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機器學習領域、尤其是 Python 生態圈最受歡迎的框架平臺,TensorFlow 具有許多吸引開發者的優點。其中最顯而易見的是谷歌的技術支持和完善的社區(龐大用戶群)。這些都為 TensorFlow 的普及打下了基礎。但是,開發者需要了解 Tensorflow 在技術上有哪些值得一提的優勢,又有哪些不足,以便在處理特定任務時進行工具選擇。而這些,必須要在與其他平臺、框架的對比中才能凸顯。順便說一句老生常談的話,沒有萬能的工具,只有在不同應用場景下最合適的選擇。因此,雷鋒網整理了介紹 Tensorflow、Caffe、Microsoft Cognitive Toolkit (CNTK)、MXnet、Torch 等平臺框架,以及對它們做橫向對比的文章,供讀者按圖索驥。
這部分的文章,對 TensorFlow 和其它主流深度學習框架、平臺做了概括性介紹,歸納它們的主要特點。有經驗的開發者可跳過。
對 Tensorflow、DeepMind Lab、Universe、FastText、CNTK、MXNet、SystemML 這七個開源機器學習平臺、框架做了介紹。它們都是谷歌、微軟、亞馬遜、IBM 等國際網際網路巨頭開發或維護的平臺,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巨頭們的 ML 布局以及研究傾向。
注意:該文章發布時 Facebook 尚未推出 Pytorch。現在看來,Pytorch 是臉書在 ML 領域的關鍵項目。
地址:http://www.leiphone.com/news/201612/rFVygnQf4WjogJQR.html
對 TensorFlow、Torch、Caffe、Theano、Deeplearning4j 等主流開源框架作了簡要介紹,總結了它們的核心優勢及特點。
地址:http://www.leiphone.com/news/201608/5kCJ4Vim3wMjpBPU.html (來源雷鋒網)
這篇文章翻譯自 Medium,同樣是對開源框架的綜合性介紹。它出自 BEEVA Labs 的數據分析師 Ricardo Guerrero Gomez-Ol 之手,對 TensorFlow、Theano、Keras、Lasagne 等框架和工具做了簡要介紹。
地址:http://geek.csdn.net/news/detail/132553
整理自香港浸會大學褚曉文教授研究團隊的論文。褚教授在論文中對 Caffe、CNTK、MXNet、TensorFlow、Torch 幾大工具在 CPU、GPU 平臺上的性能表現做了深度評測。該論文一經發表便受到廣泛關注,堪稱是迄今為止,對上述幾個主流深度學習框架最深入、客觀的計算性能對比。其研究結果,簡明扼要得歸納了這幾大平臺分別最適合處理何種神經網絡任務。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強力推薦。
地址:http://www.leiphone.com/news/201701/OlEiX6kZLKHVUyW2.html (來源雷鋒網)
這篇文章翻譯自 Infoworld,對 TensorFlow、Caffe、CNTK、MXNet、Scikit-learning、Spark MLlib 等幾大框架的優缺點進行了點評,以及實踐總結。本文針對不同背景、習慣的開發者,提供了平臺選擇上的建議。
地址:https://news.cnblogs.com/n/562250/
這篇文章羅列了 TensorFlow、Theano、MXnet 三者的主要屬性和技術規格,做了簡明扼要的對比。
地址:http://www.tuicool.com/articles/BVFb6bb
這是國內一名為陳汝丹的開發者的實操心得,對三個框架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文章對技術的討論較為細緻,適合做實踐參考。
地址:http://chenrudan.github.io/blog/2015/11/18/comparethreeopenlib.html#0-tsina-1-2654-397232819ff9a47a7b7e80a40613cfe1
2016 年下半年開源的 PaddlePaddle 是百度的誠意之作,或許還是國內誕生的最具重量級的機器學習框架。這篇文章對其做了介紹,並邀請行業人士對 PaddlePaddle 相對於 TensorFlow、Caffe 的優缺點做了簡要評論。
地址:http://www.leiphone.com/news/201608/TfDtMfbKkUOEieWm.html(來源雷鋒網)
由於 TensorFlow 與 Theano 有替代關係,兩者之間的比較是個相對熱門的話題。這是知乎上的問答,直接對比了這兩個深度學習框架。
地址: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1907061
最後,說到 TensorFlow 就不得不提最近的一個大新聞——「TensorFlowOnSpark」。該框架使得 TensorFlow 兼容於 Apache Spark,能直接獲取後者的數據集,為開發者減少大量麻煩。
地址:http://www.leiphone.com/news/201702/XwhHugKHTk86WQso.html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