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作品裡的愛情都帶著各種修辭的帽子,轟轟烈烈你儂我儂,整個地球縮小到兩個人的小小世界,分手了撕心裂肺一心買醉,和好了喜極而泣,會抱頭痛哭會天長地久會有車禍失憶會有身世之謎,所有的情緒都被藝術加工而在放大鏡下展示。
所以會有人說看電影無非是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向平庸爛俗的生活復仇,它並不一定有一個報仇的故事核,感情片以歷經千難萬險終於有情人終成眷屬而令觀眾大呼過癮痛快無比。
春嬌與志明這一個系列也是免不了俗,劇情說不上多好,內容卻似乎來得比其他電影更加接地氣。男女主角身上多多少少都帶著不可迴避的缺點。電影裡的張志明,抽菸爆粗幼稚衝動,對舊愛生厭便不辭而別,隨後便在飛機上泡上漂亮空姐。
泡上漂亮空姐後還是不知足,瞞著現任和前任約會,在感情上永遠給自己留一條後路。兩人約會的流程項目,嘴裡念叨著爭吵著的話題其實都俗不可耐,抽什麼牌子的煙以及用一些小伎倆說些imissyou之類的情話。
他們都不能算是多麼完美的人,對待感情也會猶豫也會偏執也會一條路走到黑的去犯賤,而這一份猶豫和偏執又影射著我們絕大多數人,我們也是這般平常,卻沒春嬌與志明那麼勇敢的去面對自己的愛情和欲望。
從第一部的《志明與春嬌》到現在已經過去了整整七年,從第一部開始,他兩的愛情故事譬如倒著寫的「i miss you」,「有的事情不必一晚上做完」之類的情話便開始隨著時間更替從qq空間蔓延到朋友圈,總有女孩子會嘟囔著說自己的男朋友身上有張志明的影子,雖然有時浪漫,大多數像個沒長大的孩子,天馬行空只想自由自在地玩,不想背負起作為男人的責任。
故事最最初開始的時候的大背景是在2007年的香港,禁菸令的出臺,導致香港地區瞬間颳起一陣街頭巷尾抽菸談情之風。,志明和春嬌的故事就因為他為她點菸開始了。
他們的故事
沒有主見,不想承擔責任。幼稚,永遠給自己留後路。這是張志明。運營商不同彼此聯繫是很貴的,只有變成同一家運營商的話,話費才會稍微便宜點,所以春嬌想轉入志明的運營商,電話裡遮遮掩掩,在面對誰該更換網絡這樣的實際問題時,只是說了一句我不會更換後,就藉口在談事情掛斷電話。
這分明是不去解決問題而把問題拋給春嬌,因為他知道,春嬌是會為他更換運營商網絡的。分手後到北京工作便很快開始了新戀情,新戀情裡還是頻繁的約會前女友,舉棋不定,甚至都不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甚至是被很多人視為金句的這段話,也只不過是張志明為了逃避正面的問題而轉彎所說的情話罷了,也許真的會在往後的日子碰到比春嬌更加年輕的女孩,也不必會因為有在曾經給過「我不會在意」的承諾而承擔責任。
包括下面的這段對白,春嬌開始對未來有所打算希望志明能給她一些明確的答案的時候,他有意的避開了這個嚴肅的氛圍和問題,嬉皮笑臉的打趣。
他們就好像我們身邊的普通情侶一樣,會吵架會因為工作等各種日常瑣事而鬧矛盾,第246天的早晨,他打電話告訴春嬌自己要因為工作去北京了,雖然全程沒有說分手兩個字,但其實真正的含義是我們分手了。
即便是志明身上有著這樣那樣的缺點,而春嬌的的確確被志明吸引到了,然後越來越無法自拔。直到第二部,穩重大叔形象的徐崢因為一隻掉在馬桶的手機而邂逅春嬌的時候,春嬌看見停路邊正在故障維修的車輛說有人在毀屍滅跡,這樣的無釐頭,與成人世界格格不入的想法,其實都是在潛移默化中活成了張志明的樣子。
張志明說他在高中之後就沒能長大,兩部電影穿插著他的三個女友看他往馬桶裡放乾冰的情節:第一個女友(懶得查名字了)對著鏡頭笑著講述,她算是一個旁觀者;春嬌和他一起好奇的看著,一遍遍都不膩;尚優優的反應則是嫌髒,久而生厭。
而志明至少也在慢慢地開始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從這兩個小細節來看,即便是拋開包括第三部電影在內的電影名所能給予我們的暗示,他們還是合適在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