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橋下:從「製造小鎮」邁向「智造小鎮」

2020-12-20 浙江在線

2018-06-21 10:18 |浙江新聞客戶端 |通訊員 厲定武 陳勝豪

40年眾志成城,40年砥礪奮進,40年春風化雨……彈指一揮間,改革開放已40年,回眸這40年,溫州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溫州人敢為人先的闖勁兒,實現了一次次突破,成就了波瀾壯闊的改革大業,譜寫了濃墨重彩的輝煌篇章。而橋下鎮,作為溫州地區勇闖市場經濟的排頭兵,改革開放的弄潮兒,可謂歷盡時代風雲和歷史沿革,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這其中有著多少跌宕起伏的故事?

織密交通路網 助推經濟騰飛

千百年來溝通甌江南北兩岸的交通工具,是渡,它在訴說著悠久的歷史,「過江搖櫓」、「出門擺渡」的日子,在改革開放40年的今天,已經遠去。而今浩浩蕩蕩的甌江上,一座座橋梁聳立而起,從無到有,從少到多。

最讓橋下人印象深刻的,是甌江第一橋——甌北大橋在1984年9月25日通車,這是被載入永嘉歷史的一刻,其南接溫州仰義,北通永嘉梅岙,位於梅岙渡口以東1.7公裡處;它是當時浙江省最長的公路橋,大橋正橋部分全長近800米;它與甌江上其他橋梁「年齡」最接近的也相差14年左右……它不僅僅是一座橋,在那個特殊的時代,註定它是一座有故事的橋。

溫州人特別是橋下人,對它有著太多的記憶和情感。1984年9月25日通車之時,大家成群結隊去看熱鬧的景象,依然銘刻在很多人的記憶裡。它的建成,圓了溫州人民在甌江上架設大橋的夙願,結束了甌江兩岸長期以來只能靠擺渡往來的歷史。

「1983年10月前,甌江大橋未通時,橋下鄉梅岙鄉甌渠鄉荊源鄉等老百姓去市區,都要在梅岙渡口坐船南渡至溫州。在這個渡口,有舴艋舟,也有平底船,人來人往非常熱鬧。1992年撤鄉並鎮前,甌北大橋當地還是梅岙鄉政府所在地。」說起過往的經歷,橋下鎮埠頭村的黨支部書記吳曼平有些唏噓,今年53歲的他,從19歲就開始打拼,與當時的闖蕩天下、四海為家的溫州人一樣,出門背著裝滿小商品的大背包,從梅岙渡口出發,到溫州坐上汽車、輪船,到全國各地推銷。「後來運輸業發展起來,49省道和甌江大橋交叉口一帶,全是各種私營運輸公司,橋下的教玩具也藉助交通的變革而快速發展。」

人們常說":要致富,先修路!"改革開放,促進了交通的快速發展,同時也帶領人們走上了致富路。2005年,金麗溫高速公路永嘉鹿城段的標誌性建築工程高速梅岙大橋建成,成為甌江上的第五座橋梁,這也橋下境內的第二座溝通甌江南北兩岸的大橋。

而隨著金麗溫高速公路、溫州繞城高速公路北線、104國道、49省道(S333)貫穿而過,並在橋下鎮梅岙村設立樞紐互通,上塘至橋下的隧道開通,橋下鎮東與上塘鎮相通,南與「泵閥之鄉」甌北街道相連,西與「東方紐扣之都」橋頭鎮相接,金麗溫高速公路貫穿而過,並在橋下鎮梅岙村設一出口,橋下鎮逐漸成為了永嘉西南部的交通樞紐。

40年過去,日新月異的交通方式、四通八達的公路網讓大家不再為出行發愁。無論從悠長的胡同到靜謐的小巷,還是從熱鬧的馬路到繁華的街道,還是從寬闊的高速公路到封閉的環路,行走在路上的人,飛馳在路上的車,所有的這一切,每天都在改變。居民的出行方式也發生巨大變化。在改革開放波瀾壯闊的四十年裡,人們出行從選擇最普通的自行車、公共運輸等方式,到如今出現了共享單車、滴滴打車等新型出行方式。從出行方式的變遷我們可以感受到改革開放40年來日常生活中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更讓橋下人振奮的是,2017年,S218省道安吉至洞頭公路永嘉巽宅至橋下段工程和S333橋下至橋頭段改擴建工程破土動工,未來經過橋下的還有烏牛至橋下公路(規劃省道S326洞頭至慶元公路)。橋下的交通變革其實折射出永嘉交通內聯外暢大格局的一個縮影,織就一張「五縱五橫」的快速通達路網,不僅拉近了城鄉之間的距離,還讓各地間人才流動、商務交往、信息交流等得以頻繁互動,更讓讓沿線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駛上了快車道。

展望未來,一幅全新的交通版圖正在呈現,讓我們拭目以待,未來的橋下又將以怎麼樣的身姿亮相在浙南大地?

教玩具之都的過往與輝煌

都說改革開放是「摸著石頭過河」,而對於改革開放初期的溫州人來說,那是屬於最早開始闖蕩的人群,而80年代橋下的農民闖蕩中國的方式又有些與眾不同。從80年代開始,鄉鎮企業在橋下鎮崛起,一部分從土地上分離出來的勞動力,轉移到鄉鎮企業務工,從此帶動了橋下鎮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的大潮。這個時期,勞動力的轉移已經展現出以「白手起家、勇闖天下」的溫州模式雛形,從90年代後期開始,市場經濟的確立徹底打破了區域、行業限制,農民務工觀念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自主經營、自主創業、外出務工等多渠道的務工形式湧現,從事的行業涵蓋了經濟社會各個行業。

橋下鎮教玩具產業始於上世紀70年代,當時主要是做教學上的掛圖等產品起步。「30多年前,當時我們出門做生意,就是推銷橋下的教玩具,都是把畫冊、橡皮筋、紅纓槍、啞鈴等幾十件樣品裝進一個大包,帶著產品目錄和銷售合同,到金華、杭州、上海坐火車轉車全國各地跑,向幼兒園、商品交易市場、貿易公司等推銷產品,反正哪裡有商機,我們就去哪裡。」橋下鎮埠頭村的黨支部書記吳曼平說,那是橋下教玩具產業的起步階段,儘管已經過去30多年,當時外出經商的經歷仍然歷歷在目,記憶最深的是,談妥了訂單,回頭要在當地擺個地攤,把隨身帶樣品賣掉,補貼來回的費用,要精打細算到每一頓飯吃什麼才既省錢又填飽肚子。「有了訂單還不能放鬆,隔三差五就要去郵局排隊,查看匯款到了沒,好安排生產發貨。」

白手起家、艱苦奮鬥的經歷是當時外出闖蕩天下的橋下人共同的印記,這也為後來橋下成為全國「教玩具之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經過近四十年的發展,原本一個毫不起眼的小產品,如今已「玩」出了大市場,橋下教玩具已成為全國教玩具產業的重要產銷基地和永嘉縣四大支柱產業之一。產品佔全國教玩具市場的半壁江山,約有30%產品出口,產品銷往歐美、中東、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擁有永浪、凱奇、奇特樂、華夏等規模以上企業。

橋下教玩具行業區域品牌可謂碩果纍纍:2006年7月,橋下鎮被中國玩具協會授予「中國教玩具之都」稱號;2007年11月,經民政部批准成立「中國玩具協會兒童遊樂玩具專業委員會」;2008年1月被省工商局認定為「浙江省專業商標品牌基地」;2015年獲中國質造.浙江好產品塊狀生產基地之一和溫州市優質產品生產示範區稱號;2016年獲得浙江省產業集群跨境電商發展試點縣、中國教玩具流通中心稱號;2017年獲準創建國家級玩具產品質量提升示範區和商務部授予的「國家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稱號,隨著這一系列榮譽稱號相繼落戶橋下鎮,橋下教玩具的知名度與日俱增。

過去十多年,即使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橋下教玩具行業依然保持了很好的發展勢頭,「增長」兩字是記者聽到的最多最動聽的聲音。根據溫州市教玩具行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17年橋下行業總產值達60億元;據國稅部門統計,2017年橋下規上企業完成總產值為24.5億元,同比增長20.38%,國稅入庫9020萬元。時至今日,橋下從事教玩具的有798家(個),較2011年翻了一番,其中有限責任公司339家,個人獨資和個體工商戶459家,從業人員2萬多人。規上企業20家,產品覆蓋戶外組合滑梯、室內遊樂設施、健身器材、桌面益知玩具、戶外拓展、電子科教、輔助用品以及實驗室設備等八個大類。

如今,沿著49省道從橋下的梅岙村到垟灣村,一路上都是教玩具企業的廣告牌,這些廣告牌告訴大家已進入中國教玩具之都的地界了。在西岙、垟灣、埠頭等地,沿街每隔幾米就有一處滑梯、城堡等兒童遊樂設備,民房門口四處可見堆放著的海洋球、塑料積木,隨處可見全國各地牌照的貨車在裝貨,特別是橋下教玩具市場附近,更是人流密集,當地教玩具產業的繁榮可見一斑。

新老教玩具市場的交接

說起橋下教玩具市場,背後也有著鮮為人知的故事。1992年,佔地9.9畝、擁有108個店鋪的梅岙教玩具市場(當時名稱)建成投用,這是當時中國最大的專業教玩具市場,吸引了全國各地的經銷商到這裡採購商品,奇特樂、凱奇、永浪等行業龍頭企業也在這裡誕生、壯大。「當時的店鋪是2.5萬元/間,產權三十年,溫溪、雲和、泰順等地經銷商都有在這裡購置門店。」吳曼平說,梅岙教玩具市場可以說是橋下教玩具產業的匯聚地,產品也從過去簡單的掛圖、玩具,到現在的教學儀器、遊樂設施、體育器材、文教用品、智力玩具、校園裝飾用品等各類學校、小區、休閒場所所需教玩具產品1000多個品種、10000多種規格,教玩具產品更向大型化、高參數、高可靠性、智力化、機電一體化方向發展。

時至今日,橋下教玩具市場已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周邊的民房也成了「搶手貨」,眾多企業紛紛租用民房,改造成展示廳,據不完全統計,僅埠頭村就有300多個店鋪用於銷售教玩具產品。

頗具時代特色的是,梅岙教玩具市場所有權由當時的永嘉縣工商局佔股三分之二,當時的梅岙鄉和埠頭村佔股三分之一,體現所有制結構上,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並存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

從90年代初建成到現在,即將三十年,橋下教玩具市場產權即將到期,屆時又有什麼樣的變化?記者了解到,當地正在積極謀劃打造佔地75畝的中國教玩具之都電商城,建設集教玩具產品線上線下交易、倉儲物流、商區配套等功能於一體的浙江省跨境電商示範區。

另一方面,一個全新的「國際教玩具之都」項目計劃在今年開工,該項目作為省重點產業項目、永嘉百億重大工程、溫商回歸重點工程、教玩具之都核心項目,項目佔地46190平方,規劃建築面積約82000平方,規劃店鋪約850間,項目預算投資13億。

記者從項目負責人吳萬德處了解到,該項目將與中國玩具協會、阿里巴巴電商平臺、亞馬遜、玩具相關檢測中心進行戰略對接,真正使橋下教玩具行業做強做大,引領行業。他表示,塑膠、鋼材、木材、繩網、玩具配件、包裝材料等是制教玩具行業的基礎,打造「國際教玩具之都」這樣一個上規模、多功能的國際教玩具展貿中心,將有利於永嘉橋下教玩具產業集群優勢的發揮。「借鑑烏鎮網際網路小鎮經驗,以打造世界教玩具展覽大會永久性會址為目標。要為橋下玩具智造小鎮打造一座國際化的展覽大會永久性會址為目標,要為橋下玩具智造小鎮打造一座國際化的展貿型網際網路+綜合市場。」

電商帶來行業新變革

伴隨網際網路的發展和普及,電子商務成為一種趨勢,橋下的電商之路崛起就是如此。2008年,依託生產基地的優勢,橋下教玩具的電商之路開始起步並迅速成長。一批年輕人利用淘寶、阿里巴巴等電商平臺,開展B2C、B2B業務,很快在當地形成一股網銷熱潮。2013年,橋下鎮西岙村被授予全國首批「中國淘寶村」稱號,這也是溫州首例。在西岙村的帶動下,橋下鎮下斜村、梅岙村、方岙村、上村等多個村也先後搞起了電子商務。橋下鎮也成為全國首批19個淘寶鎮之一,並榮獲「浙江省跨境電商示範區」等稱號。2017年,阿里研究院公布2017中國淘寶村及淘寶鎮初步名單,其中永嘉淘寶村共有22個,有11個在橋下。據統計,2017年,橋下鎮網絡交易額突破21億元。

正因如此,經濟新常態下,永嘉縣市把「電商換市」作為創新驅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把發展電子商務作為加快經濟轉型升級的「一號新產業」,永嘉縣委縣政府通過政府引導,規範經營,抱團發展等一系列措施,引導永嘉村民開展農村電子商務。

由於進入門檻低,越來越多的村民和中小企業也加入到電商的隊伍裡,橋下到底有多少人從事電商?西岙村黨支部書記吳國算說,太多了數不清,「僅西岙村就有160多家從事電商業,幾乎家家戶戶都有相關從業者,戶均收入從2011年的4萬元到現在的20多萬,從這裡你就可以看出電商在橋下又多火爆。」

不過,電商的興起也告別了信息不對稱的時代,教玩具產品的價格變得越發透明,這也使得產品價格戰更加激烈,教玩具利潤逐漸變薄。因此,不少單純做銷售的商家向生產企業轉型。

吳國算是橋下鎮第一批在網上銷售教玩具的,從2012年就開啟了第一家「開心馬特」天貓店,如今發展到淘寶、速賣通、京東等9個網店,如今他擁有自己的工廠並創立了「利幼」品牌,在垟灣工業區租下了一間大廠房,「當初做網店打下了基礎,也積累了客源。更重要的是對市場了解,不然從銷售轉做生產或許並不容易成功。」在吳國算看來,傳統產業藉助網絡營銷是必然之舉,而網絡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去尋找自己的發力點同樣是必經之路。

從單純的線上銷售,到線下實體生產,剛剛經過電商的崛起的橋下,又邁出新的改革步伐,以期爭奪更多的市場話語權。

從「製造小鎮」到「智造小鎮」

改革開放,不僅改變了幾代人的命運,更為重要的是,此後40年,橋下從小山村一躍沖天,成為溫州經濟最發達的城鎮之一。這是一個日新月異的時代,每一天似乎都有一些變化在悄悄發生著,許多人當時並不會去特別關注,當某一天去靜下心來回憶過往的時候,才驚覺不知不覺間,自己的生活和以前有了天差地別的變化。從小打小鬧的家庭作坊,到產值上億的規模企業,從一臺電腦,到任何人參與的電商,在橋下中國教玩具之都,隨處隨地讓你感受到,這個行業裡,大家忙並快樂著;在這個行業裡,讓人看到了健康成長的喜悅。

新形勢下,決定橋下鎮未來走向的關鍵是什麼?新常態下,決定橋下鎮振興發展的關鍵又是什麼?橋下鎮黨委書記周望欣表示,今後將緊緊圍繞縣委「一帶兩城五組團」發展布局,把準橋下功能新定位、新方向,搶抓機遇、開拓進取,全力打造「永嘉教玩具小鎮」。

「以永嘉教玩具小鎮建設為契機,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優化營商環境,完成從『製造小鎮』到『智造小鎮』蝶變。」周望欣說。「十三五」期間,橋下鎮將深入實施教玩具產業「做專、做大、做強」戰略,進一步拓展培育動力類玩具產業,通過融入文化創意,衍生動漫產品,著力建設集研發設計、展示銷售、遊樂體驗、創業孵化等功能於一體的產業集聚區,形成以「智造」為引領、以創意生活為核心、以休閒旅遊為目的教玩具智造特色小鎮,努力打造「一體、兩翼、三片、多心」的空間發展格局,推進橋下教玩具企業轉型升級,提升「中國教玩具之都」的區域品牌影響力。


1529547485000

相關焦點

  • 寧波慈谿周巷:小家電智造小鎮以「智」制勝
    「卓力電器」研發的「衣物護理中心」。 慈谿小家電智造小鎮鳥瞰圖。 今年,寧波慈谿卓力電器集團新推出一款智能蒸汽電熨鬥。目前,周巷鎮以雲城區域為主的電熨鬥等零部件配套企業達到上千家,形成了全配套產業鏈、開發、製造、全球銷售的營銷模式。通過智能升級向中高端市場發力,加大全球電熨鬥「慈谿造」競爭優勢,已成為慈谿小家電智造小鎮企業家的共識。
  • 中南高科·滁州南譙智造小鎮盛大開啟
    11月26日,中南高科·滁州南譙智造小鎮開工典禮暨首批企業集中簽約儀式盛大舉行。王副區長滿懷信心與期待,他表示中南高科·滁州南譙智造小鎮的開工建設,對於推動社會經濟發展、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必將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作為政府部門,也會以強烈的責任感,全力為工程建設提供最優質、最便捷的服務,千方百計為企業排憂解難,努力營造良好的建設環境。
  • 樂清智能電氣小鎮:創新引領,智造未來
    功能定位為集智能電氣產業的智能製造、銷售展覽、創新創業、文化休閒、總部經濟為一體的國家級高端裝備製造類特色小鎮。  區位優勢  小鎮周邊有104國道、瀋海高速、溫州繞城高速北線及規劃M1、S2線等眾多交通主幹道路,交通優勢顯著。近年來,以推進省級特色小鎮命名工作為契機,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優化道路網、景觀環境、智慧設施等產業環境。
  • 江北 小鎮光電膜幻 智造動力
    浙江在線9月30日訊(通訊員 陳瀟奕)在浙江省級光電新材料高新園區——寧波江北高新區,佇立著一座名為「膜幻動力」的特色小鎮,「膜幻」「動力」兩個詞語鮮明烙印出小鎮光學膜和動力裝備製造兩大特色主導產業,光電膜幻、智造動力激蕩小鎮新風雲
  • 北滘智造小鎮範圍披露!文體中心設計年內啟動
    樂居買房訊 日前,順德區發展和改革局發布了《關於順德區首批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單位首期省級財政扶持資金使用的公示(十四)》,首次披露了北滘智造小鎮的規劃範圍。根據公示,北滘智造小鎮涵蓋北滘新城以及北滘站TOD周邊規劃範圍,片區內建設有廣州地鐵7號線順德段、佛山地鐵3號線和廣佛環線等多條軌道線路。北滘智造小鎮規劃範圍文件指出,佛山智造小鎮擬調整規劃面積217.71公頃,片區將於年內啟動文體中心項目方案設計。
  • 桂平木樂全力打造休閒運動服飾智造小鎮,奧運輕紡服裝城即將開建
    借力「網際網路+運營管理」,桂平市木樂鎮全力打造以跨區域一體化研發設計和網際網路營銷為主導的「休閒運動服飾智造小鎮」,實現「木樂製造」向「木樂智造」轉型升級。崛起中的產業新鎮。木棉花開 錦繡滿天「木棉花飄落,錦繡生南國。」
  • 永嘉橋下從螞蟻搬家到「中國教玩具之都」
    ,這些年「風」從永嘉橋下來。是誰開啟了永嘉橋下教玩具業的第一把鎖呢?12年前記者曾經奔赴永嘉橋下,試圖解開心中的那些謎底。當時的溫州華夏遊樂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金利群說,記得他所在的西岙村有玩具生產,在他上學之前就能看到大刀、紅纓槍、橡皮泥等品種。的確,第一家成立的教玩具企業應該是在1970年的那個炎熱的夏天。永嘉西岙村按當時的政策叫西岙大隊,集體種田,一起出工一起分糧,日子過得非常寒酸。
  • 深汕特別合作區智造產業蓬勃興起
    (資料圖片)  深汕特別合作區著力於先進位造業發展,大力引進產業鏈關鍵環節項目,力推「總部+基地」「研發+生產」「智慧+運用」發展模式,努力打造成為深圳市先進位造集中承載區。  依託科技產業鏈完整、數字經濟發達、創新氛圍濃厚的環境優勢,深圳以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智造產業,已形成技術創新活躍、新興業態繁榮的態勢。
  • 軸承小鎮 銀川能否做大這塊「蛋糕」
    「高端利潤拿不到,相當於國際同行業內的『零雜工』」,45歲的林益操著江浙口音,這位銀川中軸智造小鎮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談起軸承行業便要滔滔不絕。林益接著介紹說:如同萬達商業廣場裡內設N個商務單元一樣,在軸承小鎮150萬平米內,以現代自動化、智能化為引領建設360個「智造單元」,繼而延伸成為360個「智造工廠」。簡單地說,我們這塊「蛋糕」具備如下三個特點:第一,企業「拎包入駐」,打通垂直智造產業鏈。
  • 橋下風景別樣好!看這家小鎮如何再造橋下空間
    橋下空間一直是管理的
  • 投資30億 濱江「智造供給特色小鎮」來了 炮臺小學&觀成武林中學...
    早在2018年8月,「濱江發布」就曾公布:濱江計劃三年投資超30億元建一座集生產、生態、生活為一體且全省唯一的「智造供給特色小鎮」。上周就有網友在問政平臺上詢問,有關部門能否分享一下該項目後續發展情況和招商引資工作進展和現狀。
  • 濟南也有全國特色小鎮了 全球一半的微波爐轉盤產自這裡
    8月28日,住建部正式公布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名單,商河縣玉皇廟鎮名列其中,這也標誌著濟南實現了全國特色小鎮「零」突破。
  • 集成灶加盟,藍炬星創國內首家智能智造小鎮
    藍炬星集成灶獨闢蹊徑成功突圍,打造出國內首家智能智造小鎮,為生產智能集成灶產品提供技術保障與基地。本期《加盟·選品牌》帶你深入了解藍炬星集成灶,它讓經銷商硬氣的理由不只是打造出國內首家智能智造小鎮,還有雄厚的品牌實力、生產實力、產品實力與全方位的幫扶政策,「牽手」藍炬星,致富你能行!
  • 特色小鎮,常州全省第一!
    江蘇省發改委日前公布了第三批共計16個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名單,溧陽市的鋰享小鎮、天目湖白茶小鎮、竹簀綠色鑄造小鎮和金壇區直溪光採小鎮成功入圍。至此,2017年以來,常州市共有10個小鎮獲評省級特色小鎮,總數列全省各市之首,溧陽市則以4個省級特色小鎮入圍領先全市。產業是小鎮的生命力,特色是產業的競爭力。特色小鎮是在新的歷史時期、新的發展階段的創新探索和成功實踐。
  • 通航+旅遊+地信 浙江德清特色小鎮的產業融合
    除了大名鼎鼎的莫幹山,這個「杭州後花園」近年來在發展特色小鎮上狠下功夫,一個個特色小鎮日漸發展壯大,特色小鎮經濟群漸成氣候。德清地信小鎮成功引進了千尋、極飛、國遙、南方測繪、中海達等280餘家地理信息企業,打造了涵蓋地信裝備製造、衛星遙感、無人機研發生產以及涵蓋數據獲取、處理、應用、服務的完整產業鏈。
  • 寧滁一體化 產業先行者 -中南高科·滁州南譙智造小鎮
    作為中南集團產業發展載體,中南高科堅持產業發展+城市運營的核心理念,以產業小鎮、產業園區、產業綜合體三大產品線大力進行產業布局。秉承中國人大代表陳錦石先生家國情懷、實業報國的精神;致力於成為「先進位造業產業集群投資運營商」。
  • 順義區趙全營鎮打造全國首個新三板小鎮
    記者從上周六舉行的2017趙全營新三板品牌嘉年華活動上了解到,順義區趙全營鎮將打造全國首個新三板小鎮,當日即有4家企業籤約入駐。趙全營鎮位於順義區西北部,距首都機場僅15分鐘車程。2015年,全國首家新三板產業加速器——北京順義新三板產業加速器掛牌成立。截至目前,已助推11家企業在新三板掛牌,另有9家完成股改。
  • 「天下家居第一鎮」——南康家居小鎮美如畫
    12月4日上午,2019全國主流融媒體總編輯看江西採訪團走進「天下家居第一鎮」——南康家居小鎮。&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異域風情的木屋群、特色的客家圍屋、家具文化博物館……位於南康區的南康家居特色小鎮,在暖陽中如詩如畫,魅力無窮。
  • 河間玻璃小鎮:5萬技師的創造力考場
    河間市澳林玻璃智造產業園項目總經理楊衛東說。澳林玻璃智造產業園是浙江澳林控股集團旗下企業。2017年,河間市了規劃佔地面積1500畝的玻璃智造產業園,試圖將分散且封閉的工坊們集聚起來,為河間的工藝玻璃尋求更廣闊的出路。比例很懸殊,但楊衛東說的確實是實情。
  • 「智能製造應用高峰論壇」在江北區前洋e商小鎮成功舉辦
    11月30日下午   屬於寧波的一場智能製造「重頭戲」   —— 智能製造應用高峰論壇   在江北區前洋e商小鎮成功舉辦   活動當天,論壇邀請了來自智能製造相關領域的專家和華東地區的   專家們還為在場嘉賓介紹了如何應對與解決企業數位化轉型中面臨的「陣痛」,在智能智造的「風口」上,企業如何衝破外部競爭的重重壓力,實現自身的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