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茶山鎮廚餘垃圾處理中心、茶山鎮大件垃圾和園林廢棄物處理中心正式揭牌,標誌著該鎮全鏈條垃圾處理系統初步建成,做好垃圾源頭分類和終端處置無縫銜接,進一步完善垃圾分類體系、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廚餘垃圾變肥料、大件垃圾再利用
新建成的茶山鎮廚餘垃圾處理中心建築面積為1312平方米。目前,該中心日均處置量為20噸,採用生物菌發酵處理,在有氧的環境下,利用微生物將有機垃圾中的有機質轉化為植物利用的有機肥料,處理後的餐廚垃圾將成為無毒、無害、無汙染的有機肥,實現廚餘垃圾再利用。該中心的落成不僅能夠滿足茶山鎮對分類垃圾的處理需求,還能夠滿足綠色農業的生產需求。據介紹,該項目廚餘垃圾資源化處理系統具體分為上料系統、自分揀系統、發酵系統、自動出料系統、氣體淨化系統和油水分離等6個子處理系統,採用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處理工藝,實現餐廚垃圾、廚餘果蔬垃圾等垃圾「三廢」處理全部達標。
新建成的大件垃圾及園林廢棄物處理中心,日處理量為20噸。大件垃圾包括廢家用電器和舊沙發、舊床墊、舊衣櫃等家具,將在處理中心通過預分揀後,鐵絲、鐵釘等金屬材料被自動分選出來,金屬和木材可進行回收再利用,其他物料壓縮後可作為燃料運至焚燒發電廠進行焚燒處理。據介紹,大件垃圾處理工藝路線採取 「破碎+ 分選+ 壓縮減容 」的工藝,將大件垃圾經過破碎減容分選,轉變成可再利用的資源。
基本實現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
近年來,茶山落實固廢汙染防治長效管理機制,建立固廢處置中心,嚴守不發生固體廢物非法轉移處置的底線。目前,全鎮高質量完成73座公共廁所的升級改造和新建,建成生活垃圾分類投放亭105個,配置垃圾分類引導員55名,派發廚餘垃圾小桶2.6萬多隻,廣泛開展垃圾分類宣傳活動,派發垃圾分類宣傳冊2萬多份,在各村(社區)、學校、企業等開展垃圾分類宣傳活動共23場,群眾的垃圾分類意識有效提高,基本實現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打造「1+4+N」垃圾分類示範區。此外,茶山已高質量完成10個生活垃圾轉運站的升級改造,超額完成了今年的任務數,總完成率達83%。
接下來,茶山將把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擺在突出位置,結合「廁所革命」、鄉村振興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持續推進「1+4+N」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建設,加快推進工業固廢、建築垃圾處理中心的建設,爭取春節後投入使用,實現示範片區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打造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城鄉一體化樣板;高標準完成垃圾轉運站升級改造,規範生活垃圾終端處理項目的運行,構建完善前端分類、中端收運、末端處理的工作閉環。進一步加強宣傳引導,大力倡導「光碟行動」,限制塑料製品使用,推廣綠色低碳理念,促進垃圾源頭減量,提升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效率,以小切口推動大變化,打造優美生態環境,為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文字:李健武
圖片:李健武
編輯:寧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