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香港茶餐廳

2020-09-05 悅悅在廣東weny

第一次光顧香港的茶餐廳,是在過羅湖海關後,第一個火車站,上水站附近,因為約了朋友的關係,就隨便找了一家,寫著茶餐廳的食店,邊吃邊等。

這家茶餐廳,不管是食物,或是傳統的港式奶茶,都比不上深圳關口的那幾家,而且價格也不便宜,一個套餐,50多元,但那份飯菜的味道,連隨便在廣東找一家快餐店的快餐飯,都比它好吃多了。

後來聽朋友的解釋,才知道我去的不是正宗的茶餐廳,而是掛著茶餐廳招牌的快餐店。

原因是,所謂港式茶餐廳,簡單的說,就是把英式西餐港式化,所以正宗的茶餐廳,除了有聞名的港式奶茶,從英式紅茶變化而成之外,其實茶餐廳的咖啡,檸檬茶等等,都是與傳統的英式不同。

主食方便,義大利粉,通心粉,麥片,甚至乎牛排,豬排,雞排等,全部都經過港式處理,而所謂的港式處理,除了更符合中國人口味外,價廉物美也是其中一個重點。

這些「傍」茶餐廳的快餐店,是很容易可以掌握到以上的飲品和食品,但這些快餐店與傳統正宗的茶餐廳,最大的分別就是,它們是沒有,也是茶餐廳最大特色的「麵包西點」!

麵包西點除了最有名的蛋撻,波蘿包之外,其實還有鹹豬仔包,甜豬仔包,雞尾包,火腿蛋包,奶油椰絲包,椰撻等,而這些必須是自家製作,而且有名氣的茶餐廳的招牌菜,必須是香滑奶茶,香濃咖啡,出爐蛋撻,和出爐麵包。

當然,朋友能介紹這麼清楚,自然會帶我去嘗嘗正宗的茶餐廳,說實話,不單那些快餐店無法比之外,連現在我們這裡很流行的網紅品牌茶餐廳,也沒辦法找到這些「原始」風味了。

希望喜歡的朋友點讚鼓勵,支持我繼續和大家分享香港美食,謝謝!!

相關焦點

  • 費事睬你——茶餐廳文化淺談
    本文為我們推送的第821篇原創文章費事睬你—茶餐廳文化淺談文|子巖上世紀80年代起,筆者在香港前前後後住了近10年,對港式文化算是有了一些了解,它既不高深,更加易測。不得不承認,走遍世界各地,港式文化的確與眾不同,其特點是中西混雜,往上看是半中半西,往下看是不中不洋。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香港電影、歌曲、電視劇以及武俠小說風魔全球華人社會,讓彈丸之地的香港好生火了一把。
  • 失落的香港茶餐廳
    茶餐廳,這個包含著香港文化和歷史的餐飲形式,是香港人集體的記憶,也是港式餐飲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就像香港的流行文化、音樂、時尚等形式一樣,有著很強的文化輻射能力。刻著香港印記的茶餐廳,在1990年走出香港,北上北京、上海等內地城市,受到年輕人們一時的歡迎。但是現在,內地餐飲市場花樣繁多,競爭日益激烈,港式文化烙印不再具有優勢。失落的茶餐廳可能需要重新定位了。
  • 香港茶餐廳攻略 | 香港茶餐廳文化和飲茶文化
    茶餐廳是一種香港獨有的快餐食肆,集快餐店與餐廳的特式於一身,提供揉合了香港特色的西式餐飲,是香港平民化的飲食場所。在香港,茶餐廳遍布各區,營業時間不定,通常由早上6時至凌晨1時,旺角等繁忙地區的茶餐廳更可能通宵營業。要體驗地道的香港生活,必得去一趟茶餐廳不可!
  • 香港最好吃的五家茶餐廳 香港茶餐廳排名
    在香港,最具有特色的就是茶餐廳了,茶餐廳是香港人的最愛,這裡匯聚了最地道的香港美食,來到香港一定要去吃地道的香港茶餐廳,今天就為大家介紹香港最好吃的五家茶餐廳,香港茶餐廳排名前五。香港最好吃的五家茶餐廳?
  • 【特寫】失落的香港茶餐廳
    上面的招牌還保留著——香港點心皇,粵式點心,港式甜點。這家開了13年的港式茶餐廳因為城市規劃而宣布停業。在消費點評平臺「大眾點評」上,仍有不少人專門為了在歇業前再去飽食一頓。那家餐廳裡掛滿了Howard與米其林大廚或香港明星的合照,還有「福來運旺」幾個大字,整體裝修簡樸,座位之間也有些逼仄。這就是典型的香港茶餐廳該有的面貌。茶餐廳是香港的一個縮影與文化代表。
  • 失落的香港茶餐廳-虎嗅網
    香港人開的茶餐廳也許更能抓住到這種餐飲文化的根本。說茶餐廳是殖民的產物也毫不為過。香港自1950年代起開始有了茶餐廳,最早它由只售飲料與糕餅小食的冰室逐漸演變而來,重在便宜且快捷。但最早對正宗茶餐廳有需求的還是在內地居住的香港人。侯傑輝是其中一個。「過去我常往返內地與香港出差,當時在上海的香港常駐人口非常多。」查餐廳創始人侯傑輝說,「卻很少有真正很『香港』的茶餐廳。」他是美術導演出身的電影人。
  • 茶餐廳香港威盡/鄭家豪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在列治文一家茶餐廳竟然吃到完全港式的乾炒牛河和菠蘿油。那個菠蘿油,菠蘿包夾?厚厚一片牛油,口感比香港勁。  在關島的一次,香港遊客不多,被我發現酒店附近斜坡有一家港式茶餐廳,便進去吃燒鵝米粉,老闆用廣東話招呼,他從香港來,經營全關島只此一家的港式茶餐廳,我說:「你了不起,關島美國人開眼界了!」
  • 香港茶餐廳:靚仔的意思是白飯
    香港茶餐廳:靚仔的意思是白飯  香港作為中西文化交匯點的國際大都市,一直是全世界公認的美食天堂。但說到底,起源於香港快餐食肆的茶餐廳,才是香港人的「大眾食堂」。作為最草根、最本土的飲食場所,茶餐廳流行多年後仍深為香港人鍾情。
  • 香港茶餐廳消亡史
    茶餐廳好喝的秘密在於,茶底用三種茶熬製。錫蘭紅茶按照顆粒大小分為粗茶、中茶、幼茶,按固定比例,才能顏色、香味、澀味、回甘都均衡。然後,燜茶、撞茶、拉茶、座茶,每一步都不能少。沒想到,一次成功!好喝的茶底,再加上黑白淡奶,濃鬱到想哭,因為味道和茶餐廳一模一樣!!!對絲襪奶茶,更確切地說是對茶餐廳的情結,應該是小時候痴迷香港電影和TVB港劇的緣故。
  • 香港茶餐廳為什麼在內地不行了?
    正如茶餐廳的興起受益於香港文化的興起一樣,其衰落的背後,亦是香港文化的衰落。就在這兩天,香港茶餐廳的龍頭企業翠華公布的2019年中期財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收8.38億港元,同比減少6.4%,虧損4450.2萬港元。
  • 香港仔茶餐廳
    香港仔茶餐廳位於中華城北側[坐標: 廈門市思明區思明南路189號中華城3樓香港仔茶餐廳顧名思義,主營港式茶餐廳,擺盤漂亮,餐品正宗地道,味道不錯,價格合理,性價比高。香港仔的菠蘿油中的牛油是單獨放的,需要顧客自己把它放到菠蘿包中,酥皮做得還算不錯,有輕微掉屑。牛油由於單獨放的原因,如果沒有及時放入菠蘿包中,達不到最佳的口感。
  • 舒國治:香港的茶餐廳與冰室
    香港的「茶餐廳」,近十多年臺灣聊它的人多了,幾乎人人皆會說「鴛鴦」(奶茶加咖啡)如何如何獨絕之類。
  • 香港的「茶餐廳文化遺產」
    香港的「茶餐廳文化遺產」 2008年01月25日 15:11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1月25日電 香港鬧市的茶餐廳,彈丸之地,食物豐富多選擇。
  • 香港茶餐廳真是包羅萬象
    茶餐廳是香港庶民美食的代表,更是香港社會一個卑微而真實的縮影。 正如香港街頭揮之不去的商業化氣息,茶餐廳內到處是植入式廣告,印上煉乳公司商標的奶茶杯,某茶餐廳還和著名牛仔褲品牌合作,除了在店內擺放多款牛仔褲,服務員穿的制服都是由品牌提供的。港人熱愛茶餐廳,甚至曾經認真地打算申請將茶餐廳列入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 大眾食堂,香港人對茶餐廳是真愛
    熟悉香港的小夥伴都知道,在尋常小街小巷見到最多的就是茶餐廳。香港的茶餐廳,絕非只是一個填飽肚子的地方,某種意義上說,就像內地的快餐店和咖啡廳的結合體。可以說,茶餐廳是香港最鮮明的地域文化標籤。茶餐廳,顧名思義就是喝茶的餐廳。上個世紀初,香港還是英國的殖民地,於是,也隨了英國人喝下午茶的傳統。茶餐廳的前身是「冰室」,早期的冰室不供應飯、面這類主食的,只供應咖啡、奶茶、紅豆冰等飲品,配以三文治、奶油多士等小食。
  • 從「一人茶餐廳」到「十四億人茶餐廳」,香港「撐警茶餐廳」深圳開...
    從「一人茶餐廳」到「十四億人茶餐廳」,香港「撐警茶餐廳」深圳開分店了不再一人!香港這家撐警茶餐廳在深圳開分店了現年52歲的李凱瑚(Kate姐),在香港鯉魚門獨自經營一家超過50年的「銀龍咖啡茶座」,因為茶餐廳由她一人打理所以又稱為「一人茶餐廳」。在去年的修例風波期間因為公開支持香港警隊,李凱瑚和她的小店受到黑暴分子騷擾,生意一落千丈。然而李凱瑚仍然堅持發聲,她曾經表示:「撐警200%不後悔!」
  • 香港茶餐廳 包羅萬象小宇宙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葉孝忠】每次前往中國內地時總喜歡過境香港,這座城市有懂得吃喝玩樂的朋友,有他們在,我永遠不會覺得悶。每回朋友問,要吃什麼,我總說,茶餐廳就可以了,在這裡,吃什麼並不重要,和誰一起吃才是我在乎的。茶餐廳是香港庶民美食的代表,更是香港社會一個卑微而真實的縮影。
  • 茶餐廳文化最代表香港
    香港消息 最能代表香港的設計是什麼?幾乎每名港人都光顧過的茶餐廳脫穎而出,成為最能代表香港的設計;茶餐廳特產美食「菠蘿油」及飲品「鴛鴦」同樣榮登十大。會展中心、赤鱲角機場及中銀大廈等世界知名建築卻榜上無名,顯示港人喜愛貼近生活的文化代表,重視本土文化。
  • 香港:「14億人」茶餐廳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51歲的李凱瑚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她在觀塘鯉魚門開了一家港式茶餐廳。從進貨到上菜,從打掃到記帳,茶餐廳的上上下下都由李凱瑚一人打理,守護著這間父親留給她的小店。香港修例風波已持續四個月,李凱瑚因為多次參加撐警集會,並在社交媒體上表態「撐警」後,她的餐廳不斷收到惡意差評和惡意舉報,甚至有人直接打電話對她進行辱罵和人身威脅。
  • 舌尖上的香港:「茶餐廳」前世今生
    中國博大精深的美食文化傳承已經注釋了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和富庶,而今天,當商人把餐飲當成一個產業來研究的時候,我建議你去看看香港。就最普通的財經邏輯而言,要了解一個產業,你一定能夠在經濟最發達,文化最豐富的地方找到這個產業的未來模式。  在筆者看來,香港最有特色的餐飲模式當屬「茶餐廳」模式,大約80%的餐廳都是這種「茶餐廳」。而這種茶餐廳目前在內地也是方興正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