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專稿4月29日,正在橫店熱拍的電視劇《皓衣行》劇組因一則聲明登上微博熱搜。
這則聲明中透露,在短短幾天的拍攝中,「大量代拍及私生闖入拍攝基地,導致部分工種返工,拍攝困難加大」,劇組懇請大家給主創一些時間和距離,日後通過官方渠道獲取劇集信息和物料。
就在聲明發布的前兩天,《皓衣行》劇組的多個拍攝場景陸續流出「路透照」,其中主演陳飛宇、羅雲熙街頭相遇、屋頂對戲的圖片傳播最廣,甚至連「屋頂」二字都一度被刷成了熱搜詞條。
劇組忙著聲明,粉絲急著勸刪(勸發圖者刪除路透圖),部分路人則吃瓜吃得有點疑惑:《皓衣行》剛剛開機不到一周,怎麼就引來了這麼高的熱度?大家這是打開了800倍速在追劇嗎?
的確,儘管戲還沒拍幾場,但對於關注《皓衣行》及它背後IP的劇迷書迷來說,這部作品似乎早已提前鎖定了2021年的一個爆款名額。
緣何它能在一眾開機新劇中備受青睞、未播先火?爆款劇究竟是如何誕生的?我們找來了兩位關注《皓衣行》的小夥伴,從觀眾和行業的不同視角嘗試尋找爆款背後的秘密。
路透圖價格超4位數
「大家相信《皓衣行》一定會爆」
《皓衣行》劇組發聲明後幾小時,我首先聯繫上了粉絲小妮。
2019年大爆劇《陳情令》在橫店拍攝期間,小妮也曾是衝在前線拍圖的「站姐」之一。如今,儘管人未在片場,但對於《皓衣行》目前出現的代拍「路透」情況,她依然了如指掌。
「圖不好拍,價格基本上要4位數。」小妮向我透露了代拍目前的圖包報價,這個數字,遠遠高出當年《陳情令》拍攝時王一博等人的圖片價格。「那時候拍圖的大部分是演員本來的粉絲,人數很少,劇組也沒有很防著大家,所以很好拍。現在這個劇組,你也知道的,他們和《陳情令》是一個生產線,所以完全知道怎麼防你。」
《陳情令》2018年開機,直到2019年劇集即將上線播出,路透圖才慢慢多了起來,「他們是劇快播完才『紅』的,(拍戲時)儘管大家都在說大IP、會爆,但初期的關注度其實並沒有那麼高。」
但《皓衣行》不同。在小妮和很多粉絲眼中,與《陳情令》出自同一平臺的《皓衣行》自立項開始就是對標前者打造的「2.0」版本,小妮直言,之所以《皓衣行》才剛剛開機就吸引了大量代拍,就是因為很多人清楚「這個劇一定會爆」。
從《鎮魂》、《陳情令》到2021年將要播出的《皓衣行》,飯圈為這一系列作品賦予了一個頗有「傳承」的稱謂——夏日限定。這類作品通常背靠頗有熱度的網文大IP,自帶一群有相當購買力的書粉受眾,適配相應演員的粉圈影響力,很容易就激起水花。
在小妮看來,《鎮魂》和《陳情令》先後成功,已經證明了這類作品的受眾有著固定的「群體流向性」,連代拍們都已經懂得「先下手為強」來分一杯羹,更不用提影視劇背後的各方資本了。
「題材、班底、選角配置、宣傳都能看出是在吸取之前作品的經驗教訓,已經是一個可以預見成功的產物了。說白了,(對於觀眾來說)這類作品甚至誰演都可以,網文大IP的粉絲群體很大,吸引到她們就等於是擴大了劇的受眾容量,爆向了大眾向。」
「夏日限定」爆款複製不易
800倍速煉成,《皓衣行》比《陳情令》壓力更大?
正如小妮所說,《鎮魂》、《陳情令》的接連大爆也讓行業開始再次看好這類題材的IP改編。
L小姐的公司目前正在拓展影視劇宣傳業務,她告訴我,由於《陳情令》播出後劇集和演員收穫的超高人氣,此類IP改編項目又如雨後春筍一般出現,「因為大家都想繼續複製『夏日限定』的成功。」
「《鎮魂》算是初代『夏日限定』吧,我認為從劇作本身來說,《鎮魂》因為投入不多,所以像是劇情推進、節奏把控、改編內容和特效等方面其實槽點還有很多。但是朱一龍、白宇兩個人的演技和魅力還是很能打的,不少人也就『真香』了。《陳情令》則是『集大成者』,IP本身熱度更高,劇集對作品中的名場面還原也更細緻,因此更容易得到原著粉絲的認可。」L小姐說。
至於《皓衣行》,在她看來則已經有了夏日限定「流水線」作品的味道:「甚至一部分『粉絲』都已經將其作為流水線、產業化的內容來操作,相信兩個演員能夠帶來紅利流量,製造一批KOC(Key Opinion Consumer,關鍵意見消費者),私域流量爆炸,甚至從中可以牟利。」
開篇提到的《皓衣行》路透照熱搜,以及小妮提供的「代拍報價」,正印證了L小姐的說法,很多人已經早早做好準備,去擁抱《皓衣行》在2021年夏天可能給自己帶來的熱度與流量。
L小姐坦言,沒有劇方會拒絕「熱度」,但也沒有宣傳方願意自己的宣傳節奏被打亂。「大家都想要熱度,但是這樣的熱度,也是雙刃劍。『非正向』的宣傳內容,其實是會給投資方,承制方以及後續的宣傳方很大壓力的。《皓衣行》現在被曝光角色造型和一些互動內容,是所謂「路透」而非官方物料,那麼大家再看到宣傳方精心策劃製作的預告片海報劇照,新鮮感和刺激感就減弱了很多,說白了,紅利和熱度可能去了拍攝者個人身上,也是對劇集熱度的一個分散。」
「這類作品確實是可遇不可求的,網文大IP、成熟的製作團隊、優秀的改編內容,還要再加上兩個演員的氣場是不是搭,這都是需要去試的,」L小姐也提出了自己對下一個「夏日限定」爆款的擔憂,「《皓衣行》現在這樣的受關注程度,確實是因為有前面作品『經驗談』。但最終還是要靠作品說話的,如果內容差強人意,前期期待值過高,反而可能害了這部作品。這就是預期管理問題,我個人覺得《皓衣行》比《陳情令》壓力更大,兩個演員也更受考驗。」
爆款誕生背後的「秘密」:
IP平臺是王道 短視頻安利式營銷打輔助
誠然,自帶受眾熱度的「夏日限定」總歸是少數,但對於劇方和宣傳方來說,打造「爆款」仍然是每部影視劇在熱播期間的終極目標。這背後,又有哪些「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
首先,在L小姐看來,無論網播、臺播還是網臺聯播的影視劇,「平臺」本身給予的宣傳力度首先是最不容替代和小覷的。
「每一年騰訊、愛奇藝和優酷的項目發布會,大部分宣的都是平臺定級為S級的項目。S級項目多是平臺獨播,有優秀的製作團隊,導演、編劇、演員陣容也很強。現在最流行流量+演技派的搭配以及是不是大IP改編。這裡還涉及到IP的基礎熱度問題,像是《鬼吹燈》系列,本身就會擁有一大批首周觀看的用戶群。」
此外,L小姐透露,相較電影採用路演等更為「實體化」營銷方式,電視劇由於營銷費用相對較少,如何直接觸達目標受眾也成了宣傳方考慮的關鍵。
「現在短視頻平臺確實很給力,因為算法原因,如果本身內容質量好,其播放量和關注度就是特別突出,可以說是一個相對『公平』的平臺。確實,大家也可以花錢投放,但是傳播效果上來看,火爆的內容必然會火爆。」
目前,電視劇宣傳方大多都會選擇在B站、抖音和快手等視頻、短視頻平臺投放營銷,「B站講解類的內容更多,比如我看了很多在開播前期投放前幾集的Up主解說的視頻,短視頻平臺主要還是劇集本體的cut。」L小姐說。
除此之外,L小姐也在關注目前行業中一些正在慢慢流行起來的新型宣傳方式。
「有一些陪伴式、安利式的看劇營銷,用一些KOC(關鍵意見消費者),他們可能本身只是在微博上很活躍的大號,美妝博主、娛樂博主、或者二次元畫畫的博主,但是當他們的粉絲看這些『太太』們也在追劇看劇,並且說的內容都很娛樂化,很有趣,於是就會『吃安利』。」L小姐表示,不排除他們中有部分是真的在追劇和安利,但現在和KOC博主籤約讓他們來安利的片方很多,算是當下影視劇宣傳中比較有效的一種方式。
還有一部分片方選擇製作「互動劇」,「騰訊就持續在做,讓大家更有參與感。」L小姐告訴我,目前大部分的互動劇形式還停留在觀眾進行簡單選擇,解鎖劇集之外獨家內容。
但是目前,已經有公司開始專門負責製作互動劇,相信會成為之後的影視劇宣傳趨勢。
《龍嶺迷窟》互動劇
但無論宣傳手段有多少花樣,L小姐在採訪最後依然對我再次強調,IP、平臺和陣容永遠是是影視劇成為「爆款」的敲門磚,至於開播後想要繼續出圈,唯有「口碑好」才是永恆不變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