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品種選擇
做蔬菜鮮食的一般選擇豆莢肉質肥厚的品種。用來醃製的一般選擇豆莢瘦長的品種
二
選地整地
豆角怕澇,忌連作。應選擇地勢高排水良好灌水方便,且兩年沒有種植過豆角的沙壤土或紅壤土種植。選好地後,按照地勢高低選擇起畦,畦寬包溝160-170釐米,高30釐米。畦面要平整、疏鬆、細碎,呈龜背形,以防畦面積水。
每畝施用:腐熟農家肥1000公斤,鈣鎂磷肥50公斤。
基肥在整地時施用三分之二,並於泥土充分拌勻,三分之一在種植時使用
三
種子處理
選擇子實飽滿,色澤鮮豔的豆角種子,播種前1-2天,曬種4小時,有利於提高發芽率,然後用水浸溼。
豆角播種時間分為春播和秋播。
春播:3月底至4月上旬。秋播:7月中下旬或8月上旬
特別注意的是,豆角是喜溫作物,秋播時間不能偏遲,如果秋季播種時間偏遲,開花後遇到寒露降溫,會嚴重影響豆角產量
四
種植規格和方法
在畦面開兩行10釐米深的小溝,在小溝內畝施1000公斤農家肥50鈣鎂磷肥後,每500克種子使用多菌靈(0.8%-1%含量)拌種,拌種後再播種。
雙行種植,合理密植。種植行距75釐米,最佳株距為20-25釐米,播2-3粒種子,播後淋上水再用土覆蓋。畝用種量1.25-1.5公斤,大概每畝2500-3000穴,秋季比春季種植密度大一些。
五
苗期管理
播種2天後根據壟面乾濕情況適當澆水保證出苗所需水分,經過5-6天,當豆秧長出兩片幼葉時,用甲基託布津800倍液加井崗黴素300倍液噴施一遍,用於防治根腐病、疫病等病害。
根據豆秧生長情況適當施肥,澆水或下雨後,可以每畝施用尿素3-5公斤,施後根據地面乾濕情況酌情澆水。
苗期防治豆薊馬、蚜蟲等蟲害至關重要。可以使用阿維菌素1500倍液+吡蟲啉1500倍液,每隔6天噴施一次。
插竹前要進行少量培土結合追肥。畝用氮磷鉀含量15-15-15複合肥20公斤+尿素10公斤,均勻施用於畦面苗內側。畦面泥土將肥料覆蓋,注意肥料及泥土不要接觸豆秧。
施肥後拉縴引蔓上架。一般用人字架,人字架穩固防風效果好。豆類下垂時不會碰到葉片,每畝用竹籤2000-3000條,豆角在抽蔓期要注意控制水分。晴天時三天灌溉跑馬水一次。同時淋溼壟面。下雨時注意排水。
抽蔓期病蟲害:銹病、白粉病。
蟲害:豆薊馬、豆角螟。可以使用已唑醇、高效氯氰菊酯,注意使用濃度,一般由淡到濃。7天噴施一次。
播種後40天左右,豆苗有花柄長出,要進行大培土,結合施肥,補用尿素20公斤加20公斤鉀肥,均勻施用於畦面苗外側,用壟溝泥土將肥料及雜草覆蓋。注意肥料及泥土不要觸碰到豆莖。應當注意及時引側蔓上架,引蔓時間一般在晴天氣候涼爽時進行,按反時針方向將蔓纏繞在架子上。
開花期病蟲害管理
豆角開花期,主要以防治豆莢螟為主。豆角螟的幼蟲鑽人豆莢後,很難防治,必須在蛀入豆莢之前把它們殺滅,即從現蕾後開花期開始噴藥,重點噴蕾噴花,嚴重為害地區,在結莢期每隔7天左右施藥一次,最好只噴頂部的花,不噴底部的莢,噴藥時間以早晨8時前花瓣張開時為好,或夜晚7~9點噴,隔10天噴蕾、花一次。防治豆角螟可以使用氯蟲苯甲醯胺、甲維鹽、蟲醯肼等輪換使用,為了避免抗藥性的產生,不同作用機理的殺蟲劑應輪換使用。
春季種植豆角收穫期較長,可在壟邊穴施氮磷鉀15-15-15(畝施20公斤)加鉀肥10公斤加尿素10公斤。
在壟邊隔35釐米開小穴施用,每壟施一邊,間隔10天後在壟另一邊等量施用。穴施前應保證地塊水分,及時澆水。施肥後不要再壟內淋水。及時關注天氣預報,避免下雨天前施肥。
秋季豆角播種約40-45天,豆角進入收穫期,為保證正常生長,應及時對地塊進行澆水及尿素(畝施5-10公斤)補充。
收穫期病蟲害防治
斑枯病、疫病:75%百菌清600倍液+70%代森錳鋅600倍液
銹病、白粉病:氟吡菌醯胺、吡噻菌胺、己唑醇,以預防為主。
豆角螟:高效氯氟氰菊酯、阿維菌素、甲維鹽等
為保證豆角質量,有條件的可以加施芸苔素內酯
豆角一般畝產1500-2500公斤,開花後10天豆莢可達商品成熟期,此時豆莢成熟應當及時採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