳了,被世界上的人認為是「失傳的奇蹟」,最早期的馬來人於西方人多次的發生戰爭,但是每次都敗,迫於壓力,就製造了馬來克力士劍,當一上場直接打的西方人措手不及,因此馬來克力士劍在國際上的名聲才打響,當時荷蘭人也曾經奪多次劍,並且當時的士兵誰能將這把劍帶回國家就是一種榮譽的象徵。
好了本期的軍事文化就和大家分享到這裡了,中國的冷兵器多不勝數,小編排的順序不代表刀的排名,不知道各位看官還知道那些刀或者劍厲害的可以補充,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