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質檢總局公布最近一批入境不合格食品、化妝品信息,洋奶粉再次上榜。
由澳大利亞產的亨氏嬰兒配方奶粉被檢測出維生素B2超標以及泛酸未達標準。今年以來,洋奶粉已經多次上黑榜。乳業專家王丁棉認為,任何國家包括海外都很難保證食品絕對安全,國內須打破對洋奶粉的盲目崇拜。
此次被檢測出來的問題奶粉是由澳大利亞亨氏公司生產,目前,被檢測出問題的0.072噸亨氏問題產品已被退貨處理。對於此次產品出問題,《第一財經日報》昨日聯繫亨氏相關負責人,截至發稿時,該負責人一直未接電話,最後則顯示關機。
王丁棉表示,維生素是很敏感的添加物,稍有不慎容易造成不達標;特別是一些在中國分裝的進口奶粉極容易產生維生素不達標問題。維生素B2攝取過多,可能引起瘙癢、麻痺、流鼻血、灼熱感、刺痛等;泛酸未達標準時,可導致兒童出現煩躁不安、消化不良、抗體產生明顯減少等症狀。
今年以來,洋奶粉已經屢次爆出問題。公開資料顯示,6月24日,廣州市工商局發布抽樣檢驗情況稱,「源自紐西蘭的『高培』360°嬰兒配方奶粉(1段)硒含量不合格,以及源自美國的『百得智』金裝嬰兒配方奶粉(1段)『灰分』指標不合格」。本月初,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宣布,抽驗14個6個月以下嬰兒配方奶粉樣本,發現其中6個樣本的碘含量低於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的要求,包括日本明治、和光堂、森永等奶粉,法國菲思力以及荷蘭美素佳等奶粉品牌也「榜上有名」。
目前,洋品牌奶粉在國內市場佔有率已達65%,高端市場更是高達90%。王丁棉指出,未必進口奶粉就一定能保證質量安全,近年國內也逐漸湧現出部分乳企擁有較好的品質管控能力來保證奶粉質量,中國市場消費者應該破除對洋奶粉的盲目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