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王敏
在這樣味蕾綻放的春日裡,總有人會提出「去烤肉吧!」。普通的燒烤我們常見,那見過用果木來烤肉嗎?肉的濃香配上果木的清香,那是一番怎樣的滋味呢?
烤肉,是人類最原始的烹飪方式,原始人自從用火來燒制食物才擺脫了「茹毛飲血」的原始狀態。而用果木來烤肉同樣有著悠長的歷史,從原始的架著樹枝烤肉,到現代化的烤爐烤肉,果木一直是燒烤原料中受人喜愛的一種。
用果木來為烤肉增味,是國外一直以來的傳統。首選的是蘋果木、櫻桃木等香氣濃鬱的木材。而在羊城,嶺南盛產的荔枝木果香厚重,取材簡便,樹齡中等的荔枝木燒起來最「給力」,因此成了城中果木燒烤牛扒的首選。徐徐上升的果木柴煙更在烤爐中形成了煙燻的效果,勾引出烤肉的鮮香,讓人的味蕾也跟著「綻放」。
果木烤肉要「厚燒」才好吃,大約要4-5釐米才是最佳。只有厚身,肉扒燒的時候水分才不會流失,肉汁才能鎖在裡面。肉扒中,牛肉是最有講究的,廚師們最鍾愛的就是穀物飼養的小牛肉,這種牛肉外表分布著雪花一般的紋路,牛扒刀只要輕輕地切入,鮮嫩豐腴的肉汁就會「呲」的蜂擁而出,吃起來不僅沒有草腥味,肉質還飽滿有彈性。
至於配角,就頂多不超過三位,橄欖油、黑胡椒粒、鹽。很多人都以為,既然是講究本色本味,那麼橄欖油一定得用特級初榨才好。事實恰好相反,由於橄欖油會因為高溫而變味,因此果木烤肉一般是不用特級初榨的,反而會選用混合橄欖油,穩定性好,但是就一定得選用西班牙和義大利產的,因為這兩地方都是橄欖生產的傳統產區,出來的混合橄欖油格外好。
無煙西式燻烤,呈獻原汁原味
覓食地:富力君悅大酒店
不同的烹調手法造就的果木牛扒,香味也各不相同。在富力君悅大酒店的「G餐廳」裡,秘制的「荔枝木烤牛柳」可以算得上是最原版的異域風味了。來自義大利的廚師長亞歷山大·馬丁,把原裝的西式料理原原本本地帶到了羊城,果木烤牛扒在這裡上演了一齣好戲。
進入餐廳,全開放式的廚房裡一面大理石牆便吸引了眾人的目光。只見牆上整齊地開著四個洞,其實這整面牆就是店家引以為豪的果木烤爐,爐子裡面的溫度可有400°C!開放式廚房最讓人擔心的是就餐環境,煙燻撲鼻的景象著實讓人頓失食慾,G餐廳提供的是無煙西式燻烤,進口的新鮮食材經由混合果木的微微燻烤,再配合廚師拿捏精準的燒烤溫度和烹調時間,煥發出誘人的色澤和香氣。
只見大廚直接拿起一塊厚實的牛柳,隨意地撒上來自喜馬拉雅山的巖鹽,燒烤前的處理就算完成了。先把牛柳的四周煎熟,鎖住肉扒裡的水分,接著大廚竟然直接把牛柳放在成塊狀的果木上烘烤,讓果木與牛肉直接接觸!
別小看這一步驟,這讓果木的木香和煙燻香直接滲入肉質本身。每一塊果木都經過廚師們的挑選,切成規則的長方體再用開水消毒,保證原木的乾淨和規整。荔枝木香味濃鬱,常用來燻制牛肉;而較為清香的蘋果木,則更適合與海鮮「結合」,例如燻制三文魚就最合適不過了。
滋滋的烤肉聲過後,便是原始味道十足的烤肉香,一道牛扒上桌竟是連著果木一起擺上餐盤的,頗有一些野性的味道。依廚師長所言,如果烤的時候在果木上淋上一層紅酒,肉扒還會含有一種濃鬱的紅酒香!200天谷飼的小牛肉經過燻烤這一番折騰,混雜著果味、木味、煙燻味的肉香已經撲鼻而來。倒上一點點百裡香、迷迭香和橄欖油混合而成的香草油,肉質厚實又有嚼勁,不需要任何汁醬已經讓人慾罷不能。
升級版烤爐,
濃香嫩滑好口感
覓食地:上荷西餐廳
如果想吃純正牛扒的濃香口感,位於珠江新城的上荷西餐廳的果木燒烤系列,你可千萬不要錯過。
用橄欖油、胡椒粒和鹽醃製過的牛扒,安靜地躺在風冷櫃裡「排酸」,經過這般處理,牛肉的PH值更合理,香濃度就更高了。挑起一塊牛扒,先塗上一層特調的煙燻油,可以讓肉類更好地吸附煙燻香氣,又不會損害肉質纖維。煎香牛扒四邊後,那就開烤吧!如果喜歡吃羊扒,烤制過程中大廚會灑上白蘭地,讓肉質更美味。
餐廳主廚賴師傅最得意的,就是他那足足有兩米多高的開放式果木烤爐,爐頂夠高、鐵板夠硬、空間夠寬。要知道果木煙燻牛扒,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煙味」,這個大烤爐直接「吞下」了原條荔枝木,燒起來不易出火卻容易出煙,牛排放在爐腔的鐵板上,和荔枝木有點距離,但更容易控制煙燻味的濃淡,再挑剔的食客也可以被一一滿足。別以為煙燻手法會到處漏煙,扒房足夠大的烤爐能完完全全把煙燻味鎖在爐子裡,走煙那是絕不可能的!
短短20多分鐘,一道純正的「果木燒烤牛扒」乘著香氣就來到食客面前,未見上桌便香味已到。餐廳的「頂級雪花小扒王」質地嫩滑,輕易地一刀劃下去就順著紋路裂開,汁水豐盈,不韌不老,鮮美異常。如果還嫌油膩,配上賴師傅特製的「凱撒沙拉」一起吃,生菜的生脆、麵包粒的酥軟、臘肉碎的呼應,一口下去既養生又爽口。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一家非常有情調的西餐廳。藍黑的主色調,窗外有美麗的花城大道,餐廳正中是白色鋼琴,一輛只出現在童話故事裡的南瓜車靜悄悄地停在餐廳外,在這裡求婚表白成功率肯定會大大提高吧。
小巧烤爐大滋味,
鎖住水分更香脆
覓食地:廚房製造
五月花廣場上,「廚房製造」餐廳裡有一個全透明的玻璃廚房。一到飯市,廚師們就像聚光燈下的藝人一樣,在玻璃柜子裡上演一道道華麗的西餐,果木燒烤牛扒正是聚光燈下最閃亮的一味。
廚房製造的烤爐看起來小巧又精緻,但裡面可大有文章,全封閉的烤爐能讓肉扒六個面均勻受熱,烤肉的時候更簡單輕鬆。仔細看,烤爐頂部還藏著一個抽風機,隨時把爐腔內多餘的水分抽出來,整個爐腔顯得異常乾爽。為了保持350°C的恆溫,燒烤爐裡的荔枝木從早燃燒到晚,火勢從不間斷,一天就能消耗掉200斤。西廚主管劉師傅大方地告訴我們,以上這些就是製造出肉扒「外脆裡嫩」口感的秘訣!
與傳統牛扒的烹製手法相比較,特別的烤爐讓果木燒烤工序出奇地簡化了,甚至簡單得直接把醃製過的生牛扒放進爐子裡,關上爐門就好。看似簡單的背後,火候和時間的掌控就完全依靠廚師自身的經驗,好不好吃,全看廚師!什麼時候開門,什麼時候添果木,這得要練習好久才能獨當一面。一般來說一塊牛扒約10分鐘就能有七至八成熟,雞扒的時間更短,一隻果木燒春雞隻要5至6分鐘就能烤好裝盤。
劉師傅提到果木牛扒便娓娓道來,在他看來,六成熟的牛扒是最美味的,不僅肉質最甜,一刀切開肉汁緩緩流出,正是識食之人的最愛。豬頸肉也是不二之選,肉汁鮮甜之外,肉質不僅無渣也不粘牙,入口有著淡淡的果木香和獨特的煙燻味道。廚師會推上車子在客人面前現場分切牛扒,果木煙燻的牛扒周圍會比較熟一些,中間稍生,客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要求廚師進行切分。
王敏、吳丹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