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荷中學學子向抗疫英雄陶麗圓致敬:生命是渺小的,但也是堅韌和偉大的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年伊始,一種叫新型冠狀病毒的肺炎開始在中國肆虐,重災區——武漢!
於是,一支又一支醫療車隊駛向了湖北,一名又一名有血有肉的醫護人員踏入了武漢,一場與時間和生命賽跑的較量拉開了帷幕……杭州邵逸夫醫院CCU護士——陶麗圓就是其中的一員,然而卻是平凡而偉大的一分子。
杭州採荷中學718班乘風破浪小隊有幸能與這位可愛的小姐姐在線上見面了,聽到她說她是軍人丈夫的支持下瞞著父母出發的,聽她說她到達武漢協和醫院就開始了支援工作,聽她說在病房裡遇到的每一位病人背後溫暖的故事……
這裡面有不舍,不舍的是自己的家人;有堅定,堅定的是此次支援的行為;有感動,感動的是病房裡病人的託付;有無奈,無奈的是自己的能力有限,不能救助更多的人。
但是,我們認為麗圓姐姐所做的這一切已經足以讓我們仰視,我們應該沿著她的腳步,繼續前行,快快長成在祖國危難時刻也能挺身而出的新一代接班人!
以下是杭州採荷中學718班乘風破浪小隊每個成員通過此次線上溝通會的小小的感悟。
邵一凡:
這次對邵逸夫醫院援鄂醫護人員麗圓姐姐的線上採訪,令我十分感動。在那個時候,人人都避而遠之的武漢,麗圓姐姐卻告別父母,告別愛人,減去一縷縷秀髮,主動請纓奔赴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麗圓姐姐娓娓道來的抗疫故事,讓我似乎對生命的意義有了更一步的理解——生命在於生存,但不僅僅是自己。這些醫護人員義無反顧奔赴抗疫一線,是因為心中有他人,心中有國家。為了祖國,他們可以付出一切代價——包括自己的生命。麗圓姐姐和其他逆行醫護人員都是值得敬佩的人,是最美麗的人。
楊佳言:
2020年2月,當新冠肺炎疫情的警鐘敲響之後,各批醫護人員從全國各地奔赴武漢支援,媽媽的同事,麗圓姐姐就是其中一位。
自從半夜接到援鄂命令,麗圓姐姐便剪掉了一頭秀髮,穿上密不透風的防護服,在一個個"戰場"上奔走。白衣戰士們不僅要管理極危重的病患,操作各種高精尖醫療儀器,還要幫患者翻身,料理生活;輕症患者還需要照顧他們的心理需求。麗圓姐姐還說,病房裡有個五年級的小男孩,一邊接受治療一邊上網課,貼心的醫護人員就輪流輔導他功課……
在援鄂的47天時間裡,麗圓姐姐說,她看到了許多的生死離別,也讓她體會到了生與死的真正距離;更讓她看到了作為一個白衣天使的價值,體會到了祖國強大富裕給百姓帶來的福音!
所以我們要學會感恩和珍惜。要感謝教導養育我們的師長,要珍惜當下幸福的生活,努力學習,將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包若寧:
人很渺小,看不見又摸不著的病毒便可奪去一個人的生命;人也很偉大,小小的醫護人員便可救起無數人的性命。今天我有幸採訪到了一位支援武漢凱旋歸來的護士陶麗圓。通過她的言語,我深深體會到了護士的艱辛。每天救死扶傷,穿上了防護服便一整天都不能隨意上廁所。看著圖片上醫護被口罩勒出一條條紅印的臉,我不由得心疼起來。當時,醫療器械匱乏,是醫護人員點亮了明燈,給武漢的人民帶來了希望,驅散了陰霾,他們多麼值得我們尊敬和愛戴!
戴曉蕾:
參加了這次採訪援鄂的護士,我感受到了奮戰在一線的白衣天使們奉獻自我的精神。我們小組採訪的是陶麗圓護士。她在前線奮戰了整整47天,在援鄂期間過了26歲的生日。在厚厚的防護服下,可以被悶到嘔吐。防控疫情是一場不能懈怠的賽跑。以最快速度救治患者,以最快速度控制疫情,是當前的頭等大事,容不得有絲毫猶疑、絲毫僥倖。在這場與疫情的賽跑中,要做好疫情監測、排查、預警等工作,切實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爭分奪秒遏制疫情蔓延勢頭。
林炎培:
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爆發,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在這場戰爭中有無數美麗的逆行者,26歲的陶麗圓就是其中一個!陶麗圓是邵逸夫醫院心內科的一名護士,在半夜接到通知的那一刻,她毫不猶豫地報名去援鄂。而且她老公是現役海軍,作為軍嫂的她,此次也在奔赴不一樣得戰場!陶麗圓和她的戰友們懷著心底最熱忱的信念,用溫暖與責任澆灌生命之花、重燃希望之火,用百分之一百的拼搏與努力,啃下一個又一個硬骨頭,創造一個又一個醫學奇蹟!看著照片上叔叔阿姨們脫下防護服後臉上深深的印記,身上那麼多汗水,我不禁感嘆醫護人員工作的艱辛!疫情尚未完全過去,我們還需保持警惕!感恩這次疫情下所有的英雄們,我們要努力學習,將來也能貢獻自己的一點光和熱!
伍臻錚:
「英雄」,一個用來稱呼為人敬仰的人的名詞,聽了護士姐姐的講述,我也更加懂得了:活出自己風採的人,都可以成為英雄。在她的敘述裡,無論是要花費幾小時來穿脫常被汗水浸溼的防護服,還是支援武漢時自備各種醫療設備、工作生活中嚴格謹慎地按規範操作,多多少少都在報紙或手機上看到過,但又如此真實,像第一次聽到一樣,令人感觸深刻。由於封城,武漢的生活沒有平時那麼方便,醫療隊員們的衣食住行卻在市民們的幫助下有了保障,市民們雖然性格不同,但總是熱情地邀請醫療隊員們在疫情結束後去看櫻花。他們也是英雄,正是他們的積極、樂觀打破了疫情的枷鎖,而我相信,下一個櫻花盛開的季節,英雄們一定會在櫻花樹下重聚,一起賞花!
章昊琪:
這次我參加了對援鄂醫務人員陶麗圓的線上採訪,我感受到了在一線抗疫的白衣戰士的奉獻精神。我們小組採訪的陶麗圓姐姐,就是一名在一線的護士。她參與抗疫47天,過了26歲的生日。看著她的臉上被防護服勒出一道道痕跡的樣子,我深深覺得感動,就算在那種惡劣的情況下,她也沒放棄病人,還是在一線陪著病人一起與病魔做鬥爭,我感到深深的敬佩。
屠添逸:
93年援鄂小姐姐的事跡深深地打動了我,感動我的不僅僅是婚前剪掉的秀髮,臉上的那一道道勒痕,被層層手套泡得發白了的雙手,更是那種第一時間衝入抗疫一線的魄力和持續47天與疫情搏鬥、與生命賽跑的勇氣!與小姐姐連線的那1個多小時,看到她再次與我們說起發生在抗疫一線發生的一樁樁感人的故事,還是哽咽得幾度說不出話來!我在心中一遍遍得問自己,如果遇到類似的情況,你會怎麼做?會和小姐姐一樣堅定和勇敢嗎?我想我會的!因為國難當前,身為中國人的我們看到了什麼叫「舉全國之力」,什麼叫「眾志成城」,什麼叫「生命重於泰山」,什麼叫「大愛中國」……讓我們一起攜手,早日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