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為何印度反華情緒強烈,中國卻對印度無動於衷?

2020-12-16 啟明環球解說

自中印加勒萬河谷爆發嚴重衝突以來,印度國內掀起了一股反華風潮,許多印度人開始自發的抵制中國製造,不買中國製造的東西,甚至把家裡中國製造的生活產品當著許多人說的面摔碎。或許是受到印度人的影響,印度政府也開始通過多種方式對中國進行抵制。在貿易上,對中國的產品進行加稅。在經濟上,把中國的應用從印度下線,也就是說對中國的APP應用下了禁令。而前不久,又對中國在印度設辦的孔子學院動了手。

印度的種種行為,讓我們很容易想起當年我們與日本起衝突時,我們中國人的做法,像現在的許多印度人一樣,我們抵制日本貨,抵制日本車,因為日系車在中國一直賣得很好,所以有很多愛國人士自發組團去砸日系車。但其實,我們這種自以為可以對日本的經濟造成損失的做法,其實損害的是許多國內廠商,對日本經濟並沒有什麼多大的影響。

但為什麼這次中印衝突之後,中國的反情緒沒有這麼激烈呢?或者說我們大多數只是偶爾在網上看到對印度行為的不滿,實際生活中對印度的討論並不是很多。中國國內的情況被許多印度的學者了解後,他們充滿困惑,不禁發出「為何印度反華情緒強烈,中國卻沒有反印?」的疑問。

中國人的自信心更強了

自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已經過去很多年了,並且中國將來是必要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國家。在這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10年內,中國的經濟、科技、軍事等領域無疑再次上了一個臺階,與之相對應的是,中國越強大,中國人也就越自信!

在當時,日本是一個在全球都可以排得上號的世界強國,雖然國土面積遠遠不如我們,人口也僅僅是我們的十三分之一,但日本在許多關鍵的科技領域都處於世界先進水平。對於這樣一個強國來講,但是我們並沒有多少自信,我們需要發洩我們的憤怒。但如果現在中日再起摩擦,我想中國人對日本更多是藐視與不屑,而不是用砸日系車來發洩我們的憤怒。

印度也是如此,我們國家比印度發達,籠統地說,各個方面都比印度要好的多,與印度相比我們當然也就自信的多,無論印度如何玩鬧,對我們的影響都不大。相比之下,我們淡然從容多了一點,憤怒少了一點。

實話實說,國內的確沒有多少印度貨可以抵制

當然,即使我們中國人自信心更強了,抵制印度貨也是一種愛國的表現。很多網友表示自己想抵制印度貨,卻不知道中國有哪些東西是印度的。也有網友調侃,原來所謂的印度神油是香港的,這下好了,也抵制不了了。

這充分地說明了中國製造的強大,當然,也側面表現了雖然」印度製造「發展速度較快,但就目前而言,其實力還遠遠不夠。其實,印度的低端製造業在中國並沒有什麼市場,但中高端印度貨還是佔據著一點市場。比如,在汽車領域,我們以為是英國麾下的高端汽車品牌路虎和捷豹其實已經被印度塔塔公司收購,其中路虎作為一種中高端汽車品牌在中國的銷量一直賣得很好。一般的中國老百姓都用不著它,當然也就不用說什麼抵制了,因為根本沒錢買。

相關焦點

  • 印度國內究竟是誰在帶節奏「反華」?
    只不過印度政府保持克制的同時,國內一些組織和人士的情緒,卻唱起了反調。過去一段時間裡,就邊境問題,印度境內「反華」的聲勢逐步壯大。 推動印度「反華」的慫恿者 自從新冠病毒爆發之後,中國在印度的信任度降低,同時排華的聲音也是逐步高漲,甚至於個別印度媒體,採用「中國病毒」等字樣來抹黑中國
  • 「印度飛餅」和「中國千層餅」有什麼區別?為何只有印度飛餅火了
    「印度飛餅」和「中國千層餅」有什麼區別?為何只有印度飛餅火了。提起印度飛餅,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我們總是能在很多餐廳的門口看到印度飛餅的身影,一位印度的廚師在餐廳的店門口專心地做著飛餅,因為廚師的異國長相,以及做餅時,會在頭頂快速的轉動餅,也因此為餐廳吸引了不少的客人,大家進店後,肯定也會點上一份印度飛餅來嘗一嘗。
  • 中國新動作!禁止進口印度豬肉是為何?印度石油……
    摘要:中國新動作!禁止進口印度豬肉是為何?印度石油……|中國為何禁止進口印度豬肉?【中油網】訊:5月28日,據我國有關部門消息,5月27日起禁止直接或間接從印度輸入豬、野豬及其產品。早在2013年,中印籤署《水牛肉市場準入諒解備忘錄》,但印度水牛肉至今無法進入中國市場。此前,中國還曾表示過,在強勁的肉類製品下,中國還可能放寬對印度肉類的進口限制,並預計自2020年恢復對英國牛肉進口。
  • 中國是印度的第三大出口市場,為何印度產品在中國卻寥寥無幾
    文/寂寞的紅酒印度位於亞洲南部,是南亞第一強國,也是僅次於中國的世界第二大發展中國家。作為中國的鄰國,印度和中國的經貿往來非常密切。2019年,中印雙方貿易總額高達6395.2億元,中國是印度的第一大貿易夥伴,而中國也成為印度的第三大出口市場。
  • 中國與印度的爭端,俄羅斯誰也不幫?俄羅斯外長警告了印度
    最近中國與印度在邊境地區的對峙依舊在持續中,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中國與印度方面似乎對於當下的狀況表現都是比較平靜的,恐怕就連對峙雙方都沒有想到的是,在這個問題上,最慌張的其實是俄羅斯,最近俄羅斯外長就在一次公開講話中表示,中國與印度如果發生衝突,俄羅斯並不會幫任何一邊,不過在這個問題上,俄羅斯還是警告了印度。
  • 為何印度認為中國比較窮,深入印度「土豪」村,才明白原來如此
    印度作為一個曾經英國的殖民地,經過多年的埋頭發展,終於在經濟上擁有了一定的起色,甚至多次對外揚言印度經濟實力全球第三,因此外界將其稱之為「三哥」,提起印度首先想到的就是印度電影,基本上都是以舞蹈開始,以舞蹈結束毫無新意。
  • 印度禁止進口中國產品後,大量印企找中間商加價採購
    印度禁止進口中國產品後,大量印企找中間商加價採購。近段時間,受到邊境問題的影響,印度國內民眾的「反華情緒」越來越強烈,他們大聲呼喊著抵制中國貨,玩出花樣越來越多,然而印度人民也同樣在向我們展示什麼叫做「嘴上說不要,身體卻很誠實」。
  • 中國生產的泡麵,為何在印度如此搶手?印度姑娘這樣說
    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美食王國,甚至不需要我國人打廣告,外國遊客但凡來過中國旅遊,回國之後都會大肆的宣傳中國美食,只因為中國美食實在是太美味了,哪怕是一道最簡單的水煮青菜,都能夠做出山珍海味的口味,也因為中國的美食,每年都有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長期定居在中國,只因為回國之後吃不慣國內的食物!
  • 外媒:印度可能最終邀請澳大利亞參加馬拉巴爾演習,批准成立反華聯盟?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印度《亞歐時報》9月8日報導,由於印度和中國之間的緊張局勢升級,印度可能最終決定邀請澳大利亞參加「馬拉巴爾-2020」演習,實現美國構想中的美、日、印、澳四邊形「反華聯盟」。
  • 中國不缺大米,為何還要從印度進口?
    來源:鳴金網最近,印度大米出口商協會主席透露,中國向印度購買了6萬噸的大米。這是一個歷史性的事件:近30年來,中國第一次向印度進口大米。中國不缺大米,為何還要從印度進口大米?印度的大米是硬米,形狀細長,又幹又鬆散,口感不佳,實在不合中國人的口味。現在,中國開始進口印度大米,是因為太便宜了。與泰國、越南等國家相比,印度大米每噸報價要低30美元(約合人民幣197元)。此外,中國從印度進口的主要是碎米,不是拿來直接吃的,而是用於製作麵條和釀酒。
  • 由印度到孟加拉,從俄羅斯到澳大利亞
    相較於中國,印度的「大國情懷」更重,從薩瓦帕利·拉達克裡希南一直到莫迪,諸多的「不服氣」演變成「不平衡」,五十多年前幹的一架,現在想起來腦袋瓜子還嗡嗡地疼。據金融界援引外媒報導,印度消息人士本周四(6月18日)表示,印度計劃阻礙來自中國和其他地區的約300種產品到該國市場,包括提高其中160-200種產品的進口費用,另外100種產品則會實施更嚴格的質量檢查,這些產品總價值約為80-1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66.66-708.32億元)。
  • 又一份實體名單出爐,川普政府反華越發瘋狂,連印度也來摻一腳
    川普的總統任期只剩下一個月不到,一方面川普在法律挑戰上連遭重錘,眼看自身難保翻盤無望,另一方面反而越發喪心病狂的針對中國,瘋狂的推進其"反華"議程。
  • 嘴裡喊著抵制中國造,中國手機卻在印度賣斷貨
    最近印度掀起了一陣力度空前「反華風暴」,各種抵制中國製造,比如抖音海外版TikTok等等。不過,雖然「抵制中國貨」在印度甚囂塵上,但在印度電商平臺上,中國手機依然熱賣。6月15日,中國品牌一加剛推出的新款旗艦機一加8 Pro剛剛開售,就在幾分鐘內搶空,搶購激烈到幾分鐘脫銷,還有印度買家甚至在推特上抱怨:等了幾天還是沒有搶到。
  • 外國人問:為何美國怕中國崛起,卻不怕印度?原因揭曉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最近遍歷各國,遊說他們加入美國精心編制的反華包圍圈,尤其是對印度,這個奇妙的東方國家,美國一直就很喜歡。不同於對中國的態度,同樣正逐漸崛起的印度經常獲得很多西方國家的青睞,根本沒有國家把它當作威脅的意思。在近日蓬佩奧訪問印度時。
  • 西方媒體搬弄是非,印度:有人不誠實
    這段只有2分多鐘的視頻內容極為的震撼,畫面顯示在某湖附近,一中國軍人被一群印度軍人俘獲,且中國軍人頭部受傷。相隔不遠處,一輛解放軍東風越野車也遭到了印度士兵的打砸。從畫面反映的時間和地點來看,其完全像5月9日中印士兵在班公湖「大打出手」的場面。
  • 印度希望通過「貿易戰」報復中國?媒體:天方夜譚
    原標題:印度這種想法,就叫天方夜譚最近,因眾所周知的原因,印度國內反華之聲四起。《印度快報》27日的報導說,從製藥、電信到汽車製造,幾乎全印各個領域和行業都開始抵制從中國進口產品。
  • 中巴兩國在印度河上一座超越「三峽大壩」項目開工,印度強烈抗議
    電站主體工程項目由中國電建作為牽頭單位與巴基斯坦邊境工程局共同承建,項目建成後每年將提供180億度清潔廉價電力和100億方興利庫容。將拒絕中國對迪阿莫-巴沙水壩價值140億美元的資助」,改為由巴基斯坦自己籌資建設。
  • 白廣燦:用印度製造取代中國製造?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2010年,中國對印度出口409.19億美元,中國自印度進口208.41億美元,印度對華貿易逆差為200.78億美元。[3]到2019年時,中國對印度出口747.3億美元,而中國自印度進口179.6億美元。印度對華貿易逆差達到了567.7億美元。[4]印度對華貿易逆差越來越大,在印度國內導致了兩個層面的影響,使得印度有一定的動機排斥中國產品。
  • 中國進口印度大米10萬噸!為何?
    王爺說財經導讀:據外媒最新報導,最近中國罕見的進口了印度大米10萬噸,這也是中國30年第一次進口印度大米!那麼為何之前中國不進口印度大米?此外,為何這一次,中國又開始重新開始進口印度大米呢?王爺說財經認為,原因可能有3個……
  • 「印度威脅論」沒市場?為何印度橫行霸道卻始終未受到國際制裁?
    今天的世界,和謠言滿天飛鮮明對應的,是布滿天空的所謂威脅論,比如「俄羅斯威脅論」、「中國威脅論」等。雖然這樣的頭銜令人不爽,但終歸是揮之不去的,尤其是對比一下周邊小國的噤若寒蟬,所謂的大國威脅論似乎不言自明。因為大國的存在對他國尤其是周邊小國而言本身就是巨大威脅,所以某種意義上說,「威脅」也是大國的另一個重要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