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9時40分左右,山西臨汾市襄汾縣陶寺鄉陳莊村聚仙飯店發生坍塌事故,當時有民眾在此辦壽宴,房屋大廳屋頂突發坍塌。從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8.29」重大坍塌事故現場搶險救援領導組獲悉,救援工作於8月30日3時45分已全部結束,救出57人,其中29人遇難,7人重傷,21人輕傷。參與救治的醫務人員達千人。
據悉,事發時有一名老人正在過壽,有一部分人在宴會廳裡打牌、聊天,而多數人在院中聽戲。該飯店已經營十幾年以上。幾年前,聚仙飯店一層房頂加蓋了彩鋼房。在聚仙飯店門外的道路上看到,一座寬10米以上的彩鋼房頂已呈約45度角傾斜。國務院安委會掛牌督辦,應急管理部持續調度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一飯店坍塌事故現場救援處置情況。
李庭耀 攝
近年,建築體坍塌事故頻發,建築坍塌事故暴露出非法違法生產建設行為依然存在、作業人員安全培訓教育不到位、相關規章制度不健全、違規作業等突出問題。
2020年8月18日8時50分,位於皇姑區烏江街25號的皇姑區岐山路第二小學書香樓,在衛生間施工改造過程中發生部分樓板坍塌。市區相關部門第一時間到達現場處置。現場2名受傷人員已送醫院救治,沒有生命危險。事故原因正在調查中。
8月14日晚上七點左右,黑龍江哈爾濱香坊區紅星村一棟二層的建築發生了坍塌。據當事人介紹,當時房屋內有一位老人和兩名兒童,老人和孩子已經被紅星村村委會安置到賓館,均未受傷。事故原因疑似因下水管道洩漏塌方引起。
2020年1月5日15時30分左右,位於江夏區五裡界天子山大道1號的武漢巴登城生態休閒旅遊開發項目一期一(1)二標段發生一起較大坍塌事故,造成6人死亡,6人受傷。鑑於事故有關7名責任人未落實安全生產責任,造成人員傷亡慘重,財產損失重大,涉嫌刑事犯罪,建議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如何避免坍塌事故發生
一是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立即開展在建工程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工作,有關負責同志親自帶隊深入基層一線檢查指導。
二是加強建築施工和房屋使用安全管理,結合工程質量治理兩年行動,全面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強化對高支模、深基坑、建築起重機械等重點部位和重點環節的隱患排查治理,加強對人口密集地段施工工作的安全檢查,確保城市運行安全。
三是強化房屋建設使用管理。切實抓好住房建設、住房安全和危房改造的管理,完善房屋建設監管機制,開展房屋工程質量安全排查整治。加強施工現場質量安全巡查指導與監督,對關鍵施工階段進行技術指導,發現隱患當即告知建房戶,督促其及時採取措施消除各類安全隱患,有效防範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
四是認真做好事故調查處理工作。要嚴格按照「四不放過」和「依法依規、實事求是、注重實效」的原則,認真查清事故原因,嚴肅追究事故責任,深刻總結吸取事故教訓,舉一反三,提出預防事故的整改措施。
坍塌事故救援智慧機器人
建築坍塌,救援人員不僅很難在廢墟中尋找受困人員,甚至救援過程中自身也要面對危險。雖然通過挖掘機之類的大型器械可以對坍塌的廢墟進行挖掘搜索,但在一些狹小縫隙的空間裡也會失去作用。這時,就需要藉助一些特別的救援機器人來進行搜救。
國外地震救援機器人
1 、探測呼吸和體溫的機器人「Quince」
機器人「Quince」(圖1)由日本千葉工業大學所研製,最大亮點在於機身所攜帶的2個傳感器。其特點如下:
(1)體積小巧,裝配有4組履帶車輪以及6個電動馬達;
(2)可通過機械臂遞送食物或者其他補給;
(3)攜帶了紅外感應器和CO2探測器,能夠探測人體呼吸和體溫狀況,及時將被救人員身體狀況反映給救援人員。
圖1 機器人「Quince」
2 、Kinect救援機器人
機器人「Kinect」(圖2)由英國沃裡克大學的學生所研製,其特點如下:
(1)採用了Kinect傳感器,具有強大的圖像感知功能;
(2)傳統的雷射雷達造價昂貴,效率不高,且只能顯示2D平面圖像。相比
之下,Kinect傳感器的測距儀能夠傳輸3D地圖數據,更有助於被困人員的搜救。
圖2 Kinect救援機器人
3、 履帶式救援機器人
這款履帶式救援機器人(圖3)由日本東京消防廳所研製。其特點如下:
(1)主要用途為充當安全性更高的遠程遙控擔架;
(2)可運送傷員,最大運送重量達110kg;
(3)內置超聲波傳感器,能在運送途中監測傷者的血液流動情況以及其他關鍵生命體徵;
(4)攜帶紅外攝像機,能夠探索傷員位置,現場搜尋倖存者。
圖3 履帶式救援機器人
國內地震救援機器人
我國從「十一五」開始就重視地震搜救裝備的研發。2011年3月成功研製出了旋翼飛行機器人、廢墟表面搜索機器人和狹小縫隙搜索機器人,可深入廢墟、危險化學品環境實行救援。2013年1月,30噸型「雙動力智能型雙臂手系列化救援工程機器人」在江蘇新沂下線。
1、旋翼飛行機器人
旋翼飛行機器人(圖4),又稱小飛機機器人,是一款可以在天上飛的機器人。其特點如下:
(1)翼展約3m,機身長約3m;
(2)最快飛行速度可達70km/h;
(3)超低空飛行時最低離地面高度僅為10m;
(4)可根據山勢等地形變化調整飛行高度和速度;
(5)可使用93號汽油;
(6)可大範圍(方圓幾十公裡內)調查宏觀災情信息,並能第一時間反饋給救援部門,為決策提供支持。
圖4 旋翼飛行機器人
2、廢墟搜救可變形機器人
廢墟搜救可變形機器人(圖5)是一款可以進入廢墟內部的機器人,其特點如下:
(1)攜帶紅外攝像機和聲音傳感器;
(2)能實時傳輸廢墟內部的圖像、語音信息,供救援人員快速確定倖存者的位置及周圍環境;
(3)可以為實施救援提供救援通道的信息。
圖5 廢墟搜救可變形機器人
3、30噸BDJY30救援機器人
30噸BDJY30救援機器人(圖6)是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重點項目—雙動力智能型雙臂手系列化救援工程機械產品研製項目的產物。其特點如下:
(1)可在坍塌廢墟實現剪切、破碎、切割、擴張、抓取等搶險任務作業;
(2)有2個長手臂,每隻臂有7個自由度,能模仿人的雙臂進行無死角的協調及配合作業,解決了使用挖掘機、吊車等大型機械在狹窄的地方就要靠救援人員一把鐵鍬兩隻手的問題;
(3)可以油、電雙動力切換驅動雙臂;
(4)能實現輪、履兩用驅動行駛,適應不同道路及時到達現場;
(5)能進行生命探測、圖像傳輸、故障自診等。
圖6 30噸BDJY30救援機器人