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換親這個說法,如今好像這種情況是不常見了,但在過去,家庭條件都不大富裕的年代,這種做法好像是比較尋常的。
畢竟結婚需要很多花費,現在是,過去也是,如今彩禮又各種各樣花式費用,讓人眼花繚亂,若是捨得花,那可以說是上不封頂,花費可就多了去了。
過去即便沒有如今這麼多的條條框框,經濟條件也有限,但沒有錢,也必有等價物去交換,儘自己最大可能把婚禮辦的體面。
電視劇闖關東剛開頭的時候,就有這麼一幕,大兒子要結婚,家裡沒錢,於是女方家就要了兩擔小米,這兩擔小米在如今算不得什麼,但在當時糧食緊缺的時代,卻是彌足珍貴,是全村人一起湊起來的。
也正是因為這兩擔小米的遺失,最終一樁好好的婚事就這麼黃了,連帶著兩個年輕人的一生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
劇情不談,單看這兩擔小米的作用,很多人或許不能理解,小米而已沒有就沒有唄,可是結合當時的年代,這小米和如今的彩禮沒什麼分別。
如今為什麼會為了彩禮鬧得不可開交最終分道揚鑣,小米也就是一樣的原因,不過都是作為一個至關重要的婚禮交換物而存在,錢或者物,是什麼並不重要。
那麼好了,如今沒有交換物不行,過去也不行,所以就衍生了「換親」這種做法,娶人家的姑娘,沒有交換物,那就把自己家的姑娘嫁給女方家的兄弟,成就兩段婚姻,就算是扯平了。
現在大家都有財富積累,沒必要換親這種操作了,這種特殊的聯姻方式自然就慢慢的退出了歷史舞臺。
可是有一些人呢,貪便宜,居心不良,企圖用換親的方式,讓自己獲取最大的利益,而非不得已而為之,這樣的人,這樣的家庭,如今依舊還存在。
小北最近就遇到了一個特糟心的事兒,說起來也是讓人無語,她的婆婆最近正在對她軟磨硬泡。
原因是自己的小叔子最近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該結親了,婆婆翻過來調過去的給小叔子物色了一圈姑娘,都不滿意。
正巧小北的妹妹大學放假的時候,來小北家住了兩日,婆婆便盯上了小北的親妹子,說是越看越喜歡,長得水靈,人也機靈,性格還好,各種誇的天花亂墜,吃飯的時候還總是刻意讓小叔子坐在妹妹身邊,還讓小叔子主動獻殷勤,帶妹妹出去玩。
從那個時候開始,小北就機敏的發現了婆婆的小心思,雖然婆婆沒有明說,但小北的心裡看的透亮,她處處護著妹妹,一直都在妹妹的周圍一刻都沒有掉以輕心。
本來妹妹是準備在小北這裡過一個星期的,後來乾脆小北就說妹妹的學業重,剛過了兩天就急急忙忙把妹妹送了回去。
打那個時候開始,婆婆就一直在小北這裡旁敲側擊,明著誇妹妹,實則是在探口風,打聽消息。小北一直都是裝糊塗,壓根沒有接婆婆的話,婆婆只要一提到妹妹,她就裝傻充愣,打渾過去。
後來婆婆看委婉的行不通,乾脆又開始來明的,直接和小北挑明了。
「兒媳啊,你看你嫁到我們家也四年了,你剛來我家的時候,你小叔還上大學,還是個孩子呢,現如今也都工作了,變成大人了。
算起來,你小叔是你看著長大的,他這個孩子品性如何,你是最清楚不過的,善良、懂事、憨厚又老實,多好的一個孩子啊,如今就是這婚事兒,可把我給愁壞了。
你就說現在的小姑娘,怎麼一個個的都那麼勢利眼,各個條件都那麼高,彩禮一項都要了人親命了,我給他看了多少家姑娘,一個條件比一個高,你沒看到我最近,白頭髮都多了,晚上失眠都睡不著覺,胃口也不好,都是為他這婚事愁的。
我是看來看去,還是你最好,我兒子娶了你,是有福,又能生養,又賢惠,結婚的時候也沒讓我們跟著操心。
我前些天看到你妹妹的時候就想著,多好的姑娘,和她姐姐一模一樣,你說你家咋能培養出這麼好的姑娘呢,還是一培養就是兩個,我們家正好也有兩個兒子,我就想著,這簡直就是給我們家量身定做的嘛,你說是不是?
你就看,你妹妹和你小叔子,站在一起多登對兒啊,一看就有夫妻相,你就回去和你爸媽說說,要是能把你妹妹配給我們家,那可就再好不過了。
你想想嘛,過去不是也有換親一說嘛,兩家結個雙親家,親上加親,你和你妹妹兩個人做妯娌,在家裡互相有個照應,都不寂寞,多好啊。」
小北聽著婆婆拐彎抹角的彩虹屁,不禁心裡冷笑了一聲,完全不為所動。是啊,婆婆說的當真是沒錯,小北可真是好的很,她自己心裡也明白的很。
當初小北嫁進婆家的時候,小北的父母幫了很大的忙,小北婆家的家庭條件不行,買不起房子,頂多只能出個首付錢,還是最低的,要彩禮的時候,婆婆就一直呼天喊地的哭窮,說自己家兩個兒子,即便有點錢,還得顧著小的,不能全部拿出來,頂多能掏個六萬元就不錯了,都是他們家砸鍋賣鐵拿出來的。
其實後來她到了婆家,遠沒有發現婆家有那麼窮,畢竟婆婆還跑去做理財投資,第二年的時候,還被人做小貸的騙了十萬元錢。婆婆也不過是看著小北家富裕,而且小北的父母人也好講話,這才哭窮博取同情的,當然這也都是後話了。
小北家的確還算比較富裕的,父親做生意積累了一些身家,對兩個女兒都很疼愛,小北和丈夫是校園戀情,很深厚,分不開的情況下,小北的父母也就妥協了,談婚論嫁的時候,為了女兒能過得好,也沒有計較許多。
婆婆說拿不出那麼多錢,他們家不僅沒計較,反而掏出了房款三分之二的錢,和婆家一起湊合著買了房,當然也有要求,就是把小北的名字加在房產證上。
拿著首付的錢,買了全款房,婆家自然是求之不得的,也就同意了,後來給小北家的彩禮,小北的父母也都全數讓女兒帶了回去,還給了一筆不少的嫁妝,一起都帶回了娘家。辦婚宴的時候,小北家也是出了大頭,就連婚慶公司,也是小北父親的朋友包辦的,只花了一個成本費,又給雙方都省下了不少錢。
小北後來帶回的嫁妝,也盡數都貼補在婆家了,給婆家補給用了。按理說,小北家如此體恤親家,小北也應該得到善待才是,可事實上卻不是的。
小北自從嫁進了婆家以後,她的日子過得雖然不算是多差,但也沒多好便是了。丈夫的工作經常有外派,一年有一半時間都在外地,雖然很疼小北,夫妻感情不多,但還是不大了解家裡的情況,也沒有辦法時時刻刻的護著小北。
小北的婆婆,可以說是個相當聰明且有心計的女人,她也沒和小北多撕破臉,剛開始就是一貫裝可憐,說自己家窮,這個要用錢,那個要用錢,都朝著小北哭窮,暗示她把嫁妝拿出來幫助婆家。
小北那個時候也很單純,覺得都是一家人,看著婆婆說的那麼慘,她忍不住就把嫁妝掏出來了,可有了第一次便有第二次,就這樣一點一點的,嫁妝就被婆婆磨光了。
直到小北掏不出錢的時候,婆婆的真面目也開始慢慢暴露了,她態度冷了下來,不再總是巴結小北惺惺作態,變的陰陽怪氣,到處給人說,說自己兒子多能幹,白白娶了個便宜媳婦,傻乎乎的,自己說啥她都照著幹,自己說一她就不敢說二。
明明不住在一起,可是婆婆該挑刺的時候還是挑,沒事去兒子家轉一轉,要小北伺候,可憐小北懷孕的時候,婆婆明則說是來照顧小北,可是實際上,還要小北挺著個大肚子去做飯給婆婆吃。
婆婆每天就是看看電視,出去和老太太們閒聊,說說小北的那些閒言碎語,弄得小北是苦不堪言。
她和丈夫說過,丈夫也說過婆婆,可丈夫一走,婆婆還是我行我素的,聽得時候很認證,虛心接受批評,但打死也不改,說的就是小北的婆婆。
如今小叔子到年紀了,她到處去打聽人家的姑娘,發現如今女孩們的要求都很高,沒一個吃她那一套的,她這才把眼光轉回了小北身上,又想從小北家入手了。
要說小叔子那個人,其實真的還可以,和小北的丈夫的性格差不多,都是溫文爾雅,想法簡單,和婆婆完全不一樣的性格,可有了這個婆婆,小北是打死也不會讓妹妹嫁進來的了。
她被婆婆叨擾了多次,本想著自己不回應,讓婆婆自己碰個軟釘子就識趣一些,可如今婆婆把話挑明了,她也就不再藏著掖著了,直接也把話說開了。
「她現在年紀還小,我父母還想把她留在身邊多養幾年了,她現在不考慮婚嫁。」
婆婆還沒等小北說完就插話道:「不小了,不是明年就畢業了嘛,也該考慮考慮了,我們也不著急,你父母再想養幾年就養幾年唄,能把事兒先定下就成。」小北無語了,她本來說話還比較委婉,現在是真的忍不住了:「婆婆,我直接跟你實話說了吧,我勸你趁早打消這個念頭,我妹妹不可能嫁到你們家,絕無可能。
說的天花亂墜的,什麼我妹妹好,我自己妹妹有多好我當然知道啊,她當然是好的,名牌大學畢業,長得也好看,就因為她好,所以更應該嫁個好婆家,你們家,配不上!
且不說她年紀還小,就憑您這個做派,我敢讓我妹妹嫁過來?別以為你在外面說的那些話,我都不知道,也別因為我是傻,所以才不和你計較,我不過是為了我老公,為了整個家庭,不想和你一般見識罷了。
你心裡那點小算盤我清楚的很,我一個人還不夠,還想要我親妹子跳進你們家的大坑,我告訴你,痴心妄想!」
婆婆被說的訕訕的閉了嘴,她想再說些什麼,直接就被小北關門送客了,徘徊了好一陣子,只能默默離去,後來也不再談這件事兒了。
小北她遇到的這個情況,其實說起來很簡單,她家庭比男方家富裕,體恤婆家,沒有要一分錢彩禮,買房裝修都出了一大部分,這樣的姑娘其實已經很少見,也很善良,這樣的女方家庭更是已經是做到仁至義盡了。
若是碰到這樣的親家,應該感恩才是,親家懂得換位思考,明事理,更應該要好好善待兒媳,以回饋這份信任與寬容。
可是小北的婆婆,只把小北當成一個「便宜」媳婦,對她未曾善待,反而不當回事兒,更是在自己小兒子要結婚的時候,厚顏無恥的提出要「換親」。
她肚子裡那點兒小九九,明眼人一眼便可以看穿。什麼「親上加親」,都是假的,她看中親家好說話,看中大兒媳婦善良,想要再得個「便宜」兒媳婦才是真。
試想想,如今娶個兒媳婦,多半都要扒層皮,少則也要放點兒血,小北嫁過來,婆家可以說是啥也沒操心,於是婆婆就想著,小北的妹妹嫁過來,可不就是又省了一筆大開銷,小兒子的婚事也可以落實,兩全其美,多好的辦法。
只不過,誰也不是個傻子,正如小北自己說的,自己已經掉進了這個大坑,爬不出來了,她怎麼可能讓自己的親妹子也跳進來,婆婆的這種想法根本就是「痴心妄想」,更是無恥至極。
我上頭也已經說了,換親這個舉動,是過去不得已而為之,如今這個時代,男婚女嫁,講究緣分,憑的是你情我願,不是你一句「親上加親」就能了的。
再者,若你是個好人家,人家姑娘也不是不能考慮把妹子嫁進來,畢竟知根知底的,姐妹倆在一起真的可以有照應,姐妹都能過得好,何樂不為。
人家不願意,那你不如好好反省反省自己,為啥一個家裡人會對自己家的評價如此之差,才是最要緊的。
當然了,這樣的家庭又如何會懂得自省呢?所以姑娘們還是擦亮眼睛找夫婿,認準婆家,否則掉進了坑裡,也就再難爬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