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雲網(微信號:ilieyun)】8月15日報導 (編譯:堆堆)
即便已經有了20年的企業家經驗,但對於Bill Moore來說,要鼓起勇氣重新開始建立一家新的創企確實有些瘋狂。
在20世紀90年代,Moore放棄了繼續在星巴克任職的機會,加入了Sierra Online這家科技初創企業。此舉讓他的朋友和同事感到無法理解。當Moore在享受自己的退休生活時,他再一次感受到了創業的召喚,於五月決定加入位於西雅圖的Human並且擔任主席一職。
在四月成功獲得50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後,這家神秘的音響創企才悄無聲息地逐漸出現在大眾視野裡。創始人找到了Moore。他們希望可以利用Moore在四家科技創企以及星巴克的工作經驗(Moore幫助星巴克連鎖店快速擴張,星冰樂的開發也要歸功於他)助力創企發展。
「我傾向於把握時機,儘快讓事情按預期發展方向發展。」Moore在採訪中這樣說道,「這也是我現在正在做的事情。」
2014年,Benjamin Willis以及Joe Dieter創建了Human。公司一直在開發一款可以覆蓋整個耳朵的新型耳機。這款設備被稱作是「全包裝」的設計。無需任何額外的連接線,它就可以舒適地貼合每一隻耳朵。該設備可以讓用戶控制外界傳來的聲音量,用戶還可以與其他用戶分享自己的聆聽體驗或是用它作為揚聲器。此外,這款產品還能打破不同語言之間的障礙。
「產品設計初衷是使其變成附著在耳朵表面的第二層皮膚。」Moore說。
他表示公司在透露更多產品細節上持有比較謹慎的態度,這是因為隨著產品開發的不斷深入,公司不希望向外界傳遞一些它們最終無法實現的功能。
「我們已經慢慢擺脫之前隱秘的運營模式了。」Moore說,「未來三個月,公司將會揭露更多細節。我們一直在謹慎地談論這個產品,因為我們不想讓大家認為這是所謂的霧件(霧件是指在開發完成前就開始作宣傳的產品,甚至也許這些產品根本就不會問世)。我們不願意向消費者過度承諾產品的功能。」
圖為Human的主席Bill Moore
從Moore選擇去Burger King任職而不是去醫學院開始,Human的出現成為了Moore職業生涯中最近一個意想不到的轉折。但Burger King這份工作卻教會了他很多,比如說管理供應商、提升客戶滿意度或者提高運營效率。很快,這使得Moore得到了規模不大但卻擁有遠大志向的西雅圖創企星巴克的offer。
Moore加入時,正值星巴克在IPO前期,大約擁有100家門店。在負責星巴克餐飲運營後,Moore幫助星巴克將門店數量擴張到了700家。他還將公司的業務範圍分成了食品和特色飲品兩方面,例如基於公司收購的一個食譜,星巴克推出了星冰樂。到2012年,星巴克每年星冰樂的銷售額達到了20億美元。
然而就在1995年,Moore迷上了科技創企和網際網路。他放棄了在星巴克的工作,加入了遊戲網站Sierra Online並擔任總經理一職。
「我想我的同事肯定都認為我瘋了。我的父母也勸我別放棄星巴克的工作。」
但這是Moore至今為止一直在遵循的行為模式。他熱愛科技和設備,他也熱衷於去探索那些他不精通的領域並且為此快速學習。Sierra最終以10億美元的價格被CUC International收購。
到1999年,Moore已經準備好迎接下一個挑戰。他被聘請成為Allrecipes.com的執行長。但當時Moore任職的時機並不合適。Moore將自己形容成一位被僱傭來「基於他人創意來實現運營和財政盈利」的員工。當時,網際網路泡沫也在不斷逼近,這使得所有的科技公司都在掙扎求生。然而,公司最終堅持了較長一段時間,直到2006年,公司以6600萬美元被Reader’s Digest收購。
這使得Moore迎來了自己第一次的退休生活。不過,一位叫做Fred Warren的朋友打來的電話又中斷了這一切。Warren是一位投資者,他曾在蘋果早期發展階段就參與了投資。Warren讓Moore談論一下關於一家叫做Root Wireless的新公司。然而這一場諮詢最終使得Moore擔任了這家公司的執行長一職,公司後來改名叫做RootMetrics。
Moore專注對無線網絡服務的測試和分析,這使得RootMetrics不斷發展壯大。最終,公司在2015年被IHS收購了,具體收購金額未曾透露。
在快要步入第二次的退休生活時,Moore在去年秋天受朋友邀請和兩位企業家一同喝咖啡聊天,他們就是Willis和Dieter。
圖為Human的聯合創始人Benjamin Willis和Joe Dieter
同樣,創始人的最初想法是讓Moore為他們提供一些建議和指導並能在一月擔任公司顧問一職。
但是Moore心中有一個多年來形成的清單。只有具備了清單中的因素,初創企業才能成功。這不僅需要公司擁有一個好的創意,還需要好的時機以及執行力。此外,公司還必須擁有一個強大的管理團隊、團隊之間出色的默契以及一個特別的品牌。
「要想成功,擁有合適的團隊成員必不可少。」他說,「一些非常出色的創意最終以失敗告終的原因就是參與的團隊成員阻礙了創意的實現。」
在和Human創始人談話的過程中,Moore意識到許多條件都已經準備就緒,他相信這一切都會為公司推出一個突破性的產品和發展做好鋪墊。
在過去幾個月時間中,公司一直在Instagram和Facebook上進行宣傳並且提供了一些部分被遮擋住的模型照片。在這些鏡像背後,數十位員工都在致力於開發產品的最終版本。Moore表示公司的目標是可以在今年晚些時候開始預售。
該項目已經成功籌集到了融資,參投的投資者多年來一直和Moore交往密切:Warren以及他的公司Brentwood Associates、Sugar Mountain Capital 的Kurt Beecher Dammeier(他曾經參與投資了RootMetrics以及AllRecipes.com)以及舊金山Darling Ventures的管理負責人Daniel Darling。
更加吸引人注意的是,Moore表示耳機不過是開始,公司還有更加遠大的目標。他表示儘管市面上的耳機不斷在改進,但這麼多年來耳機的功能卻沒有發生改變。此時的市場剛好適合Human進入。
「我們並不認為自己推出的產品是耳機。產品的特性遠不止於此。」
關於公司之後究竟朝著什麼方向發展,Moore不願透露。這麼多年來他學到的一件事就是:如果公司想要獲得消費者長遠的信任,那麼它推出的第一個產品就必須適合消費者,這一點很重要。
「我想我們現在所做的一切將公司定位成了一家科技創業公司。第一個產品和音頻輸出有關。目前公司規模較小,我們將專注於此。不過就我們未來的發展方向來說,第一個產品不過是冰山一角。但重中之重是,我們得把第一個產品成功推向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