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上海11月27日消息(記者吳善陽)金融是實體經濟發展的血液,金融服務一體化是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和重要前提。在過去一年多時間裡,上海銀行業在監管部門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點,通過制度創新、產品創新、服務創新,聚力推進長三角金融服務一體化和示範區金融服務同城化,圍繞科創金融生態圈建設、產業鏈聚集優化、綠色生態發展、政務民生服務聯通等方面,全力支持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一、加強制度引領,推動金融資源跨省配置流動
在長三角一體化建設進程中,江浙滬三地金融管理部門緊密合作,通過監管制度引領,為實現長三角金融服務一體化提供了制度保障。
據長三角一體化建設示範區相關部門介紹,自2019年11月1日示範區揭牌以來,已經形成了32項具有開創性的制度創新成果,其中在金融管理部門支持下出臺了《關於在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深化落實金融支持政策推進先行先試的若干舉措》(簡稱「示範區金融16條」),構建金融監管合作新模式,推進同城化金融服務,實施一體化示範區內企業融資抵押品異地互認,試點跨區域聯合授信,設立一體化金融機構,推進一體化綠色金融建設等,從制度層面為銀行機構開展長三角地區一體化金融服務掃清了障礙。
據上海銀保監局介紹,跨區域聯合授信試點是上海銀行業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的重要內容,上海銀保監局引導鼓勵轄內銀行機構在項目規劃、評審評級、授信額度核定、還款安排、信貸管理及風險化解等方面與長三角區域內分行加強合作協調,建立優化長三角跨省(市)聯合授信機制,推動信貸資源優化配置,將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的金融服務從設想變為現實。目前多個跨區域聯合授信業務已經落地開花,截至2020年9月末,上海轄內銀行機構對長三角蘇浙皖三省的貸款餘額接近900億元人民幣。
示範區相關部門進一步介紹,在長三角金融管理部門支持下,近期還將出臺《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銀行業金融機構同城化建設指引(試行)》。未來將圍繞構建同城化金融協調機制、制定同城化金融服務規範、建立跨區域聯合授信機制、拓展公共服務領域同城化支付場景、加強信息資源共用共享、強化金融風險聯防聯控等六個方面持續提升同城化金融服務水平。
二、著力三個維度,提升金融服務長三角一體化能級
(一)建立平臺載體,推進一體化統籌協調
交通銀行、浦發銀行、上海農商銀行三家在滬法人銀行相繼成立了總行層面的長三角一體化管理總部,負責支持長三角金融一體化建設工作的整體部署和推進,提升服務效率。工商銀行建立金融創新中心,立足上海,輻射長三角,探索科創企業信貸專營模式。交通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在滬分行相繼設立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分支機構,為長三角金融服務一體化提供基礎性支持。
(二)完善體制機制,加強一體化區域聯動
交通銀行持續優化區域集團客戶管理流程,實現一次貸審、分級授權,提升客戶授信審批效率;推廣應用系統內跨區域聯合授信,搭建長三角集團客戶一體化管理系統,推動信貸資源合理流動。浦發銀行聯動長三角區域各分行的管理平臺,制定全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規劃方案,保障區域一體化服務暢通。截至9月末,浦發銀行在長三角區域內服務的企業客戶為34.8萬戶,較年初增2.8萬戶,區域內人民幣貸款餘額1.3萬億元,較年初新增1434億。中信銀行充分利用中信集團綜合化經營優勢,通過集團各子公司和長三角區域分行,積極構建跨區域的業務聯動服務體系。目前,已成立了以上海分行為首的長三角協同發展小組,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務。寧波銀行建立業務互薦、考核等機制,從制度上規範和引導服務長三角客戶;上海分行聯合江浙兩地分支機構,建立長三角聯動機制,助力長三角區域客戶多元協同發展。
(三)探索特色服務,推動一體化產品創新
浦發銀行上海分行緊密貼合「長三角」企業全生命周期對金融服務的需求,積極打造「長三角一體化」金融特色工具箱,包括「長三貸」「長三債」「長三購」「長三鏈」,實現創新直接融資工具的跨區域協同,其中浦發銀行上海分行聯合滁州分行,為上海本土企業亞士創能提供了3.2億元的「長三貸」貸款項目,以支持該企業在安徽滁州建設首個防水材料生產基地。工商銀行上海市分行在一體化示範區創新推進分布式智能終端開戶、同行跨區便捷開戶等新型服務模式,將開戶業務場景延伸到企業身邊,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簡化客戶服務流程,提升客戶服務體驗,5月28日,首單有人值守的移動開戶業務、異地鑑證開戶業務分別落地。寧波銀行上海分行與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銀聯商務上海分公司合作,充分發揮產權市場集合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為一體的平臺優勢,通過收集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提升撮合效率,共同打造服務中小微企業投融資的「生態圈」。
三、聚焦四大領域,助力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一)打造長三角科技金融生態圈,著力扶持科創企業
上海銀行業金融機構與上海市科委等相關部門對接,將科創板企業培育庫範圍擴大到長三角區域,打造服務科創企業成長的產品體系,服務科創板、上海科創中心建設、長三角區域協同發展。啟迪控股是一家科技服務業領軍企業,在長三角十多個城市設立了近50個創新基地,聚焦發展人工智慧、數字經濟、智聯網、無人機、教育培訓、建築科技服務等科技產業集群,其中,青浦啟迪人工智慧科技城作為長三角一體化核心區重大產業示範項目已開工建設,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為青浦啟迪人工智慧科技城的企業提供了包括融資、結算、外匯在內的全方位金融服務,其中為上海啟迪人工智慧科技城固定資產融資項目投資25億元,目前該項目年銷售額達60億元。
高新技術企業上海創始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在長三角示範區投資了多家實體企業,中信銀行上海分行與創始集團籤署戰略合作協議,不僅基於創始實業青浦總部的信用資質,打造訂製覆蓋創始實業長三角生產基地和各級供應鏈融資需求的一體化服務方案,而且利用中信集團金融全牌照優勢,聯合中信證券、中信建投、中信資本、中信產業基金、信銀理財等券商平臺和產業平臺,為該企業提供「商行+投行」「金融+產業」的全方位服務方面,助力企業快速成長。
江蘇銀行在長三角G60聯席辦指導下推出了「G60科創貸」,定向服務G60優質科創型企業。在G60聯席辦首批推介的118家客戶中,已有86戶客戶實現對接,10戶已申報授信,申報金額達4.25億。其中,1.45億已經獲批,實現貸款投放8400萬。其中,某醫學數據科技公司從申報到放款僅用6天就成功獲批6200萬元,有力促進了這家醫學網際網路平臺建設。
農業銀行上海市分行將示範區內57戶企業納入重點支持科創企業名單,15個項目納入新基建儲備項目名單,用足用好差異化政策。至9月末,該行成功支持示範區內重大項目6個,審批金額超過70億元,貸款餘額20多億元。
(二)創新發展綠色金融,服務示範區綠色生態建設
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是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建行銀行圍繞示範區生態優勢轉化、綠色創新發展、一體化制度創新、人與自然和諧宜居戰略布局研究制定了《中國建設銀行支持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建設工作方案》,推出服務示範區的十大舉措,未來五年,建設銀行將為示範區入駐企業、個人提供不低於3000億元意向性投融資支持;對「示範區執委會綠色項目庫」提供不低於1000億元人民幣專項信貸額度。
(三)優化供應鏈金融服務,激活長三角中小微企業產業鏈
上海銀行業以供應鏈核心企業為圓心,向長三角上下遊企業延伸提供金融服務。浦發銀行上海分行成功地落地了全行首單核心企業下遊長三角範圍內經銷商場景下的對公在線供應鏈融資業務。上市公司亞士創能副總裁王永軍介紹,「通過這項服務,不僅幫助作為核心企業的亞士增加了長三角範圍內經銷商的合作粘度及擴張能力,快速地回籠貨款,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提升自身的市場份額,而且也幫助了數量眾多、融資能力有限的中小經銷商依託亞市更好的獲得融資、減少自身流動性的擠佔。」截止9月末,浦發銀行上海分行已成功為長三角40餘家中小微企業融資,總計融資金額超過1億元。
中行上海市分行積極向長三角區域內企業提供衍生金融服務,滿足供應鏈融資需求。今年以來,該行基於核心客戶供應鏈模式,已為多家來自寧波、杭州的小微企業成功發放授信累計逾1000萬元,依託核心企業與上遊供應商在長三角半徑內的信息流、物流和資金流「閉環」服務方案,將普惠金融服務向長三角區域範圍輻射。
南京銀行為服務中小企業融資打造推出基於線上化的供應鏈服務體系——「鑫微貸」,知名塗料企業立邦漆財務負責人介紹,2020年南京銀行上海分行與該公司進行銀企互聯,通過數據供應鏈系統,自主建立風控模型,突破地域限制,省去評級、授信環節,批量化、自動化為立邦下遊經銷商進行批量融資。 「我們的客戶運用南京銀行『鑫微貸』產品,通過線上方式,從申請融資獲得信用額度的審批,到拿到真真實實的貸款,僅需1個小時就能完成,企業負責人獲得感滿滿。」南京銀行上海分行相關負責人介紹。
(四)服務政務民生,助力長三角一體化互聯互通深化
工商銀行協同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政務部門,通過對接青浦區政務辦,試點在示範區內政務智能機具中嵌入金融服務模塊,精選預約開戶、工銀e繳費、代發工資、小微金融服務等7大功能模塊,組建「工銀e金融」服務專區,已於今年10月正式在青浦區政務智能機具上線,以民生金融為重點,為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量身打造「政務服務+金融支持」一體化創新服務方案。
上海農商銀行全力支持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賦能地方建設更新,和示範區內的青浦、嘉善、吳江三地政府強化銀政合作,計劃在三年內對上述三縣(區)各提供不少於300億元的信貸支持。同時加強與公共服務機構的密切合作,創新開發通行各地的金融產品,助推長三角區域內社保、養老、醫療等事業發展,賦能城市管理相關金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