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個朋友剛剛結婚,這個比我還大一歲的女人,結了婚以後竟然像變回十幾歲小姑娘了
這婚結的真值,也不枉她頂著壓力生生等到遇見現在的老公才決心嫁人。
婚禮結束以後她偷偷和我說,她都清楚地聽見了自己家親戚一邊碰杯喝酒,一邊嘀咕「這麼大歲數終於嫁出去了」。
我聽完有些無語到發愣,她卻一臉雲淡風輕。這麼多年她都聽習慣了,那些人說了這麼久,她也有自己的想法和堅持,米粒媽真的很佩服。
米粒爸聽說這件事,倒是很淡定。說這種事兒太常見了,這個話題怎麼總是能觸動我內心的正義感,前兩天看綜藝時也忿忿不平。
雖然被戳中心有不甘,可他說的又沒錯
每次一遇見這種陰陽怪氣逼婚催婚的事情,都氣不打一處來。
追《女兒們的戀愛》看到金莎的故事,我就跟著開實時彈幕。
金莎就和我朋友一樣,是個典型案例。
大齡,多金,要求高。
用金莎爸爸的話說:「找對象應該是很早時間應該辦的事情了,一直拖到現在」。
為什麼遲遲找不到?除了忙碌的工作,還有就是他們口中「很高的標準」吧。
「高一點,大概一米八多以上」「眼睛大一點」「鼻子高一點」「笑起來好看一點」「喜歡運動」「圈外人」......
這些關鍵詞加起來要求確實不低,觀察嘉賓張紹剛向金莎爸爸問出了廣大男同胞都想問的一句話:「那你會勸她嗎?」
米粒媽「蹭」的一下就上頭了。
無論是金莎的外表還是談吐,都不會讓人輕易聯想到這是一個39歲的女人。
她皮膚白皙緊緻,身材修長,說話軟軟糯糯,跟姐妹談起戀愛小技巧時臉上還有羞澀的呆萌。
《神話》裡呂素、《十八歲的天空》裡的藍菲琳,到現在還是內地經典女神前列,作為歌手,金莎也有《星月神話》、《被風吹過的夏天》等等代表作。
後續事業雖然沒有多輝煌,但也不差,前些日子《浪姐》又帶一波熱度,路人緣再次飆升。
她對自己的另一半有期待的前提,是她首先對自己也有要求並且做到。
有顏有錢有時間,不結婚也能過得足夠好,要找一個符合想像的老公,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更豐富和快樂,怎麼還得被「勸」?
這種「勸」無非就是因為覺得她所謂標準太高,是脫離現實的「幻想」。
更何況,就算要幻想,那也是年輕人的權利,年紀大了應該務實一點啦。
如果要達成「結婚」這個目的,提這麼多有的沒的怎麼能嫁出去。
還好,旁邊程莉莎緊接著跟上說「那不能降低標準,嫁人是嫁一輩子的。」
米粒媽這心裡稍微舒緩了些。
沒必要,真沒必要。
作為已婚人士,米粒媽能分清婚姻中的理想與現實,也不反對「愛情來了,緣分到了,一切標準都不是問題」的這種理論。
可是,在遇到怦然心動到可以犧牲原則的那個人之前,別說是39,就算是49、69、99,都有權利去堅持標準與原則。
注意,戀愛也好,結婚也罷,是「帶著原則走入現實」,不是「為了現實犧牲原則」。
雖然金莎總說「恨嫁」、「要戀愛」,甚至調侃「想體會蕭亞軒的快樂」,可她完全沒有怨天怨地怨自己的矯情,更沒有不嫁人就活不了的崩潰。
她的標準經過了清醒的思考與衡量,並且帶著果決和堅定。降低標準在她看來就是否定過去,要她推翻自己,辦不到。
比起那些指責她年紀大了還要太多的人,她可坦然多了。所以她才能享受每一個心動的瞬間,放手每一個不合的機緣。
「終身未嫁的人未必不幸福,喜結連理的人也不是必然會幸福。」
金莎在社交平臺上寫過很多愛情觀婚姻觀的金句,尤其是這句話,真是不經意間溫柔地扎了無數顆心。
當媽式擇偶、保姆式妻子、喪偶式育兒、守寡式婚姻......湊合出來的關係引發的種種問題,受傷更多的總是女性。
可偏偏總被逼著一定要走進婚姻的,也是女性。
呵,不光是婚姻啊。
前兩天和同事一塊看童年女神周海媚的直播,裡面粉絲留言觸目驚心。
20歲被說太胖,30歲被催婚,40歲能創業被問是不是靠男人,50歲想用退休金祛斑還要看家人眼色。
「你應該......你不應該......"是經常籠罩在所有女性腦門子上的話,甩不掉。
最可怕的是,我們慣了,也膩了。
和金莎相親的男生高大帥氣,有事業有涵養,雙商高,第一面男生對她的心動指數就足有80%,也承認自己有些「一見鍾情」。
他們能走到最後嗎?
不重要。
相處間有合拍有分歧,兩個人都得體且和諧。三觀到底能不能貼到一塊還有待討論,這段經歷帶來的收穫永遠有效。
當愛情融入現實,可能會被打倒。
但這不是為了遷就現實忽視愛情的理由。
我們總是會在很多情況裡,習慣性忘記婚姻的源頭應該是愛情不是現實,導致無視自我需求and很多關係急劇跑偏。
所以逐漸把愛情看作是奢侈品,是可望而不可即。把帶著「過高」標準的人,看為異類。
那些標準不是標準,是嚮往。有時悲哀的不是諸多要求,反而是連思考要求的過程都沒有。
在決定和米粒爸結婚以前,我們都醞釀了很久。
直到我們確認,兩個人在一起,是比一個人更加快樂,才賦予了這段關係新的價值和意義。
後來我們一起創業,有了米粒,生活中也有很多爭吵與意想不到,「我們」依舊是「我們」。
我們都沒有丟失自己的原則,只是願意在磨合中,像接納自己不足一樣去接納對方,並且找到合理的相處方法。
我經常說,自己是「上輩子拯救了銀河系的中年少女」。
我是真的很慶幸,能在普遍認知裡最美好的年齡,遇上了這個顧家疼娃、會生活愛做飯、博學有見識的米粒爸。
感受過熱烈的愛情,然後攜手締造了成熟的婚姻和有趣的生活。
如果米粒媽也和金莎還有我那位朋友一樣,我不知道是不是也能這麼堅定地等。
因為總有那麼一些人,你在期待心中的愛情,他一定要和你講年齡。
你奮鬥不停終於有了掌握更多活法的資本,他一定要跟你說這樣過不行。
你本可以享受穩穩地走在雲端,他非要死乞白賴把你拉回地上。
無論你過得有多清醒,他總能摳出點事兒來告訴你:這是糊塗啊,你看誰像你。
善意的建議可以選擇性地接受,但這種還是省省吧。
周海媚在直播裡面對31歲深陷被催婚女醫生的求助,霸氣回答或許正適合說給那些沒完沒了的人們:
「我54歲了,也沒結婚,怎麼了?難道我不活了?我活得可高興了。」
像她們這樣正視一切主客觀問題,清楚地知道自己到底追求什麼的女性,不需要什麼「別人家的」人生道理。
即使是臉上笑著說好好好對對對是是是,她們心裡也能「六親不認」,怎麼爽怎麼來。
好不容易打拼這麼多年什麼都有了,卻要在愛情上妥協,那不是虧了嗎。
人生這場仗已經很難,與其找一個豬隊友,真不如自己打。
作者簡介:@米粒媽愛分享(歡迎關注哦),美國海歸、原500強高管麻麻一枚,專注於0-5歲寶貝的科學養育、英文和數學啟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薦,歡迎關注!(5-12歲寶媽請關注:@米粒媽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