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雙非出身,考研會不會被歧視?」

2020-12-21 考研幫(kaoyan.com)

摘要:很多考研備考的小夥伴都在擔心自己報考的目標院校會不會有歧視,尤其是一些三本院校和專科院校的同學,今天幫幫就來和大家討論一下考研

  摘要:很多考研備考的小夥伴都在擔心自己報考的目標院校會不會有歧視,尤其是一些三本院校和專科院校的同學,今天幫幫就來和大家討論一下考研過程中是不是真的有歧視。

  「我三本出身,考研會不會被歧視?」

  「專升本,我還有機會上985/211嗎?」

  「雙非院校能不能打贏名校背景?」

  這些問題年年都在談論,但是到了新的一屆還是會有人問,說明大部分同學都非常關心這個問題。

  那考研是否真有歧視?

  「歧視」確實存在


   
  關於院校歧視這個問題在考研界一直都是個難以言說的灰色問題,一般不會被擺上桌子上任憑大家高談論闊,但實際上,對於這個問題,其實大多數同學心中都有一個譜。在考研的各種論壇或貼吧中,我們總會看到這樣的帖子:

  每年的考研大軍中,有很多同學的出身都是二本/三本,甚至是專科,而報考的院校不是浙大就是復旦這樣的牛校。

  所以很多人都會猜測說是因為考生本科出身不好,遭到面試老師歧視,或者乾脆都不怎麼問問題,所以初試考這麼高也沒什麼X用。

  那麼,這到底是不是因為院校歧視被刷的呢?而來自普通本科的雙非考生又該如何面對985高校的歧視呢?

  首先,我們必須承認:所謂的「歧視心理」是存在的。

  在考研學校中,確實有少數院校並不是完全按照擇優錄取的原則進行錄取,而是更加偏向本科學校更加優秀的學生,可這種情況不多,而且更不會有學校明目張胆的把這樣的信息收錄在招生簡章裡。

  但是,在考生水平差不多的情況下,導師很大程度上會選擇本科學校更加優秀的考生。導師也不是評判機器,如果換做是你,在同等水平下是不是也會選擇本科更加優秀的考生呢?

  就好像是買手機,對比1000塊的手機和7000多的iphone。大多數人都不會選擇去懷疑7000多的質量,而1000多的,可能性價比也很高,但人們往往會選擇耗費時間成本最少的不用懷疑的那一個。

  第二,老師往往都會存在這樣的定式思維:假如一個雙非的學生被招進來後,因為各種原因在學校表現不佳,或成績不如人意,老師們都會覺得這是雙非學生中的普遍現象,以至於下次就不會想要再招了。

  那如果是重點院校出身的同學,出現同樣的情況,老師們就會覺得是個別現象,不足以成為案例。

  我們沒辦法去修正老師們的邏輯。畢竟培養研究生是要耗費高校資源的,為了有限的資源利用最優化,錄取本科更好的學生無疑是風險最低的選擇。同樣分數下,導師更傾向於選擇本科好的也是人之常情。

  所以,普本生想要一戰成碩的確是有難度的。

  「歧視」不應該成為被刷的理由

  但是!我們也要明白:考研複試被刷也不能只歸咎於院校歧視,也有很多考生自身的問題。

  例如曾見過一個報考浙江大學古代文學的考生,她初試考了386分,浙大複試線是360,按照這個分數再努力一把應該沒問題。誰知道進入複試之後她首先被刷,複試名次倒數第二!在之後的調劑中她選了一區的幾個學校去複試,結局也是一樣,最後去了西南二區的某所大學。

  之後她很抱怨,把這一切歸咎於她出身不好,說自己來自一個普通二本,一定是學校歧視才如何。但是在了解了她的情況之後才發現這是她自身的問題。雖說她考的分數很高,但是文學基礎很差,在複習的時候很多書沒有細看,在複試的時候很多問題她都不能回答不上來(大家都知道複試會有專業知識的延伸,考察的是專業功底,不可能按套路出牌)。最讓哭笑不得的是,她竟然連繁體字都不認識幾個,都懷疑當初朱東潤的歷代作品選和王力的古漢她到底有沒有看過。

  試想一下,研究生導師在複試中看到這種一問三不知的考生印象會好嗎?如果說歧視的話,那麼調劑的時候為何還是被刷了?

  總而言之,不能說歧視絕對沒有,所以,初試分數才一定一定往高裡考,畢竟排名越靠前,複試的起點也就越高。如果初試成績不錯,複試表現優秀,導師會不要你麼?

  這些沒有偏見的名校必須擁有姓名!

  除此之外,幫幫也為大家整理了一些學校,根據學長學姐們的反饋,這些學校都不歧視本科院校,還保護一志願!

  如果你有不同意見、或者希望補充一些對本科院校沒有偏見的院校,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補充!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1.不歧視雙非、三跨、N戰考生,複試比例1:1.2,如果考生成績都很高表現都很好,會考慮擴招個位數。

  2.不看成績單,不問四六級,只交政審表和學位證明(補充:個別專業對四六級做要求)

  3.複試成績佔比30%,部分專業無需筆試。複試抽籤不按成績排,超級保護一志願!不要校外調劑,複試時間早,方便調劑其他學校。

  from@Mikaela

  四川大學

  川大真正做到了校訓所說那樣:「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複試公平,不歧視雙非院校學生。一切以初試成績及複試表現決定。本校表現不好的一樣會被刷。

  而且,會保護一志願。以我所在的電子信息學院為例,複試完了會在學院張貼欄出成績公示及擬錄取名單,擬錄取按照成績公示從高到低錄取。

  另外,不用提前聯繫導師。就算給老師發了郵件,老師回復也比較官方,比如:「好好準備複試」之類的。

  不像電子科技大學那樣,不提前聯繫導師,大概率是炮灰。像川大這樣的良心985,真的值得大家報考。尤其是對於我這樣本科是雙非院校的學生。這裡有豐富的資源,優秀的同學。你值得擁有!

  from@Damon-Swift

  吉林大學

  作為34所,除了複試時間比其他學校晚,公布結果也慢之外,真的很好。因為他不歧視雙非,很公平。之所以公布結果慢。是因為老師們儘可能把去複試的人都要了,擴招名額需要一定時間向上級申請~

  所以吉大不會讓你白跑的。

  我們一共12個人進複試,很尷尬我排在第九名,那種感覺很難受給你希望又讓你遺憾差一步。複試表現的不太好,結果沒能逆襲成功,當天晚上哭了一晚上,這種已經一腳進入985的大門,就差一步,被推出門外的感覺賊難受。

  一邊哭著一邊聯繫自己雙非的母校。急忙做飛機跑回武漢準備參加母校的調劑,卻被告知我們學碩竟然擴招了!!!所以真的很謝謝吉大,雖然公布結果太拖拉了,但是最後結果是好的,這漫長的等待過程都不值一提。

  from@Damon-Swift

  吉林大學

  作為34所,除了複試時間比其他學校晚,公布結果也慢之外,真的很好。因為他不歧視雙非,很公平。之所以公布結果慢。是因為老師們儘可能把去複試的人都要了,擴招名額需要一定時間向上級申請~

  所以吉大不會讓你白跑的。

  我們一共12個人進複試,很尷尬我排在第九名,那種感覺很難受給你希望又讓你遺憾差一步。複試表現的不太好,結果沒能逆襲成功,當天晚上哭了一晚上,這種已經一腳進入985的大門,就差一步,被推出門外的感覺賊難受。

  一邊哭著一邊聯繫自己雙非的母校。急忙做飛機跑回武漢準備參加母校的調劑,卻被告知我們學碩竟然擴招了!!!所以真的很謝謝吉大,雖然公布結果太拖拉了,但是最後結果是好的,這漫長的等待過程都不值一提。

  from@Damon-Swift

  1.專業課資料好找

  2.初試比重高,分數線良心

  3.複試材料官網寫得明明白白,面試抽籤提問,不存在院校歧視

  4.複試時間早,不耽誤調劑,極為保護第一志願

  from@ShawnDong

  哈爾濱工業大學

  面試順序隨機抽取,只有自我介紹這一環節透露自己信息,其他時間算是雙盲。拿成績說話,不保護本校生。

  from@往屆考生

  上海財經大學

  1.不接受校外調劑,所以極其保護一志願考生

  2.複試提問採取抽籤式,所以不存在說考官看著你是外校問一大堆坑人的問題來淘汰你

  3.抽籤編號進行面試,所以幾乎考官學生都不認識

  4.初試比重大,基本高分過初試分數線就沒問題

  5.身邊報考上財的,都讚不絕口,不管是上岸還是沒上岸,都認為上海財大十分公平!

  from@麥克勞林

  東南大學

  1.初試和複試成績佔比1:1(給初試排名)

  2.非常保護一志願

  3.想找人找關係的可以歇歇了

  4.老師們很尊重學生意見

  5.不會問你本科哪個學校,也不用你帶成績單,總之不歧視雙非。

  東南很公平是真的,但不代表好考。

  from@歐陽雙夏

  南京大學

  1.不接收校外調劑,極其保護一志願考生,哪怕人沒招夠也不接受調劑

  2.初複試比1:1.2,複試很少問本科情況

  3.不歧視雙非,但是初試題比較難

  from@AlexaStylinson

  南開大學

  南開大學的研究生複試絕對公平公正,不看你的本科院校,只看實力。

  面試只有一天,上午審核材料加筆試,下午面試,第二天下午就出複試成績,速度超級快,不像其他的高校,要等至少一周。一所低調、有實力、有內涵的985211高校,你值得擁有!

  from@愛在普羅旺斯

  東北大學

  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和總校統一划線,大部分專業一起複試。複試筆試很重要,好好複習完全有可能並且很大可能翻盤。

  面試極其公平,進入複試考場後考生和考官直接沒收手機,分組完畢後去候考教室裡待著吧,上個廁所都會有學長學姐陪著你,而且面試結束的考生不允許再回教室,直接領手機出門。

  from@啦啦啦啦的哈哈哈

  中央財經大學

  1、保護第一志願,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調劑

  2、不歧視雙非/外校考生,本校生沒考好照樣被刷。

  3、不會以奇怪的「踩雷」方式為由刷雙非。

  4、擬錄取結果有全部公開信息

  from@一桶彤

  暨南大學

  1.超級公平,考前官網上就會有每年的報錄比、真題等等(不用到處找)

  2.出成績的話就會直接顯示排名,不用猜

  3.複試老師超級nice,非常保護一志願,不接受校外調劑

  但是出成績較晚,後期調劑學校選擇少。

  from@Pluto

  中國科學院大學

  專業複試的時候也是全程錄像,英語自我介紹和問答。然後抽專業課問題,每個人20分鐘,複試佔50%,老師基本不會刁難你,而且看錄取結果的話,反而刷掉了很多211和985。

  from往屆考生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

  1.複試名單幾乎與國家線同時公布

  2.複試遵循1:1.2的比例

  3.複試氛圍輕鬆,題目較初試簡單

  4.複試沒有歧視,不進行自我介紹,不透露考生信息院校,第二天出成績。

  from@達達噠噠噠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初試專業課不壓分,給分客觀、公正,不看出身,老師好。

  from@往屆考生

  中央民族大學

  1、央民,雖然被說末流985,但是還是有強勢專業,民社院很不錯。

  2、不歧視雙非,二本三本,也不接受校外調劑

  3、複試流程非常清晰正規,老師也不接受提前聯繫啥的

  4、複試比例比例某些專業還有1:1的,一般不超過1.5,大部分在1.2之間徘徊

  from@張飛洗澡哈皮

  西南政法大學

  老師和藹不歧視院校出身,只要學業基礎紮實,面試態度不作妖,面試官都會給你機會,加上不用過多擔心英語的問題,比重低相信我。

  不接受校外調劑,面試的順序抽籤,複試題目自己隨機抽,也不看本科出生,當場出分,一兩天後就出排名,關鍵複試刷人特別少特別少,真的很良心,很適合法學生的學校。

  from@不良人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廣外的老師都挺不錯的,面試的時候也是沒有自我介紹,直接問問題,無需提交簡歷,保護第一志願。

  from往屆考生

  最後要說的是,不公平的地方,的確有,但不是絕對,我們想要逆襲,記住,靠的一定是能說服人的實力。畢竟,是金子在哪兒都會發光,你要是個人才,沒人敢不用你。所以,別怕,了解情況後就好好複習,咱們用實力說話!

相關焦點

  • 這些大學考研不歧視雙非,而且保護一志願,你的考研好選擇!
    不過有些同學因為本科院校不是特別好,想要報考一些比較好的大學,就會受到歧視,不予錄取或者不優先考慮,那麼有哪些大學不會歧視雙非院校呢?心安在這裡介紹幾所大學(良性考研院校有很多,心安就不一一介紹了)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對外經貿雖然是一所211大學,但是她並不歧視雙非院校、三跨或者多戰的考生。其複試成績佔比30%,部分專業也不需要筆試。
  • 考研考生注意了,這些高校不歧視雙非,其中還有多所985
    在很多論壇上,小編看到許多的考生憂慮一個問題:雙非考研,自己會不會被目標學校歧視?以至於很多考生關心那些不歧視雙非的高校。基於這種情況,小編整理和搜集了一些不歧視雙非學校,保護一志願的院校信息。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不歧視雙非、三跨甚至是N戰考生。如果考生的成績都很高表現都很好,學校會考慮個位數的擴招。學校的複試比例1:1.2,不看成績單,不問四六級,只交政審表和學位證明。這些做法,避免了考生因為四六級和學校被歧視。
  • 棕櫚大道留學 丨 出身雙非,會是一輩子的事嗎?
    好像不管何時何地人生的哪個階段,人們都對「出身院校」有種偏執,求職要看,出國要看,甚至現在連相親都要看出身院校。這些現象不免激發了一些在校大學生的焦慮。985、211 就那麼幾所,難道我們這麼多出身雙非院校的學生就不行了嗎?出身院校會是我們一輩子也跳不出的枷鎖嗎?
  • 考研界「最良心」的15所大學,不歧視考生,還保護一志願
    複試公平,不歧視雙非院校學生。一切以初試成績及複試表現決定,本校表現不好的一樣會被刷。而且,會保護一志願。以我所在的電子信息學院為例,複試完了會在學院張貼欄出成績公示及擬錄取名單,擬錄取按照成績公示從高到低錄取。另外,不用提前聯繫導師。就算給老師發了郵件,老師回復也比較官方,比如:「好好準備複試」之類的。不像電子科技大學那樣,不提前聯繫導師,大概率是炮灰。
  • 雙非一本考研通信,選擇山大、西電還是南郵?西電、南郵是首選
    在考研高校的選擇上,很多考生不顧及自己的實際能力,比如很多雙非院校的考生們都喜歡報考211甚至是985院校,但是考中的比例還是比較低的,比如有雙非院校一般考生想報考通信工程專業,給小編列了三所院校,一所是985的山東大學,一所是通信工程強校,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還有一所是雙非通信院校,南京郵電大學,這三所高校的通信工程的實力都是不錯的,到底應該怎麼選擇合適呢?
  • 2022年考研學生注意了!這四所大學不歧視學歷,更容易上岸!
    儘管每年的報名人數越來越多,但是每年錄取的人數仍非常少,競爭壓力也是相當大,這也說明想要上岸也越來越難,得自己有著超眾的能力,也許很多時候只有能力也不一定夠,相信大家都知道,很多學校招生還存在歧視學歷的情況,特別是一些名校,更看重考生的最初學歷,對於一些雙非學生來說更難,所以說考研也是一件非常現實的事情,要考慮的問題也很多。
  • 令人心動的offer丁輝出局,雙非沒前途?
    看到這裡,我算是想明白了,原來節目組真的是來搞事情的。02.雙非人各有各的精彩雙非人,真的意味著能力差?並不是,丁輝的表現,已經算是比較出色的。節目組為了製造話題,多多少少誇張了雙非人在職場裡的不公待遇。知乎的「行勝於悟」就是典型的雙非逆襲例子:我就是通過讀雙非一本的法律研究生實現的逆襲,從一個月薪三千的中學老師變成收入翻了幾倍的國企職工。
  • 本科211去雙非讀研,真的值得嗎?這些情況需提前知道
    考研同學小李整日無精打採,他就在考慮這個問題。今天我就給大家講一下。考研成績已於三月份出來,由於今年這個特殊的情況,國家線還沒有出來。複試也不知道在啥時候。但這幾天關於考研的事情上了一次又一次的熱搜。所以說今天我們來聊聊這個話題:本科211,是否有必要去雙非學校讀研究生呢?
  • 本科二本考研985會被歧視嗎?考研最重要的是什麼?看完就明白了
    圖片來源網絡本科二本考研985會被歧視嗎?至於很多人擔心老師會不會歧視自己的學歷,至於這種情況是很罕見的。圖片來源網絡其實考研的同學有這種焦慮,在整個考研期間都是十分常見的。有很多同學在考研最初報考的時候就會懷疑:「我一個二本的學生,到底能不能報考985學校?」
  • 「我普通二本,四六級沒過,以後考研會被歧視嗎?」
    今天小編收到了一位同學的擔憂:「上了個普通二本,四級考了三年皆不過,以後考研會被歧視吧?985高校會不會直接pass掉我?」
  • 聽說雙非逆襲985的人比比皆是?讓學長跟你講講真實的考研……
    連自習室都需要搶,可見這幾年的考研趨勢和競爭有多激烈。 不過有機會就是好事,就算機會在渺茫,也是勝過一點機會都沒有的。上課時候偷偷告訴學生,「我希望你們多考本校的研,那些外校考來的都沒接觸過學術,就知道做考研題」。
  • 雙非碩士海投簡歷卻難求一職,面試官道出拒絕理由,那還考不考?
    但私底下卻透露是因擔心碩士的實力不足,雖然在其他人眼中是碩士,但在大企業中,雙非碩士有一種雜牌軍的感覺。同為碩士,工作能力和效率完全不如其他碩士。 這種碩士在小公司面試時很好用,但弊端也很明顯,小公司因自身實力和崗位限制,人事只會把雙非碩士以本科生畢業來安置,算是大材小用。
  • 芝麻寄宿考研-在職三跨生,雙非二本院校逆襲985院校
    本人在職備考,三跨(跨地域、跨學校、跨專業)考生,雙非二本院校逆襲985院校(南開大學),20屆考生,擬錄取,初試成績390,經驗僅供參考。關於寄宿考研的同學可以關注芝麻寄宿考研GZH,公安大集訓營協議班,一、英語一(69)備考策略:1.單詞。單詞是英語之根本,很多人都懂道理是這麼個道理,但是自己沒有切身體會到其利害之處,是很難覺醒的。我始終認為單詞過不了,再多的技巧也是白搭(後來證明就是如此)。
  • 為什麼其又成為了考研調劑的最佳選擇?
    我想得到的回答更多的是211985高校中的某一所,人人都想考上這樣的高校。但是現在又有了一種新的趨勢,那就是報考「雙一流:高校,因為這是新時代衡量我國高校好與壞的又一重要指標。可事實上很多學生,最後僅僅是被」四非「大學錄取了。那麼」四非「大學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其又成為了考研調劑的最佳選擇呢?
  • 今年考研學生注意了!這四所大學不歧視學歷,成功率還更高
    這四所大學不歧視學歷,成功率還更高近幾年,考研學生的數量不斷增多,2021年的考研報名人數更是達到了420多萬,可是招生人數卻遠遠低於報名人數,競爭可謂十分大,這也就意味著學生的上岸率會變低,不僅如此,很多大學招生還存在歧視學歷的情況,名校學生更容易上岸,普通學生相對更難,這更是把考研提高了一個難度。
  • 在考研複試的時候導師是如何挑人的?
    而另外兩位考生的表現和他大相逕庭,但是第三名的本科院校較好,也是一所211大學,所以來自雙非的他自然被導師先排除了!如此看來,研究生導師選人的套路就不難理解了。導師選人主要從以下方面入手,擦線黨想逆襲成功讀研並不是不可能!
  • 解惑:「雙非」院校的研究生究竟值不值得讀?
    這就說明,很多人在選擇學校時,都是希望去到一個更好的平臺,尤其對於本科學校不夠好的同學而言,考研就成為了提升背景的方法。但是,這就使得211高校的研究生考試競爭非常激烈,考不上的可能性很高,而一旦失利,就面臨調劑的問題。好學校的調劑名額一般都是非常少的,調劑進入的大多是「雙非」院校。而在很多人看來,「雙非」院校的研究生是不值得耗費3年時間去讀的。那麼,情況到底是不是如此呢?
  • 要不要考研?考研要怎麼選擇專業?
    這是每年困住很多考生的問題,小編今年也大三,也即將面對考研,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具體探討一下關於考研的問題,首先,小編先從考研的原因來進行討論,考研的原因大概有三個主要的方向提升學歷、迷茫就業、換方向一、提升學歷1研究生學歷的優勢
  • 大四學長:如果可以重新讀一次大學,我不會在大三準備考研
    在考研經驗分享中,某位大四學長就坦言,如果再讀一次大學,他不會在大三的時候才準備考研。這位學長考研的時候,準備時間晚了,第一志願沒有被錄取,後來被調劑到一所普通本科院校。考研備考期間的三問?第一問:自己的實力如何?
  • 雙非保研邊緣人,夏令營受挫到感覺沒學上,我是這樣圓夢985的
    ,但是從大一到大三時間太長了,每一個學期的成績都很關鍵,很怕有變數,因此我大三一開始就準備考研啦,但是因為我們專業需要考數學,相比考研來說我在保研各方面更佔優勢。精力是有限的,肯定兩個都好好準備是達不到的,所以我的重心還是放在了保研。我是從疫情期間才開始準備保研,準備好了相關材料,但是由於今年情況特殊都是線上,夏令營取得的成果並不理想,甚至感覺都要沒學上了。所以預推免就非常的努力多投了幾所學校,最終取得了自己理想的offer。提醒大家一定要早開始、早準備、早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