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戀盲盒的年輕人:59元就能買到的快樂,你買不買?

2020-12-21 海報新聞

一隻拉布布(labubu)迷你系列二代大隱藏「豆豆眼」,讓大熊(化名)從最初的狂熱陷入一種求而不得的無力感。

這是一隻方臉大頭公仔,全身藍白配色的娃娃。今年8月初,大熊在北京潮流玩具展上成功「種草」三隻拉布布展會限量款,他形容跟拉布布的感情為「遇到了初戀」。

左一為拉布布大隱藏「豆豆眼」,其他為拉布布迷你系列2代。來源:受訪者提供

一個月時間內,大熊為了抽中這一隻隱藏款 「豆豆眼」,花費近萬元。他說自己抽「豆豆眼」的感覺「上了頭」,停不下來。最瘋狂的一次,大熊一次性將盲盒抽盒機裡的拉布布全部清空。

盲盒的概念最初源自日本的扭蛋,指裝有不同公仔手辦、外包裝上沒有任何款式提醒的盒裝玩具,購買者在拆封之前永遠不知道盒子裡裝的是什麼,剛開始「入坑」的玩家被這種未知感吸引。

今年28歲的大熊自稱自己還是一個「寶寶」,跟媽媽住在家裡,不想買房、也不追求車,目前最大的愛好是抽盲盒。

「59元就能買到的快樂,你買不買?」

10月12日周六,上海松江區九亭鎮一家購物商場裡,大熊正帶著自己的6位娃友在「掃店」。 在娃友眼中,「掃店」不僅是新手娃友認識盲盒最有效的方式,也能讓娃友們互相交流盲抽經驗。

今年9月底,大熊剛從上一份工作離職,現在他是一位酒店試睡員,平日利用業餘時間將自己買盲盒、旅遊的過程製作成視頻博客發在社交平臺上,目前他在某網絡社區平臺內已分享了756個視頻圖片分享內容,粉絲有6658個。

在關注大熊的娃友眼中,他是一個「憨態可掬」「萌萌的」視頻博主,他身高近1米85,體形較壯,酷愛穿有玩偶圖案的潮牌T袖。

剛入坑盲盒近三個月,大熊笑稱自己成了專業的盲盒導購員。他站在一位剛入坑的「萌新」玩家身旁,指導新人玩家嘗試親捏兩側、上下搖盒後,指著櫥窗裡的展示娃娃告訴這位新玩家:「只要59元!你可能就抽中了你喜歡的娃娃呢?」

「買不買?」

「這有什麼不好確定的?缺這59嗎?不缺?買就好了。」周圍的娃友回應。

在泡泡瑪特店內,大熊一邊跟娃友們交流,一邊拍攝娃友抽盲盒的經歷。澎湃新聞記者 喻琰 攝

在娃友們的好奇與期待中,有玩家當天忍不住一口氣買了7個盲盒娃娃,當面拆給娃友們看,還有的玩家直接整盒12個一次端掉。有娃友認為,新人入坑必須先從盲抽開始,這樣才是娃友們互相結緣認識的開始。

快樂刺激是這些娃友們買盲盒的最大理由。一個主題系列的盲盒娃娃有12隻,單只價格定價從39元到69元不等,玩家可以在店內、盲盒抽盒機上盲抽自己任意喜歡的系列。放在玻璃櫃裡展示的形態不一、造型各異的娃娃,吸引著不同年齡層次的娃友,但要得到心儀的娃娃,需要依靠運氣。

2018年冬天,26歲的林曉(化名)在北京路過商場時看到海報上粉紅色的畢奇娃娃,從此無法自拔。

她有5年「玩娃」經歷,自稱入坑盲盒之前,是專業娃娃機和潮流玩具玩家。在過去的兩年時間裡,林曉家裡收集了400多隻盲盒娃娃,花費上萬元。

林曉認為自己是一位理性玩家,「只買自己喜歡的系列,不盲目。」而她身邊不乏三天「入坑」,就花費上萬元的「瘋狂玩家」。

她總結了身邊玩盲盒的玩家特質:基本自己都有固定工作,「不可能完全靠爸媽買娃娃」;跟她一樣有收集癖,「小時候就喜歡收集郵票、娃娃」;除了玩盲盒,大部分的人也都愛其他潮流玩具,最關鍵的一點——對新鮮事物好奇,能夠「發自內心關注到每個娃娃新出的設計亮點」。

年輕人對盲盒的狂熱已經形成一種風潮。

2019年8月天貓發布的《95後玩家剁手力榜單》顯示,單是在天貓上,就有近20萬消費者每年花費2萬多元在盲盒上,甚至有人一年耗資百萬。

「寶寶」的世界沒有壓力

接受澎湃新聞採訪的玩家們,都會習慣性地將娃娃喚做「寶寶」。在林曉北京租住的家中,客廳裡空置的一面牆架上放置著她400多隻「寶寶」。

每個「寶寶」的長相都不一樣。同款相似的樣貌下,如果細心觀察,每隻都有自己的特點。以拉布布迷你二代系列為例,不變的是長長的耳朵和露出嘴外尖細的牙齒,在這之外,通體金色拉布布叫做「金閃」,它的眼睛直視著前方,而通體黑色的「黑閃」眼睛則朝右下角看。還有的娃娃在設計上有巧思,「比如拉布布二代小隱藏,頭上會多有一隻犄角,還有一隻小尾巴。」

林曉北京的家中部分娃娃。來源:受訪者林曉提供

2019年初,林曉在北京工作的第五年,由於白天設計工作壓力大,經常凌晨回家的她陷入抑鬱狀態。最開始是睡眠失控,漸漸發展到對外部世界提不起興趣。狀態極差的情況下,林曉服用的抗抑鬱藥物鹽酸舍曲林片,一天的用量會由一粒半增加到四粒,「經常會莫名其妙流眼淚」,男友不在一旁陪伴,她無法入睡,只能一人在床上保持清醒至下半夜。

凌晨2點左右,為了緩解焦慮,林曉會在睡不著的時候走進客廳看一看,擦一擦400多個寶寶,每個寶寶都有喜歡的理由和故事。

讓她入坑的是畢奇泡泡圈系列,她到現在還記得首次看到的海報上畢奇的樣子,全身馬卡龍色,帶著遊泳圈,圓圓的身形看起來毫無攻擊性,能夠從心理上能治癒自己。之後只要畢奇出了新款,她都會直接端一整盒。

畢奇的黑夜精靈款,閉著眼睛、通體黑色的「她」背後有一隻粉紅色的星星。畢奇太空奇異世界藍色系列,林曉曾花了兩個下午的時間為12隻「寶寶」製作太空背景板、搭配物件,目的就是為了讓「寶寶」有一個生活場景,不枯燥。

畢奇的睡眠精靈系列,右一為黑夜精靈。澎湃新聞記者 喻琰 攝

一個個「寶寶」挨個擦過去,時間已經到了凌晨近5點,林曉找到身體上的疲憊感,決定入睡,儘管上午9點鐘又要開始進入工作狀態。

「並不是說我們性格孤僻,娃娃只是我們情緒發洩的一個出口。」大熊理解林曉對「寶寶」的態度。2019年8月9日,兩人經某網絡社區平臺的推薦認識後,會互相交流分享抽盲盒的經歷。

與讓林曉入坑的畢奇外形不同,大熊最愛自己的初戀「寶寶」拉布布,長耳朵,牙齒尖尖的,外表看起來亦正亦邪。2015年設計師龍家升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解讀設計理念:「拉布布的樣子雖然看起來邪惡而且鬼鬼祟祟,但內心其實很善良,或許很多人看到拉布布引起心裡的共鳴,找到自己內心正在消逝的童趣。」

大熊贊同設計師對拉布布的解讀,1991年出生的他已工作6年,認為自己也是一個「寶寶」。

2013年從大學畢業後,他在汽車行業工作,六年裡前後經歷過公關、市場類崗位,2019年9月底辭職之前,他在一家網際網路初創公司工作,薪資達到月薪4萬,職場頭銜是公關經理。

他稱自己依然在成人社會的法則外保持一份「真」,但凡工作不開心到難以承受的節點,「直接裸辭,絕不會有騎驢找馬的心態。」

家中客廳裡整齊擺放著400多隻娃娃,有時大熊的母親不理解,為什麼一個男生會喜歡這么娘的東西? 大熊無奈,「房子、車子並不是我的愛好。」

在大熊看來,娃娃的世界更讓人快樂。沒有成年人的規則,沒有社會上的無奈,娃娃不會催著人還房貸,不會去想同事和老闆的壓力。「類似我嫁不嫁得出去,我出門有沒有化妝,夠不夠漂亮?這些問題,寶寶不會問你。」

鏡頭之外,大熊也儘可能讓「寶寶」最大程度融入他的生活,他帶「寶寶」去喝下午茶,和朋友吃飯時,「寶寶」也在一旁。有時下午茶的主題風格是馬卡龍色,大熊會提前挑選好馬卡龍配色的「寶寶」,跟它們一起拍照。他認為這很有儀式感,可以通過「寶寶」結緣新的娃友。

為了準備10月12日晚上的娃友交流會,出發前,大熊選了8隻娃娃,每一隻娃娃都用紙巾仔細包裹好放進包裡。

8隻娃娃整體搭配色彩為綠色,其中有三隻是已經絕版的拉布布一代、三隻拉布布迷你系列二代,還有一隻他託朋友在日本東京某交易平臺上競拍,最終以成交價格1500元才得到的2017年東京展會限量版「歐若拉」。

大熊出門前帶的八隻娃娃,中間一隻為「歐若拉」。澎湃新聞記者 喻琰 攝

「歐若拉」右眼上有著四葉草圖案,大熊的這隻外形上已有輕微劃痕,他多抽了六七張紙巾將這隻額外包好。

「賭徒心態 」

玩家們默認只有1/144的機率能夠抽中盲盒裡的隱藏款。

林曉猜測,一整盒裡有12個單盒,一整箱裡有12個整盒,一整箱中必有一個隱藏,因此抽到盲盒隱藏款的概率是1/144。

「這就是賭博」,剛開始入坑,林曉被抽盲盒的未知感所吸引,「總認為下一個就是隱藏,沒有錢了,我還要去賭。」如今,林曉在北京的工資每個月能穩定在1.5萬元左右,現在看到畢奇出新款,她直接選擇不盲抽,花708元直接把一整盒抱回家。

由於隱藏款的稀有,玩家抽中的快樂會被成倍地放大。

10月12日晚,娃友交流會的前半場,剛剛端了一整箱盲盒的玩家成為娃友們討論的主題。 一整箱花費8496元,最終這位玩家如願得到一隻拉布布運動系列隱藏款「遊泳」。

它身穿粉紅色的泳衣,佩戴紫色的泳鏡和黃色的遊泳圈,出現在玩家面前時,周圍的娃娃成為拍照的配飾,它擺在正中間,給玩家拍照合影。

拉布布運動系列隱藏款「遊泳」,玩家用8496元買到它。澎湃新聞記者 喻琰 攝

「你看,多好看啊,有收藏價值!」「你對它尊重點。」在主人看來,運動系列的這隻隱藏款「遊泳」獨特點除了配色和代表著愛和正義之外,還有關鍵的一點:日後它可能會有更高的收藏價值。

娃友們在合照、擺拍這款拉布布「遊泳」時,大熊在一旁觀看,過去一個月裡他也曾為一隻拉布布迷你系列二代隱藏款「豆豆眼」瘋狂過。

「豆豆眼」是一隻方臉大頭公仔、全身藍白配色的娃娃。玩家介紹,這隻獨特點在於它是韓國的黏黏怪物研究所SML(Sticky Monster Lab,簡稱SML)合作款,在某二手交易平臺上,豆豆眼單只價格已經炒至1300元。

大熊執著於這隻「豆豆眼」,他觀察到這隻隱藏款頭部較寬,別的玩家也能輕易通過盲抽抽中,萬一自己也能抽中呢?

上癮之後,大熊一天能把盲盒抽盒機裡的拉布布系列全部抽空,最多的一次一天抽了五六十隻帶回家,直到發現家中整齊擺放的基本款「綠透」有156隻時,他開始意識到自己盲抽的行為必須停止。

「為什麼別人抽得中,我就抽不中?」大熊覺得自己陷入賭徒心態,他拒絕向二手平臺上高價求娃,也拒絕從娃友手中交換,他說自己抽中的才是親生的,從別人手中拿是領養的,「我要親生寶寶。」

大熊幻想得到了這隻豆豆眼,會帶著她跟其他拉布布娃娃一起拍照,帶著她一起生活,「陪著我做一切事情」。

為何玩家們會如此鍾愛盲盒裡的隱藏款?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楊劍蘭在《科技日報》發文,試圖解釋盲盒上癮的心理成因。在文章中,楊劍蘭分析盲盒的不確定性提高了期望值,越是不確定越是新鮮刺激,越是未知越有吸引力,其次盲盒的不確定性激發了買家的控制幻覺,買家對抽到特定款或隱藏款有謎之自信,即使概率是隨機的,但買家仍覺得只要再買一個就能抽中。

楊劍蘭建議,雖然購買盲盒也是一種緩解壓力、收穫快樂的方式,但前提是要理性消費,避免掉進成癮的人性陷阱裡。

「瘋狂與理智做鬥爭」

最開始是痴迷,緊接著崩潰,最後開始看開,「佛系了」。

大熊把這段一個多月抽拉布布「豆豆眼」的經歷拍攝成系列連續劇,總共分為《我去泡泡瑪特店上班》《和拉布布二代最後的開箱視頻》《拉布布清空計劃隱藏》。三段視頻合集完整地記錄了他抽「豆豆眼」的情緒。

他稱自己選擇記錄的目的在於,「能不能在瘋狂與理智之間做鬥爭。」

9月9日,最後一集的清倉視頻中,拍攝時間已經是凌晨4點,大熊對著鏡頭講述,旁邊擺滿了成套的拉布布娃娃以及其他毛絨玩具。

視頻前2分鐘,他講述謝謝網友的支持,講述自己這麼久以來沒有抽到隱藏款「豆豆眼」的事實,到了視頻結束最後20秒,陷入長久的沉默。

「講不出來」。 上一次這麼難過還是因為失戀。只有愛情曾經讓他這麼投入過,不計回報。錄製完最後一集,他決定放下對拉布布二代隱藏款的執念。

回歸理性後,「不要折磨自己」成為大熊總結出來的經驗:有充裕的金錢就直接一整盒端,窮,出不起整盒708元的價格就散抽,但不要執著於隱藏款。

大熊開始把視線轉移到更讓他快樂的事情上。最近他的社交平臺主頁分享了與媽媽一起玩盲盒的視頻,媽媽不理解,在念叨「買盲盒還有黃牛?」「天天都玩這些東西,這是小姑娘玩的東西。像發瘋一樣。」

視頻的最後,黑色的字幕顯示「希望消除偏見,多一些理解和包容。」

「能不能做到退坑?」記者問。

林曉說自己目前停不下來,一旦入坑「深似海」,要退坑的話必須要退出與盲盒相關的一切,包括拉黑曾經交流分享過快樂的娃友,「這樣可能會控制住。」

但為什麼要退坑呢? 「總有你喜歡的一款,你會愛上她。」林曉說。

相關焦點

  • 能花錢買到的快樂已經很少了!買個盲盒怎麼了?!
    去年年底,全年42萬玩家在閒魚交易的「盲盒」入選「閒魚十大年度關鍵詞」。你是這些數據背後的娃友嗎什麼?你還不知道盲盒是啥?2016年,泡泡瑪特將香港設計師設計的手辦Molly引進內地,迅速成為至今最火的盲盒IP,泡泡瑪特也成為「盲盒」代名詞。同系列不同款萌萌噠小人兒裝進盒子,通常一個系列包含11個普通款和1個隱藏款。包裝上僅展示你可能會買到的娃,在拆盒前永遠不知道裡面的小人兒長啥樣。
  • 迷戀盲盒的年輕人:賭徒心態 瘋狂與理智做鬥爭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迷戀盲盒的年輕人:賭徒心態、瘋狂與理智做鬥爭……  喻琰 實習生 于洋 鄭朕一隻拉布布(labubu)迷你系列二代大隱藏「豆豆眼」,讓大熊(化名)從最初的狂熱陷入一種求而不得的無力感。
  • 「傾家蕩產」買盲盒,年輕人中的是什麼「毒」?
    如果你運氣爆棚,有可能抽取罕見的隱藏款,如果你運氣略差,也可能抽到很普通的基礎款。像是阿甘吃的那一盒巧克力一樣,永遠不知道下一個是什麼口味。瘋狂玩家投入幾十萬抽盲盒盲盒的價格大致分為兩種:一種為普通系列盲盒,價格為每個59元;另一種是合作款或紀念款的大型手辦,價格在199元以上。
  • 有人每天都在買盲盒,「中毒」的年輕人樂在其中
    盲盒裡的玩具,都是這樣巴掌大的玩偶。它們很多的時候就是充當一種擺設。很大一部分玩家享受的是拆開盒子的那一刻。泡泡瑪特的產品被分為不同的系列,一個系列裡有12個盲盒,每個59元,12個系列組成一套,總共有144個。這其中,只有一個特別的隱藏款。這意味著,買到這個隱藏款的概率是1/144。
  • 「傾家蕩產」買盲盒,年輕人中了什麼毒?
    盲盒的價格也不貴,以Molly為例,一個59元,不親民但也買得起。看到喜歡的公仔系列,隨手拿起一個,搖一搖,不知內容物和款式,滿是神秘和期待。如果抽到的是不喜歡的款式,立刻拿起下一個再搏一次手氣。感覺有點像在賭博,但與賭博又有所不同。盲盒,入門玩具!事實上,盲盒只是潮玩的一種,而且只是入門級別。雖然很多隱藏版和限量版盲盒動輒被炒到上千元,但進階版的潮玩更是天價,有錢還不一定買得到,還要排隊、抽號。
  • 買盲盒的年輕人:隱藏款抽中概率僅1/144 直言就是賭
    今年28歲的大熊自稱自己還是一個「寶寶」,跟媽媽住在家裡,不想買房、也不追求車,目前最大的愛好是抽盲盒。「59元就能買到的快樂,你買不買?」10月12日周六,上海松江區九亭鎮一家購物商場裡,大熊正帶著自己的6位娃友在「掃店」。 在娃友眼中,「掃店」不僅是新手娃友認識盲盒最有效的方式,也能讓娃友們互相交流盲抽經驗。
  • 盲盒「賭徒」:能花錢買到的快樂其實很少了
    然後就越買越多。」入盲盒坑三年,抖音博主王驚奇算了算,砸下的錢足夠買一輛中等價位的車。讓大學生花火著迷的,正是拆開盲盒前的不確定性,以及拆開後收穫的小確幸。「現在這個世界上能花錢買到的快樂其實很少了。」「大部分玩這個玩得比較深的都是有『內傷』,即便沒有『內傷』也是很孤獨。」讓胡先生過不去的坎是家庭不圓滿,所以他玩盲盒都是一次性買下一整套。
  • 那些在泡泡瑪特買盲盒的人,究竟在買什麼?
    我們家有一個玻璃櫃,放了上百個盲盒。看到泡泡瑪特上市我都後悔死了,我應該早點打這個新股。59元一個,一開始我覺得超貴,比一般玩具都貴,問題是只要一開始買就停不下來了,像是入局,孩子希望抽到自己心儀的那個,而且還要隱藏款,我們家孩子抽到隱藏款特別高興。
  • 盲盒:是成年人的玩具,還是年輕人的「智商稅」?
    其中最受歡迎 Molly 娃娃的交易就超過 23 萬單,均價為 270 元,而這些盲盒的零售價一般在 39~69 元之間。▲圖片來自:閒魚而一些限量的隱藏款的漲價幅度遠不止幾倍,其中最火爆的一款玩「潘神天使洛麗」從 59 元被炒到 2350 元,漲了 39 倍,還有用戶通過轉讓盲盒一年賺了 10 萬元。
  • 買盲盒的年輕人:隱藏款抽中概率1/144,直言就是賭
    今年28歲的大熊自稱自己還是一個「寶寶」,跟媽媽住在家裡,不想買房、也不追求車,目前最大的愛好是抽盲盒。「59元就能買到的快樂,你買不買?」10月12日周六,上海松江區九亭鎮一家購物商場裡,大熊正帶著自己的6位娃友在「掃店」。
  • 盲盒為什麼會讓年輕人上癮?
    你買盲盒了嗎?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盲盒開始慢慢深入到當代年輕人的生活。在微博熱門話題上,「盲盒為什麼讓年輕人上癮」閱讀量達到4.6億,有1.3萬討論。就在泡泡瑪特創始人王寧夫婦賣盲盒身家近百億時,還有不少年輕人正在負債買盲盒。盲盒,其實是一則現代人的精神性消費寓言。不知道你還能否記得前幾年出現在日本的「福袋」,一般集中在年末年始,日本商場外一大早就會排起長龍,民眾為的就是能夠在第一時間搶到新年福袋,福袋裡裝的是什麼,沒有人知道。
  • 迷上買盲盒砸下重金,這真的是個「坑」呀!
    在一個小店的櫃檯上,一位購買盲盒的年輕人正在挑選一款兵馬俑款式的盲盒,他告訴山西晚報記者,他知道盲盒是在抖音上看到的,於是他也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來買的,「第一次只買了兩個,拆盲盒時,真的還蠻期待的,這些兵馬俑的做工很精緻,擺在家裡也很漂亮,從此我就一發不可收拾,每次都來買,每次都至少買5個,最多的一次購買了整箱。最近幾個月,每個月光買盲盒的花費都在3000元左右。
  • 「入坑」盲盒的年輕人,有人一年耗資百萬元
    隨著盲盒之風愈刮愈烈,盲盒販賣機、實體店紛紛入駐商城,搶奪最佳點位;線下排隊抽盒,組團猜盒、買盒,不僅令眾多實體店門庭若市,更被年輕人視為全新的社交方式。一入盲盒深似海,從此錢包是路人95後最「燒錢」的愛好中,潮玩手辦排名第一,盲盒收藏是硬核玩家數量增長最快的領域。
  • 「我發誓,這是我買的最後一個盲盒」
    這個有著大眼睛、永遠嘟著嘴的傲嬌小女孩,是大眾認知中最紅的盲盒IP,也是盲盒的代名詞——一個盒子裡裝著一隻8—9釐米高的塑料玩具,售價59—79元不等,外包裝上畫著這一系列的12隻玩偶分別長什麼樣,但在你付完款拆開盒子之前,你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抽中了哪一隻。如果運氣夠好,你可能會抽到更好看、更特別的「隱藏款」,這是所有盲盒玩家都嚮往的寶貝。
  • 標價59元成本17元,半年賣出8個億!年輕人買上癮的這種娃娃,本周五...
    近三年,泡泡瑪特的毛利率分別為47.6%、57.9%及64.8%,今年上半年更是高達65.2%,其中泡泡瑪特品牌產品的毛利率為71.1%,也就是說,一個標價59元的盲盒,成本是17元。這款潮玩的個頭比一般的要大,價格也更高,199元一個,它不屬於盲盒,所見即所得。泡泡瑪特的迪士尼公主系列還有個姑娘買了一根畢奇的手機充電線,有12個常規款加上1個隱藏款,標價39元。買單時,邊上的姑娘也被種草,折回貨架買了一個。
  • 這屆年輕人每年花費2萬買盲盒!這個小盒子究竟有什麼魔力?
    你知道什麼是盲盒嗎? 你有玩過盲盒嗎? 最近,盲盒突然成為了年輕人的新寵。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時代的「盲盒」 很多購買盲盒的朋友說:盲盒最大的魅力就是你買的時候不知道裡面是什麼,只有買到之後拆開,才能知道結果。 如果每個人回顧自己的過往,都能想起自己那個時代的「盲盒」。
  • 【瘋狂的盲盒·玩具篇】燒錢拆盲盒,這種娃娃被年輕人買上市了
    24歲的小李不僅是一個樂高迷,更是一個資深的盲盒愛好者。自從2018年接觸到盲盒後,她就愛上了開盲盒的樂趣,家裡集齊了不同系列的盲盒:MOLLY、畢奇、迪士尼、VIVI CAT、拉布布……由於購買的盲盒較多,小李專門收拾出一個房間來進行放置,目前已經收藏了四五百個盲盒,大部分單價為59元,也有少量69元、79元和99元價位的,同時也抽到了好幾個隱藏款。
  • 「不吃飯也要買」有人玩「盲盒」1年花70萬
    (原標題:「不吃飯也要買!」有人玩「盲盒」1年花70萬,你身邊有多少人為它失去理智……)「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吃到的是什麼味道。」用電影《阿甘正傳》裡的這句臺詞來形容盲盒,似乎再貼切不過。小小的盲盒玩具成為了新時尚。據了解,有愛好者一年消費幾十萬元在盲盒上。更有一款59元的稀缺款盲盒,在二手市場炒到上千元。
  • 看不見的快樂驚喜!「盲盒+」經濟吸引年輕人多面開花
    半島全媒體見習記者 吳思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是什麼味道。」這句經典臺詞如果放到現在,就應該是「人生就像一個盲盒,你永遠不知道打開是什麼樣子。」
  • 一年花2萬買盲盒,為什麼成年人這麼不理智?
    電影開頭有這樣一幕,阿甘坐在公園的椅子上,打開一盒巧克力,說道: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是什麼味道。確實,人生最性感、最具有魅力的部分,就是其中的不確定性。你知道明天早晨的太陽一定會照常升起,但是你不知道誰會陪你一起看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