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海鮮飛入百姓家 倒逼青島漁業供給側改革

2020-11-29 半島網官網

  

嶗山區海口路的一家進口海鮮專賣店內,銷售人員正在發貨。

  北極蝦、加拿大龍蝦、南極長壽魚、帝王蟹、海參斑、智利鮑魚……這些在大家以往印象中,算作外國特產、生猛海鮮。但近年來不知不覺中已遊上市民的餐桌,以前高端餐飲的「專享寵兒」,也以進口專賣店等形式進駐社區。與此同時,這些洋海鮮也因產地、品種、加工水準和捕撈地區的不同,價格也有天壤之別。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島城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市民消費能力的提升,越來越多的洋海鮮將進入尋常百姓家。市民會越吃越懂,只有那些真材實料、價格合理的,才能堅持到最後。  

■現象 洋海貨進農貿市場

  記者走訪發現,洋海貨品種繁多,價格從三五十元到上百元不等,顧客各個群體都有,銷量還都不錯。以往在高端賣場、高端酒店才有的洋海貨,逐漸走進社區。

  「親愛的鄰居們,小區13號樓旺德福房產隔壁新開深海冰鮮店鋪,主營超低溫金槍魚生魚片、北極甜蝦、鰻魚、牡丹蝦、金槍魚丸、馬糞海膽、黃金蟹等,7日之前試營業,所有產品九折」,這是嶗山區竹韻山色小區洋海鮮店的店主本月在小區QQ群裡的推廣。店主「曖曖」介紹說,公司之前是做冰櫃等遠洋物流的,這些產品在產地打撈之後,就放入了-60℃的低溫冷櫃裡,通過冷鏈運輸到青島。保純,保鮮,全程無二次汙染。金槍魚生魚片110元一斤,北極甜蝦130元至150元一斤,看起來價格好像有點高,不過一般半斤就夠吃一頓了,單次買花費並不多。

  在浮山後的埠西市場,市場內外有六家店鋪有漂洋過海來的洋「蝦兵蟹將」。農貿市場內一家名為「挪威三文魚」的店鋪,已經開了三年,日本金槍魚、法國鱈魚、澳大利亞大蝦擺滿三面櫃檯。老闆娘何平介紹說,一開始大家還不接受,不過從第二年開始,就有一些客戶經常來買了。何平說,貨品是從挪威到上海再轉機到青島,保證新鮮。

  挪威三文魚85元一斤,同一市場的「藍海金鰭」攤位,丹麥三文魚也在80元一斤。銷售人員張繼達推薦更多的是紐西蘭帝王鮭,他說這是頂級三文魚,從紐西蘭捕撈之後48小時之內就能運到青島。「這個行當也不好幹」,張繼達說,存儲在-60℃的冰鮮,如果第一天拿出來賣不完的話,一過夜口感就不一樣了。

  在埠西市場上,「藍海金鰭」已經擴張成兩個攤位,除了銷售洋海鮮,還有用三文魚做的壽司等產品。張繼達說,該店鋪在埠西市場經營了五六年,是市場上第一家賣超低溫三文魚的。  

■商家 「相比本地貨不算貴」

  在埠西市場的外側,一家年前開業的澳美佳進口生鮮匯,也屬於店面擴張,其本部位於偉東幸福之城。為何洋海鮮頻頻在青搶地盤,澳美佳銷售人員徐敏介紹說,進口海鮮一般都來自深海,屬於無汙染海域的知名品種,肉質鮮美、營養豐富,很容易建立起信賴度。

  智利帝王蟹100元一斤,4斤裝的阿根廷紅蝦160元一盒,北極冰島的海參斑18元一斤。一名進店購買的女士表示,相比本地的野生海鮮,這樣的價格不算貴。

  一袋400克的北極蝦43元,260克的智利三文魚52元,紅寶石魚、歐鰈魚、三牙黃魚、去內臟的海參斑,零售價在每斤21元到39元之間。位於海口路麥島家園旁的海買進口海鮮專賣店內,這些洋海貨的價格也相當親民。「你買個新上市的鮁魚,一斤都要26元,我們這從冷水水域、水下一兩千米深的深海捕撈上來的野生魚還算貴嗎?」銷售員馬豔紅介紹說,目前該店面已有會員近千人,銷量很大。

  要說都便宜也不對。加拿大龍蝦每隻88元,智利帝王蟹每斤138元,猛一看就比較驚人。馬豔紅告訴記者,不過,相比於酒店售價和其營養價值,性價比已經很高。比如,海買進口海鮮所賣的南極長壽魚,62元一斤貌似很貴,但這種魚生長於一兩千米的深海底,生長期可長達100年以上,不僅口感絕佳,而且富含蛋白質、膠原蛋白和多種微量元素。

  海口路店、海口路二店、銀川西路店、清江路店,海買進口海鮮專賣不僅在青島設立四家分店,還把專櫃開到了百盛、麗達、佳世客、大潤發等大型超市,並覆蓋了天貓、京東、順豐優選、1號店等國內知名電商平臺。作為我國最大的北極蝦進口商,海買進口海鮮的母公司青島國星股份,已在新三板掛牌,這是我國股票市場目前唯一一家擁有進口海鮮全球採購、加工、出口和國內銷售完整產業鏈的掛牌公司,年營收入近10億元。  

■背後 市場很大,門道挺深

  對於吃慣了青島產海鮮的老市民來說,洋海鮮是否能吃得慣呢?一位買過阿根廷紅蝦的老先生表示,阿根廷紅蝦看著挺大,價格也不貴,不過和本地蝦相比,頭大肉少,肉質感覺偏嫩了一些。「龍蝦,海參斑看著都挺好,就是不知道怎麼做」。

  海買進口海鮮總經理孫良傑表示,進口海鮮食用方法其實非常簡單,比如說北極甜蝦是從冷水裡捕撈上來後,直接在船上煮熟再放入-30℃的冷庫保存。市民買回家完全可以化凍即食,或者簡單熱一下,如果再次蒸煮太長時間,反而會影響口感。為幫助國內消費者食用進口海鮮,該公司聘請涵碧樓行政總廚開發了11個品種、22道菜品,專門針對家庭消費人群。

  採訪中,很多洋海鮮專賣店的工作人員也表示,進口海鮮種類眾多,工藝複雜,存在著以次充好,偷梁換柱等行為。「這兩年大家對洋海鮮的認可度高了,市場上假冒的、走私的也多了」,一家海鮮進口公司的工作人員介紹說,正規進口的海鮮都必須要有報關單、檢驗檢疫證書等文件,尤其是在知名品牌專賣店、大超市和知名電商售賣的,對文件的要求尤其嚴格,因而大家可以到正規售賣場所購買。

  用水鱈魚、龍鱈魚冒充銀鱈魚,用陸凍海產冒充海凍海產,部分走私的產品甚至加入各種添加劑增重,對於這些違規違法行為,業內人士表示,相關部門雖然也在加大打擊力度,加強管控銷售渠道,但是鋌而走險的不良商販還是此起彼伏。市民要購買放心的進口海鮮可以選擇那些知名品牌產品,或者選擇既做出口又做內銷的大企業。

  就洋海鮮而言,同一品種在不同區域捕撈,不同時間捕撈,採取的是海上立即冷凍還是到陸地再冷凍,這都會直接影響產品口感與品質。經營挪威三文魚的何平表示,產品新不新鮮的確可以通過口感辨別,而隨著大家接觸的洋海鮮越來越多,大家的各種辨別知識、識別能力也會越來越齊全,弄虛作假的產品和售賣者,遲早要被市場淘汰。

  青島海買進口海鮮總經理孫良傑介紹說,海買進口海鮮系列包括北極蝦、阿根廷紅蝦、加拿大龍蝦、格陵蘭比目魚等十幾個品類,全部產品均擁有正規、齊備的海關和檢驗檢疫手續。  

■觀察 更鮮、更多、更遠

  記者從市海洋和漁業局了解到,2015年全球海鮮行業市場容量高達6000億元,其中中國市場佔比35%,有研究表明,這一比重在2019年將超過50%,中國市場將高居全球海鮮消費市場的首席。

  目前,我國的遠洋捕撈水平仍然不高,尤其是一些高檔海鮮,配額仍舊掌握在加拿大、阿根廷、智利、冰島和澳大利亞等國家。海買進口海鮮的負責人介紹說,公司加工的格陵蘭比目魚、大西洋真鱈魚、阿拉斯加狹鱈魚等水產品均從國外供應商和大型捕撈船隊進口。

  在洋海鮮店紛紛擴張布局的同時,青島海買也在攻城略地。目前該公司品牌專賣店已遍布18個省區市,未來3年,將在全國開設370個品牌專賣店,逐步形成覆蓋主要大中城市的銷售網絡。逐步擴大的市場,也引發了島城遠洋捕撈公司的熱情,倒逼島城漁業供給側改革。目前青島的遠洋漁船作業範圍,北到白令海峽,南到南極,西到西非,東到朝鮮海、日本海,中部到太平洋赤道海域的廣闊深海。南極的磷蝦,阿根廷和秘魯的大魷魚,白令海的秋刀魚、大馬哈魚、鱈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赤道附近的金槍魚,剛果(布)的鮐魚、沙丁魚,加納的墨魚,智利的竹夾魚,朝鮮東部海域的魷魚和鮁魚都已經列入青島遠洋漁船的捕撈計劃。市海洋與漁業局數據統計,2015年島城完成遠洋捕撈產量14萬噸、產值15億元。遠洋漁船平均功率、平均噸位、遠洋漁業產量增幅皆居全國第一,總產量位居全國各城市第四,計劃單列市第一。而隨著我國與更多國家合作捕撈協議的籤訂,將有更多的洋海鮮遊上市民餐桌。

  「這是阿根廷魷魚,大的10元一斤,小的9元一斤」,4月20日上午,在華中蔬菜批發市場,興義信水產的工作人員介紹說,洋魷魚與本地魷魚價格一樣,相比而言,大酒店更喜歡要阿根廷魷魚,「有些本地魷魚,看著挺大,一炒縮水很厲害」。這也許意味著,需要改進的不光是捕撈能力和捕撈範圍,還有加工工藝和存儲質量等。

  文/圖 記者 姜振海  

  北極蝦

  產於北冰洋和北大西洋海域,生長在150~250米深的冰冷海水環境中。  

  南極長壽魚

  捕撈國有紐西蘭,澳大利亞等,生存於500~1500米的深海中,據稱壽命可超100歲。  

  帝王蟹

  分布在寒冷的海域,體型巨大素有「蟹中之王」美譽,生存深度達850米之深。  

  加拿大龍蝦

  生長在崎嶇蜿蜒的加拿大大西洋沿岸冰冷水域中,被視為」海鮮之王」。  

  海參斑

  產於北極和北大西洋兩岸的冰山區域,生活在海底200米深處。  

  智利鮑魚

  生長於智利深海,與普通鮑魚相比,其個頭大,肉質飽滿豔陽。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相關焦點

  • 青島「地瓜姐」的供給側改革
    原標題:青島「地瓜姐」的供給側改革 摘要 眼下正是甘薯收穫時節。
  • 習近平都沒有再提供給側 熱炒供給側改革有意思嗎?
    作者:李迅雷,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副理事長  來源: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  供給側改革的研究報告已經嚴重供給過剩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有關供給側的文章真是鋪天蓋地,好像發現新大陸似的,難道是經濟改革理論的重大突破?
  • 從供給側改革到需求側改革——明年政策如何破題
    「需求側改革」的提出令人側目自2015年末推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來,去槓桿、去庫存、去產能和降成本、補短板成為改革的具體目標,也取得了明顯成效,同時,制度供給方面的改革也在不斷推進中。然而,今年以來核心CPI的不斷回落及PPI的持續為負,反映出我國在總供給與總需求之間的平衡上依然存在缺口,兩邊都需要調整,過去側重用供給側改革,如今,對需求側也需要進行改革。
  • 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新認識與再思考
    對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準確的認識需要抓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三個關鍵。「供給側」指明了方向,「結構性」突出了重點,「改革」抓住了本質,明確了方法,這三個關鍵詞相互聯繫,辯證統一。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解決中國經濟發展階段性特徵問題的必然要求。
  • 山東濟南商河縣圍繞五大理念進行漁業供給側調整
    每年的3月中下旬正是魚種春放佳節,我們開展此項活動的目的,也是旨在著重指導服務我縣漁業春季放養。行動中卻發現,而今,卻一反常態,「事與願違」。本次行程共計走訪9家我縣漁業「龍頭」,只見一處在此期間放養魚種,春放場景為何靜悄悄?隨著走訪的深入,一幕幕漁業供給側調整的場景,如屢屢春風,不僅和煦拂面,也給我們醍醐灌頂、解疑釋惑。
  • 李迅雷:從供給側改革到需求側改革——明年政策如何破題
    「需求側改革」的提出令人側目自2015年末推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來,去槓桿、去庫存、去產能和降成本、補短板成為改革的具體目標,也取得了明顯成效,同時,制度供給方面的改革也在不斷推進中。然而,今年以來核心CPI的不斷回落及PPI的持續為負,反映出我國在總供給與總需求之間的平衡上依然存在缺口,兩邊都需要調整,過去側重用供給側改革,如今,對需求側也需要進行改革。
  • 供給側改革核心與路徑是什麼
    (原標題:供給側改革核心與路徑是什麼)
  • 習近平:不能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看成是西方供給學派的翻版
    供給側結構改革提出後,一些人馬上提出,改革的理論基礎來自於西方的供給學派。對此,習近平指出:「我們講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西方經濟學的供給學派不是一回事,不能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看成是西方供給學派的翻版,更要防止有些人用他們的解釋來宣揚『新自由主義』,藉機製造負面輿論。」請隨「學習中國」小編一起學習。
  • 徐忠:市場出清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中國現在的供給側改革和供給經濟學派雖結構性改革涵義不同,但加強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卻是其共同特點,也是其區別於傳統凱恩斯主義需求管理政策的主要特徵。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4萬億」投資刺激計劃雖有利於短期經濟穩定,但隨著政府在經濟活動中的作用轉趨擴張,多年來政府與市場關係此消彼長的發展趨勢在很大程度上被逆轉。在危機後一個時期,凱恩斯主義危機應對政策的常態化傾向,演變為系統性偏松偏軟的宏觀政策:實體經濟調控中強調總需求管理的刺激政策,金融市場管理中剛性兌付和市場救助倒逼貨幣發行,結構性矛盾日趨嚴重,結構性改革一再拖延。
  • 湘鄉市「東山大講堂」:吳金明解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專題講座,吸引了全市100多家企業相關負責人參加了學習。    講座中,吳金明教授首先闡述了我國為什麼要推進供給側改革。他指出,當前中國經濟面臨的問題,並不在短期需求,而在中長期供給,矛盾的主要方面已經由需求側轉向供給側。「住」「行」主導的消費結構向多樣化、高端化和服務化需求結構轉換;製造業形成巨大產能,面臨嚴重過剩,供需結構失衡,供給側改革勢在必行。
  • 白酒預調雞尾酒 瀘州老窖供給側改革出新招
    3月16日,在北京舉行的四川—境外世界500強企業對接會上,川酒供給側改革新品——由瀘州老窖戰略打造的雞尾酒「巴蜀記憶」贏得了全球頂尖商業名流的交口稱讚,作為川酒供給側改革產物,該款雞尾酒既有經典雞尾酒的純正口味,更創造性地融入了具有四川特色的味覺基因,自去年底上市以來便迅速成為年輕人消費的
  • 看供給側改革如何解答"原子筆之問"
    它跟供給側改革有什麼關係?如何才能生產自己的原子筆鋼珠呢?客觀別急,聽聽專家怎麼說……  捅破供給側和需求側之間的窗戶紙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國經濟如何保持高速增長的呢?一言以蔽之:通過宏觀調控手段來帶動消費、投資和出口增長。這些都是從需求側發力,具有明顯的凱恩斯主義特徵。而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三駕馬車」越來越顯得「馬力不足」。
  • 地方高校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策略選擇與路徑創新
    所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增強供給結構對需求結構的適應性和靈活性。」地方高校要實現科學轉型,必須強力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通過發展戰略的重新定位、學科專業結構的重新調整,增加有效供給;通過加強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科學調配辦學資源,去除無效供給;通過人才培養目標的調適、創新水平和服務能力的提高,補齊供給短板;通過應用型、地方性、特色化的「三轉」改革,提高供給質量;通過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實踐,提供新的供給。
  •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破」「立」「降」上下功夫
    12月18日至20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正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內涵。  2017年,我國有力推進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工作,發展質量和效益不斷提升。2018年,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要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 深化農業供給側改革 打造糧儲「金字招牌」
    今年中央1號文件吹響了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號角。隨著改革邁向「深水區」,深化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和收儲制度改革成為重頭戲。如何進一步發揮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服務國家宏觀調控的主力軍作用,成為考驗中儲糧的一項重大課題。
  • 新時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與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二、主要矛盾的轉化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出了新要求 黨的十九大報告將「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列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首要任務,這也是振興實體經濟的重要抓手。要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顯著增強我國經濟質量優勢。必須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 供給側改革下的地方政府管理重心轉向
    由此可見,以需求側為主的管理模式已經難以為繼,政府亟須樹立新理念和轉變管理方式。只有下決心從生產供給端入手進行改革,從過去的偏重需求逐步轉變為供給需求共同發力,才能破解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 二、供給側改革對地方政府管理提出更新更高要求 為主動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2015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 供給側改革是什麼意思?十個問題看懂其前世今生
    供給側改革的前世與今生:  「供給側改革」橫空出世,成為近期高層講話中的高頻詞。究竟何謂供給側改革?需求側有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供給側則有勞動力、土地、資本、創新四大要素;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旨在調整經濟結構,使要素實現最優配置,提升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數量。  為何要進行供給側改革?
  • 攀枝花芒果的「供給側改革」
    從「賣果」到「賣樹」的試水,正是攀枝花著力讓芒果產業搭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快車」的一個縮影。  上個月,攀枝花26度果園將10多株芒果樹搬到600多公裡外的成都市區,「種」在了繁華的商業中心春熙路上。這些掛滿新鮮果實的芒果樹成為為期9天的芒果嘉年華的主角,給了成都市民一個意外驚喜。
  • 楊偉民:「八字方針」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升級版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繼續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在「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個字上下功夫。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原副主任楊偉民在接受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專訪時表示,若說「三去一降一補」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初級版,那麼「八字方針」就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升級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