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捉湘西土匪頭目
鄂、渝、黔、桂交界的湘西地區,武陵、雪峰兩大山脈縱貫,峰巒起伏,溝壑縱橫,溪河密布,洞穴幽深。自宋朝起,這裡即是歷朝統治薄弱區域,匪患綿延。
解放前夕,湘西匪患尤烈。國民黨反動派妄圖利用湘鄂川黔邊緣區的地理條件,在湘西建立反共根據地。他們勾結地方股匪,組建了3個暫編軍12個暫編師,還有「湘鄂川黔反共救國軍」等成建制的10多股反動武裝,總數達10多萬之眾。
至湖南和平解放,長沙等城市回到了人民手中。但在湘西,廣袤山區和許多縣城依然被土匪佔領,剿除湘西匪患,打通解放軍挺進大西南通道,成當務之急。
大庸一仗 土匪膽寒
參加過湘西剿匪的石邦智(時任解放軍第47軍139師415團3營營長)曾經回憶,當時湘西著名的匪首包括:龍山瞿波平,永順曹振亞、李蘭初,古丈張平,芷江彭玉清,沅陵陳子賢。以張平、彭玉清、瞿波平的力量最強。這些匪首都被國民黨封以「軍長」「師長」之類的高官。
湖南和平解放前夕,蔣介石曾親自寫信要湘西匪首陳子賢「堅持遊擊戰爭」。蔣介石還派白崇禧作為密使,帶著10萬銀元和大批槍械親赴芷江,收買湘西土匪,妄圖變湘西為「反共遊擊根據地」。
湖南剛獲和平解放,解放軍主力乘勝推進,湘西已成兵鋒所指。 1949年10月14日至16日,解放軍第47軍139師、141師及140師之418團,分三路合擊大庸之敵,一舉消滅國民黨一二二軍4333人,收編了暫編第一軍12000餘人,爭取了陳渠珍起義。第二野戰軍在向大西南進軍途中,殲敵8000餘人,解放湖南境內一批縣城,打通了湘黔、湘川兩條公路線。
大庸一戰,令湘西地區大小土匪膽寒,其囂張氣焰一時有所收斂,土匪頭目龍作金、石玉湘還表示願意向解放軍「投誠」。石邦智曾在《紅星閃耀》一書中回憶,1949年12月初,永綏縣人民政府召開籌糧支前會議,匪首龍作金作為排達鄉鄉政人員參加會議,表示願意效勞,但並不見其交槍交糧。直到縣委組織部部長李仲田巡視排達,龍作金才交上十幾條槍,以示「投誠」。
1951年初,麻陽縣民兵配合部隊剿匪。
大軍入川 匪情反彈
然而,當解放大軍從湘西入川,第47軍大部隊過境之後,匪情又出現重大變化。一些原來已經投降和正在談判的土匪紛紛反水,撕下「投誠」的面具。
1949年12月中旬,大庸土匪2000餘人進抵縣郊,揚言攻城。年底,龍山匪首瞿波平、師興周等在八面山開會部署軍事行動。他們公開提出「反對徵糧」、「把解放軍趕出湘西去」的反動口號,威脅恫嚇群眾。全省除原來未解放的綏寧、古丈兩縣外,又有鳳凰、乾城(今吉首)、靖縣(今靖州)等縣城被土匪佔據。股匪偷襲我軍小部隊,騷擾我軍指揮機關,殺害我軍地方武裝人員,劫擊軍車商旅和船隻。僅雪峰山遭襲一次,我軍就損失運輸車輛20多臺。
湘西土匪的猖狂進攻,一時造成了全湘西區局面被動。湘西一些縣的區、鄉人民政權無法建立,或建立之後不能鞏固,減租反霸等社會改革工作不能順利進行。更嚴重的是,解放軍向西南進軍的後方受到了威脅,剿滅湘西土匪、根除匪患,安定民生,刻不容緩。
在這種形勢下,解放軍第47軍於1950年1月返湘。湖南軍區即以第47軍為主體,建立湘西軍區,擔負會同、沅陵、永順3個地區的剿匪任務。
迫擊炮,當年剿匪利器之一。徐行攝
全面進剿 根除匪患
1951年2月1日,湘西軍區發出《剿匪政治動員令》,全面進剿湘西土匪。解放軍攻克龍山八面山,合擊長田灣,古丈圍殲張平,擊潰芷、懷、黔等股匪。春季的全面進剿,解放了乾城、古丈、麻陽、鳳凰、會同、靖縣、綏寧、通道等8座縣城。
然而,湘西土匪素來刁頑狡詐,一遇到解放軍強大打擊就化整為零,鑽山進洞,分散逃逸。湘西人民久受土匪欺壓,一些群眾心存餘悸,剿匪戰果一時難以迅速擴大。
湘西軍區及時總結經驗教訓,調整剿匪方法。把大庸、永順等14個縣劃為中心區,龍山、桑植等8縣劃為邊緣區,先集中力量進剿中心區土匪。廣泛組織民兵10萬餘人,為部隊帶路、送信、送糧,配合搜山。在軍事進剿的同時,展開政治攻勢,向匪兵家屬解釋政策,動員他們勸親人下山交槍自首,主動報告匪情。
中心區進剿很快奏效。夏秋兩季,解放軍攻克永順「五連洞」,生擒匪首李蘭初;在保靖縣野竹坪消滅「湘鄂川黔反共救國軍」股匪;圍殲盤踞芷江東北角的彭玉清股匪;合殲沅陵鳳鳴山一帶2000多名土匪,擒獲匪首陳子賢。到10月,中心區剿匪基本完成。
進入冬季,邊緣區會剿戰役又拉開帷幕。在湘、鄂、川、桂、黔5省邊緣,分南、北兩線會剿,主要匪首曹振亞、楊樹臣、蔣燮琴等或被擊斃,或被活捉,其餘逃竄川、黔邊境的土匪也被消滅。1951年1月20日,鳳凰縣上萬群眾大搜山,「川湘黔反共救國軍」司令龍雲飛料難逃命,拔槍自殺。至此,歷經一年有餘的湘西剿匪獲得決定性勝利。
此後的1951年、1952年,湘西地區持續肅清殘匪,匪患得以徹底蕩平。
湘西剿匪的勝利,是鮮血換來的。據《中國共產黨湖南歷史》載,僅解放軍第47軍就犧牲了上千名戰士。湘西剿匪戰鬥中,湧現出許多英雄集體和戰鬥功臣,如打退1000多名土匪進攻的「老溪寨英雄排」;月行750餘公裡,終於將敵殲滅的「長追千裡連」;連續7次爆破土匪巢穴的英雄叢士林;單身奪機槍,一次殲匪70餘名後壯烈犧牲的趙啟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